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文

时间:2025-01-23 07:52:55
元宵节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节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作文1

  元宵节的晚上,妈妈把白色的汤圆倒进锅里,汤圆在锅里好像珍珠在小盆子里一样呢!

  过了一会儿,妈妈“珍珠”盛了出来,我一口气吃了6个,开心地对妈妈说:“我要六六大顺!”

  咦?门口的小超市为什么那么热闹?人头攒动,很多人抬着看着什么。哦!原来大家在猜灯谜。灯谜很有趣,猜对一个还可以得到一个小玩具呢!这时有一个人,跑到前面,指着那个灯说:“这个我会!”他对售货员说出了答案,得到了一个小玩具。

  这时,爸爸给我买了一把手摇烟花。我拿出一根,用打火机把它点燃,用手摇着圈,摇花就跟我的手摇起了圈,组成了一个个“火圈”,真漂亮!

  抬头望去,天空中有好多烟花了。有的像小蜜蜂一样飞上天空,有的像彩珠蹦上天空,还有的像“花”一样绽放在空中……

  “爸爸,我们也放吧!”我跳着说。“好的!”爸爸也兴奋地说。我和爸爸上楼拿了礼炮。他点燃了礼炮,呵呵,我家的`礼炮是“电流”形的,一股股彩色的“电流”冲入天空,真漂亮!

  这个晚上,我可开心了!

元宵节作文2

  今年的元宵节,令我印象最深刻。

  早上,我一起来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赶忙往餐桌跑去。餐桌上摆了好几碗汤圆,里面还撒了一些桂花,我咬了一口,嗯!真好吃!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要数包汤圆了。晚上我提议也吃汤圆,正好可以学学怎么包汤圆。于是,我和妈妈开始学包汤圆。首先要把面粉倒在一个大盆子里,接着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搅拌均匀。之后把它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一小块面团搓成半圆形,再戳个洞(不要戳到底)。接着将猪油芝麻馅放进洞内,再封口,最后再把它搓成球形。汤圆就包好了。说着容易做着难,我们包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困难。首先是我往盆子里加水时,加得太多了,造成面粉太湿了,只好加点面粉重新搅拌。接着,我的手又被面团粘住了,我好不容易才弄下来。还有,我妈分的一块一块的面团分得太小了,馅放不进去,我妈只好把面团重新分。

  尽管我们包的汤圆煮熟后好多都露馅了,但我觉得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包不好也没关系。

  希望下次元宵节包的汤圆不要露馅。

元宵节作文3

  终于到,终于到元宵节。自从过完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

  元宵节,这个节日自从西汉时期便以受到重视,汉魏之后,便成为民间的习俗,人们沿袭着几百年来的传统——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大秧歌,热闹极,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又形成一个新的民俗——赏烟花。

  今天,全家欢聚在一起,等待着元宵夜得到来,天刚刚暗下来,便可以听到“霹雳哗啦”的`爆竹声。

  到夜晚,我和全家人走在大街上,到处是“轰轰隆隆”声音,满天都是烟花,虽不如白昼,但也是灯火通明。大街上,看着走来走去的人们,听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感受着热闹的气分;我的心也不由得欢快起来。一路上,所有的店面都张灯节彩,路旁的花灯闪朔光彩,天上的圆月照耀着大地,真是“有灯无日不美人,有日无灯不算春”。

  走出花街,我的目光又凝聚在天上的烟花上面,犹如即将开放的花雹,突然开放,散下一片片花蕊。到处都是开放的花朵,犹如春梅争芳,含雹怒放。

  今天热闹的气愤,也让我感受到虽然年过去,但这元宵夜却比大年夜还会。热闹。

元宵节作文4

  今年的元宵节,和往年一样,守着母亲一起过,下午五点多和妻子一起盘鰚子等着包饺子,外面噼噼啪啪地已经响起来。“我傻啦,不知道今天过十五,你们不来我就不知道”,母亲说着,问父亲准备焚香了没有。

  往年这时候母亲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的`,等着我们来。

  母亲年轻时三里五村都知道,顶着壮男劳力干农活,那时,我父亲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她一个人硬撑着家。我祖母心疼她,家务活不让她干,以至在祖母过世后,她为难家务。也是祖母去世那年,料理完丧事,她一下病倒了,一连三天起不了床,后来患了糖尿病。我姑姑说,唉,还不是哭俺娘哭病嘞!

