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6》观后感

时间:2023-06-14 07:00:16
《榜样6》观后感10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榜样6》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榜样6》观后感1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榜样的力量永远都是无穷的,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让人们领悟榜样高尚的品德、奋斗的精神、正确的航向,从而激发千千万万颗红心向党的强大引力波,让我们乃至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强大砥砺奋进,勇于担当。

  看了中央一台的《榜样6》,内心深深触动,他们当中有舍小家、顾大家、36年坚守大山深处的人民女教师,有敢于创新,勇攀电焊技术高峰的大国工匠;有舍死忘生,18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的最美女警花;有智慧报国,创造26项发明专利授权的工程院院士;真心做农民工的贴心人,让流动党员处处有家的感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更有心系岛民,乘风破浪始终坚守的先进党组织;有德高望重、救死扶伤、一生践行入党誓言的90高龄的白衣天使。更有革命烈士、半生沧桑父女情,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新闻工作者邓拓那段峥嵘岁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榜样6》里的所有人和我们一样,是父母,是爱人,是孩子,也会害怕,也会担心,但是所有人又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把职责当做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我们的祖国虽然经历万千磨难,屹立不倒的原因就是有这些坚定信仰,心怀担当的榜样在守护着我们。他们眼中有光,心中有信仰,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带领我们朝着中国梦的'方向不断前进。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一句话,一个故事,虽然看似平凡简单,但往往能激发人们向善的,向美的、好的方向进取,燃起人们心中的梦想。当我们看到榜样时,会主动自觉的学习、靠近、看齐。同时内省不足,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量。

  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些挺身而出“你”带领我们无私无畏,冲锋在前。“你”永葆初心,始终坚守,“你”牢记使命,勇挑重担;“你”履职尽责,倾尽全力。“你”是千千万万的我,而我又不是千千万万中的你,正是在榜样身上散发的引领让我们以活水般的能量得以延续,得以继承,得以发扬光大。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向榜样看齐,时刻不忘肩上的责任担当、时刻不忘内心的理想信仰,以勇毅坚强、敢闯敢拼、锐意开拓、赓续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在我所处的信合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真心实意的为人民服务,勤勉敬业、实干担当、不忘初心、对党忠诚、是我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的主线。

《榜样6》观后感2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不仅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又一个英勇壮举,也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书写了人类精神所演绎的又一个动人篇章。“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诠释,这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体现,这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印证。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绘就了榜样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成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支撑。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荆棘坎坷,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因此我们要将这种抗疫精神,在各条战线上展现出来,形成各条战线的榜样力量。

  学习抗疫精神,就是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我作为一名基层的中石化员工,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服务工作,始终把树立中石化的良好企业形象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工作作为努力的方向,做得精上求精,做到无私奉献。

《榜样6》观后感3

  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信仰叫奉献,更有一种英雄叫榜样!近日,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观看了《榜样6》专题节目。

  节目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份份坚定的誓言,震撼着我,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奋斗在四面八方,他们用一颗颗赤诚的心,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伟大的颂歌;用行动和付出,描绘出一幅幅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无数的共产党员用榜样的力量为我们照亮初心和前行的方向,正如守卫中哈边境的魏德友,亦如仙林的一心为街道百姓干实事的孙金娣,三沙市七连屿的工委代表们,还有陈定昌院士、祁发宝等榜样们……他们如天空最亮的.北斗星,指引我们信仰的方向,时刻为我们的人生和信仰导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细细品鉴榜样们用初心所谱写的诗歌,追随榜样用信仰凝聚的力量,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从中汲取经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曾说,“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榜样,我们收获的是许许多多奋斗者的缩影,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以榜样为镜子,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升;以榜样为旗帜,指引我们不断向“优秀”的品质靠近。专题片里榜样身上散发出的鲜红底色、担当精神、为民情怀,不仅充实着我们的思想胆量,更为党员干部提供着“精神导航”。学习榜样,见贤思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榜样之光照亮信仰的方向,找准信仰的目标,认真学习榜样,对照榜样、细学笃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愈发坚定心中的信仰。

  榜样的力量是磅礴的。榜样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榜样们临危不惧,舍小家为大家换来全世界更多家庭岁月静好的幸福生活。他们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内生力让我深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以他们为标杆,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实干的动力,为信仰“上色”;把榜样身上散发的净化灵魂的信仰之光,转化为我们干事创业的内能,推动我们奋勇前行。我们要不断汲取榜样的精神养分,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具体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汇聚起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动力。

