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过春节作文

时间:2025-02-07 07:59:33
  • 相关推荐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在北京过春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1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沉浸在一个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我在春节里过得快快乐乐,因为我们在一起放鞭炮!

  天一黑,人们拿起鞭炮,点了一根香柱,一点,人们急步走回原地,捂住耳朵,“乒乒乓乓……”我的魂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整个人还安恙无事,我心花怒放,也和别人凑起热闹,“乒乒乓乓……”的声音彻夜不绝,每一户都通宵灯火!一会儿,鞭炮全被放完了。只好拿出一箱烟花来放,别看这么一小箱的烟花,它的威力可强了,第一声就把我吓得目瞪口呆,我自言自语的说:“这么小箱烟花威力这么大呀!”烟花的声音个个不同凡响,形状不一真讨人喜欢!我又拿出像棍子的烟花出来放,“吱吱吱吱……”一种黄色的小东西飞出来了,“哇,好美啊!简直是神仙放的烟花。我对这烟花刮目相看了,还对它赞叹不已。我一根接着一根放,各种烟花五颜六色的.,这种烟花爸爸买得最多,真是心想事成啊!

  这个春节我过得兴高采烈的,烟花和我成为了好朋友,我还把烟花当成亲兄弟呢!

  春节,一个快乐的节日,让人喜欢的节日。这天,我吃了年菜,又放了烟花,鞭炮。我太高兴了,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哇,那大家不是天天都大饱口福了吗。我太喜欢春节了。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能够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方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我也能够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搞笑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那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一样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我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那里,期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2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象征,是千家万户团聚的时刻,是为过去的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会以最隆重的方式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而北京也不例外。

  北京过年的第一件大事是储备。在过年期间,市中心会开放农展馆,就是为了迎接春节而给人们设定的一个购物场所。卖的都是一些传统的节日食品、用品,以及给亲朋好友拜年时的礼品。这些东西真可谓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红彤彤的灯笼和门联,绿色的植物,色彩斑斓的水果,闪着油光的烤鸭等等,样样齐全,都具有最原始的老北京味儿。

  第二件大事就是腊八。最基本的就是调味料。北京会吃腊八蒜,统称蒜醋。是将蒜泡进醋里用罐头的形式腌制而成的。这种蒜醋是不能当下吃的,要提前泡着,初一时和饺子一块吃。泡好的腊八蒜色如翡翠,晶莹光泽,而且还去了辛味和辣味。泡过蒜的醋也会更鲜美,让人更有食欲。然后就是腊八粥,腊八粥也叫八宝粥,是因为这种粥会加入八种豆和米而得名。八宝粥会放糖,所以八宝粥也很受小孩子的欢迎。

  第三件大事就是过小年。小年时孩子们都要吃麻糖,麻糖有球形和圆柱形两种,散发着独特的香味,甜而不腻。这一天还要喝酸奶,原味的老北京酸奶,又稠又纯,入口即化。还有我最爱吃的芒果和蓝莓酸奶,这类酸奶上会放有果冻和果酱,还会有一些切块的水果粒,让酸奶丰富了许多。

  第四件大事就是包饺子。在北京,家家都一定要吃饺子。我们家有五种馅儿的饺子:第一种是羊肉胡萝卜的,是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第二种是白菜猪肉的,是希望新的一年清清白白;第三种是玉米猪肉的,金黄饱满的玉米就像过去用的元宝,所以是希望新的一年财源滚滚;第四种是韭菜的,绿色的蔬菜象征健康,新的一年要身强体壮;第五种是糯米冰糖的,这种饺子一锅里只有一个,谁吃了谁就甜甜蜜蜜。个别的饺子里还会包上一些不同面值的硬币或是瓜子、花生等坚果,吃到的.人则会一年幸运。

  第五件大事就是放烟花。除夕晚上七点起,城市就开始热闹起来了。烟花爆竹的声音就开始响起,五彩缤纷的烟花直入云霄又仙女散花似的从天而降,真是让人羡慕。不断的清脆的声响整个晚上都在我耳旁回荡……终于临近钟声敲响,我也可以自己放烟花了。十二点整,我把圆筒形的爆竹点燃了“噼啪”、“噼啪”,它开始不停地旋转“咻”地一声一个火星飞上了天,快到让人看不清“嘭”,它在天上炸开,烟雾弥漫四周,那震耳欲聋的声响吓得我不敢动弹。那一刻的我是那么激动,那么被震撼!

