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2-05-15 19:24:43
  • 相关推荐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

  高二物理学习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转折点,我在高二物理教学期间,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用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每次的考试成绩低下,讲过多次的题目还是错,甚至刚讲过的题目也做不对,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在跟学生谈心时,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种情况在高二学生中相当普遍。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高二学生物理学习特点,以及针对物理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对高二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高二学生进入高三学习物理也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通过这一学期的高二物理教学,我觉得高二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堂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课上不积极思考,一味的跟着老师走。

  2、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审题和分析能力差、理解能力差,如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是凭着感觉答;表达能力差,如作图不规范,计算题解法不规范,不注重物理表达式的书写。

  3、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审题粗心、乱代公式、书写混乱、运算能力差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

  1、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

  学懂的标准是每个物理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

  “为什么”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2、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高中的物理的学习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

  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模型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以及叠加合成原理等等。

  3、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讲一题,懂一题;做一题,会一题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提高课堂效率,讲究教学方法,做到

  讲一题,学生会一题;培养学生做一题,会一题的思想,不要炒冷饭,讲了多遍学生也不懂,学生做了多遍也考不出来。

  总之,高二学生物理学习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作为教师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编习题,精讲精练,以便提高物理成绩。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2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物理课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学到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需要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围绕这一原则,我们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所教学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正是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做的。

  一、变验证型实验为探究型实验

  教材中本节课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而忽视学生探究、体验的过程,难免“穿新鞋走老路”,也不符合一个科学结论得出的一般规律。所以我觉得把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更符合一般的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恰当的设置了探究点

  科学探究要求打破课堂时间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但怎样把课堂教学和科学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我们的课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各方面都探究,为探究而探究只能死路一条,所以恰当的设置探究点很重要,应该既要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又要参与探究。首先,本节课我自始至终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引入、过渡、分析结论、课堂小结等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学生探究的起点。其次,探究的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学生实验的参与等几个环节。实验方案的设计能体现学生应用原有知识并且创新的能力,本节课学生就设计出了多种方案,有些已经打破了课堂、学校区域的限制,而这些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生的生活中有好多现象和事例需要学生去总结,培养学生这种关注生活、关爱大自然,搜集身边信息的意识也是我们的责任和要求。我觉得本节课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搜集整理实验信息是需要的和恰当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穿不好纸带的,但有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学会了,使不会的同学知道这是应用摩擦力的原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已经超越了老师的语言所提及的范畴,它无形中拓展了课堂的外延,这出乎意料的收获不正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吗?确实,组织好教学比单纯讲知识更重要。

  三、注重了知识与技能循序渐进的教学

  注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过程和基本的应用,一些变形的公式表达形式和应用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其深刻的内涵放到了下一课时讲,这样面向了全体学生,降低了教学起点,我觉得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四、注重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充分体验了一个科学结论得出的过程。这正是课堂的两个大环节,教学设计在这里也占用了较长的时间。

  其次,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思路,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测结论——实验验证——理论推导——得出结论——迁移应用”。

  五、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又分小组亲自实验,自己搜集整理,自己总结出规律。整个课堂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做到了“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看到学生几个人一小组,热烈讨论整理的气氛,我充分体验到了一种满足感,适应于新课标的物理课堂应该是轻松活泼的。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的:“鸦雀无声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真正的课堂是‘热热闹闹’的。”

  六、学生的合作意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学生在实验时,一只手拿纸带,一只手拿重锤,那就没有手控制开关,结果不得不与小组的同学合作;还有的同学请求其他组同学帮忙;还有一个同学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控制开关合作探究的气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听到学生说“谢谢”、“没关系”时,看到他们笑嘻嘻、无拘无束的神态时,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搞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信心和决心。仔细品味起来,整个课堂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挖掘改进的地方。受实验条件(多媒体教室无课桌和充足的电源)的限制,学生无法分组实验,逐个做实验在无形当中又多用了很多时间;最后习题的处理有点仓促。因为留下的时间少了;学生的热情还应该再调动的高一点。当然存在的问题,引起的争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这节课的价值,能够引起大家来思考或者是批判,也是有意义的。我会虚心接受意见,找到以后的增长点。

