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2-12-08 19:24:44
  • 相关推荐
《看见》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看见》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看见》读书笔记1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厚实。

  封面上的柴静,穿着简约,微笑恬然。背后是一群戴着袖套的农民,还有一堆干柴。

  序言里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前不久上信息课,搜索有关“抵御网络暴力“的内容,一个窗口立即跳了出来——”高跟鞋虐猫事件“。二零零六年的事儿,居然还会跳到显示屏最显眼的位置。“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名山镇的名山岛公园拍摄的女子以高跟鞋虐杀小猫……立即停止王珏药剂高工的工作,停发工资……对李跃军立即停止其工作,等待事情的调查和处理……”贴吧上谩骂一片,有些言辞甚至比事件本身更不堪入目。而我看见的,就是一个彻彻底底失去人性、失去道德底线的疯狂女人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报仇泄恨。

  《看见》里面有个章节“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讲到虐猫事件。文中的王女士和我片面印象中的那个残暴的女人相距甚远。她无助,抑郁,孤独,凄惨;她婚姻有多年的问题却从不向人说起;她两眼空洞,哀求似的对记者说:“其实我也很善良很有爱心,这件事只是欠考虑。”

  这些,是一个简短的虐猫视频里看不见的。就像这本书里写道的:“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

  采访后,柴静发给王女士一条短信:承受痛苦对我们都是一种清洗。她没有回。

  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还蜷缩在墙角嘤嘤地哭泣。她此时的弱小,与那只高跟鞋下的小猫无异。

  原本只是愤怒的我竟开始悲哀:“既然王珏虐猫引起了公愤,为什么没有人大胆地站出来,指责那些人肉搜索通缉虐猫者的人?王珏攻击动物,人们攻击她,又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呢。”

  忽然明白了书中的一句话:“知道和感觉,是两件事。“

  感觉,需要我们先去看见。

  《看见》最后一个篇章关于是陈虻的逝世的。“以为他会带着个难看的光头出院上班,絮絮叨叨讲生病的经验:‘哎,我最近想到了十个人生道理……你怎么不拿笔记一下?……每句都记说明你根本抓不住重点……”

  忽然想起了我的小学恩师。经常罚我站着听完整节课。好几次,辛辛苦苦写的作文得到他“八股文,重写”的评语。准备在山区小学的赠书仪式上发言,他说“不能读稿。背?当然更不行。”后来我上去讲了两个小故事,意外获得掌声一片。

  曾经对这些恨得牙痒痒,有时候甚至委屈地掉眼泪,现在却似乎有些留恋了。这或许是我一种稚嫩的“看见”吧。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我们迎来一如既往漫长的晨跑,跑到第二圈,一群小初一疯了似的从后面奔来,冲出终点线。朋友感慨:“这帮人挺厉害的啊,我们当初哪有这么多人冲在最前面。”

  我盯着她的脸说:“我们晨跑的时候,跑得快的人都在队伍最后给拖后腿的人加油鼓劲。这一届初一那么多人落在后面,为什么前面的同学不带一带、拉一拉?他们只知道冲刺,而我们懂得责任。”

  朋友看我的眼神带着些许惊讶。这个傻乎乎的小妞什么时候这么有思想了?

  我朝她努努嘴:“看见了,就忍不住说出来了呗。”

  原来看见不一定要用眼睛。

  书的背后有这么一段话:“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我经常气愤我们的新闻报导永远都绕不开有毒食品、明星吸毒、交通事故、偷抢嫖赌几个腐朽得散发恶臭的话题。或许这个社会的黑暗的确深不可测,但还是有那么多温暖的故事,那么多引人深思的点点滴滴。

  它们就在身边。

《看见》读书笔记2

  人常常是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概念化的。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以致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视若无睹。

  从小我们都会问父母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其实这个世上哪有什么好坏之分完全都是在于你的立场。

  长大了我们听信他人对自己对别人的评价,每个人在具体的事件上都会表现不同的品性。

  哥白尼曾经将我们赶出宇宙中心,达尔文将我们和猴子归为一类,高级智能也将会被替代,属于人类的骄傲与荣光早已经消失殆尽。

  人都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对自身完整的需要,只要是他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每个人都想拥有驱使万物的力量,却没人愿意掌控自己。

