《我们仨》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2-11-10 12:34:12
  • 相关推荐
《我们仨》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仨》读书笔记1

  这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述,它有个通俗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这本书讲述了钱钟书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三个人互相守护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风,那么的清新,吹散走噪热,陪伴我的暑假。

  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互爱,不多不少,似他们每句话前加上的“我们仨”成为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故事从梦引入,“在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她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当她向钱钟书讲起这个梦时,钱钟书只是淡淡地说,老了。

  是啊,转眼间,他们老了,两位一起走了大半生的风雨,无论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样一个学者的家庭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为这个家庭带来许多的欢笑。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像两位老人的跨龄好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却总是相处的愉快,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

  好景不长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轻易的失散,抒发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遗憾。杨绛开始对人生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们仨最终只剩下一个,哪怕再辉煌,也不可能再和从前一样了,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却被真切地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掩上书,一种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湾,无论你在外面多么的劳累,多么的辛苦,回到家,你会彻底的放松下来。所以,家,需要我们家中的每个人都用心的去经营,让它被爱包围,让它充满温馨、充满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我们仨》读书笔记2

  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

  《我们仨》以梦开篇,梦中杨绛与钱锺书原本在一同散步,忽然锺书不见了,杨绛便在荒郊野岭中呼喊钱锺书的名字,这段文字描写了杨绛的喊声落在旷野里,遍寻不见锺书的情境。

  喊声本是无形的,却被黑暗的旷野“吞吃”了;夜色有着沉沉的分量,寂静不但“彻底”,还加重了黑夜的分量;昏暗,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杨绛的孤凄迷茫,焦急害怕,在这夜色的的描述中淋漓尽致。

  杨绛在梦中没能找到锺书,也不知该去何处找。惶急中从梦中醒来,看到钱锺书正在旁边酣睡。待锺书醒来,杨绛埋怨他一声不响地撇下她自顾自走了。

  杨绛写道,“锺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我们仨》全书共有三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们俩老了”这部分由梦境开始,揭开了这个“长达万里的梦”——我们仨失散了。

  摘录:

  锺书把自己缩得不能再小,紧闭着眼睛说:“我不在这里!”他笑得站不直了。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

  这是描写钱锺书在女儿阿瑗的房间捣乱后,被阿瑗“当场拿获”,叫来杨绛“告状”,锺书夹在钢琴与书桌之间,把自己“缩得不能再小”,努力给自己找“不在场证据”。而杨绛“隔着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腾的笑浪”。这简单的一句描述,写尽了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欢声笑语。而对于失去爱人与爱女的杨绛来说,这只是一个“万里长梦”的开头,愈是充满温情欢笑,梦醒后独自一人回想起来,愈是孤凄苦楚。

  摘录:

  那里烟雾迷蒙,五百步外就看不清楚;空气郁塞,叫人透不过气似的。……道路两侧都是古老的杨柳。驿道南边的堤下是城市背面的荒郊,杂树丛生,野草滋蔓,爬山虎直爬到驿道旁边的树上。远处也能看到一两簇苍松翠柏,可能是谁家的陵墓。驿道东头好像是个树林子,客栈都笼罩在树林里似的。我们走进临水道的那一岸。堤很高,也很陡,河水静止不流,不见一丝波纹。水面明净,但是云雾蒙蒙的天倒映在水里,好像天地相向,快要合上了。也许这就是令人觉得透不过气的原因。顺着蜿蜒的水道向西看去,只觉得前途很远很远,只是迷迷茫茫,看不分明。水边一顺溜的青青草,引出绵绵远道。

  堤上的杨柳开始黄落,渐渐地落成一棵棵秃柳。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树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

  这三段摘自《我们仨失散了》这部分的第二节《古驿道上相聚》,是将晚年钱锺书住院,杨绛往返于医院与家照顾他的回忆幻化成梦境,客栈、船、古驿道分别对应着家、医院和往返的路途。在这一部分,杨绛用了很多笔墨描写环境,如开头第一段踏入由客栈出来踏入古驿道的环境描写,烟雾迷蒙、杂树丛生、野草滋蔓的环境确实宛如梦境,这荒僻幽静的环境中也透露着令人喘不过气的压抑,仿佛预示着死神的召唤。