  总之,我认为这节教学设计教改意识明显,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成功的。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3

  【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任务,改变我们长期存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实例让学生从运动和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从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教材接着从理论的角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数学表达式。之后,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公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教材中设计了验证性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通过圆锥摆实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还有一点与过去不同,那就是在讨论完匀速圆周运动后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这块内容的补充,不仅为分析物体在曲线最高点、最低点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为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当然,学习完这一节之后,中学里所有的运动形式都学习完毕了,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角度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习了处理曲线运动的重要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还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研究了平抛运动。接着引入角速度、线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描述了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向心力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由于向心力是一种学生感到陌生的力,而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还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实验,使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教学难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教学策略与手段】

  向心力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清楚运动过程中什么力提供向心力,这说明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全面。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进行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使用PPT、视频、演示实验、故事讲述,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实验仪器:带细绳的钢球(两人一个),铁架台,钢球一个,细绳一条,刻度尺,圆形瓶盖,秒表,物块,圆形瓶盖。

  2.视频:自行车转弯,公园的转椅。

  3.制作PPT。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4

  一次公开课就是一次成长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应该来说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反思我在这次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将此次公开课的得失总结如下:

  1、个别学生课前预习不足

  在上这节课之前已经让学生放假回家预习这节课,但是还有个别学生课前没有让认真的预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和之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所以部分学生知识遗忘比较严重,在课堂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和其他发言同学的观点和知识点。

  2、对学生情绪的调动,积极参与问题的研究不足

  推导演绎动能表达式时,由于电脑临时出现问题,使得处理这个环节还是有些粗,并且学生自己推导动能表达式是参与度还是不够理想,探究动能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时,参与程度不够,所以,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参与,多交流,多提问,不能满足于自己一言到底。

  3、在教师问题引导上斟酌和研究不足

  对于新课程的课堂的教学,应该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和研究问题,这样对于知识的有效学习有大的帮助,但是如何的引导学生学习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

  在这次公开课中我感受到,探究是全方面的,不一定仅仅体现在实验探究,学生的积极性要在合适的环境中、用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语言调动,以后我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多从生活入手,将理论渗透到实际的事例中,这样会更通俗易懂。

  以上几点是此次赛教中的反思和体会。将这些不足的地方加以总结和改进,能够对我以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把这些经验融入到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才会让我不断的进步,知不足而奋进,才是最大的收获。

  最后,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老师给我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以及对我无私的帮助,真心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对日常教学工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反思是面对问题和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批判性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观念的反思。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例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就以能源为例,用相关例子向学生说明,能源的分布是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些工业基地附近往往能源丰富(渗透自然环境是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观点),但也有些工业基地,如我省宁波北仑工业基地,周围没有丰富的能源,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它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陆交通,摆脱了能源的限制(渗透自然环境并非是决定性条件的观点)。通过上述的例子,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能源可以影响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就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观点。

  物理新课标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2.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做实验边学,将抽象的楞次定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3.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 “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广泛地被广大的教师采用。在新课改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4.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 “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例如我在教完原子物理知识后,提问:我国考虑在某地方附近建一新核电站,给出了某地方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要求学生对照地图和资料,以4人为一组讨论图中提出的地点是否合理。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巡回到各组之间,以平等的身份、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同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1)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要学会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3)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在随后进行的各组汇报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我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理解得更透彻,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笔者认为,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要求物理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5.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 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物理。各种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使之产生共鸣,让物理课“美味”飘“香”。

  第三,规范实验。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6.教学课后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讲速度选择器知识有关题目时,有些同学不会做这种题目。笔者在讲解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请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然后较容易地完成,并且掌握了解题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普遍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校的物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积极探讨物理教学,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然后再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中。经过半年的实践,我校高一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改变。在20xx学年的第一学期市物理统考中有许多同学考出了七十多、八十多的成绩,最好的一同学考出89分的高分;一些讨厌上物理课的同学,学习也变得主动、自觉,与平时相比判若两人;原来不愿做作业的同学现在基本上能独立完成,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广大学生都体验到了物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来的的物理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踢自己之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了理论视野,促成了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6