  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可能是个立方体,把推倒,另外一面朝上,一切又只是原状存在,从来就没改变什么。

  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者是伦理问题。它是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不在于告诉我们如何生活,而是告诉我们,在规则早到破坏时,我们可以预期到会有得到什么。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知。唯有深刻认识到事情,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崇拜的习惯思维。宽厚不是容忍。宽厚是把你放在心里放在心里,放在这。我也像你一样的活一遍我就知道了什么的因果。将自己身上的成见和概念一点点拨开去接纳更多的东西。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应该怎么样。

  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逻辑,只是从外部来看只能看到时间上的先后而看不到因果。

  如果不试图去抵达这两个字的内涵,你就不足以匹配在你身上流逝的时光和在你身上发生过的事。

  破坏和脱离精神依赖并得到独立意识的手段就是相信自然科学。人们只有相信科学,才能在精神上获得自由。

  想要“看见”就是要从蒙昧中睁开眼。

《看见》读书笔记3

  其间,老妈插话“我挺喜欢柴静的,她做的东西别具一格,属于新闻界的一股清流……”

  慢慢地开始对《看见》所记录的前面几个事件印象深刻起来,读着读着我跟着每个事件的人与事,难受、感动、沉重……每个大事件都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我被震撼了。佩服柴静,能用这样强大的内心进行记录,以此自传性的叙述,对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刻画,生动地还原了这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从初出茅庐、无工作经验到明白作为记者的意义,从看见到用心感受讲出所见所想的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突然很想跟着她的心路历程而成长,虽然和她的距离很大很大,但还是很希望。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于是她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复的事实和因果——她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影响的人。就因为她的积极寻找,尽力发掘,才让许多事情的真相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一次次地真实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刚进台里,她按原来的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走不来,便褪去了那一身洋洋洒洒,重新包装。起初,还令人为她着急,就像一位握着不稳方向盘的司机,回不到正轨上,陈虻的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让她明了做新闻也必须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人情味儿,才会与人产生共鸣。她妹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不去的权利”。让她更深刻地意识到,记者的身上担负了责任,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记者需要一种刨根问底挖掘真相的精神,她感悟了,她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章中,她记录非典时期的一句话”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很特别,耐人寻味。敬佩非典时在前线用生命相搏,坚守原地默默奉献的医生们。佩服柴静的勇气,在危难的时候不顾安危,奋勇当先。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务必明白”。

  “女记者也能干好”,柴静用自己调查外贸诈骗公司官员洗钱等一系列经历证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看真相,读书笔记。就会在调查中不断深挖,绝不会退步。谈到了对吸毒,同性恋者被误判的“犯人”这些常被选择忽视的群体,这一些听起来很边缘,实际上跟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努力地生存,他们不需要怜悯,只想得到平等的对待。

  柴静认为,真实的力量才是重要的,采访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么,如果在采访中过于渲染情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在灾难的报道中,柴静真正用心和采访对象接触,真实的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人性自然会从片子里流淌出来。有时候也要做一个甘居寻常的人,报道北京奥运,她走着和其他媒体相反的路子,她把目光投向了哪些不起眼甚至失败的运动员,她坚持着她自己关于新闻人的价值和信念。

  通过柴静讲述着十年以来的成长和转变,我也学会逐渐认清自己身上的弱点,学会感受别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那些不幸的人来,像是他们的梦一样。我要学会珍惜,学会用心看待事情,懂得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和宽容对方。

《看见》读书笔记4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注意到了柴静的很多负面消息,没敢打开看,也觉得看了又能怎样,肯定很多都是些炒作,有失公正。然后就细致的看了她的书,断断续续有三个月的时间吧,从她的文字里看到了柴静的成长、进步、成熟,这才是真实的柴静吧,因为文字是不会说谎的。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别人,想想吧,这样合适吗?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了很多问题,也觉得自己似乎在真实的活着,因为我嗅到了进步的味道,开始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每天都可以过的很充实,即使经常一个人也不觉得孤单。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更多的是和自己做伴,处理好了这段时间,你就学会了强大,可以宠辱不惊的面对很多事情。

