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2-10-29 19:33:03
  • 相关推荐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1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需能够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体验图形间组合替换关系,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过程中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熟悉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对幼儿来说,图形间组合替换的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本班幼儿平时对生活中的图形比较感兴趣,认识数学中绝大部分的图形,在以往《修小路》一课中,能够用正三角形拼出梯形;在整理积木时,知道两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可以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等。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掌握这一知识经验,本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探索,体验六边形特征的同时,能用其他图形拼出六边形,体验图形间组合替换关系。另外,本次活动选取通向数学材料在激发幼儿的兴趣的同时满足幼儿人手一份,使教师清楚地分析出幼儿的发展水平,便于今后数学活动的实施。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小蜜蜂的家》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六边形的特征和图形间组合替换关系。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体验六边形的特征——六条边六个角。

  能力目标:能用其他图形拼出六边形,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替换关系。

  情感目标:能自主探索,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拼法来拼六边形。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用其他图形拼出六边形并体验六边形的特征。活动难点: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替换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用图形组合成新图形的经验。

  物质准备:小插板、白色磁力板、画有六边形的底纸

  模式积木(粗菱形 4 个、等腰梯形 8 个、正三角形 8 个)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情景导入——介绍规则——自主操作——经验分享一、情景导入

  出示底纸,提问:“你知道小蜜蜂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吗?可是小蜜蜂的家破了几个洞,请你观察这个洞有几条边、几个角?”根据幼儿回答,总结出,有六条边和六个角的图形叫六边形,进而感知六边形的特征。接着提问:“你愿意来帮他把家修补好吗?”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二、介绍规则

  “怎么才能把家修补好呢?”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并进行演示。本环节使幼儿了解操作方法为之后在操作中开拓幼儿思维打下基础。

  三、自主操作

  每人一份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找到更多的方法。

  操作过程中,如果幼儿不理解操作规则,随意拼搭,教师可挑出两块梯形让幼儿填入六边形中。如果幼儿表示没有某种图形、拼不出来,可请幼儿思考缺少的图形可以用哪种图形代替。如果幼儿已经完成一种拼法,可鼓励他再想出更多的拼法。如果拼好的图形超出六边形轮廓,教师可一一指出,请幼儿思考如何调整。

  四、经验分享

  请几名幼儿上前分享自己不同的拼法。教师:“你想出了几种拼法啊?愿意来拼给大家看看吗?你的这种拼法都用到了哪些图形?分别用了几块?你的这种拼法和他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

  1、将材料投放在区域内,幼儿探索出更多的组合方法,教师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丰富幼儿更多的经验。

  2、提供若干的正六边形纸片,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对折 1-2 次,打开看看原来的六边形被折线分割成几个图形、什么图形,并给每个分割出来的小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

  活动总结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中班幼儿爱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于是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提问法、操作法进行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体验、交流讨论掌握本次活动的经验。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大部分幼儿这一知识经验。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2

  《花灯会》是中班建构式教材上中班第二学期的一个复习活动。目标是

  1:目测数群,复习7以内的数量。

  2.注意倾听活动要求,并按要求操作。具体要求是通过按特征分类复习用7以内数字表示数量。

  围绕目标教师设计了看花灯、数花灯大环节,分层目标是

  1.能说出“几个谁用数字几来表示”;

  2.看标记数数并记录。操作材料中的教具是以图片形式出现的。其中是三个男孩,4个女孩;五个手上拿灯笼,六个拿烟花。幼儿操作材料是一张各种花灯的图片。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反思和调整。

  数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幼儿在数、逻辑、空间等概念的能力,这是数学活动无可厚非的重点。但是,孩子在活动中怎样才能更高效、更迅速地获得这些能力,这与幼儿的品质养成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如:不会倾听、不会表达、不会自主思维、遇到困难容易退缩、解决问题思维不开阔、集中注意力时间较慢、思维灵活度差等等,就会大大影响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学习质量,导致活动低效、低质。