  最近几天,高中部组织了各学科备课组长进行了“复习示范课”,我讲了一节《整体法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专题复习课。我在备课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现在将这一过程进行总结交流。

  一、备课反思

  高三复习综合性强,我在准备过程,参照了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同时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在设计上,先讲方法,后由浅入深的处理相似问题,最后归纳,比较方法。我自以为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内容精练,习题选择合理,不足之处在于投影片制作粗糙,部分习题设计不严密。没有进行板书设计和一题多解设计。

  二、授课过程反思

  1、优点

  以前讲课有罗嗦、唠叨的毛病,自己不知不觉中说了许多重复的话。在本节课上,我注重了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语速也达到了自己的设计要求,在讲解与投影片相结合的过程中有进步。内容讲解与备课过程预设的完全一样,自己觉得选题恰当。注重递进难度,注重基础学习方法归纳,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确实有“启发性”的教学感受。

  2、缺点和不足

  师生互动严重不够,没有单独提问任何人,也就不能将学生的真实思维暴露出来,感谢评课老师在此处的指点。

  板书过于简洁,给自己一种空的感觉,重点没有留在黑板上,强调的不够。(另一原因,因“连接体,整体法,隔离法”均不是在教材上体现的,对自己收集理解的概念均无明确定义。另一原因担心给学生一种再掌握“几个概念”的负担。)各环节过渡连接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自觉连贯性,因果关系情况表达的不好。投影片应在多做几张。讲课过程中发现投影内有的应分开来放,突出一些内容会更好。

  三、课后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在备课过程中,收集资料、使用资料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投影效果不好,学生看不清等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需不需使用?如何用?辅助效果如何?评价还需探索。

  高三一轮复习注重“三基”复习,本节课专题设计我认为成功,高三物理还应有多少题?其他复习课如何体现教材?大纲和考纲的精神?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除做题外的更多能力呢?愿与同仁研讨、请教。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7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高中物理作为整个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应淡化学科本位的思想,就物理学科而言,应该是通过物理知识为载体,在学习基础物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高中物理教学,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看成单纯的认知体。在教学活动刚开始甚至尚未开始就被人为地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的个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差异造成的,课堂教学对于这种差异的改善作用极小或完全不起作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能按正态分布的原理,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难预料这必然会导致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饱”的状况。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人,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人”。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标准件,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理论和实践都早已证明,“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武断和缺乏根据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并帮助他们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他们素质的协调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高中物理教学,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例如重力一节的教学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下的现象,引出重力;重力的大小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要放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表格,最终的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实验才能理解其意义;重力的方向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自由下垂线的方向了解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进而纠正学生认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理解,还有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直观可以看出,运动状态改变时重垂线不一定沿垂直方向。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教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等方式学习。除了教材介绍的内容外,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几个相关的小课题让学生去做调查研究,把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三、高中物理教学,要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在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这个环节并不影响结论的得出和探究报告的完成,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学生还常常不知道怎样进行评估。教师在强调评估重要性的同时可以给出具体的方法。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把评估中考虑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写到探究报告中,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评估的意识也要在除探究外的其他教学活动中体现。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8

  物理作为一门在平常应用较为广泛的基础科学,受到各高中学校的密切关注。在过去的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升学为目的采取题海式方法传授物理知识,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而不能理解物理在实践中的巨大价值。随着新教育改革的进行,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得到了反思,教学活动开始以物理为载体来拓展学生新思维和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宗旨转换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一般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条教学公式就很好地说明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就要很好地利用这一公式,只有对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反思,才能取得进步和长远发展。这不仅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向学生传输正确的物理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达到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各高校要不断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反思,向当前研究性学习不断靠拢,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途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意思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反思,从而找寻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如今,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正需要这种反思精神。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抛弃原来“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下文就从这几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途径。