  从心理的角度来讲,人在大悲或大喜后会觉得一切恍如梦境,杨绛一家三口一起度过了六十三年平常而温馨的日子,而后又先后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与伴侣,独自守着回忆与寂寞,回想起来宛如一场绵绵千里的长梦,其中悲喜滋味,杨绛用她温暖平实的文字,真情地流露。

  从写作的表现手法来讲,以梦的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也是常用的手法。通过梦境描写虚无缥缈的死亡,由虚写实,虚实相生,含蓄委婉而又格外深沉悠长地传达了作者厚重的思念。

  环境描写中,杨绛多次写到杨柳,杨柳这一意象在诗歌中往往用来表达离愁别绪,而在杨绛的描写中,杨柳常常已经“黄落”,或是“秃柳”,这一方面预示着锺书已经快到了生命的尽头,一方面也象征着杨绛内心的孤独凄苦。

  “古驿道上相聚”的最后一段,描写了杨柳一年四季的变化轮回,杨绛一脚一脚地在古驿道上走了一年多,现实中的杨绛也在一九九四年夏锺书住院后,每日往返于家和医院去照顾他。一九九五年冬,阿瑗也住进医院,一家三口,分居三处。

《我们仨》读书笔记3

  岁月难掩风华,且以优雅过一生。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有人羡慕林徽因的才气,有人着眼于张爱玲的率真,垂涎于萧红的洛神之名。

  在我这,我爱的是不曾位列“民国四大才女”的杨绛。提到杨绛有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哦……杨绛啊,就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妻子。可是她头顶的光华是不能被人忽视的。杨绛先生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先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唐吉诃德》译文是公认最佳译作,并作为礼物被开国元勋邓小平赠予西班牙国王。九十年代后,丈夫钱钟书和独女钱媛先后去世,杨绛先生随即将自己与丈夫钱钟书的稿费与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隐入深居,基本封笔。20xx年,《我们仨》问世,这本书以梦幻文学的方式记录了钱钟书和钱媛生前最后的时光,以及夫妇二人青年时同游欧洲以及建国之后的一些事件。干净明晰,无阴无晴,是这个人,也是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在《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这样说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杨绛先生的晚年平平淡淡但不乏味,面对好奇者的询问她一如既往的微笑,在我看来,杨绛先生虽没有“四大才女”的头衔,没有“洛神之名”,但似乎这样的状态才是她要的,她爱的。钱钟书在《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且以优雅过一生是杨绛先生的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杨绛先生的文。

《我们仨》读书笔记4

  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已经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写点读书感悟,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唯一的女儿钱瑗在上世纪97年先她而去,之后的98年,丈夫钱钟书也已离她而去,双重打击可想而知,但先生却用平淡的心境,叙述了三口之家平凡的日子。

  回望先生一家一路走来,幸福的家庭也有酸甜苦辣,却能过成诗一样的生活,这是文学大家的温情所至,先生的爱情是那么的平淡而又幸福,温馨又不失浪漫。出国留学,相依相伴;在国外甜蜜的求学中,爱女降生,给书香世家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过目不忘的圆圆头令重男轻女的爷爷都刮目相看。

  先生一家一生漂泊不定,家搬来搬去,却能专心做学问,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实属不易。他们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三人各自工作,各不相扰,各自作力所能及的事。三里河寓所是先生最后的固定住所,先生和钟书互相理发,相敬如宾;钱瑗和爸爸最"哥们"。这些生活点滴,让三人活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也很有生活味道。碰到困难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不论什么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钱钟书的"拙手笨脚"换来了一生无忧,得到了妻子的悉心照料,文学造诣可圈可点,堪称大师级;杨绛先生的学问与她的字体一样,柔中带刚、张弛有度、潇洒飘逸,腹有诗书气自华,被世人称为大先生;钱瑗是杨绛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爷爷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文学大师一家,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又老病相催。"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先生最后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合上此书,回想我们都有一个家,只不过家庭成员多少而已,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能栖身温暖就行,活成先生一家的最高境界,淡泊名利,无欲无求。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自己珍重。

《我们仨》读书笔记5

  闲来读到杨绛的作品《我们仨》,这是杨绛暮年写下的她与丈夫、爱女之间温馨有爱的文字,这是讲述亲情爱情的感人作品。而我只想借大师的题目,讲述一下我现在珍惜感恩的朋友至情,它不只是三人行的友情,是以让我倍加珍惜。