  当春节进入了残灯末庙,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规律。当过去的一年向我们挥手告别,空气中只剩下了转瞬即逝的热闹后的一片寂静与沉默。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3

  学完了《北京的春节》,我在课外寻找了一些关于北京过节的传统。

  腊月二十七杀只鸡:这一天还是继续准备年菜,除了炖肉外,一般还要准备一些肉食,比如:炖鸡、炖肘子、炖牛肉等。各家各户都会尽其所能地准备些荤菜。除了准备荤菜外,还要特意准备四样小菜:芥末墩儿、酱瓜丁、豆豉豆腐、豆儿酱。

  芥末墩儿是以大白菜为原料,把大白菜切成寸断,状似小墩儿。烧好一锅水,将一碗白菜墩儿放在笊篱上,用开水冲浇白菜墩儿,这样连浇三下后,趁热将白菜墩儿码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瓦盆内,盖上盖子,等码过一层后,撒上芥末粉、白糖,再码第二层,一直码到瓦盆的顶端,最后倒入米醋,注意保温。两天后,再放到室外,随吃随取。

  豆儿酱的做法也很简单。先用猪蹄煮好白汤,再将适量的熏干、胡萝卜、水疙瘩、炖熟的猪蹄切成丁儿,和青豆一同煮熟,煮时可以放少许的红辣椒。捞出来后放入肉汤中再煮一开,再放入适量的葱姜、蒜末、酱油、盐等,然后拿到屋外放凉,冷却后在低温中自然会变成冻儿。这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正月十五前不擀面: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户豆要蒸好多馍和包子,并准备礼馍。礼馍分为三种:一种是媳妇要给娘家带的“大馍”,状如蜗牛壳,里面包的是菜油、干面、葱花合拌的馅;一种是带给不太走动的远方亲戚的“小馍”,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馍,做成老虎、小鸟、鱼等各种吉祥动物的形状,在馍顶部表面会用红色颜料点上红点,象征吉祥。这些馍和包子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

  正月十六夜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初一早晨不许打喷嚏:大年三十晚上小孩子要打着灯笼围绕自己家的树转一圈。而大年三十晚上,一个胡同的住户会汇集在胡同口,大家一起放鞭炮,并抱来玉米梗、树干等集中在胡同口烧,有点像篝火。

  比较特别的习俗是,初一早上不许打喷嚏,如果非要打,只能对着墙打。初一早上大人要拜年,而且一定要在天亮前把村里所有长辈都拜完,否则就不显得尊重。所以初一一大早,路上到处是四处拜年的成年人。到了长辈家、或在路上碰到比自己辈分大的人,先要大喊一声:“某某大爷,我来拜年了”,然后就扑通跪下去。最有意思的是刚嫁进村的小媳妇,她们往往由一个亲戚陪着去拜年。亲戚手中拿着一个花布小座垫,如果新媳妇碰到长辈,亲戚把会把座垫往地下一放,新媳妇就需要跪在上面给长辈拜年。

  瞧!这就是北京的春节,是不是与你的家乡有些与众不同呢?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过春节作文01-24

过春节作文11-04

过春节的作文08-31

过春节的作文01-22

北京的春节作文10-18

[集合]过春节作文12-25

过春节作文范文11-03

【热门】过春节的作文07-20

过春节的作文【荐】11-01

过春节的作文【热】10-23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在北京过春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1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沉浸在一个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我在春节里过得快快乐乐,因为我们在一起放鞭炮!

  天一黑,人们拿起鞭炮,点了一根香柱,一点,人们急步走回原地,捂住耳朵,“乒乒乓乓……”我的魂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整个人还安恙无事,我心花怒放,也和别人凑起热闹,“乒乒乓乓……”的声音彻夜不绝,每一户都通宵灯火!一会儿,鞭炮全被放完了。只好拿出一箱烟花来放,别看这么一小箱的烟花,它的威力可强了,第一声就把我吓得目瞪口呆,我自言自语的说:“这么小箱烟花威力这么大呀!”烟花的声音个个不同凡响,形状不一真讨人喜欢!我又拿出像棍子的烟花出来放,“吱吱吱吱……”一种黄色的小东西飞出来了,“哇,好美啊!简直是神仙放的烟花。我对这烟花刮目相看了,还对它赞叹不已。我一根接着一根放,各种烟花五颜六色的.,这种烟花爸爸买得最多,真是心想事成啊!

  这个春节我过得兴高采烈的,烟花和我成为了好朋友,我还把烟花当成亲兄弟呢!

  春节,一个快乐的节日,让人喜欢的节日。这天,我吃了年菜,又放了烟花,鞭炮。我太高兴了,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哇,那大家不是天天都大饱口福了吗。我太喜欢春节了。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能够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方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我也能够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搞笑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那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一样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我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那里,期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2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象征,是千家万户团聚的时刻,是为过去的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会以最隆重的方式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而北京也不例外。

  北京过年的第一件大事是储备。在过年期间,市中心会开放农展馆,就是为了迎接春节而给人们设定的一个购物场所。卖的都是一些传统的节日食品、用品,以及给亲朋好友拜年时的礼品。这些东西真可谓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红彤彤的灯笼和门联,绿色的植物,色彩斑斓的水果,闪着油光的烤鸭等等,样样齐全,都具有最原始的老北京味儿。

  第二件大事就是腊八。最基本的就是调味料。北京会吃腊八蒜,统称蒜醋。是将蒜泡进醋里用罐头的形式腌制而成的。这种蒜醋是不能当下吃的,要提前泡着,初一时和饺子一块吃。泡好的腊八蒜色如翡翠,晶莹光泽,而且还去了辛味和辣味。泡过蒜的醋也会更鲜美,让人更有食欲。然后就是腊八粥,腊八粥也叫八宝粥,是因为这种粥会加入八种豆和米而得名。八宝粥会放糖,所以八宝粥也很受小孩子的欢迎。