  1.教学手段的反思

  一个优秀的物理老师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复杂困难的物理知识,有以下手段可供选择:

  (1)教师可以利用高科技多媒体技术,避免理论课堂的死板,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除了演示理论知识以外,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仿真、视频、实例动画等改变教学方式,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在备课件时应该避免大量文字,以简洁易懂的提纲和表格为主,以此来说明问题。

  (2)学校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通过自主讨论解决部分知识难点。学生可事先查阅书籍和资料得出相关结论,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四川部分学校可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可以开发相关网站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观念的反思

  一般教师的观念都为非主动,没有自己的思想,通常都是简单的`重复和抄袭,其教学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因此,教师必须学习相关新课程,积极反思自身教学观念,在深层面上更新和改变四川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四川高中物理新课标在对物理知识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和需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也是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培养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其相关方面的教学。相关课堂教学一定要符合素质教育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3.教学过程的反思

  四川高中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方式获取知识,了解问题的发生和解决途径。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前体验人生、了解社会、关心底层人士,积累相关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比如,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并且相互交流讨论,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和解决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一起探究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和学生成为朋友。教师做总结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讨论过程上,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另外,“探究式学习”也可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融入社会。

  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四川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深一步进行自我调节,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四川省相关教育部门也可以回顾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进取,丰富专业知识和开阔理论视野,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对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进行反思,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国家培育出一批优秀人才,为祖国的伟大建设作出贡献。在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在新时期得到长远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9

  一、成功方面

  1.结构上符合前期我科组总结的物理高效课堂模式。即激趣→问题→实验(或理论)探究→应用举例。

  第一步,通过掷飞镖游戏,活跃气氛,同时引出问题。要想提高掷飞镖的成绩,需对此类运动的物理规律进行定量的研究,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板书课题】第四节 平抛运动。类比日常生活中相类似的运动,如飞机投弹、打排球等,把这一类运动叫做平抛运动。请预习课本,给平抛运动下一个定义。第二步,学生自学课本,定义平抛运动的定义。第三步,学生分组,分别理论推导或实验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第四步,归纳总结平抛运动的公式。第五步,平抛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概念,很难理解。在教学中,类比上学期物理课本必修1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概念,水到聚成,让学生成为主动发现者。

  3.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结合飞镖、排球运动和飞机投弹,引入物理知识。学完物理规律后,再定量处理飞镖、排球运动和飞机投弹等问题,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有趣、有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4.注重了方法和情感教育

  曲线运动的核心方法,是“化曲为直”的思想,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复杂问题的有用方法。即将复杂的运动,等效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处理。

  二、不足方面

  结合科组教师的评课,现总结如下。

  1.板书太少

  由于脚受骨折后,还未痊愈,拄着拐杖在上课,只是板书提纲和平抛运动的定义。

  2.照搬课本演示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

  演示实验是一节物理课的亮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清晰化和可视化。如果本节课先通过照相机拍摄演示实验过程,再通过慢放、定格等辅助手段进行全班展示后分析,可能效果会更好。

  3.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前面铺垫较多,导致后面内容,没有当堂完成。

  三、今后加强方面

  1.加强粉笔字练习。争取让今后黑板板书,能让人耳目一新。

  2.加强普通话训练。普通话多说,注重字的发音,争取有所改变。

  3.课前多准备。不管是新教师,还老教师,教学内容没有变,但时代变了,学生变了,教学环境变了,都需要课前精心准备,多思考,才能上出一堂较好的课。

  精益求精,才能有所提高和发展。名师也是靠上课上出来的,今后道路还任重道远,我会继续努力。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0

  教学反思及必要性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陶行知先生就极力倡导“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师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要丰富物理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要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对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2、做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

  3、物理课的听评课活动。

  听评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第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对于每一位教师,当他上完一节课后对这节课后的感受,肯定会比课前备课的感受更为深刻,更能从中体会该课教学的得与失。因此,课后反思自己的备课与课堂教学,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既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利于优化下一节、下一轮的教学,又便于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功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1