  北京,这个地方说大,它是真的很大,大到从东北角的平谷到南边的大兴,需要两个半小时;可说小,它却也很小,小到只要想见,我的挚友就能很快相见。读书期间对朋友的概念应该还是不甚明朗的,毕业之后,大家都各赴各的前程,相互间的问候也少了许多,才惊觉生命中一两挚友的重要性。 我自认是一个幸运的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可以结交一只手的数量的挚友,更重要的是她们也互为知己,周末几个人泡在一起,真真让我有一种人生大赢家的错觉。但人生并不会处处是如意,我没有爱情的眷顾,但友情让我不孤单;亲情不在身边,但友情常伴!

  有时想想,知足常乐,只有对拥有的当下知足,才能保持常乐;只有对现状保持清醒地审视,才能时刻准备进步。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对生活知足,对工作清醒审视,希望可以一直这样,在快乐中去追求工作的进步、在进步中追求生活的完美!

《我们仨》读书笔记6

  读过《人间词话》的人,都会对王国维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其提出的“六不”观点,则是许多人热议的话题之一。六不,指“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而无论是哪个“不”则都是对生活的准确描述,包含的都是对素质甚至人性的考量。

  不管是“六不”中的哪一点,都会让我想到一个人,她的一生仿佛一首温柔绵长的歌曲,悠长而动人。

  杨绛在《我们仨》里倾诉了对家庭满满的爱意和对生活的感慨。当我读完整本书却发现,书中完全没有直接表达情感的话语,这些浓浓的情感都在每一件家庭琐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家人早年颇多的坎坷波折,人到暮年,才有了安定的居所,而此时的她已不再年轻。正如她所言的那样,“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的忧虑”。而我们也同样应该知道,人间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忧虑。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这对万物来讲是如此,而对一个家庭一个人来讲更是如此。我原以为她有着那么多儿女情长,苦辣酸甜,然而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却是那么简单——快乐而坚强地如流水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人生之路有喜有悲,就像一首有起有伏的歌曲一般,但又有多少人依然可以选择从容与淡然呢?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境如这流水般不涛不逆,正如杨绛所言,“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却只身于水中不觉水流”。世间万物还有那么多的惊喜未被发现,而世间万物的路也有千千万万条,杨绛却坚定的选择了淡然平静。

  《我们仨》让我感触颇多,杨绛的一生的旅途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苦旅”,而这也只是俗世眼中的苦,那些快乐、忧虑、烦躁、悲欢离合,都是她漫漫一生所经历的,而她却从这尘世中光怪陆离的生活,孕育了闪耀的钻石,在朴实无奇的尘土中,熠熠生辉。

  我们经常抱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我们身上缺少的是什么。是那份豁达、乐观,还是淡然、洒脱?也或许都不是吧。只是没有那份心境罢了,我们都愿去作那波涛汹涌的江河,而没有人愿去作那平静的潭水。

  在这一刻,我也许并未真正领悟到书中所写的那种静如止水、淡定从容的生活方式,但至少我们也应该寻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为了我们的生活和梦想坚定地走下去,这才是我们的人生之路,这才是我们在世俗和利益的红尘中最该做的一生的追寻

《我们仨》读书笔记7

  《我们仨》是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的一部回忆录,主要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温馨的生活。

  书中分为三部,第一部以梦来开头,第二部写到一家三口失散,文字腔调凄美,是杨绛先生用以怀念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用梦境的形式来哀悼两位亲人,表现出了杨绛先生失去至亲的悲痛。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从两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表现这个家庭的和睦温馨。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钟书和杨绛近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对自我要求很高。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智商很高,却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还有些低能,却一向坚持给妻子做早餐的习惯,对妻子和女儿其实很体贴。

  而作为两位伟大学者的女儿,钱媛从小虽然体弱,可是生活很乐观。她很孝顺,从小就乖巧懂事,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一家都是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只是有着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但他们好像总是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夫妻经常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主角,爸爸在学术上是教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仅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而女儿长大了,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的妈妈。

《我们仨》读书笔记8

  这些天,在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感慨万分。有幸,在历史的过往中,有过这样一个温馨单纯的家庭,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携手留下了暖心的痕迹。