  今天早上看这本书的尾页部分,边吃早餐边看,怎么发现句句都是真理啊,说的真好,直戳你的心坎,这就是生活的沉淀、生命的顿悟吧。看书,不只是看热闹,它给我们打开了另外的一个世界,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每一种生活你不可能都去经历一边,但是你在书里可以体会的到,当你融入故事情节,开始和主人公共呼吸时,你就会理解人生的百态,原来有那么多的未知世界是我们不了解的,所以,以后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不要轻易去发表结论。

  很多人说,当你把工作当作事业去干的时候,你就会享受到工作的快感,从而走向成功。柴静就是这样的人,认真、执着、热爱,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去认识改正身上的缺点,一步步的变得从容、宽容、理解,节目也越来越具有说服力。当然,也羡慕她身边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包容彼此,这样的工作谁会不为之倾其所有呢?想想自己,似乎懒惰了很多,变得不求上进,再这样下去真的就废了,自己都会嫌弃自己。所以,心态一变,你不会觉得多余的工作是负担,因为不去接受挑战、只是逃避你怎么去证明自己原来可以很出色的去完成它。

《看见》读书笔记5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不知道是因为柴静深厚的文字功底还是被其不加修饰自然流露出直击心扉的情感所吸引,全程随着作者的视角,仿佛已完全融入书中所述情景,切身感受她所经历的这一段段故事,所以花了13个小时才读完这本书。撇开对10年来柴静所重现的大小事件除新闻报道外从另一个角度有了更贴近的了解和感悟不说,更感慨于柴静毫无保留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固执,骄傲,凛冽,不服输,这样真实的自己。而正是如此不完美却完整的形象让我念念不忘。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和她何其像有时又会略带自嘲清醒认知自己哪能和这样一位知性能干的央视著名女主持相提并论。我和她一样典型的固执,不服输,却羡慕她的自信和骄傲,羡慕她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坚持自己的原则,有着从未质疑的方向,并朝着目标不懈努力,踏实奋斗,一步一步成就了越来越好的自己。人一旦做自己喜欢的认为对的事,就不再会计较付出得失,只要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行,无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会想着如何去战胜而绝非放弃。而回头看即将22岁的自己却还处于面对抉择依然唯唯诺诺,患得患失,不敢贸然前行的阶段。

  陈氓说,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也曾在某个清晨,集体跑步到后山晨读,用书角稍挡远方冉冉升起有些刺眼的朝阳,后来再没那么强烈的觉得,未来有无限希望和可能。只希望自己不要渐行渐远,却忘记真正的出发。

《看见》读书笔记6

  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看这个人的眼睛,就知道真不真诚。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失败感比口含硬币还苦。

  “她去世快六年了,我不跟人谈她,不看她照片,也不愿别人跟我谈她,每次梦里终于看见她的时候,心里都松一下:看,她没死,我就知道。有时在梦里我小声喊她:“奶奶” ,她靠在门边上,看着我,不认识了,说:“谁呢?” 我心里凄凉,又觉得,是我没照顾好你,不值得你认得。”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这件事,最难受的不是头上和胳膊上的擦伤,也不是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觉——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任务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天塌地垮,人只能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见不着,不注意的人。

  我这个年龄经历的所有事都特别淡。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别人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

  陈虻说:“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我不作声。 我问医生朋友:“为什么我呼吸困难?” 他说:“情绪影响呼吸系统使呼吸频率放慢,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造成的。” “有什么办法吗?” “嗯,深呼吸。” 上楼的时候,我深呼吸;下楼的时候,我深呼吸。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慕她。

  做一个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我们有信心相信让明天更美好!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你不可能是个好新闻人。”有同行直言不讳地对我说。 “什么是?” “爱打听,好传播。” 是,我本性不是。我每天四处打电话争取采访机会,做了很多独家的选题,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领导和同事接受我,让这件事成为第二天的媒体头条。我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可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儿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陈虻

  崔永元劝过我一次:“你不适合调查,跟在别人后面追,那是疯丫头野小子干的事,你去做个读书节目吧,读书笔记大全《柴静《看见》读书笔记摘抄》。”他怕我有点逼自己。我深知他的好意,但文静了这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点小世界里头,怕冷怕热怕苦怕出门怕应酬,除了眼前,别无所见。有次看漫画,查理布朗得了抑郁症,露西问:“你是怕猫么?”“不是。” “是怕狗么?”“不是。”“那你为什么?”“圣诞节要来了,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我知道了,”这姑娘说,“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是还手的时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着攻击的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且深信对方会回到游戏规则中来。