  这几年母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今年,心衰一次,自然心智大不如从前啦,旁人说她脑子不好使了时,她有时很木然,有时说,我傻啦。

  母亲今年才七十一岁,母亲年龄并不大,七十多岁并不老啊,才七十一岁,人家母亲身体都还扎实着呢!

  晚饭后看烟花,儿子很疼他奶奶,坚持自己照顾奶奶。母亲前年大腿骨折,一直恢复不好,身体又不允许再做手术,走路腿瘸,一直是块心病。儿子小心搀扶他奶奶一小步一小步从二楼下来,扶上汽车,陪护在旁边,不停指点窗外的街市夜景,远近升起的璀璨耀眼的烟花,母亲显得格外高兴。母亲腿不好只能远远的看,只能随着车流远望窗外一处一处的街市夜景和远处升腾爆响的幸福的烟花。

元宵节作文5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阿拉善,每年的元宵节人们都有烧香祈福和看社火表演的习俗。

  今年正月十五,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就来到延福寺烧香。这里烧香的人可真多啊!人挤人,人挨人,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家人祈求幸福、保佑平安。

  刚刚烧完香,我就听到远处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我知道是我最爱看的社火表演开始了。我拉着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跑到体育场上。看到这里人山人海,我连忙从人群缝中挤到最前面。体育场中间有一些叔叔正在进行舞龙表演。只见这些长龙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威武极了。舞龙结束后,踩高跷的队伍进场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他们每个人的脚下都踩着两根长长的木棍,可是他们走得还是那么稳,一扭一扭的可这有趣啊!接下来还有爷爷奶奶扭秧歌的节目,也非常精彩。我还参加了一个跳绳比赛,虽然没有得奖,但是我很开心!

  晚上,焰火表演开始了,只见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放,五彩斑斓,十分壮观。还有许多孔明灯带着人们美好的愿望飞上了天空。

  家乡的元宵节可真热闹啊!

元宵节作文6

  啊,新的一天又到了。不经意的往窗外一瞟,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有些人会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呀?”我来告诉你们:“今天是元宵节!”

  元宵节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不论大人,小孩,不论哪个民族,都要过。元宵节在正月十五,也是月亮最圆的日子,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包一种圆圆的食品:元宵,还会挂上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这些都是希望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在这么多的庆祝方式里,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数“舞龙灯”了。

  “舞龙灯”是在晚上进行的,在龙灯没开始之前,人们就已经早早地吃完晚饭在路边等候了,无论是谁都想争个观看的好位子。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可是龙灯却迟迟不来。忽然,有人叫了起来:“龙灯来了。”顿时,人声鼎沸。那龙灯还在远处,犹如一条燃烧的火线。

  龙灯越来越近,我终于看清楚了:那龙身金光灿灿的,还有五彩的“龙鳞”,龙头看起来又大又壮,几条彩色的胡须索绕在嘴边……真是威猛极了!那气势磅礴的龙灯表演使人们的欢呼声,拍手声响彻云霄。

  龙灯渐渐远去,可是人们的热情却迟迟没有远去。

元宵节作文7

  今年的元宵节,令我印象最深刻。

  早上,我一块儿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赶忙往餐桌跑去。餐桌上摆了好几碗汤圆,里面还撒了一些桂花,我咬了一口,嗯!真美味!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要数包汤圆了。晚上我提议也吃汤圆,正好可以学学如何包汤圆。于是,我和母亲开始学包汤圆。第一要把面粉倒在一个大盆子里,接着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搅拌均匀。之后把它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一小块面团搓成半圆形,再戳个洞(不要戳到底)。接着将猪油芝麻馅放进洞内,再封口,最后再把它搓成球形。汤圆就包好了。说着容易做着难,大家包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困难。第一是我往盆子里加水时,加得太多了,导致面粉太湿了,只好加点面粉重新搅拌。接着,我的手又被面团粘住了,我很不容易才弄下来。还有,我妈分的.一块一块的面团分得太小了,馅放不进来,我妈只好把面团重新分。

  尽管大家包的汤圆煮熟后好多都露馅了,但我感觉大家已经非常努力了,包不好也没关系。

  期望下次元宵节包的汤圆不要露馅。

元宵节作文8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人民路上有扮玩艺、演节目的。其中,我奶奶也是扭秧歌的演员。

  早上吃完饭,我和爸爸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人民路上看演出。到了人民路,远远的就看见一些演员正在做着准备。旁边的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到了近处,我发现奶奶就站在第一排,身上穿着美丽的衣服,手里拿着两把黄色的、有花边的非常好看的'扇子,奶奶今天可真漂亮!