  《我们仨》分三个部分。杨绛先生以独特的笔法、一贯的慧心,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一部分是“我们俩老了”,而开篇第一段就为整本书埋下了伏笔。太阳西沉,黄昏薄暮,杨绛先生与丈夫钱钟书一同散步,有说有笑,走着走着,杨绛先生忽然发现自己的丈夫消失不见了。任凭她怎么找,怎么喊,都找不到钱钟书的影子,也听不到他的半点回应。空旷的野地,寂静的夜色,只有她一人,只有她一人的声音,在空荡荡的荒郊野地里飘荡着,杨绛先生的孤凄与害怕加深了。她找不到回家的路,梦中的自己凄凄惨惨,好像只要能找到钱钟书,就能一起回家。就在自己的惶急中,杨绛先生突然醒了,发现自己的丈夫就在自己的枕边酣睡着,“呼——”杨绛先生如释重负。之后,她告诉醒了的钱钟书,埋怨他丢弃了自己,但钱钟书不为梦中的自己解释,只安慰她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浮生若梦,而这是一个“万里长梦”。岁月在一季季风雪里轮回,俩人执子之手的爱情,终怕有一人会先离自己而去,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天长地久。

  都说梦有预知的功能,杨绛先生常做的梦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我们仨失散了。古驿道上,落叶满地,一棵棵杨柳都变成了光秃秃的寒柳,杨绛与自己的丈夫女儿失散了。梦像沾了泥的杨花,飞不起来。趟过河,攀着山,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都是离情。在第二部分中,自己的丈夫与女儿先后得了重病,相继去世,面对生离死别,杨绛先生用古代诗歌“杨柳”这一意象来折射自己内心的孤单与悲伤,肝肠寸断后,生命只剩回忆,留下的就只能是悲伤。斑驳的屋子,女儿的声音,丈夫的身影,往事在脑海不断出现,怎能用“凄凄惨惨戚戚”来描述。“我眼前一片昏黑,耳里好像能听到哗哗的水声。山里没有路,我在乱石间拼命攀登……我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他说:‘绛,好好里。’”杨绛先生没有说“明天见”。一生的情,一瞬的离,明天亦能再见?晨光熹微,水声哗哗,山上的“望夫石”还在期盼着丈夫的归来。

  逝者如斯夫,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可温馨的回忆还在,生活仍要继续。在书的最后一部分里,杨绛先生重温了一遍和他们一同生活的岁月,和他们再聚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九三五年七月,杨绛与钱钟书远赴英国,千里求学,共读牛津。时光总在静静的日子无声无息地流过,每个在外的游子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每每想起,只能用读书来化解对家乡的思念,所以他们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图书馆里度过。而生活又是百味丛生,换房、做饭……随着平淡的岁月流淌进心房,为他们的内心增添了一份恬静与安详。直到女儿钱瑗出世,宣告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全书是杨绛先生以梦的形式娓娓道来的。虚实结合,详细生动地描述了杨绛先生与丈夫和女儿的一生岁月,也是让杨绛先生撕心裂肺的岁月。同时加上古代诗歌抒情的经典手法借景抒情,把丰富复杂的情感寄予景物之中,让读者感同身受。

  《我们仨》中杨绛先生的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清华才子,满腹经纶,一身痴情;她是大家闺秀,江南才女,一世柔情。从清华校园里相遇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琴瑟和鸣,彩凤双飞,谱写一段不巧的人生。一场邂逅,换来了美好的爱情,从此经年相伴,即使繁华逝去,岁月斑驳,彼此的生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

  同时文中的许多经典语录也是让人值得去思考的。“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这让我想起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祸福相依,不能只看眼前,目光要学会放长远,毕竟“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读书笔记9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干系。”

  在苏州的平江路发现一间有意思的书店,进去逛逛,看到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微微泛黄的书皮,简单,却散发着一种很清透的气息。看着它,突然有一种远离城市的宁静,安逸得宜人。把它带回宾馆,连夜读完,归来的火车上又读一遍。感动于一家三口的患难与共,在动荡的年代相互扶持。“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夜里读书时,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书,仿佛回到儿时坐在夏日的庭院里听家人讲过去的事。听一个老人以平静而深情的语调、以她铭心又温暖的方式去怀念我们仨。从年轻时的`相爱相知、结婚、一起去英国留学,国外生下女儿圆圆,变成我们仨;到回国后辗转,颠沛流离,后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寓所安居。直到最后她最亲近的两个人相继离开,变成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这两部分记述了一个梦,虽在梦中,却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琐事也清清楚楚。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互相搀扶,到最后,女儿走了,丈夫也走了,剩下她一个人寻寻觅觅。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记录“我们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起读书、一起“探险”、一起面对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动荡年代,坎坷人生,也能苦中作乐,坚守自我,活得淡定从容,活得随心随意。