  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

  人生奇诡,处处与旧日生活撞在一起。

  没人跟你过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欲望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这些早就干枯失血的花瓣给我一个刺激,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人们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陈虻说过:“去,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 这地震把我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

  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口号就度过去。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的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有的人他没有承受能力,别人骂他,或者对待他不好,他承受不了,所以他必须反应,本来是不想打人,但因为受不了就必须打人。他控制不了自己,就是心里不自由。

  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许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回忆是一种清洗。

  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他,然后遏制他。

  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才是文艺。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看见》读书笔记7

  这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我记得第一次阅读时,是在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拿到书后就放不下来,深深地被书中的内容吸引。

  作者以记者的身份参与了近十年间发生的重大公共事件,有些我们也有亲身经历过。比如非典,我记得非典那年,醋、酒精这种平日里很便宜的货品,突然间价格上调,而且出现经常断货的现象,闹得人心惶惶;还有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的记录;更有柴静个人的一些精神成长历程。

  通过《看见》,柴静记录下了很多动人细节,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坚强与脆弱、看到了人间温暖与丑陋、看到了很多相聚与离别……其实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中,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我们大家的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很喜欢原文中的一些话,其中有一句写道: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这让我想到,在工作中,作为一名蒙氏老师,每天我们在教室里可以观察到孩子们的行为言语举止,有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带上自己的偏见,带上自己曾经过有的经验,去猜测、去假设、去判断孩子的那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去认定孩子在当下那一刻,应该要以怎样的行为表现才算是合理的、正常的。

  可是,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独立体,他有他自己的思想,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也是性格有别。所以,我们成人能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他一下,接下来的,则静待花开就好。

《看见》读书笔记8

  今天把一整本《看见》看完了。这本书买来以后我仅仅翻看了几页就把它扔到书架上,这一放就是一年。原因是这本书太厚了,当时的我比现在浮躁多了,根本无法沉下心来耐心看完一本这么厚的书,更何况当时买书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就是觉得人活着应该多读书,脑子笨更应该多读书。于是就在网站的畅销书榜单里看到了这本《看见》,看销量和评论都还不错于是就买了回来。直到前阵子随手翻了几页才发现这本书写的还挺好,挺真实,于是就每天睡前看一章,每一章都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事件,看书的过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书的名字看见”一样,我可以通过柴静的眼睛看见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像自己亲眼见证过一样,妙不可言。

  本书由央视著名记者柴静所写,她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自己十年来在央视的成长历程,引用作者在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的一段话来理解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最合适不过。

  “在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果报道自己。”

  这本书一共二十个章节,每一章是一次采访记录,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中发生的人和事都真实地存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本书中的采访对象有杀人犯、抑郁症少年、同性恋者、留守儿童、政府官员等等……每一个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个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都直指这个国家和社会的病症,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压根儿就不会去关注这些边缘群体以及群体背后的事件和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很幸运,柴静在这本书里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每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她没有过多地被固有成见和个人感情所束缚,而是站在观察者和陈述者的立场客观地讲述这些事件。她把包裹在真相外部的表皮一层一层地剥开,将真相暴露在读者眼前,让我不至于疑惑和茫然。也许书中的结论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结论足够客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件的解读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各种感受只能因人因事而言,决不能一概而论。

《看见》读书笔记9

  再次看完这本书,已经有点不太记得上次看完的感受,只是觉得人嘛,逃不过选择:我们做什么、怎么做,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是伪命题。

  人,是很有趣复杂的生物,这也是之前我一直以为我能做人力资源的原因,因为好奇因为想探索。回过头来想一想,不管是新闻好,记者也罢,人力资源也好,只要是在生活,哪里能逃得过人这个话题,关键是我们想要什么,通过人我们能看到什么,学到不敢讲,我现在都觉得我跟柴静一样偏执又狂傲,不敢说理解,只能希望自己看见。