  演出开始了,奶奶和别的演员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锣鼓的节奏,一边走一边拿着扇子摆来摆去,像跳舞似的,样子很好看!奶奶和其他同伴配合的也十分默契,一会儿拉着手扭来扭去,一会儿又变化着不同的队形,演员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引人注目!

  奶奶扭秧歌队伍的后面还跟着几个扮玩艺的演员。他们有的扮成老太太,弯着腰,手里拿着烟袋,走路一颠一颠的,扮的还真像!还有骑着假毛驴的,在队伍里跑来跑去,刚开始离得远,我还把它当成真的了呢!还有大头娃娃,他的头大大的、圆圆的,而且脸上还笑眯眯的,真有意思!划旱船的人手里握着船桨,划来划去,比我跑得还快。最有趣的是猪八戒,他大大的鼻子,扑闪着一对大耳朵,肩上扛着钉耙,做出一副很威武的样子,滑稽又可笑!

  后边还有好多别的节目演出,有舞龙的、敲大鼓的等等,很多都非常好看而且有意思。

  今年的这场元宵节民间文艺演出真好看,让我了解了一些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化。

元宵节作文9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中午,我和老妈、哥哥一行六人去文化广场看闹元宵流动。路上的人可多了,简直是人隐士海、毂击肩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一辆一辆的花车步队开了过来,五花八门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声:穿红着绿的秧歌队扭着欢快的秧歌、火红的腰鼓跳起来、惊险刺激的高跷表演、幽默的旱船表演、憨态可掬的大头娃娃、舞龙舞狮舞出了盛世祥和!

  到了晚上,我们又结伴去看烟花,一路上人们扶老携幼,他们兴致勃勃的边说边笑,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观赏焰火晚会,共度激情夜晚。

  7点28分,烟花晚会正式开始了!

  突然,“砰”的一声,一个“导弹”飞向天空,在天空中炸响,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来。一簇簇色彩鲜艳的花束飞向天空,接着泛起了无数的'小礼花,小礼花“噼里啪啦”在半空中炸响了,伴跟着“隆隆”的礼炮声。各类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染红了天空。突然,一条金色的巨龙泛起在河岸边,把河水映的通明。引起观众一阵阵欢呼声。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想把这锦绣的瞬间留住!

  我喜欢今年的元宵节,更期待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10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宋代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清代赏灯活动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元宵节“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作文11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每到元宵节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不仅能享受到滚元宵的乐趣,还能吃到美味的炸元宵。

  元宵节的当天,我们一家都去了爷爷奶奶家过节。刚到老家,就发现家门口有一台机器,爷爷告诉我:“这是做元宵用的'机器,看爷爷给你演示一遍。”只见爷爷把方块形的馅放进装有面粉的滚筒里,然后启动机器,让滚筒开始旋转,过了一会,几个元宵就做好了。这时,全家都开始为过元宵节做准备,于是,我也帮着爷爷一起做元宵。

  一会就到了中午,此刻我已经把自己搞得像一只小花猫一样了。厨房里传来一股极其清脆的声音,我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炸元宵,那元宵如千军万马般在油锅里沸腾着,看着元宵一点一点得变成金黄色,口水已经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元宵炸好后,犹如刚出生的婴儿似的,讨人喜欢。忽然妈妈喊道:“吃饭啦!”瞬间把我从“元宵”里叫了出来,这时全家人都放下手里的活,匆匆忙忙地跑到厨房里来吃元宵。

  到了下午我们开始做花灯,那些花灯做得都惟妙惟肖,令人爱不释手。花灯似乎照亮了整个夜晚,我和家人们赏完花灯后就回到家里边吃元宵边看元宵节晚会。电视上出现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元宵节不仅仅是吃元宵,看花灯,最重要的是要多和家人团聚”

  是啊,现在许多的年轻人都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其实和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元宵节作文12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元宵节到了!元宵节到了!超市里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才抢到了几包糯米、面粉,匆匆忙忙回家去包汤圆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一手拿着糯米,一手拿着面粉将它们加水搅拌。我正准备和面的时候“哎呀”不小心把面粉撒了一地,我赶紧把面粉收拾干净,也学奶奶那样和好面。然后,我疑惑地问奶奶:“到底怎样才能包好汤圆呀?”奶奶笑眯眯地说:“你要轻轻地揉它,不能太重,要刚刚好……”奶奶还示范给我看,我也照着奶奶的做法依葫芦画瓢,一个可爱的.小汤圆就在我手上诞生了!