  整本书读下来我时而感动落泪,又时而破涕为笑,感动于“我们仨”的感情至深至纯,又被“我们仨”的生活琐事,一次次的“探险”逗乐。文字温馨却又沉重,哀而不伤。从书中,我学到了老人对世事的经历和看法:1.关于读书(学者的家庭离不开书,杨先生和钱先生可以为了读书不吃饭,他们的女儿圆圆从小在双亲的耳濡目染下,喜欢读书,到哪里必先找书看,被钱钟书的父亲认定为“吾家读书种子也”。)2.关于原则(在杨先生的笔下,钱老是木讷、不通人情世故的,但世界是自己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取悦他人而迷失自我。)3.关于生活(简单就好,只要心中充满希望,精神的富裕远比生活的舒适更让人感到幸福。)4.关于幸福(我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是幸福?前天的一件小事,我突然觅得幸福的真谛。旅途中,三岁多的儿子说想家,想回家,我告诉他,爸爸、妈妈、宝宝在一起就是家。儿子好似听懂地点点头。归途中,我告诉他,我们快到家了,孩子突然告诉我说:“爸爸、妈妈、宝宝在一起就是家啊。”那一刻,我是感动的,感恩上天赐予我这一切,平静、简单而美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杨绛先生并没有用悲伤来怀念她所深爱的两个人,她的笔触是温暖的、平淡的,洋溢着淡然的味道。这是一部回忆录,记载着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没有悲伤欲绝的语句,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有的只是无法隔断的深深思念。原来活在回忆里,也可以如此岁月静好。

《我们仨》读书笔记10

  以前在微博上看到别人分享杨绛的文字,写她与钱钟书一同留学时的生活,记得有一件是写她生完女儿还在医院时,钱在探望时每次苦着脸说自己做了坏事,杨便说“不要紧”。洗墨水沾染的桌布、修台灯、修门轴,钱深信不疑妻子的“不要紧”,而杨在回到寓所后,当真全都修好了。

  当时看了好奇。前阵子再亚马逊上看到《我们仨》,便买来读。

  “我们仨失散了”

  古驿道、客栈、每夜行驶的船、从轻灵变得沉重的梦......在看这章时,我觉得自己像飘在云雾里,同杨一同在想,这是个梦罢,若是真的,怎能夜里变成梦去看病了的阿圆,可梦里又清晰的像真的一样,连隔壁小马夫妇的对话都一清二楚。直到再也看不见那叶小舟时,我才确信,这是个梦,如同书里说的那样“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她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她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便是那个长达万里的梦了。

  从梦里醒来,曾经三人生活的寓所从此成为一个人的客栈。

  “料量柴米学当家”

  这是我读来印象深刻的一句诗了,钱钟书《槐聚诗存》一九五九年为杨绛写的诗里说到“料量柴米学当家”,杨说自己无非是做预算然后到店里订货而已,然而这段生活呈现在文字上,我却觉得非常浪漫。

  彼时两人初到牛津,做了老金家的房客。然而老金家的伙食愈来愈糟,加之两人生活在一间屋里,杨爱惜时间,不愿每每钱有访客时“做贤妻”,故此萌生搬家的念头。学当家便是搬家后的事了。

  搬入新居后两人自理伙食,到食品杂货商店挑选订货,等送货上门。一同“冒险”烹调,煮红烧肉、站在电灶旁涮羊肉,颇有趣的是杨内行的剪活虾的须须,却又觉虾痛的抽抽,想以后不吃虾了。两人玩着学做饭,从原始人的烹调走入文明阶段。读书笔记.而这其中杨颇有些得意的(我读来的感受,不知用得意是否准确)描述了钱做的早餐,除了在大家庭里有女佣照看饮食及钱生病时,在两人一同生活的日子里,早饭总是钱做给她吃,又香又浓的红茶也总能唤起两人最快乐的日子。