  开学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高一初始阶段,我注重了初中、高中知识的衔接。现将我的实际工作反思如下。

  一、教材及学法分析

  在初中阶段只能经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我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构成必须的看法和观点,构成必须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构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资料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理解;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本事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经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理解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易读懂。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由初中升到高中首先不适应自身主角的转变,教师已经把他们当成高中生对待,然而学生总是表现出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特征,比如时常犯“小性”,为了很不值得的事情和同学、教师冲突,无法正确理解教师的用意等等。

  环境的不适应,升入高中学生大多数所处的学习环境改变很大,学生间由于不熟悉,再到我校的合作学习,这些无疑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适应本事,要求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和氛围,尽快适应学校的课程改革的形式,尽快使学习走向正轨。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构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构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构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到达目标;并在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一样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

  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十分大,l+l=2,1-1=0,-2<1,“天经地义”,此刻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理解。

  其次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

  三、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理解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明白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进取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和教师正在逐步走向合作学习的正轨。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2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一、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新课改之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照抄,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用它来指导教学实践。物理新课程标准不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冲量”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动手边动脑,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将抽象的冲量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找出答案,既掌握了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一堂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一堂课的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疏漏和失误,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所以要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内容的详略和时间的统筹。例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力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内容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

  四、对教学课后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真学习课新改理论,积极探讨物理教学,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然后将所得经验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中,促使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3

  20xx年5月19日,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在全校上了一次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课题为《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本节课我采用新泰一中“七步教学”模式,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导入新课─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推理、演绎)─问题引领、总结知识─知识应用─方法总结─巩固训练,课堂效果较好,受到了听课领导、教师的好评。不过通过反思,我认为在这次示范课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应加强实验探究

  在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时,本节课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及想象,但没有通过实验实际操作,如果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当堂实验,效果会更好。

  2、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素质,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进行思考、探讨、交流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

  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强对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并且充分研究学情,在学案的问题和情景的创设上更加细化,并加强其针对性,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4

  在我国以前就提倡老师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教育家认为,反思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教育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关键是否进行了反思,因为反思你就去找原因,在教学中存在那些不足,我们要进行那些有效的教学改进呢?我们该如何进行物理教学反思?这个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加强反思,新时代的教师有新时代的特征,要时时更新教学观念,去掉那些不适合时代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反思就是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动力。而一种成功的教育要不断改革,反思。我们的教育经历古代的科举制度,八股文教育制度,当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这些教育制度在不断更新和进步,改掉了不适合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的东西。具体到物理的教育教学,也要通过不断改革实验,改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反思,使的我们的物理教育阵地更加有向前踏步的活力。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感觉到反思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从那些角度去进行反思呢?

  第一、物理教学需要在引导学生上下功夫

  高中物理在自然科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重要性对科技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高考填报志愿的专业中,物理专业是最多的,这给同学们向往学习物理提供了原动力,因为我们现在读书,一条出路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很多同学选择填报物理专业,因为考上大学的机会比较大,虽然是这样,但是物理难学,也摆在学生们面前的一个槛,通过这几年的高考题来看,题目在能力和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老师在高一新生进入学习时,要求总是想要学生一步到位,这样无形中加大了学习物理的难度,本来我们在学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后,由于这两节要用到数学的函数关系,同学在初中的数学进行课改后,删掉一些物理解题需要的知识,这使的本来难学的物理,血上加霜,有的老师在这里面还要加力的正交分解,力的动态平衡进去,想一下给学生学懂,越是达不到效果,欲速则不达,学生觉得物理怎么这么难学,一段时间就放弃物理学习,这相当于埋葬了自己的教学。