  妈妈把我们做的汤圆放进锅里,那香味真让人馋得直流口水,妈妈煮得非常细心,一个个白白的小汤圆“扑通……扑通……”地从锅底冒出来,挨挨挤挤的,真像一个个胖宝宝,可爱极了!

  “出锅啦!”妈妈说着。我赶紧拿起一个往嘴里塞,啊!太烫了!我一下子吐了出来。我看了看大家,原来他们都在吹汤圆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赶紧把汤圆端到风扇下,不一会儿就变凉了,我轻轻咬了一口,又软又甜。味道也太香了吧,真让人陶醉!

  元宵节吃着美味的汤圆,我们一家人都沉浸在这汤圆的香气当中,真是幸福啊!

元宵节作文13

  中华的传统计节日可真多啊!有春节守岁,拜年,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吃汤圆。终于到了,终于到元宵节了。自从过完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

  其中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可以吃到美味的汤圆。我就来讲汤圆的'做法吧!

  首先准备糯米粉,水和炒熟的花生,白砂糖、黑芝麻合在一起的馅,再把糯米粉放进盆子里,加上适量的水,然后交糯米粉揉成干湿合适的面团,接着把糯米团扯下一小搓,做成一个凹坑,把馅放入凹坑中包起来,再揉成圆球。这样一个汤圆就做好了。

  上面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可我做起来的时候笨手笨脚的,糯米团一会儿成了“稀饭”,一会儿成了“干饭”,等一包糯米粉,全部用完的时候,不软不硬,不干不湿的糯米团,才做好。而我的裤子早已经,变成了白大裤,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全家都乐了。

  接着把糯米团掰开成一小块,一小块,并把它搓成一颗颗“珍珠”,然后我把它们放在“白玉盘”上。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一盘“珍珠”端进厨房里煮了。不一会儿,“珍珠”出锅了。

  我把汤圆端给奶奶,爸爸妈妈吃,他们连连夸好说“这汤圆很粘,很好吃。”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怎么样!这样的元宵节很有意思吧!心动不如马上行动,你也来试试吧!

元宵节作文14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一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和妈妈在厨房忙活了大半天,终于,热气腾腾的汤圆端上了餐桌,白白胖胖的汤圆里包着白糖山楂和花生,还包着我们全家人在新一年里的心愿,嘴上吃着甜甜糯糯的,心里也一样和和美美,看大家那笑容,就知道汤圆是多么美味了吧。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当然也离不开观花灯。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大街上,只见马路上到处都是人群和各种各样的花灯。看!那条大龙灯做得是那样活灵活现,嘴巴一张一合的,好像在对大家说元宵节快乐;瞧!那盏荷花灯多么美丽,叶子衬托着粉红色的`花朵还在一闪一闪地发亮呢!不过我觉得最好看的还是我手上提的灯笼。我的灯笼全身红彤彤的,两边有两个黄色的福字,发出彩色的光。旁边还有猜灯谜的,我可是村里的“灯谜王”当然也得参与一下。于是从灯笼下面扯下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这是唐寅的画鸡,答案是公鸡!”周围的人看我轻松地答了出来,又听了我的分析,纷纷点头称赞。

元宵节作文15

  元宵节那天,城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举目远望,一簇簇“鲜花”在空中绽放,造型繁多,各具特色,我看得眼花缭乱。

  “快看,快看!”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顿时惊呆了。

  数不胜数的孔明灯在空中翱翔,东游游,西逛逛,是那么悠闲。

  那一个个孔明灯,多么像仙女手中的灯笼,多么像夜幕里独特的“星星”,多么像萤火虫的点点星光。这成了城市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当然,十五的月亮更是别具一格。

  月亮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温柔,柔和的月光洒在人们身上,像一盏银灯给大地洒下了一片银色。

  忽然,月亮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了起来,朦朦胧胧的,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和大地捉迷藏。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遍了大街小巷,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快乐。

  纯洁的.月亮挂在深邃的空中,迷人的月光洒向大地,耳边还不时地响起爆竹声,不计其数的孔明灯布满天空,礼花响彻夜空,真是一副别具一格的元宵图!