  信仰,挺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宣誓,开启了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一句誓言,一辈子的坚守。前进的道路上,我将以优秀为标杆,以功勋模范为榜样,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向榜样看齐。

《榜样6》观后感4

  20xx年12月8日晚,观看了《榜样6——廷·巴特尔同志》的事迹后,让我有了深深的感悟。

  廷·巴特尔,这位来自呼和浩特的知青、牧区的普通党员,坚守改变这片草原的生态、改善牧民生活的初心45年,一心一意地钻研牧业生产,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的路子,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

  在到任初期,他拜牧民为师,学蒙语、学放牧、驯烈马、打草、接羔,很快,他就学会了牧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牧民们对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既敬佩又服气,把他推选为嘎查生产队长。同年,表现优异的廷·巴特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先行先试,用自己的成功经验领着牧民走上了一条既保护生态又能增收的路

  看到牧民在蒙古包里生火,眼睛被熏得通红,他跟镇上的铁匠学会打烟筒、笼屉后免费给牧民做;为改变嘎查封闭、落后的状况,他买回全嘎查第一台收音机、电视机……扎根草原的廷·巴特尔帮起牧民来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但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千百年来,牧民靠天养畜思想根深蒂固,缺乏保护草场、建设草场的意识。20世纪80年代实行草畜双承包后,尤其是1996年草场分到牧户后,牧民为了快速致富,开始盲目追求养羊的数量,萨如拉图雅嘎查本就脆弱的草场,沙化、退化日益加重。

  1986年,他卖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进行封育。第二年就打下了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看到了划区轮牧的好处,纷纷向他学习。1998年,廷·巴特尔把自家的200只羊全部处理掉,专心养起了牛。果然,他家的草场得到了恢复,牛的膘情好,下牛犊的数量也多,收入每年增长。不几年,廷·巴特尔家就由分产到户时全嘎查最穷的变成了最富的。

  这是一位勤劳的牧民,也是有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诸多先进称号的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这位来自呼和浩特的知青、牧区的普通党员,坚守改变这片草原的生态、改善牧民生活的初心45年,一心一意地钻研牧业生产,不仅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的路子,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是当之无愧的草原之子!

  廷·巴特尔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学习的,从“开国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付出,作为一名党员,廷·巴特尔同志身上闪耀着服务人民的光辉,他的精神、他的热血、他的汗水是他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骄傲!让我们用廷·巴特尔同志的光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榜样6》观后感5

  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20xx年12月8日晚间8点开播。他们是戍卫边疆的战士、基层党务的“多面手”、扎根南海岛屿的守护者、“为国铸盾”的科学家、为村民挖渠的“当代愚公”、用生命托起大山希望的“燃灯校长”……榜样们身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共产党人的“爱国之光”“开拓之光”“奉献之光”,让我们一起追光,向榜样之光奋揖前行。

  追逐“爱国之光”,涵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丹心。

  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英雄团长祁发宝用张开的双臂展示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态度,在外军的围攻下,祁发宝带领士兵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战斗,坚持到增援队伍赶到,让来犯者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在边境线上,魏德友放牧巡边57年,堵截牲畜、劝返人员,“组织让我守在这里,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做到问心无愧”,几十年来,魏德友为国戍边的信念从未改变。“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边防英雄们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爱国的赤胆忠心,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追逐“爱国之光”,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根植在心中,并转化为矢志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追逐“开拓之光”,涵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

  “力,形之所以奋也”,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开拓创新就是这样的“力”。南京仙林街道的孙金娣,开拓创新网格化服务,纵向上划分三级网络,横向上区分类别,划分为439个网格“同心圆”,把错综复杂的基层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为全国各地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搞科学就是要不断创新”,这是陈定昌常说的一句话,他是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上世纪80年代,在激光雷达领域刚展露冰山一角时,陈定昌就以科学的论据取得了项目支持,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啃下了硬骨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工作不是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多思考、多探索,跳出思维定式、逻辑惯性,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创新伟力。

  追逐“奉献之光”,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都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为解决草王坝村缺水问题,黄大发带领村民,用三十六年如一日,挖出一条“生命渠”;为帮助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张桂梅坚守山区教育一线四十年,用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党员干部当追逐“奉献之光”,牢记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胸怀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树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为民意识,在工作中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道德自觉为人民赤诚奉献。

《榜样6》观后感6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了《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学榜样之“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学榜样“信念坚定”的模样,做“有担当”的青年。