  我们能看见什么呢,我们能发现什么呢。xx-xx年,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随便一个新闻都能让人震惊,让记者们抓住不放,现在呢,感觉漫天都是键盘侠,说真话又能替人做主的是谁呢?我猜想应该还是新闻吧,必须应该是那些能够深入生活的记者吧,大概现在记者这个词也很少被人提起了吧,现在还有多少人有探求故事发生的结局了,纰漏一些真相的坚持了,现在看新闻也是wow,没了然后。

  之前重庆公交坠江案,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后续处理…我不知道是只有我这样还是很多都这样,我反思,我门看见应该不只是想看见,是为了改善是为了前进,对不起整篇文章我现在只记得一句话:新闻的主题是人

《看见》读书笔记10

  怀着一颗安静的心,我慢慢看完《看见》,在这期间我的心情忽上忽下,我不知道别人看了会是什么样的想法,但此时此刻我只能用复杂来粗略描述我的真实情感!以下是“《看见》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这本书记录了她自认为记住的一些新闻当中的人。我难以想象她是以何种心情去记录这些内容,我的心被深深震撼,滚烫的心从未停息,翻腾的跟着书里记录的人和事!

  我挺喜欢她说:我做新闻,关注的就是当中的人。在采访服毒自杀案中,她去和苗苗弟弟聊天,忍不住留下来的泪,哽咽的说不出话,别人说她是“表演性主持”,有的采访也被说成是“泣声采访”。我想说,新闻主持也是人,不是见多了这样的场面就心如磐石不为所动,很多时候不止是新闻人连我们这些大众确实需要克制自己,但很多时候就在那么简单的一瞬间,你的内心就打开了,而且没有那么容易关合!她从序言开始慢慢记录,不难看出她在强大,很多事情慢慢的就出来了,没有很刻意。但也许用强大来形容本不是最妥当的说法,那是内心深处的萌芽。就像上司跟她说要她找到工作的欲望,除了上厕所,其余时候忘记自己是一个女的。我在想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两会里的汪汪说:她是不会走的。我看了这句话心里顿生敬意,贪官一样,很锐利,直切入主题和心脏!即使被评论说的太过,即使冒着人身安全的危险,也要去。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无所谓其他言语,不论地震地方、非典重症病房、精神病院、夜店、黑头目公司……只要有要做的就时刻准备出发。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每每对于所采访,所报道的事情的状况没有办法解决时,面对那些底层人的求助无能为力时,对那些求助者所表现出来的安慰和自己的沉思。失败感也许比口含硬币还苦。没错,很多事情我们因为力量太过于弱小都无法改变,新闻人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当一个中介,报道事情,而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去关心,关注,让社会尤其是政府去改变或者缓解症状!她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想的一样,没有华丽的词藻,就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两会上说出了愿望:那些更多的如父母的慢慢老去的人能从社会得到依靠和快乐,而这个世界上多一些像她一样的孩子!我们的确要相信这句,我们的社会看起来很大,其实很小,一个家也许就是一个社会。我渴望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善良一直是最容易被人接受和看好的形容词,以前对善良并没有太多的`思考,只当做和孝顺、乖巧的同义词来看待!我看到了“只有善良的人才刚性”。这句话我也赞同,当对抗变成对峙,就是善良的人收网的时候,不会只是跃跃欲试地好斗,是要不给对方可以松懈的机会!善良的我们常常被激怒,被鄙夷,被曲解,被欺侮,但是这不是问题,我们绝不会放纵这样的生活,一旦有了足够大的储备,我们会给致命的一击,就比如说抑郁很容易转成亢奋。我看了前几章节,心里很难受。我擦了擦脸上的泪,望着手机屏幕发呆。我想象着那些真实的画面,仿佛自己也是拍摄现场的一员。我发现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住了。我发现自己接近于疯狂状态,我不停的看着书里采访的问题,和被采访者的回答,久久沉思。我发现自己慢慢被绕进去了,就像是因为太投入,太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两者的感觉不谋而合。我这是向往这份工作吗?还是我想告诉自己这只是社会的一个角落,还有更大的地方没有出现这些令我心灵不平静的事情。我也想去涉足,想去发现,想去揭露,想去评论!谈到感情的时,我压抑很久的心慢慢的从难以相信到陷落黑暗里,又慢慢浮出水面。归于不该平静的平静,自己慢慢体会那种什么叫人心似天堑,一颗心与另一颗心总找不到桥梁,虽表面浮笑,可心里早就泪雨滂沱!是的,我平静的湖面,底下早已波涛汹涌!忘不了那句“在性的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社会上很多人是不是都是正在被改造的精神健全,身体健康。他们似乎就活在一个没有自由,没有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里,而这些都是因为社会给他们的生活丢下了绝症的炸弹,慢慢压制,持续,发展成为解决不了的痼疾。

