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3-15 12:30:25
  • 相关推荐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

  一是加强了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除法的计算口诀求商是关键。教学中,我通过练习的互动功能,引导学生选一选、说一说、算一算、估一估等不同的形式开展口算练习,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口算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算的技能。也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促进了对算法的掌握。例题一,教材提供的'学习情境图是同学们的植树图,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在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中也有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在情景图的下面还配有摆一摆的小棒图。目的是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形成分步除的表象,最终为笔算的除法竖式的出场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以口算切入竖式学习。让学生的说一说的口算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进一步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42÷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出了很多种口算的方法。我在表扬学生的各种独特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能否用笔算的方法把这个口算的过程记录下来?使之顺利迁移到笔算的算理中,引出要学习的新知。

  引导学生尝试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再结合口算的步骤分析学生的算式,使学生理解笔算的过程,进一步揭示了算理。

  在学生初步掌握笔算的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形成一个一般性认识。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例题二,以解答主题图中涉及的另一个数学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为背景,教学“52÷2”的笔算除法。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间的思维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52÷2的笔算算理。让学生以座位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相互间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引导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三是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教学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笔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还在估算的同时,进一步梳理了竖式的写法。但是估的时候要注意根据除数来估被除数。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2

  通过实践与反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本课是笔算例1的延续,教材以解答主题图中“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为背景,教学“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再通过“计算是否正确”的问题引出验算的教学。为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

  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52÷2,利用竖式进行准确地计算,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并正确计算,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有一部分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习时用两道练习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导致学生在竖式计算时屡屡出错。

  三是课后练习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此时我应该抓住学生的好胜心,采用小组竞赛、个别表扬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细节问题,把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待于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3

  今天我讲授的数学知识《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中的例1和例2两个例题,在讲课之间我认真的去把握教学目标,仔细查看教参书,明确了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后我对本节课做了精心的设计。

  因为除数是整十数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学完除数是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首先让学生先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里面的口算、笔算、用除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紧跟着我再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了以后,我又设计了课堂练习,练习题我是分层次给学生进行练习,这就是我对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在这一节课中我按照预设的教学环节一步一步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下课了,我仔细回味这一节课,觉得这一节课有好的地方也有欠缺的地方,现对这一节课总结如下:

  做的好的地方:

  1、这一节课上我一直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

  2、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本节课上无论是复习知识还是新授知识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小组学习讨论中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做的不足之处:

  1、课件准备不充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课件中跟导学案上的一个数不一样。如我的导学案上的数是178而课件上的数是172,这样的一个小错误也就提醒了我今后在备课的时候,我一定要多去查看课件,看看课件上的数学知识和导学案上的是否一致,不能再出现马虎的现象了。

  2、这一节课,练习的.太少,练习做的少从练习中看不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出现练习少的原因我分析了是不是我讲授的例题多,如果把两个例题改为一个例题就不会出现练习题在课堂上完不成的现象了。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点小反思,体醒我以后在备数学课的时候千万不能在出现这样的状况了,希望以后自己在教学上一定要再认真一点、仔细一点。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4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这儿要涉及到试商,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学生的作业错误率较高,计算速度也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让学生掌握试商、调商的办法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有让孩子明白: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办法,这样有时正好,有时却需要一次、两次的调整,这就需要我们有克服困难的意志。

  为了教学方便,我通过查找料,整理了一些试商方法,如下:

  (1)同舍同入法:把被除数跟着除数一起舍或入,然后试除,例如,112÷28,如果把除数看作30,则被除数看作120(同入);如果把除数看作20,则被除数看作100(同舍)。

  (2)三段法:把除数首位的下一位数划分为三段:1、2、3为下段;4、5、6为中段;7、8、9为上段。下段,上段按四舍五入法试商,中段看中间数试商(即除数是几十四、几十五、几十六时,看作几十五去试除),用中间数试商,需要熟记中间数的倍数,要求较高,一般,仅当除数是十几、二十几、三十几时,中段才用15、25、35去试除。