  第三件大事就是过小年。小年时孩子们都要吃麻糖,麻糖有球形和圆柱形两种,散发着独特的香味,甜而不腻。这一天还要喝酸奶,原味的老北京酸奶,又稠又纯,入口即化。还有我最爱吃的芒果和蓝莓酸奶,这类酸奶上会放有果冻和果酱,还会有一些切块的水果粒,让酸奶丰富了许多。

  第四件大事就是包饺子。在北京,家家都一定要吃饺子。我们家有五种馅儿的饺子:第一种是羊肉胡萝卜的,是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第二种是白菜猪肉的,是希望新的一年清清白白;第三种是玉米猪肉的,金黄饱满的玉米就像过去用的元宝,所以是希望新的一年财源滚滚;第四种是韭菜的,绿色的蔬菜象征健康,新的一年要身强体壮;第五种是糯米冰糖的,这种饺子一锅里只有一个,谁吃了谁就甜甜蜜蜜。个别的饺子里还会包上一些不同面值的硬币或是瓜子、花生等坚果,吃到的.人则会一年幸运。

  第五件大事就是放烟花。除夕晚上七点起,城市就开始热闹起来了。烟花爆竹的声音就开始响起,五彩缤纷的烟花直入云霄又仙女散花似的从天而降,真是让人羡慕。不断的清脆的声响整个晚上都在我耳旁回荡……终于临近钟声敲响,我也可以自己放烟花了。十二点整,我把圆筒形的爆竹点燃了“噼啪”、“噼啪”,它开始不停地旋转“咻”地一声一个火星飞上了天,快到让人看不清“嘭”,它在天上炸开,烟雾弥漫四周,那震耳欲聋的声响吓得我不敢动弹。那一刻的我是那么激动,那么被震撼!

  当春节进入了残灯末庙,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规律。当过去的一年向我们挥手告别,空气中只剩下了转瞬即逝的热闹后的一片寂静与沉默。

在北京过春节作文3

  学完了《北京的春节》,我在课外寻找了一些关于北京过节的传统。

  腊月二十七杀只鸡:这一天还是继续准备年菜,除了炖肉外,一般还要准备一些肉食,比如:炖鸡、炖肘子、炖牛肉等。各家各户都会尽其所能地准备些荤菜。除了准备荤菜外,还要特意准备四样小菜:芥末墩儿、酱瓜丁、豆豉豆腐、豆儿酱。

  芥末墩儿是以大白菜为原料,把大白菜切成寸断,状似小墩儿。烧好一锅水,将一碗白菜墩儿放在笊篱上,用开水冲浇白菜墩儿,这样连浇三下后,趁热将白菜墩儿码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瓦盆内,盖上盖子,等码过一层后,撒上芥末粉、白糖,再码第二层,一直码到瓦盆的顶端,最后倒入米醋,注意保温。两天后,再放到室外,随吃随取。

  豆儿酱的做法也很简单。先用猪蹄煮好白汤,再将适量的熏干、胡萝卜、水疙瘩、炖熟的猪蹄切成丁儿,和青豆一同煮熟,煮时可以放少许的红辣椒。捞出来后放入肉汤中再煮一开,再放入适量的葱姜、蒜末、酱油、盐等,然后拿到屋外放凉,冷却后在低温中自然会变成冻儿。这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正月十五前不擀面: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户豆要蒸好多馍和包子,并准备礼馍。礼馍分为三种:一种是媳妇要给娘家带的“大馍”,状如蜗牛壳,里面包的是菜油、干面、葱花合拌的馅;一种是带给不太走动的远方亲戚的“小馍”,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馍,做成老虎、小鸟、鱼等各种吉祥动物的形状,在馍顶部表面会用红色颜料点上红点,象征吉祥。这些馍和包子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

  正月十六夜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初一早晨不许打喷嚏:大年三十晚上小孩子要打着灯笼围绕自己家的树转一圈。而大年三十晚上,一个胡同的住户会汇集在胡同口,大家一起放鞭炮,并抱来玉米梗、树干等集中在胡同口烧,有点像篝火。

  比较特别的习俗是,初一早上不许打喷嚏,如果非要打,只能对着墙打。初一早上大人要拜年,而且一定要在天亮前把村里所有长辈都拜完,否则就不显得尊重。所以初一一大早,路上到处是四处拜年的成年人。到了长辈家、或在路上碰到比自己辈分大的人,先要大喊一声:“某某大爷,我来拜年了”,然后就扑通跪下去。最有意思的是刚嫁进村的小媳妇,她们往往由一个亲戚陪着去拜年。亲戚手中拿着一个花布小座垫,如果新媳妇碰到长辈,亲戚把会把座垫往地下一放,新媳妇就需要跪在上面给长辈拜年。

  瞧!这就是北京的春节,是不是与你的家乡有些与众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