《元宵节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元宵节作文】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作文02-26

元宵节的作文09-26

元宵节节的作文11-14

元宵节作文12-12

元宵节作文11-03

元宵节作文作文(精选)03-06

元宵节作文作文03-04

元宵节作文作文【集合】03-06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04-11

元宵节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节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作文1

  元宵节的晚上,妈妈把白色的汤圆倒进锅里,汤圆在锅里好像珍珠在小盆子里一样呢!

  过了一会儿,妈妈“珍珠”盛了出来,我一口气吃了6个,开心地对妈妈说:“我要六六大顺!”

  咦?门口的小超市为什么那么热闹?人头攒动,很多人抬着看着什么。哦!原来大家在猜灯谜。灯谜很有趣,猜对一个还可以得到一个小玩具呢!这时有一个人,跑到前面,指着那个灯说:“这个我会!”他对售货员说出了答案,得到了一个小玩具。

  这时,爸爸给我买了一把手摇烟花。我拿出一根,用打火机把它点燃,用手摇着圈,摇花就跟我的手摇起了圈,组成了一个个“火圈”,真漂亮!

  抬头望去,天空中有好多烟花了。有的像小蜜蜂一样飞上天空,有的像彩珠蹦上天空,还有的像“花”一样绽放在空中……

  “爸爸,我们也放吧!”我跳着说。“好的!”爸爸也兴奋地说。我和爸爸上楼拿了礼炮。他点燃了礼炮,呵呵,我家的`礼炮是“电流”形的,一股股彩色的“电流”冲入天空,真漂亮!

  这个晚上,我可开心了!

元宵节作文2

  今年的元宵节,令我印象最深刻。

  早上,我一起来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赶忙往餐桌跑去。餐桌上摆了好几碗汤圆,里面还撒了一些桂花,我咬了一口,嗯!真好吃!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要数包汤圆了。晚上我提议也吃汤圆,正好可以学学怎么包汤圆。于是,我和妈妈开始学包汤圆。首先要把面粉倒在一个大盆子里,接着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搅拌均匀。之后把它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一小块面团搓成半圆形,再戳个洞(不要戳到底)。接着将猪油芝麻馅放进洞内,再封口,最后再把它搓成球形。汤圆就包好了。说着容易做着难,我们包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困难。首先是我往盆子里加水时,加得太多了,造成面粉太湿了,只好加点面粉重新搅拌。接着,我的手又被面团粘住了,我好不容易才弄下来。还有,我妈分的一块一块的面团分得太小了,馅放不进去,我妈只好把面团重新分。

  尽管我们包的汤圆煮熟后好多都露馅了,但我觉得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包不好也没关系。

  希望下次元宵节包的汤圆不要露馅。

元宵节作文3

  终于到,终于到元宵节。自从过完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

  元宵节,这个节日自从西汉时期便以受到重视,汉魏之后,便成为民间的习俗,人们沿袭着几百年来的传统——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大秧歌,热闹极,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又形成一个新的民俗——赏烟花。

  今天,全家欢聚在一起,等待着元宵夜得到来,天刚刚暗下来,便可以听到“霹雳哗啦”的`爆竹声。

  到夜晚,我和全家人走在大街上,到处是“轰轰隆隆”声音,满天都是烟花,虽不如白昼,但也是灯火通明。大街上,看着走来走去的人们,听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感受着热闹的气分;我的心也不由得欢快起来。一路上,所有的店面都张灯节彩,路旁的花灯闪朔光彩,天上的圆月照耀着大地,真是“有灯无日不美人,有日无灯不算春”。

  走出花街,我的目光又凝聚在天上的烟花上面,犹如即将开放的花雹,突然开放,散下一片片花蕊。到处都是开放的花朵,犹如春梅争芳,含雹怒放。

  今天热闹的气愤,也让我感受到虽然年过去,但这元宵夜却比大年夜还会。热闹。

元宵节作文4

  今年的元宵节,和往年一样,守着母亲一起过,下午五点多和妻子一起盘鰚子等着包饺子,外面噼噼啪啪地已经响起来。“我傻啦,不知道今天过十五,你们不来我就不知道”,母亲说着,问父亲准备焚香了没有。

  往年这时候母亲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的`,等着我们来。

  母亲年轻时三里五村都知道,顶着壮男劳力干农活,那时,我父亲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她一个人硬撑着家。我祖母心疼她,家务活不让她干,以至在祖母过世后,她为难家务。也是祖母去世那年,料理完丧事,她一下病倒了,一连三天起不了床,后来患了糖尿病。我姑姑说,唉,还不是哭俺娘哭病嘞!