  (3)口算法:有些除法的商很容易由乘除法的口算得到,例如:75÷ 15,商是5;100÷ 25,商是4。

  4)同头无除试商法:当被除数与除数的首位相同如:843÷85(即“同头”),但前两位又不够除(即“无除”)时,一般可以用9或8作初商,例如,112÷13,初商9,商过大,再改商为8,当除数是几十而又同头无除时,还可以按除数与被除数前两位的差找商:差1、2试商9,差3、4试商8,差5、6试商7,差7、8试商6,初商过大再改商。例如,112÷14,14和11差3,试商8。

  (5)折半法: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时,可以用5或4去试商。例如,247÷ 46,被除数的前两位24比除数46的一半稍大,用5作初商,又如,227 ÷46,被除数的前两位22比除数46的一半稍小,用4作初商。

  (6)类推法: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有时可以根据已经求出的某一位上的商来判断另一位上的商。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5

  教完P84页例2后,整堂下来我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且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我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学生比较粗心

  (二) 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三) 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负迁移。

  对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以后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克服学生的.粗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2.重点进行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3. 逐步培养一些小助手,让他们组成数学互助小组。

  让优生帮忙辅导差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让优秀的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6

  学生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笔算除法的学习。第一节例1、例2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上完了三(3)班的课,让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板演的学生有5个,2个学生似懂非懂,讲不清楚算理和笔算过程。反思这节课,我觉得除了把握好本节课的重、难点外,更重要的是要强调以下几点:

  ⒈课前回顾时就出一些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练习题,唤醒学生对笔算除法的知识准备。我这节课以“除法估算”开始,给部分学生一个“难”的印象,所以对后面的新课即使是容易的题,他们没有产生高涨地学习热情。使得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如果我以口算和简单的计算入手,在他们积极回答后予以特别肯定,再抛砖引玉,激发他们解决更难得问题,这节课的效果可能就会更好些。

  ⒉除的顺序学生掌握地不错,都知道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问题出在个别学生不懂得怎们写竖式,除完最高位后,商写哪里,除数与商的积写哪里,哪些地方该省略,为什么要省略等。算理不清楚,思路不清晰。我是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上台展示汇报,汇报的时候,个别学生就没有认真听讲,遇到问题也没有举手提问,我在精讲补充的时候,懂得同学就表现地比较轻松,不懂的同学还是很懵懂,似乎更紧张了。在设计时,如果我先借助“小棒进行平均分”,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再把这种认识带到除法竖式中,和学生一起进行理性分析,分析每一步结果的算理和意义,每一步算式的顺序和写法,就顺理成章了。

  3.在学生理解算理算法后,要带领学生总结出笔算除法的一般方法,: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每一位上的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以后还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

  下午给三(4)班的学生讲课后,除了强调的那几点要注意外,在他们的'讨论和发言中,我发现学生更习惯这样的思维:如42÷2=?从十位上的4开始除起,先看4里面有几个2,商2,再用除数2去乘商2得4,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4已经分完了,再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看2里面有几个2,商1,再用除数2去乘商1得2,2减2得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结果等于21。

  除了充分研究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需要深入学生,从学生的思维状况中去捕捉更简单的方法,抓住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去讨论解决,使学生巩固笔算的方法外,加深体会笔算除法的意义和作用。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7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我校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并且在全校的语数教师中也涌现出来一批实验的佼佼者,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我这个全天候任课教师始终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或许因为内心的不喜欢,导致自己没办法净心研究,造成了目前我的'课堂出现的问题多多,现在针对今天执教的《笔算除法》一课谈几点反思:

  1、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本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40分钟只解决了例题的教学,当堂训练没有时间完成,第一次检测时间过多,原因是本打算让学生在第一个问题中把算法说明白,这样第二个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但在第二个问题中发现学生算的都正确全班只有4名学生有错误,但是在说算理时却很费劲,反思原因,平时对于差生的关注太多了,导致了一些好孩子不愿意举手,不愿意发言,长时间的不锻炼,说理能力差了很多。

  2、在备课过程中思考的东西太多,如: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兵教兵环节的处理,评价机制的运用等等,这些东西考虑的太多,有时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因此当一种事物还没有完全弄清时提倡创新我感觉有些困难,创新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的。