  1、确立隐性的品质目标

  数学活动固然要获得一些相关的数学概念,但是思维品质的获得是更为重要的。如在本次活动第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把数数活动的目标落实在幼儿灵活的思维能力的养成上,用不同的数数方法帮助幼儿知道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使思维更加灵活;又如在第二环节中可尝试记录,用不同的标志来概括对数量匹配的认知,提高思维的概括能力;而第三环节操作活动则更应帮助幼儿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隐性目标的达成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幼儿能够更好地获得知识。

  2、解决幼儿的分层培养:

  幼儿的发展是个性化的,这一问题在幼儿数概念、逻辑思维发展上尤为突出,突出表现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幼儿完成作品的快慢极不一致,有的幼儿在2-3分钟内就能完成相关的任务,而有的幼儿则需要几倍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完成,有时甚至会产生“帮别人完成、抄别人的答案、”等等一系列现象发生。此时教师必须要关注不同能力幼儿的分层培养,可以给能力强的幼儿在完成基础任务的基础上给予更高的任务目标;可以给速度较慢但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幼儿以独立安静的思考空间;更可以给能力弱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的幼儿单独建组进行培养。细致、灵活、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的应用可以进一步解决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各取所需、各得所长。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找找、想想的活动中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发现其规律。

  2、能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活动室的准备(椅子的排放、座位号、游戏场地划分)、游戏材料若干(保龄球、自制鱼杆、小球、鱼、骰子等)、记录纸、铅笔、数字卡片观察与指导:

  一、入场

  1、幼儿根据自己手中入场券上的座位号寻找相应座位。

  2、引导语:大家想去快乐大本营玩吗?那首先要凭票入场,请看清自己票上的座位号,寻找到自己位置。

  二、学习相邻数

  1、发现相邻数的秘密。

  引导语:瞧!快乐大本营中有许多游戏等着大家玩呢!大家想玩吗?那首先要先接受第一个考验。

  2、看看找找你坐的是几号座位?你的身边有几位朋友呢?他们分别坐的是几号座位?(幼儿边说老师进行记录)

  3、看看老师记录的三个三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4 、小结:每个数字旁都有两个朋友,一个数字朋友比它大1,一位数字朋友比它小1,这样的两个数字就是中间数字的邻居,也叫相邻数。

  5、游戏:找朋友引导语: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相邻数,那让我们一起来做第一个游戏———找朋友。

  玩法:

  A老师从卡片中抽出任意一个数字或填空题,座位号与它是相邻数的幼儿快速站起来,(游戏的速度可不断变化)。

  B老师拍手,幼儿听音记数,是这一数的相邻数幼儿站起来。

  6、百变相邻数:能变化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数字,使其成为正确的相邻数。

  引导语:你们的本领真大,这下要接受第二个考验,你们行吗?(出示一组数字,如:2、4、5),老师这里有这样的三个数字朋友,你们看看他们是邻居吗?怎样改变可以使他们成为正确的相邻数呢?

  7 、小结:你们真厉害,这样你们可以真正参加”快乐大本营”的游戏了。

  三、游戏:快乐大本营

  1、老师介绍每个游戏的名称与玩法,明确遵守的规则。

  2、讨论记录表的记录方式,并尝试独立记录,能计清所参与的游戏及找到的相邻数。

  3、幼儿自由选择,分组游戏。(保龄球馆夹夹乐垂钓馆智慧屋投骰子)4根据记录表分享游戏情况。

  四、延伸:

  1、出示老师家的门牌号,引导孩子想想,我家的左右邻居是谁呢?