  我希望社会可以海纳五光十色的生存状态。在这个世界,要学会用心去看待很多事情,许多事情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好坏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真相似乎一直在改变和推翻,一味的看真相你会挑出很多毛病。追求真相的人,选择的是不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我的心久久没有反应过来,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顾民意报道有什么意义!但我释然,因为这个问题很简单,简单到到处都是正确答案。很多事情说的感觉天真,你只能相信,却无法证明其存在。这个世界本不完美,所以不要用一味的看法看待身边的事。

  我们现在活在很多人的梦中,而我们却浑然不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强大自己,再帮助别人。

《看见》读书笔记11

  “看见”一词,在《看见》这本书里,依我的理解,不单只是看到的意思,而是看见真相,看清社会。作者柴静告诉了我们她所见的真相,依稀可见社会丑恶与悲凉的一面。

  我也想看见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样貌,为什么?因为我想了解我的国家。国家不止是我们生活着的小圈子,它是一个需要我们去探寻,去思索的领域,每个人都该试着去“看见”这个国家,并尝试让它变得更好。

  柴静在《看见》里面说,她关心新闻当中的人。没错,看见不必大到一整个国家,可以从留心身边的人做起。人,是国家最直接的反映。

  我,在广州小北路,看见过老婆婆被青年撞倒在地,夸张地大喊大叫,却在被青年怒斥一通后骂骂咧咧地跑了;我也看见过在地铁站前面的老乞丐,拼了命地磕头,把自己的头狠狠撞在地上,一刻不停,额上是一层厚厚的茧;我还看见过同学对天灾人祸的不以为意,不在乎他人的生命——“关我什么事,死的又不是我!”城市并不总是我们以为的那样花前月下,这就是真相。

  我,在四川大凉山,看见了它的贫穷与无助。许多孩子严重营养不良,每天只能吃土豆和辣椒,没有上学机会,失去双亲,感染了艾滋病毒那些遭受种种不幸的孩子们用空洞呆滞的眼睛看着我。我惶恐地避开他们的视线,为自己的生活优越和束手旁观感到羞愧难当。他们的悲苦与茫然,深深地刺痛了我。只是换一个地方,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甚至会看见这样截然不同的面貌。

  你,看见了什么?

  看一个国家,要看它的整体,看它的缺点,而非盯着它的优点不放。在大多数人都赞颂自己国家表面的光鲜亮丽时,需要有人发出反对的声音,揭露这社会的不光彩,甚至是丑陋。以色列有位记者吉登,记录并报道了许多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遭受的不人道待遇,以及存在部分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暴行,却引发一些以色列人谴责,招来仇恨,甚至被人威胁杀他全家。然而,吉登的做法唤醒了许多以色列人的良心。在《看见》中,柴静提到已经离世的央视媒体人陈虻的一句话:“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这是在讲人,却也适用于国家。有人站出来揭露真相,批判社会,正是每个国家所需要的,否则这个国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不会在真正意义上取得民主,不会抛弃仇恨与痛苦以迎接新生。因此,我希望我们能够在开展公益助学帮助大凉山孩子们的同时,成为看见并叙述真相的人。

  生活中存在整天都在抱怨批评自己的国家的人,存在只说不做、麻木不仁、直冷眼旁观的人。我们不需要用太多精力去谴责社会的冷酷,惟要一点一点地尝试,连续三年不间断课余勤工俭学,传递给大凉山孩子每年数千元的助学款。我们尝试用文字和语言,让更多人去看见并了解大凉山的真相,同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努力。也许我们透过读书,行走中华不过是冰山一角,但只有真正关心,并参与改变世界的行列,才能对自己国家的进步感到自豪,乃至看见生命的美好,感知自己的存在。