  这几年母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今年,心衰一次,自然心智大不如从前啦,旁人说她脑子不好使了时,她有时很木然,有时说,我傻啦。

  母亲今年才七十一岁,母亲年龄并不大,七十多岁并不老啊,才七十一岁,人家母亲身体都还扎实着呢!

  晚饭后看烟花,儿子很疼他奶奶,坚持自己照顾奶奶。母亲前年大腿骨折,一直恢复不好,身体又不允许再做手术,走路腿瘸,一直是块心病。儿子小心搀扶他奶奶一小步一小步从二楼下来,扶上汽车,陪护在旁边,不停指点窗外的街市夜景,远近升起的璀璨耀眼的烟花,母亲显得格外高兴。母亲腿不好只能远远的看,只能随着车流远望窗外一处一处的街市夜景和远处升腾爆响的幸福的烟花。

元宵节作文5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阿拉善,每年的元宵节人们都有烧香祈福和看社火表演的习俗。

  今年正月十五,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就来到延福寺烧香。这里烧香的人可真多啊!人挤人,人挨人,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家人祈求幸福、保佑平安。

  刚刚烧完香,我就听到远处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我知道是我最爱看的社火表演开始了。我拉着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跑到体育场上。看到这里人山人海,我连忙从人群缝中挤到最前面。体育场中间有一些叔叔正在进行舞龙表演。只见这些长龙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威武极了。舞龙结束后,踩高跷的队伍进场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他们每个人的脚下都踩着两根长长的木棍,可是他们走得还是那么稳,一扭一扭的可这有趣啊!接下来还有爷爷奶奶扭秧歌的节目,也非常精彩。我还参加了一个跳绳比赛,虽然没有得奖,但是我很开心!

  晚上,焰火表演开始了,只见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放,五彩斑斓,十分壮观。还有许多孔明灯带着人们美好的愿望飞上了天空。

  家乡的元宵节可真热闹啊!

元宵节作文6

  啊,新的一天又到了。不经意的往窗外一瞟,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有些人会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呀?”我来告诉你们:“今天是元宵节!”

  元宵节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不论大人,小孩,不论哪个民族,都要过。元宵节在正月十五,也是月亮最圆的日子,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包一种圆圆的食品:元宵,还会挂上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这些都是希望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在这么多的庆祝方式里,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数“舞龙灯”了。

  “舞龙灯”是在晚上进行的,在龙灯没开始之前,人们就已经早早地吃完晚饭在路边等候了,无论是谁都想争个观看的好位子。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可是龙灯却迟迟不来。忽然,有人叫了起来:“龙灯来了。”顿时,人声鼎沸。那龙灯还在远处,犹如一条燃烧的火线。

  龙灯越来越近,我终于看清楚了:那龙身金光灿灿的,还有五彩的“龙鳞”,龙头看起来又大又壮,几条彩色的胡须索绕在嘴边……真是威猛极了!那气势磅礴的龙灯表演使人们的欢呼声,拍手声响彻云霄。

  龙灯渐渐远去,可是人们的热情却迟迟没有远去。

元宵节作文7

  今年的元宵节,令我印象最深刻。

  早上,我一块儿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赶忙往餐桌跑去。餐桌上摆了好几碗汤圆,里面还撒了一些桂花,我咬了一口,嗯!真美味!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要数包汤圆了。晚上我提议也吃汤圆,正好可以学学如何包汤圆。于是,我和母亲开始学包汤圆。第一要把面粉倒在一个大盆子里,接着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搅拌均匀。之后把它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一小块面团搓成半圆形,再戳个洞(不要戳到底)。接着将猪油芝麻馅放进洞内,再封口,最后再把它搓成球形。汤圆就包好了。说着容易做着难,大家包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困难。第一是我往盆子里加水时,加得太多了,导致面粉太湿了,只好加点面粉重新搅拌。接着,我的手又被面团粘住了,我很不容易才弄下来。还有,我妈分的.一块一块的面团分得太小了,馅放不进来,我妈只好把面团重新分。

  尽管大家包的汤圆煮熟后好多都露馅了,但我感觉大家已经非常努力了,包不好也没关系。

  期望下次元宵节包的汤圆不要露馅。

元宵节作文8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人民路上有扮玩艺、演节目的。其中,我奶奶也是扭秧歌的演员。

  早上吃完饭,我和爸爸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人民路上看演出。到了人民路,远远的就看见一些演员正在做着准备。旁边的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到了近处,我发现奶奶就站在第一排,身上穿着美丽的衣服,手里拿着两把黄色的、有花边的非常好看的'扇子,奶奶今天可真漂亮!