  2、将游戏材料提供与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选择操作。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4

  今天是让幼儿自己选择桌面游戏,只见陶宏宇来到数学区,但又举棋不定的不知道要拿什么,这时曹子琛走过来说:“我们一起玩这个吧?(排序)”“好吧!”于是两人就坐了下来并开始你一片我一片的玩了起来,不一会儿曹子琛大声的说道:“你错了,应该是小狗了。”“小花也可以的啊。”“不可以的。”

  于是我走了过去:“老师觉得两个人都是对的,但是要看你后面那个放什么了?要不我们按照纸头上的图案来放吧。”听了我的意见后,两人便重新排列了起来。

  这是一个数学的排列游戏,在小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让幼儿进行了多种排列的游戏,但多数都是根据老师已定的规律进行摆放或者在规定的地方摆放各种图案。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就太简单了,于是在改良后的排列游戏中我们运用了三种基本图案——小花、小狗、爱心,可以让幼儿自主的摆放,当然摆放的要有一定的规律。案例中陶宏宇与曹子琛的排列都是正确的,只不过陶宏宇在小花与爱心的中间穿插了两只小狗,而曹子琛一直都是用单个的进行排列。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熟悉老师先让他们降低难度,按照纸上的图案进行排列摆放,当然纸上的排列也是有难易度的,但让幼儿经过了纸上的练习后能更好阔展幼儿的思维以至能更好的玩下面的游戏,才能更好的进行自主排列。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5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亦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活动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科学活动《给图形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分类的一次活动。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及观察能力。

  在拼一拼这个环节,有很多幼儿拼出了房子、汽车、大树等,并且能讲述是用圆形做轮子、用长方形做车厢,来拼一辆货车。我感觉到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不足之处在于在电子白板上操作演示的活动时由于提前没有做好准备,有点让幼儿冷场。还有就是操作活动结束后,我设计的是让幼儿把图形宝宝都收起来,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由于时间紧张,这一环节就没有实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6

  本次活动是一次区分左右、点数、说出总数,以及学习记录的综合性的数学活动。这个活动很有趣,小朋友对它很感兴趣。

  在活动中,小朋友能够迅速地在老师铃声响起的时候将夹子夹在衣袖上。并且知道夹得越多越好。并且能够将自己夹的夹子的数量正确地记录在纸上。在左右的区分上还是像上次一样,需要借助做记号,才能正确地辨别出来。不做记号的话,有些小朋友还是会搞错。不能很快地辨别出左右来。所以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练习,利用日常生活活动引导孩子辨别左右,只有在多次训练中,孩子的方位感才能真正得到建立。

  另外,本次活动也是一项训练动手能力,锻炼手指的力度的一次活动。因为孩子们需要把许多的夹子夹在自己的衣袖上,而且还要保证速度,所以这也是一个挑战,是一次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总之,这个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可以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他们的小手的控制能力。

  但是,这个活动放到现在的季节来进行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夏天衣服穿得太少,如果是短袖子,活动就不好进行,夹子夹得太少,活动的意义就不大。而且即使有的小朋友穿的是长袖,女孩子的衣袖很紧身,夹起来也不方便。因此说,这个活动最好在冬天或者天气再冷一点的时候进行,比较合适。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7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在材料的帮助下初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

  3:培养幼儿喜欢参加排序游戏,感受规律排序活动的乐趣。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中号衣服红、黄、蓝:不分色,一人一件

  2:制作一件爸爸的大衣服,衣服扣子按红、黄、蓝顺序排列。

  3:每人一张作业卡。衣服袜子若干

  4、订书机(展示作品用)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

  小朋友们好!今天每个小朋友衣服穿的干干净净,小脸洗的白白的,可精神了。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洗衣歌》: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来忙~~~~~

  1、刚才我们唱的什么歌?大,考吧.幼,师,网(洗衣歌)

  2、小朋友的衣服谁洗的?(奶奶,妈妈)

  3、他们辛苦吗?(辛苦)小朋友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衣服,不能爬地上,不能跪地上,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4、妈妈是怎么洗的?搓,摆,拧干(创编动作一起做),

  5、最后要挂起来晒干。衣服喜欢晒太阳,能把水晒干,还能晒死衣服上的坏细菌,让我们不生病。

  刚才小朋友帮妈妈搓衣服,摆衣服,拧干,今天呀,老师要请小朋友帮妈妈晒衣服。

  二:认识颜色,找规律。

  (1)、师:老师把妈妈洗的衣服带到我们小班了,先来看看妈妈洗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1、出示红、黄、蓝衣服,请幼儿认识。