  这段生活的描写读来轻松快活,而杨也在文中写道:“这一学年,该是我生平最轻松快乐的一年,也是我最用功读书的一年,除了想家想得苦,此外可说无忧无虑。”

  时隔一年,我们家的我们仨依旧如从前。

《我们仨》读书笔记11

  古往今来,离愁也好,欢聚也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合上书,摩挲着它略带粗糙的纸质,心中的思绪涌上,看着杨绛与爱女,丈夫的生离死别,不禁想起我们初三毕业时那六月的阳光。或许我们经历的别离的程度不一样,但当我们回想起以前与别离之人的往事,大抵就在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们仨》是杨绛记述他们一家三口的往事。杨绛女士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在写这本书时,我想她既是愉快,又是感伤。就像我们现在翻开在书桌上占一席之位的同学录,看着同学以往的笔迹,看着哪张照片将你带入回忆的漩涡,既甜又苦。

  在书中杨绛主要记述的是一些生活琐事,其实与我们也没有特别大的,在性质上的差别。杨绛会收拾钱锺书的残局,抱阿瑗去婆家做媳妇,为钱锺书烧红烧肉,做出血牛肉给阿瑗吃。在当时这些只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罢了,但在阿瑗和锺书的相继离开后,这一切都变得奢侈。不,确切地说,是再也不可能了。就像我们从前,和同桌争论着题目的对错,即使上一秒面红耳赤,下一秒脸上便是晴空万里。但是现在,我们也没有那个机会了,我们只有回忆,回忆着回忆,笑着笑着,哭了。

  我们总希望我们当下的某个时间会是永恒的,可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没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们眼前的时光都是可贵的,无论是与谁度过,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

  我们所以为的永恒,会是后人的历史。

  《我们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之家的生活,更让我们明白,何人都畏惧别离,伟人也好,平民也罢。我们在此感受,大抵也只能将我们以后会怀念的现在的寻常日子,在以后怀念。

《我们仨》读书笔记12

  初时听闻杨绛,由老陈介绍,虽是女士,却多称为杨绛先生。

  对钱钟书的认识,则来自于《围城》,还记得读《围城》时最大的惊愕,在于读到书的结尾,钟声响起,著作就结束了。这是唯一一次读书后意犹未尽,总期待着故事会有下一幕。

  对两人的故事有好奇,所以想读《我们仨》。这书不似普通传记一般纯粹记录,而是带着丰富感情的描写。

  书的开篇,“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即已经表达了杨先生对丈夫的思念。我们总希望美好的一刻能维持永恒,《天国的嫁衣》结尾,程海诺送陶艾青去见陆子皓,也曾在内心呼唤,这一段路程,永远没有终点。而不好的事情,却希望他仅是个梦,希望着梦醒了就没事了。

  一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光是什么呢?是一家人围炉包饺子看春晚?是一家人在厨房忙前忙后电视机播放着“了解世情,关注民生”!厨房是一个家庭的重地,却也是一个家庭最幸福美满的体现。有人愿意给自己做饭,是人间一等美事;有愿意食自己做的饭的人,是人间一等一的美事。如果说教师是世界最伟大的职业,那厨师就是世界最幸福的职业。杨绛先生承诺“等我退休了,我补课,我还债,给你们一顿一顿烧好吃的菜。”钱老说“为什么就该你做菜呢?”而杨绛先生又说“说实话,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还有什么比“我们仨”幸福的呢。

  杨绛先生形容“我们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什么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书中还有很多的故事,在往后的话题里,有机会再引用来说。在我看来,总的来讲这书描绘的是“我们仨”的亲情与三个人对人生的认识与感悟吧,全书是通过各种细节的回忆来描绘的。

  以前对亲情不甚理解,适逢读书的两天头疼的厉害,尽得家里人照顾,想来若是一个人在外,孤苦无依,怕是一觉又一觉且对付过去了。在中国总有不少讽刺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是出于某一种虚荣心,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我也不便作出否认与批评。但是庆幸自己还未完全处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对于往后组建家庭的时候,多了些期待,一种关于家的温暖的期待。