  因此,我觉得高一学生要适当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把学生吸引过来,这也是提高学习物理兴趣的一个原因,我们在课堂教学要看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没有什么反应,你就要及时调整教学,降低难度,也可以通过作业反馈来看,大多学生不会做,说明学生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要降低难度,如果我们有意识地降低教学难度,一旦学生顺利跨上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事情就达到了事半工倍的效果,我记的大学一个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好不好,关键看学生喜不喜欢你的课和物理老师,”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直观的教学实验,给学生理解透这个概念,规律,我们不要一味的讲解,一味的提海战术,到头来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老师在方法上引导不对,很容易造成误区,如果先好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觉得物理是容易学的,你的教学就是成功的。

  第二、物理教学需要在确定教学目标上努力

  1、双基目标的落实,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掌握,现在高三老师在进行总复习时,感觉到力不从心,什么原因?因为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为以后学习埋下了隐患,例如,在讲解力的合成时,老师只注重滔滔不绝的讲解,这样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太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所以我们在上课时,要创造物理情景,让学生去想,去思考,因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你一味地扩大教学容量,势必造成这里听不懂,接下来想不清出的局面,所以在教学中,多去设置疑问,让学生出错,达到思维共鸣,我们要与学生一道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思维模式,真正提高学生能力。

  2、一个章节的重难点在哪里,要明确,一节课的重难点在哪里也要明确,这样在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时间上你就要怎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那些内容多花时间,哪些内容少花,或者一笔带过,在这过程中,明确教学方法,如果我们主次不分,这就导致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下降。

  3、老师的配合很重要,老师总以为很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观察学生的反映,显的尤为重要,因为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是需要一个过程,不要过分高估学生的认识能力,最好从原始认识,我们往往认为很好理解的,学生没有理解,因此,我们要多多了解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为学生用。

  第三、物理教学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力气

  1、物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在思维方面要具有逻辑性,这就需要解题也要规范,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特别是计算题,很不规范,有很大的任意性,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不清晰造成,另一方面是学生从初中带上来的学习习惯,直接造成解题不规范,在教学中,老师要为人师表,拿出行动,在黑板上板书要规范,不要随手画图,这样无形中,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假如你不用刻度尺画图,学生也跟着你一样,随手在作业本上画图,逐渐的养成习惯,学生的作业也就规范了。有时我们忽略了过程,只注重结果,这样就会造成思路定势。

  2、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要人错误的思

  维永远深藏在学生的脑海中,把它杀在萌芽状态。因为课堂和课后训练是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因此这个环节也显得很重要,因此老师在选题要特别注重,要做到举一反三,做的是方法,而不是提海战术,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让学生做了这题,类似的题目要懂得做,而不是做一题,只懂得这题,达不到教学效果,白忙一场,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过程。而且布置的作业要有合适,难度要适宜,不要让学生望而却步,失去信心。还有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检查学生那些掌握的,那些是还没有掌握的,然后针对学生错误的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方矢,达到作业的目的。在讲解题目时,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题该怎样解,做到规范,听了一道题,有所收获,不要盲目的乱讲一气,达不到效果。

  第四、物理教学需要在教学基本技能上努力

  1、老师要有教强的专业知识,讲解题目就不会出错,首先讲解内容要有逻辑,不要东扯西拉,过度自然,节奏性要强,语言要精练,表达能力要清晰,上课特别要富有情感,充满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老师的板书要规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在心目中,设计好自己的板书,布局合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你能随手画一个完整的圆,学生也会佩服你的。合理的板书,使的学生在记笔记容易记忆,思路清晰。

  3、在操作实验、教具方面要熟练,因为熟练的操作使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这节课的节奏性也强,达到教学目的。

  总上所述,是笔者几年教学生涯中的一些感悟,我记得大学的一位博士导师说过这么一句话:“教学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我们要时时反思自己教学,取长补短,拓宽自己的教学理念,使自己不断地成长起来。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

  今年我从事高中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反思一年的教学工作并结合今年及历届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要想做好高三复习工作,我觉得应做好下面几点:

  一、循序渐进,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

  高考对能力的考核要求首项便是理解能力。确实,只有对所学双基知识都能深刻理解,才谈得上运用它们进行推理、分析,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怎样才算对所学知识做到理解了?举例说吧,对交流电的有效值,如果以为最大值的√2/2倍就是有效值,那么,对这一物理概念就没有理解。因为这只是对特定交流电的一个数量关系,不适用于所有交变电流的情况。必须从有效值定义本身去理解,并能运用它计算出不同情况中交流电的有效值,才达到理解的效果。又如,静电场中的导体在静电平衡到达时,其内部场强为零。如果对此结论误以为导体内部没有电场,则对这个物理规律也就没有深刻理解。务必通过仔细体味,明确在导体的内部既有施感电荷产生的电场E1,又有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E2,它们的矢量和为零;同理,施感电荷的电场和感应电荷的电场迭加的结果,则使导体各处电势都相等。能这样来理解这个物理规律,应用它去解决问题才算是到位了。

  怎样才能做到深刻理解双基知识?我认为必须安排学生坚持“循序渐进”这个原则。任何贪多、求快的复习安排,或以解题来带知识的速成复习方法,都只能食而不化。快则快了,然而对所复习的知识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循序渐进”是按课文的章节顺序,稳扎稳打。具体说,可按以下几项来操作:①对每节课文坚持认真阅读,及时消化,理出要点;②独立完成相应的巩固作业,检查自己对所涉及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程度;③每章结束,可借助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④每逢大型考试,再将知识回头联系。以上各项如能持之以恒,则对双基知识的掌握定会有相当的收益。

  二、正确处理知识的全面和重点的关系

  我认为,总复习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扫描全部的知识。在这上面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搞什么猜题押宝,随意舍弃或疏忽自认为不重要的、不会考的部分。例如今年高考实验考的是二极管,二极管应作为教学中的边缘知识,如果未重视这些边缘知识,就会丢不长施。尤其在时间有限的复习课上,老师一般很难详细述及所有内容,因此,对于面上一定篇幅属于识记性质的知识,需要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加以弥补,以免形成知识的缺漏。这就是正确处理知识面的意思。但在物理学科全部知识中,毕竟也有主次之分,所以还得在复习中注意突出重点。例如就力学部分而言,力和运动学知识可视为力学的准备知识,而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的关系则是整个力学框架的重要支柱。对这些重点内容,复习务必追求突破性进展。所以,讲课时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的总结及分析解剖;消化时务求深刻理解它们的内涵。同时找些例题帮助学生熟悉它们的应用;练习则需要有一定的反复以求熟练掌握。只有正确处理好面和点的关系,才可能达到既拣芝麻又抱西瓜的最终目的。

  三、规范地做好各项练习

  练习在总复习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要想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具体说务求做到两条:①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不少同学常从生活经验角度去解物理题,比如用动能定理时习惯从功、能的数值上加加减减来得到结果,而不问列式的物理意义。这种不规范的混乱的思维方式,只能使认知水平停滞在生活经验的层次上,正是复习中一大障碍。物理学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像动能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过程及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区别各力做功的正、负,再搞清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列出方程,这之后的代数运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时练习中始终能坚持这样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力一定会上升到新的层次。②要将题做完整。我接触过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数式但懒于代入数字运算等,都不肯将题解到底。他们之中不乏最后失败的实例,均因为他们没有从日常的练习中得到收益。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再说,一个完整的解题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双基知识及个人的素养和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进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解题,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不断启发和训练,题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实,最后必定导致复习工作的低效率。

  四、通过专题复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三复习的后阶段,在基础知识的认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考虑搞一些专题性质的复习。采用归类、对比的方法,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能力。拿物理图象举例说吧,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原来散见于力学、热学、电学等章节,初学时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学的是一个个图线的某个方面的意义。复习时若还是机械重复一次,认识必然还是支离破碎,不能提高认知能力的水平。如果搞一个“物理图线”的专题,综合一下已有的对图线的各项认识,就能从图线的涵义、截距、斜率、走向、覆盖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线的物理涵义。这样,对图线的认识、解释、翻译的能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