  2、师:晒衣服前,先得帮衣服按颜色分分类,老师说颜色,你们来放。红衣服放红篮子,黄衣服放黄篮子,蓝衣服放蓝色篮子。(师先示范,后请所有幼儿操作)小结:小朋友的小眼睛看的清,小手放的准,太棒了,给自己鼓鼓掌。

  (2)、找规律师:衣服分好类,该晒太阳了。我们先仔细看看妈妈是怎么晒的。

  出示图片:(蓝天、白云、太阳、草地、挂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根据颜色特征,发现规律。

  提问:

  1、图片上有什么

  2、妈妈一共晒了几件衣服?有什么颜色的?

  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妈妈最聪明了,她是按照一件红,一件黄、一件蓝的规律晒衣服的,真好看。给妈妈鼓鼓掌。

  4、凉衣绳上还有两个位置,如果请你来挂的话,该挂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到台前操作。(真是妈妈的好帮手,让老师抱抱你。)

  (3)、巩固规律师:哎呀,还要一件大衣服没有挂,妈妈忘了吗?我们看看怎么回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哦,原来妈妈给爸爸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洗掉了一些扣子,我们帮妈妈补扣子吧。仔细看看该补什么颜色的扣子?

  请幼儿观察扣子排序的规律,再请各别幼儿将扣子补齐。

  小结:我们检查检查!全都补对了,我们把爸爸大衣服也挂起来吧。

  三、分组排序师:老师星期天的时候也洗了很多的衣服和袜子,还没晒呢,小衣服和小袜子们都想出去晒太阳,你们快来帮帮忙吧。

  出示大作业卡: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作业卡,卡上有一个凉衣绳,请小朋友认真的按照红、黄、蓝的规律帮老师晒衣服或者晒袜子。。

  1、老师先示范喜欢晒衣服的做左边,喜欢晒袜子的坐右边。勤劳的孩子们,开始劳动吧

  2、分发材料,请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挂衣服A、把幼儿作品用订书机挂在绳上展示,先请幼儿自由欣赏评价。

  B、提问:你的作品在哪?你最喜欢拿一副?有没衣服晒错的?怎么改正?

  四、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帮妈妈晒衣服,你还能帮妈妈干什么?(扫地,~~~~~)会这么多呀!妈妈每天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一定要乖乖的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多干活,干活多了,吃的多就长的高,有力气!我们唱首歌送个我们的妈妈吧!《我的好妈妈》

  真好听,我们和小衣服一起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活动反思:

  今天孩子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思考,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做个有心人,带着孩子们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善于观察习惯,提高孩子对未知事物探索的能力。我愿和孩子们一起努力,一起走进美好的大自然中去探索和发现科学小秘密。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形成与数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幼儿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理解10 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2.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小猴今天来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谁是“聪明智慧星”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教师: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花,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9朵,幼儿点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将它们的数量变成10?

  引导幼儿用个添上1朵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2)请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3)提问: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几?"

  请幼儿复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0。

  (1)在幼儿点数三种颜色花并说出总数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0朵花能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10,使幼儿能发准字音。

  (2)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量是10的物体,巩固对10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想一想,数字10还能表示什么?

  小结:10能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3.游戏巩固:举卡片

  方法:教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字1-10,让幼儿记住。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1张,再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缺了哪1张,

  并从自己的的卡片中寻找出来并举起来,以举卡片快又对的幼儿为胜利者,根据时间掌握游戏次数,

  三、结束

  讲评根据上课情况,评出“聪明智慧星”。

  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9

  【活动目标】

  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很快辨认6以内的数字组合(物体)

  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喜欢上数学活动课。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以实物代替单调的“数字”,活学活用。

  能够快速反应6以内的数字将数字活化。

  【活动准备】

  1—6数字图片、六个实物标示的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数数复习,自然导入

  通过复习1—50的数字,自然过度到本次教学活动,数数字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难题了,他们已经能够很流畅的数出1—50的数字,有的甚至能数更多。

  师:宝贝们真棒!已经学会了数这么多的数字啦!今天呀我们有六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哪些宝宝呢?