  3、从开学一直在使用这种模式,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课堂上像个闷葫芦,差学生因为总被提问变得更没自信,好学生因为不经常被提问,变得兴趣全无,虽说一直在运用激励的方式,但当学生的新鲜感没有的时候,那些激励评价变得是那么的无力。累累累,烦烦烦,这种课堂真的让人感觉压抑。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8

  这两个星期以来,三年级的数学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刚开始学习这个知识点时,有好多学生无从下手,懵懂懂的,不理解笔算除法为什么要出现那么长的竖式?结果作业的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接着的教学内容,我想办法把文本的例题进行修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例3时(238÷6),感觉内容跨度太大。直接由如果直接进行教学,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和王银美老师商量后,决定在教学例题3之前先后补充这样一个题目:738÷6这样,先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一位数且全部能整除的情况,然后再解决最高位不够除数除的情况。在教学738÷6时,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结果,但在书写时有的学生却因数位没有对齐导致出错。经过结合两位数除一位数时的理解,与学生一起分析掌握好正确的格式后,再接触238÷6这样的题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规律。

  随后,我又通过几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不带余数的`除法。我先由复习导入,然后通过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探究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学生在计算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百位上除完后把百位和十位上的数一起落下不会除而束手无策,还有的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我想这些原因都是学生在学习被除数是两位数的时候计算不太熟练。

  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强训练,使之逐步消化,才能达到熟练,再加上要注意加强试商练习,实行人人过关术,使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试商,真正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9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原因主要有几点:

  首先,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如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回头想一想,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并且当时只是以乘法口诀表进行口算为主,缺少竖式书写格式, 试商方法,相隔时间又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习时用一道练习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导致第一节课上下来给自己一个吃惊,这部分知识如果把前面知识复习的充分一些再进行新课教学,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

  其次,教材例题编写的精简,使新旧知识点的跨越度太大,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时,难点较多,如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根据乘法口诀表进行口算, 缺少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方法,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新课标教材改得比老教材活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今天,我又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笔算这一内容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 基于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观念,我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组织探究笔算方法的活动。

  先以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有的学生口算出422=21;还有的学生在运用口算方法的同时,写出竖式表示计算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接着,请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笔算除法。在这里,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522,并告诉学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竖式。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动手分小棒,有的学生直接写竖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探索。1分钟过去了,我请写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分钟过去了,请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展示后,课件动态显示分小棒和笔算522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再现除法竖式,理顺思路,提升了学生对除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师特意请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 整节课,从植树节、植树活动开始,到布置学校的设计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学生经历了探索,运用除法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学的快乐、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1

  开始备课时,我觉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学生应不是太难。但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学得确实很吃力,做题时耗时费力,为此教学进度不得不放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让我满意,面对学生的练习、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没有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通过实践与反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时,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图,引出“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这一问题后,先让学生试着用图示的方式给树分捆(每捆10棵),然后平均分开,这样学就知道了答案是21棵。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42÷2,并进行估算42÷2≈20,再利用竖式进行准确地计算,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并正确计算,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有一部分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习时用两道练习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导致学生在竖式计算时屡屡出错。

  三是课后练习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此时我应该抓住学生的好胜心,采用小组竞赛、个别表扬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有待于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2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试商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调商。由于这是一节计算课,在运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时,易于把握。

  整节课的设计,是在“看书”这个大的情境中展开的,并对数据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将总页数设定为“169页”,每天看的页数分别为20到30,及其中的任意的数,不仅自然而然地由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过渡到本课所要研究的内容,而且“169÷21、169÷29、169÷28、169÷22”四个算式涉及到了“四舍”的方法试商,“五入”法试商,并且都涉及到了初商成功和需要调商的两种情况。利用“169÷23、169÷27”根据计算中出现的情况如何调商,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设计思路,由“情境引入揭示课题——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先学检测——互动交流——回馈指导总结反思”。充分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交流互动达成共识。