  扎根边防的戍边英雄祁发宝,为国铸盾的科研专家陈定昌,凿壁开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时代榜样在大战大考中积极响应“动员令”,在实践历练中“千磨万击”,在重大考验中“千锤百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关键时期,青年干部要学榜样之“样”,用至坚的理想信念赶考新征程,从政的初心一刻也不能偏移,在赶考征程上一刻也不能迷航,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考场上淬炼思想之“纯”、激励斗志之“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筑牢思想之基,不断增强推进工作、推动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思想的堤坝筑牢筑实。

  学榜样“攻坚克难”的模样,做“有力量”的'青年。

  斗争没有休止符。魏德友、孙金娣等榜样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了卓越力量。斗争犹如汹涌澎湃的海上行船,要勇于逆流而上才不会被前进道路上的“巨浪”吞噬,要继续开拓进取才能绘就更壮阔的“新画卷”。在新的赶考路上,青年干部要学榜样之“样”,勇于与外部环境进行坚决斗争,做到“越是艰险越向前”,把斗争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推进下去,凝聚起“百折不挠”的冲锋力量。对待自我的要求不能松懈,不能自降标准,要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什么、“亮剑”什么,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夺取斗争的胜利。

  学榜样“为民奉献”的模样,做“有作为”的青年。

  “水不过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响彻耳畔,彰显着为民的真挚初心和深厚情怀。时代榜样为民初心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在为民造福的道路上倾注了心血汗水。为民谋福是青年干部的宗旨使命,要学榜样之“样”,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紧抓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各方面工作,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把为民初心镌刻在心、落实在行。在为民实践中把具体的举措想在前面、想得细致,把功夫下在前头、下在日常,在为民奋斗中不惧风雨、不畏艰难、不言放弃,把群众的事情做细、做实、做好,主动担当作为,扛起时代重任,积蓄为群众分忧解难的磅礴合力,增进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榜样6》观后感7

  平凡铸就伟大!在这些榜样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也增进了对初心、使命、担当的认识。奋进新征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见贤思齐,从榜样的身上汲取伟大的人格力量,无论今后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一往无前、尽锐出战,为国家和人民当好开路先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勇于责任担当,敢于冲锋陷阵。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局面,我们更要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把人民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尽心尽力的诠释共产党人的模范先锋作用。

  《榜样6》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从坚定理想信仰做起,向榜样学习,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一身正气,敢于担当的.精神,努力交出不负自己,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党员同志发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党员教师坚持值班值守,严格测温,工作方面不讲价钱,生活方面不讲困难。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榜样力量,向榜样学习是我们每个党员的责任。作为书记,要通过党组织组织力的全面提升,凝聚形成抓党建工作促学校发展强大合力。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首先用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凝心聚力。我们的校训是"团结协作,永不服输",努力把学校的发展目标、校长意志、学校意志成为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目标和自觉行动深化“学习身边榜样”;

  其次用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树立榜样。学校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并注重过程管理,做好各个环节的督查、考核、评估、反馈和整改,保证了制度的有效落实,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及整体管理质量;优秀党员与普通党员结对子,发挥榜样的作用,用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型三线教学法"的目标引领、学案导学、学习行为的规定流程和动作,引导教师全面提升专业课程能力、教学能力、研究创造性能力和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同时也有效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投入程度。

  最后,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师生的心灵深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榜样6》观后感8

  1992年底,新上任的乡长商顺模十分奇怪,为何草王坝村一半以上的户数姓徐,这么多年却选择一个姓黄的人做支书?

  “是公心!”每每谈起老支书,70多岁的老党员徐开伦都竖起大拇指。“对他来说,公家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软都成。”遵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刚平跟黄大发打过几次交道。

  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头上压着粮、油、烟、猪、人五大指标。“乡、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到农户家里牵牛牵猪、揭瓦拆房比较普遍,黄大发不肯这么干,在乡里是有名的‘刺头’,敢对我和书记拍桌子。”商顺模说。

  修渠那几年,车子拉来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样高,车厢里洒落一丁点,黄大发都要清扫入库。有一次老伴儿扫了多半碗水泥,想着补补家里破损的灶台,黄大发一把拉住。“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对母亲急吼。”二儿子黄彬权说。

  “那时候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有二十来万,硬是没出过一分差错。”往事历历在目,村里的老会计杨春有拍着手说,“抠啊,他真的.是抠得很。”修渠时工地上天天要钱付账,三天两头俩人就往镇财政所跑。住,3块钱一晚的旅社;吃,就将就一碗饭,不然就一块泡粑。