  演出开始了,奶奶和别的演员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锣鼓的节奏,一边走一边拿着扇子摆来摆去,像跳舞似的,样子很好看!奶奶和其他同伴配合的也十分默契,一会儿拉着手扭来扭去,一会儿又变化着不同的队形,演员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引人注目!

  奶奶扭秧歌队伍的后面还跟着几个扮玩艺的演员。他们有的扮成老太太,弯着腰,手里拿着烟袋,走路一颠一颠的,扮的还真像!还有骑着假毛驴的,在队伍里跑来跑去,刚开始离得远,我还把它当成真的了呢!还有大头娃娃,他的头大大的、圆圆的,而且脸上还笑眯眯的,真有意思!划旱船的人手里握着船桨,划来划去,比我跑得还快。最有趣的是猪八戒,他大大的鼻子,扑闪着一对大耳朵,肩上扛着钉耙,做出一副很威武的样子,滑稽又可笑!

  后边还有好多别的节目演出,有舞龙的、敲大鼓的等等,很多都非常好看而且有意思。

  今年的这场元宵节民间文艺演出真好看,让我了解了一些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化。

元宵节作文9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中午,我和老妈、哥哥一行六人去文化广场看闹元宵流动。路上的人可多了,简直是人隐士海、毂击肩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一辆一辆的花车步队开了过来,五花八门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声:穿红着绿的秧歌队扭着欢快的秧歌、火红的腰鼓跳起来、惊险刺激的高跷表演、幽默的旱船表演、憨态可掬的大头娃娃、舞龙舞狮舞出了盛世祥和!

  到了晚上,我们又结伴去看烟花,一路上人们扶老携幼,他们兴致勃勃的边说边笑,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观赏焰火晚会,共度激情夜晚。

  7点28分,烟花晚会正式开始了!

  突然,“砰”的一声,一个“导弹”飞向天空,在天空中炸响,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来。一簇簇色彩鲜艳的花束飞向天空,接着泛起了无数的'小礼花,小礼花“噼里啪啦”在半空中炸响了,伴跟着“隆隆”的礼炮声。各类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染红了天空。突然,一条金色的巨龙泛起在河岸边,把河水映的通明。引起观众一阵阵欢呼声。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想把这锦绣的瞬间留住!

  我喜欢今年的元宵节,更期待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10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宋代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清代赏灯活动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元宵节“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作文11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每到元宵节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不仅能享受到滚元宵的乐趣,还能吃到美味的炸元宵。

  元宵节的当天,我们一家都去了爷爷奶奶家过节。刚到老家,就发现家门口有一台机器,爷爷告诉我:“这是做元宵用的'机器,看爷爷给你演示一遍。”只见爷爷把方块形的馅放进装有面粉的滚筒里,然后启动机器,让滚筒开始旋转,过了一会,几个元宵就做好了。这时,全家都开始为过元宵节做准备,于是,我也帮着爷爷一起做元宵。

  一会就到了中午,此刻我已经把自己搞得像一只小花猫一样了。厨房里传来一股极其清脆的声音,我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炸元宵,那元宵如千军万马般在油锅里沸腾着,看着元宵一点一点得变成金黄色,口水已经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元宵炸好后,犹如刚出生的婴儿似的,讨人喜欢。忽然妈妈喊道:“吃饭啦!”瞬间把我从“元宵”里叫了出来,这时全家人都放下手里的活,匆匆忙忙地跑到厨房里来吃元宵。

  到了下午我们开始做花灯,那些花灯做得都惟妙惟肖,令人爱不释手。花灯似乎照亮了整个夜晚,我和家人们赏完花灯后就回到家里边吃元宵边看元宵节晚会。电视上出现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元宵节不仅仅是吃元宵,看花灯,最重要的是要多和家人团聚”

  是啊,现在许多的年轻人都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其实和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元宵节作文12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元宵节到了!元宵节到了!超市里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才抢到了几包糯米、面粉,匆匆忙忙回家去包汤圆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一手拿着糯米,一手拿着面粉将它们加水搅拌。我正准备和面的时候“哎呀”不小心把面粉撒了一地,我赶紧把面粉收拾干净,也学奶奶那样和好面。然后,我疑惑地问奶奶:“到底怎样才能包好汤圆呀?”奶奶笑眯眯地说:“你要轻轻地揉它,不能太重,要刚刚好……”奶奶还示范给我看,我也照着奶奶的做法依葫芦画瓢,一个可爱的.小汤圆就在我手上诞生了!