《看见》读书笔记12

  读《看见》,我看到了柴静的挣扎和她的成长,尽管她比我年长一些,读这本书的过程还是让我想起了参加工作以来我自己心态的极大变化,与她如出一辙。看书的过程中有很多次我都差点哭出来,看非典、看汶川地震、看妓女们的生活、看双城的创伤、看柴静的故乡,还有她与团队的聚散分离......她的文字不华丽,平凡朴实的叙述,不急不慢的一字一句说,她不隐藏自己的缺点,也不隐藏自己的困惑,她不装公知,只陈述事实,讲自己的体会。

  书里讲的故事,都是以前做的节目。节目所反映的问题,其实无论哪个年代去看,都一样还会存在。过去的腐败被揭露,还有新的腐败滋生;一个地方贫困的孩子得到救助,还有无数贫困的孩子留守深山无人问津;揭穿一个家庭的暴力真相,还有更多无名家庭依旧如此。10年前初入央视的柴静单薄文弱,很多人说她做不了刚性的题材,但在这十年里她也经历过刚性尖锐、咄咄逼人的阶段。而现在的她落落大方,柔中带刚,新闻采访中既赋予人文情怀又立针尖血,揭示真相。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界限边际。

  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即是独立。就如胡适所说:“你们不要总在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独立来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生活的经历,来源于挫折对你的打磨,来源于生命中所遇见不同的人给予自己的观念冲击。独立是,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质疑、不断重建事实和因果的过程。独立是不断推翻过去的自己,完善现在的自己的过程。这途中,也面临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的过程,然后再次推翻。走过去,就是一个新的自己。

  人性会有无数种可能,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观念的人,看到的同一现象也有不同理解。所以世间没有完全的善,更不可能有完全的恶。所以我试着不去抱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例如有些人小小的利用我一下,我虽然心里清楚,却绝口不提。适当地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再比如,有些人背地里戳我刀子,我一句话不说,也抓住机会把刀子拔出来再插回去。我也是一个有阴暗面的人,只是年岁增长使我学习尽量劝自己不要与人为敌。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生活中很多我曾经无法理解因此会暴躁相对的事,也尝试着去包容那些待我虚假大过真实的人。柴静也说:“痛苦不是财富,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柴静从2000年初入央视,在成长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大的勇气与努力才克服了天性的怯弱,战胜了自己。我知道我自己天性里也有些可能致命的弱点,一边看这书,一边剖析自己,一遍遍地审视自己,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要正视自己。看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心里常默念朱光潜先生恪守的6字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看见》读书笔记13

  说起来惭愧,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了,柴静的《看见》却让我一见钟情,书中并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多么优美的文字,但是这些平实的文字,却总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有一种看完他的欲望。

  看见,是书名,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我能看见的东西很局限,在这个局限中又有多少是我能看透,看明白的呢?别的不说,对于自己,我又是否能看见自己的内心深处?从小到大习惯了顺从,但又一天需要自己做主一些事的时候,就会慌张失措。现在的我,喜欢在一个人的时候思索,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渴望和我所追求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他跟现在生活的差距在哪里?需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无解。生活是个魔术师,他在这里的某个时刻我的意识形态是这样,但是下一刻,他会为你打开一个窗或者在路口转一个弯,让你欣喜或者沮丧。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的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做完之后不要去想结果,就让他过去,是成功最好,不成功我也能淡然处之。这也是所谓的成熟吧。

  书中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之前的自己看待问题,只想找到真正的桎梏的答案,对与不对,看完此书,我开始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社会,不会一板一眼的探求所谓的答案,人心尤为复杂又极其简单,他们都渴望幸福,但是往往被悲伤所扰,做出了前后矛盾的事情,纠结于心,最终伤害的人是自己也是旁人。客观和理性才能理顺事情找到问题的源头……

  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到了柴进辛苦事业的进程,再反观自己,虽然本身职业不是记者,但是知道记者的责任感是很巨大的,他们的言论导向决定了群体的思维导向,这也就是政府为何多多干预媒体的言辞,南方周末事件才能得以发生。柴静她的出名是中国当代迫切渴望真实报道的必然发生的结果,她给人真实、追根究底,解决问题的真实感觉,所以很多柴迷信赖她,我虽然不是她的柴迷,但是内心是尊重她,敬重她这种女子,也渴望自己能像她一样,有自己的原则,又在不断经历中完善自己的原则,独立而自主。