  “沟是我修的,我放心不下,随时都牵挂着。”时光逝去,但初心不变、本色不改,退职后黄大发仍然带领村民修沟补渠。“只要是黄支书带头决定的事情,我们二话不说就跟着干。”一呼百应,村民们将渠取名为“大发渠”。

  2014年10月,照习俗,黄大发提前一年过八十大寿。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活了80岁,最远的地方就去过遵义市,我想有生之年去省城看看。”

  去省城的当天,黄大发和妻子特地穿了一身新衣服,帽子洗得一尘不染。陪同的乡干部徐飞还没到,老两口就早早等在路边。

  到了贵阳,黄大发既没去景点,也没去商场,而是要求直接去省委。“老支书在省委有相识?”徐飞心里一阵嘀咕。进了省委大院,黄大发却不进大楼,根本没有找人的意思。“就见他挺起腰,注视着大楼,还有远方飘扬的五星红旗,一言不发……”

  这是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初心!在黔北深山当了几十年村支书的黄大发,在耄耋之年,想来省委看一眼,看看党组织到底是什么模样。

  当天,黄大发就回草王坝了。回途车上,徐飞问:“老支书,落心了没得?”

  “落心了。”

  多少年滴水贵如油,如今一渠春水流入草王坝家家户户。

  多少年天黑孤村闭,如今这里夜晚如同掉下星星一片。

  多少年山深人绝音,如今通村路将草王坝与外面紧紧相连。

  青山不负英雄志,流水有情入心田,奔腾不歇的渠水悠悠长长,拍得悬崖直作响,崇山峻岭再难阻隔。阳光下的草王坝,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

《榜样6》观后感9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榜样6》观后感10

  “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不要为自己着想,要为人民着想。”

  “做每一行事我们都要带头。”

  “我们作为一个党员的话,就是要多做事,不管你怎么说,如果一件事没做,就没得意思。”

  ……

  这是记者问到黄大发对青年党员有什么寄语时,黄大发提到的。

  而实际上,这也是这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践行着的初心与担当。

  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大发渠”的开凿可谓困难重重。一锤锤凿、一钎钎撬,前后两次动工,跨越整整36年,最终引得活水来,凭的就是“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的精神,靠的就是“我们共产党员不讲虚的,就是要带头干,干出来让老百姓看到”的劲儿。

  1958年,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次年,24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这是黄大发当时立下的“军令状”。虽然在村民看来无异痴人说梦,但黄大发心里却有底:“草王坝缺水,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只要劈开阻隔两村的灵宝山,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那个时候,一千五百公里外的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火热进行,黄大发备受鼓舞,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带着乡亲们开始修建草王坝的“红旗水利”,计划将附近一条水量丰富的.螺丝河水引进村里,工程总计15公里。

  “我们修的渠一开始也准备叫‘红旗渠’。”一位村民笑着说。

  不过草王坝的“红旗渠”最后以失败告终。

  “那个时候不懂技术,测量竖起竹竿用眼睛瞄;没得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锤子钢钎靠蛮力凿,进度特别慢,洪水一来,沟渠被冲得稀巴烂……修修补补十几年,办法想尽,可水就是进不来。”

  “我当时很难过,但我觉得,我们党员必须遇事坚定,不能动摇,渠总有一天要修成功。”黄大发并没有就此被吓倒。

  1992年春天,修渠工程再次启动。因为有上次的失败,村民们对这个修了十几年都没修通的水渠还是持怀疑态度,黄大发坚定地回应:“我是党员,我是拿生命去换水,我用我的党籍来保证。”

  修渠开始后,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六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那会儿我们就跟着老支书,早出工晚收工,穿草鞋上工地,手脚都磨出了血泡。”“遇到一些危险陡峭的地方,老支书自己绑着绳子就去干了……”

  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如今的“大发渠”已是热门景点,渠道边上修建了木栈道,黄大发的老房子也被改造成“党代表工作室”,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我接待我们的游客,能讲一下我们修渠的故事,讲一些共产党人的精神。我很高兴啊!”

【《榜样6》观后感】相关文章:

《榜样6》观后感02-15

《榜样6》观后感03-07

榜样6观后感12-06

榜样观后感08-03

榜样的力量11-25

榜样的句子03-02

榜样的作文03-20

《榜样3》观后感08-01

榜样4观后感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