  头疼之后,自身仿佛带着一种沧桑感与凄凉感,带着这份感觉去读这本书,更加感受到“我们仨”相辅相持的不易。

  “我们仨”一生没有特别伟大的追求,最过惹人道的大概仅有钱老的一份狂吧。我们仨一生都在珍惜时间,不敢耽误半分。珍惜时间工作,珍惜时间读书,珍惜时间陪伴。

  这或许是我最大的体会吧。诚如胡适先生所言,其实每一个人到最后会投入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谁也说不准,这份工作也很有可能与自己希望的工作相差甚远,大概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罢了。但既是自己的工作,就该认真去做好,我想,这比其他的各种职场新人的鸡汤教训来的简朴也真挚的多。工作之余,则应多花时间学习,学无止境,学如不及。陪伴亲友,前述有之,自不必多说。

《我们仨》读书笔记13

  这样一本三口之家的回忆录让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读书的意义。

  我比现在更年轻,年龄更小的时候,总觉得年老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四十岁以后的人生有什么意思?都老了,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产生过这种想法,小孩子的无知与不懂事让我对年老的定义非常狭窄,生活经历的空白也让我完全不懂得人生百态的精彩。我只是单纯的觉得,那个年龄的大人都不玩耍,做的事也都好没意思,生活有什么乐趣?后来,慢慢长大的我,对于小时候这种可笑的想法,也早不在意。

  现在,偶尔读书。读一次书,就是与作者对一次话,读一读他们的所思所想,品一品他们的处事哲学,再顺便窥探一下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的对话,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跨越年龄。通过读书,我可以做到如此交流,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平凡普通又不善言辞的我却不那么容易做到。这是读书带给我的益处。

  我热爱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羡慕那些学者大家的高尚气度,深厚的文学素养,沉淀浓郁的儒雅气质,每一个人都独具魅力。年老之际,内心的从容,精神的富饶,都是读书可以带给我的。杨绛先生与钟书先生的相处与点滴生活,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的魅力。

  文笔有限,读书太少,好多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想表达的意思也不完善,总之,希望以后的我也会是一个慈眉善目,富有涵养,有自己丰富精神世界的老太太吧~

《我们仨》读书笔记14

  我喜欢一切朴实的又略带些格调的东西。所以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就喜欢上了封皮的设计。然后看了几页,决定带回家。书不厚,但是内容充实。每天翻一点,没几天也就翻完了。

  内容和封皮,表里如一。一家人的故事,一家人的苦乐,一家人的生死离别。昨晚看完最后几页,心中伤感,缅怀整夜。

  看了书的人,大抵跟我一样,总有触恸,一是为这故事本身,二是惦念着杨先生她老人家。心里都想着,她在重拣石子的时候,切莫心神劳累,万望一切安好!

《我们仨》读书笔记15

  我们没个坐处,只好盘膝坐在地下。他从被子侧边伸出半只手,动着指头,让我们握握。阿圆坐在床尾抱着他的脚,他还故意把脚动动。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虽然是古驿道上,这也是全家团聚。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开始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又变成了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

  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没有了。就在这一瞬间,我也完全省悟了。

  我防止跌倒,一手扶住旁边的柳树,四下里观看,一面低声说:“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湧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的辟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摊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渣滓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跨进门,店家政要上闩。

  我睁眼身在客栈。我的心已结成了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地跳动。每跳一跳,就牵扯着肚肠一起痛。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

  锺书凄然看着我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我看她就是不放心,她直在抱歉。”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看着我,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把胸中那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湿润得软和了些,也光滑了些。

  晨光熹微,背后远处太阳又出来了。我站在乱石顶上,前面是烟雾蒙蒙的一片云海。隔岸的山,比我这边还要高。被两山锁住的一道河流,从两山之间泻出,像瀑布,发出哗哗水声。

  我眼看着一叶小舟随着瀑布冲泻出来,一道光似的冲入茫茫云海,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笑点也不见了。

  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一下子扫落在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牛津人情味重,邮差半路上遇到我们,就把我们的家信交给我们。小孩子就在旁等着,很客气地向我们讨中国邮票。高大的警察,带着白手套,傍晚慢吞吞地一路走,一路把一家家的大门推推,看是否关好;确有人没关好门的,警察会客气地警告。我们回到老金家寓所,就拉上窗帘,相对读书。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走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消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我们仨读书笔记11-06

杨绛的我们仨读书笔记11-07

只有,我们仨03-13

读书笔记的好句11-08

《童年》的读书笔记11-07

初中读书笔记11-07

《读者》读书笔记11-04

《红与黑》读书笔记11-03

无常读书笔记11-03

课外读书笔记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