《看见》读书笔记14

  此书是易宝支付创始人余晨2015年所写,缘于他在担当央视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顾问时,曾面对面采访了很多互联网的缔造者。

  通过本书,我知道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蒂姆?伯纳斯?李敲出的“这是给所有人的”的含义,原来作为万维网的发明者他无偿放弃了专利权;知道了温顿?瑟夫发明的TCP/IP协议沿用至今,由此产生的“深空网”协议让科学家联系上了通往火星的“凤凰号”和“勇气号”;知道了互联网三大定律(摩尔定律、里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及其衍生发展的趋势。

  最喜欢这句话:“互联网让未来呈现出诸多的可能性,如此一来,我们的明天才不是对自己祖辈生活的重复”。本书中描绘的神经技术革命则让我想到了科幻电影《超体》和《盗梦空间》。

  最洒脱的YouTu be创始人,陈世骏。他曾因脑瘤触发癫痫,开颅手术后重新思考生活的状态,而后脱离谷歌再创Avos,他对余晨打趣讲:人生总要“发癫”一回。有一天,他站在火车铁轨中间,跟助手开玩笑说:“如果这时火车开过来,结果会怎样?”助手吓坏了,叫他赶紧离开铁轨。陈世骏说:“如果你拥有的一切,在一瞬间会全部消失掉,你就会明白不该浪费时间、不该过得无聊、不该消耗生命”。

  最敬佩的两位大师,乔布斯和马斯克。乔布斯不是智能手机的发明者,但是他能够把极简的硬件设计、完美的软件体验,还有应用商店等网络服务整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马斯克也不是第一个尝试制造电动汽车的人,但是他把电池组管理技术、车载联网技术、直销渠道和充电站网络整合成一个生态系统,不愧被称作“来自未来的人”。

  最让我感到游戏没有白玩的人,迈克?莫汉。他的暴雪娱乐公司打造了《魔兽世界》等经典游戏,他认为游戏并不简单是娱乐,游戏可以让玩家学电脑技术,学会沟通世界;可以培养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心态;可以锻炼团队合作和领导力。

  最欣赏的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是一个如同马可?奥勒留般(沉思录、对个人德行极致的追求)的斯多葛主义信仰者。他注重自我的独立、注重自我的自由和自律;他懂得宽容和谦让,他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纯粹;他也是第三个参加“捐赠誓言”的人,同时他依靠强大执行力完成的年度挑战更使他闻名全球。

  这个时代强调要用强大的创新能力去发现需求。诸如某平台游戏主播年入千万,快手卖货节散打哥带货1.6亿等等都是借助了互联网这个时代的热潮,发现了人们的某种需求。

  我要努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自己的“本质方法论”,以期通过学习、实践去理解更多不理解的存在,去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看见》读书笔记15

  高三的时候因为穹顶之下,才知道柴静,当时觉得这个人很大胆,估计是个刺头,就像小崔那样,当时不太理解她为什么敢挑战这么敏感的话题,看完这本书后,才有那么一点理解,就一点…

  对于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对于现在的我还不够资历去评价…吴经熊曾是上海特区法院的院长,签署过不少死刑判决。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当法官时,常认真地履行我的职责,实际上我也是如此做的。但在我内心深处,潜伏着这么一种意识:我只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法官的角色。每当我判一个人死刑,都秘密地向他的灵魂祈求,要他原谅我这么做,我判他的刑只因为这是我的角色,而非因为这是我的意愿。我觉得像彼拉多一样,并且希望洗干净我的手,免得沾上人的血,尽管他也许有罪。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

  书中最触动我的是她采访卢安克那一章…可能是因为我正值青春,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追寻着,急着想要找到成果去证明自己…

  卢安克评价柴静的采访时说

  “目的是好的,但是是空的。”

  “空的?”

  “空的,做不了的。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

  在前进中,在没有足够的沉淀的时候,想要的目的太多,只会什么都得不到…只有积极的沉淀自己…

【《看见》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史记读书笔记12-07

教师的读书笔记12-05

童年读书笔记12-03

《茶馆》读书笔记12-02

《简爱》读书笔记12-02

优秀的读书笔记11-28

简爱读书笔记11-28

野草读书笔记11-27

幼师读书笔记11-23

学生的读书笔记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