  妈妈把我们做的汤圆放进锅里,那香味真让人馋得直流口水,妈妈煮得非常细心,一个个白白的小汤圆“扑通……扑通……”地从锅底冒出来,挨挨挤挤的,真像一个个胖宝宝,可爱极了!

  “出锅啦!”妈妈说着。我赶紧拿起一个往嘴里塞,啊!太烫了!我一下子吐了出来。我看了看大家,原来他们都在吹汤圆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赶紧把汤圆端到风扇下,不一会儿就变凉了,我轻轻咬了一口,又软又甜。味道也太香了吧,真让人陶醉!

  元宵节吃着美味的汤圆,我们一家人都沉浸在这汤圆的香气当中,真是幸福啊!

元宵节作文13

  中华的传统计节日可真多啊!有春节守岁,拜年,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吃汤圆。终于到了,终于到元宵节了。自从过完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

  其中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可以吃到美味的汤圆。我就来讲汤圆的'做法吧!

  首先准备糯米粉,水和炒熟的花生,白砂糖、黑芝麻合在一起的馅,再把糯米粉放进盆子里,加上适量的水,然后交糯米粉揉成干湿合适的面团,接着把糯米团扯下一小搓,做成一个凹坑,把馅放入凹坑中包起来,再揉成圆球。这样一个汤圆就做好了。

  上面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可我做起来的时候笨手笨脚的,糯米团一会儿成了“稀饭”,一会儿成了“干饭”,等一包糯米粉,全部用完的时候,不软不硬,不干不湿的糯米团,才做好。而我的裤子早已经,变成了白大裤,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全家都乐了。

  接着把糯米团掰开成一小块,一小块,并把它搓成一颗颗“珍珠”,然后我把它们放在“白玉盘”上。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一盘“珍珠”端进厨房里煮了。不一会儿,“珍珠”出锅了。

  我把汤圆端给奶奶,爸爸妈妈吃,他们连连夸好说“这汤圆很粘,很好吃。”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怎么样!这样的元宵节很有意思吧!心动不如马上行动,你也来试试吧!

元宵节作文14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一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和妈妈在厨房忙活了大半天,终于,热气腾腾的汤圆端上了餐桌,白白胖胖的汤圆里包着白糖山楂和花生,还包着我们全家人在新一年里的心愿,嘴上吃着甜甜糯糯的,心里也一样和和美美,看大家那笑容,就知道汤圆是多么美味了吧。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当然也离不开观花灯。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大街上,只见马路上到处都是人群和各种各样的花灯。看!那条大龙灯做得是那样活灵活现,嘴巴一张一合的,好像在对大家说元宵节快乐;瞧!那盏荷花灯多么美丽,叶子衬托着粉红色的`花朵还在一闪一闪地发亮呢!不过我觉得最好看的还是我手上提的灯笼。我的灯笼全身红彤彤的,两边有两个黄色的福字,发出彩色的光。旁边还有猜灯谜的,我可是村里的“灯谜王”当然也得参与一下。于是从灯笼下面扯下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这是唐寅的画鸡,答案是公鸡!”周围的人看我轻松地答了出来,又听了我的分析,纷纷点头称赞。

元宵节作文15

  元宵节那天,城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举目远望,一簇簇“鲜花”在空中绽放,造型繁多,各具特色,我看得眼花缭乱。

  “快看,快看!”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顿时惊呆了。

  数不胜数的孔明灯在空中翱翔,东游游,西逛逛,是那么悠闲。

  那一个个孔明灯,多么像仙女手中的灯笼,多么像夜幕里独特的“星星”,多么像萤火虫的点点星光。这成了城市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当然,十五的月亮更是别具一格。

  月亮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温柔,柔和的月光洒在人们身上,像一盏银灯给大地洒下了一片银色。

  忽然,月亮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了起来,朦朦胧胧的,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和大地捉迷藏。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遍了大街小巷,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快乐。

  纯洁的.月亮挂在深邃的空中,迷人的月光洒向大地,耳边还不时地响起爆竹声,不计其数的孔明灯布满天空,礼花响彻夜空,真是一副别具一格的元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