  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高估,致使最先检测时就出现了问题,课堂的节奏有点慢,感觉学生的学习和互动不太顺畅,在整个的“后教”环节,预想的互动场面没有热闹起来,精彩就此错过了。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把握还有偏差,对各环节的把握不是很细致,对课堂中生成性的资源没能充分的利用。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3

  今天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一课。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的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计算技能,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将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做为重点,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设计时先从复习铺垫导入,通过()里最大能填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为学习新课做铺垫。在课上一位学生在计算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时商的位置商错了,我就抓住这一有利的教育契机,让学生进行改错,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的定位的认识。

  在探究新知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从中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第一个例题84÷21,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20来试商。因为被除数和除数数字简单,所以不少学生很自然会想到直接试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有准备题的.铺垫把21看成20来试商,接着通过三个题目的练习巩固了用四舍法把除数看成接进的整十数来试商这个题型。但是在这个例题上用的时间有些过长,导致留给第二个例题得时间比较少,另外四舍商易大需要调商的练习虽然书上没有出现,但是自己在备课时需要考虑到并进行另外的补充,否则会给学生造成只有五入商易小才需要调商的假象。

  第二个例题是196÷39,是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40来试商。这道题既是第一次出现五入法试商,又需要调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上课时感觉到学生练习时计算的速度、正确率差异较大,其实设计时完全可以分散难点,先利用两个例题教学一次试商成功的四舍法和五入法,再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增加难度,出现需要调商的练习,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这么辛苦,以后还需在教材处理上多下功夫。

  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四道练习,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题“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商”,我对书上的练习进行了改编,两道四舍两道五入,通过这几题的练习让学生感悟到四舍商易大、五入商易小,调商就不会太盲目了。但是做、讲评的模式稍显枯燥,另外准备时间的仓促,第3题、第4题都没有出示正确答案,给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够。

  计算课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又要设计新颖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加强理论资料的搜集和课堂的实践,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4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本节公开课上完之后,感悟颇深。

  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数学教师,从得知要讲公开课的那一天,我就有些许忐忑,因为这次限定了内容,必须讲数与代数的知识。经过差不多一周的设计,备课,终于完成了,本节课的课堂上我力求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

  本课中我设计了抢答活动、交流活动、动手操作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从而获取知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课设计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大胆尝试解决问题,首先通过学生自己的试做,借助小组力量来理解算法,其中通过组学,使一部分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就把有错误的改正了,基本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再通过全班的展示交流,及老师的小结来解决个别学生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笔算方法。

  这样不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试商及商的书写位置,还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学生学会例1后,尝试解决例2,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大大提高了探究和学习的实效性。整节课下来,虽然自己感觉没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但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设计的.练习题没有一个知识层次的提高,因此,为更好的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今后的练习题设计一定要设计的有梯度,此外,教学设计上的评价任务不是很正确,不很具体。

  因此,以后的评价任务应该更具体,通过什么活动、流程、完成目标几,注意把所有的活动都要写出来,最后一点,板书的设计有些凌乱以及笔算式子的书写顺序以后需要注意。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因此,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教书,这样下来才能大大提高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实效性。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5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3——80页的教学内容,就这节课我做如下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适时地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复习旧知,巩固练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帮助本节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以及试商的方法,潜移默化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本节课是以计算为主的一节课,不但有较强的计算算理知识,还有培养学生正确试商、正确书写、认真计算的习惯养成。

  在教学前就预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1、不会试商,不知道商写在哪一位上;

  2.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不够商1)该咋办;余数比除数大了该怎么办。由于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带着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的教室,有备而去,课上通过个体板演、独立练习、小组竞赛等教学策略学生获得了知识,正确掌握了计算的方法,突破了试商的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方面:

  1、对学生的学力估计过高,少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不能关注全体学生,对几个希望生强化太少;

  3.练习的方法、形式虽然多,但是强度不大;

  4.评价学生不能即时,评价方法单一;

  5.整堂课时间分配把控不和谐,前松后紧。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06-17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28

《笔算加法》教学反思08-26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8-09

除法教学反思10-10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06-15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10-16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0-10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