  (通过数字宝宝这一游戏直接过度到下一环节)

  二、数字找朋友

  师:小朋友看清楚喽,左边呢有数量不等的棒棒糖,右边是数字宝宝,哪些数字呢?我们来数一数……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左边有一根棒棒糖,那么我们就把这根棒棒棒和右边的数字“1”连起来,好朋友,要手拉手对不对!

  这个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实物与“数字”的关系。

  三、你大我小比一比

  这一环节提供的实物并不是单一的品种,大小不同,直观上并不能很快判断数量多少,必须经过一一的数出来

  宝贝们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给它们比一比谁多谁少

  这个游戏设定是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进行数的比较,更是对数数的进一步训练。

  四、游戏大比拼

  在游戏室事先准备好六个大圆圈,并且都有数字标示(物体表示的1—6)教师随机喊出一个数字,小朋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该数字代表的圆圈里

  这一游戏帮助孩子们快速反应数字,训练数字敏感度。

  五、“画”数字

  这属于拓展延伸,仍然是要求幼儿用实物代替数字,在白纸上画好1—6。

  帮助孩子加深理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6以内的数,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10

  绘画活动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些日子在听随堂课,艺术活动“搞笑的圆”引发了对此问题的思考。“搞笑的圆”是让幼儿对圆进行想象添画。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圆是泡泡,有的说是盖子,有的说是西瓜,有的说是太阳……圆能够变成小猪、小鸡、太阳、花……孩子们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过程中,老师让两个孩子进行了一个想象的“示范”画,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西瓜,另一个孩子把圆添画成小鸡。由于孩子的经验问题,“示范”小鸡时出现了一只小鸡两张嘴的现象。接下来在幼儿的添画中,发现了几乎每个孩子都画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画了小鸡,而且翻版了两张嘴的小鸡呢。

  我想,假如这天的活动不让孩子来“示范”画西瓜,那么会不会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出现西瓜呢?假如老师能利用两张嘴的小鸡“示范画”,引导孩子明白正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及侧面小鸡的眼、嘴的画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许就不会再出现两张嘴的小鸡了。孩子们个个画西瓜,说明了示范确实存在着框住孩子思维的现象,孩子们照画两张嘴的小鸡,说明了示范是孩子积累作画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径。那美术活动到底要不要“示范”呢?

  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方面来说,尽量不要示范作画,透过欣赏等其他途径来让幼儿感受,以期盼不出现统一模式的幼儿作品。从积累绘画技能方面来说,必须的示范画是要的,美术是需要必须的技能技巧的,这是孩子创新作画的基础,只有肚中有“货”,才能创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个人认为,简单的就不要示范。示范是要让孩子学新的技能,要与创新相结合,示范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如何下手,如何创新。

  不知大家怎样认为呢?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11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百科画册.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百科画册.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完成目标上,我们觉得还是很到位。小朋友学着也很轻松,但是我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具的频繁变换,非常复杂,不利于直观的呈现,影响幼儿的接受。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12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13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感受点卡的不同排列形式,会用接数的方法正确目测7以内的数群。孩子们对于数数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他们觉得肯定很简单,以至于在活动一开始有点“轻视”的感觉,都说:“我早就会数数了”、“太简单了”。直到我出示不同排序方式的点卡,刚才说太简单的孩子就开始有一些为难的表情出现了。整个活动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观察能力不仔细,容易错数漏数

  我们一般的点卡中的点数都是按照普通顺序排列的,都是为了方便而排序的。所以当我出示普通点卡的时候,班级中的大部分孩子能够较快地数出点数来。但当我出示改变排列形式的点卡后,问题就出现了。像新朔这样能力较强的孩子在数的时候也要稍微缓一缓,心里默数一下才能得到正确地点数。所以其他孩子在点数不同排列形式的点卡时就有错误出现,有的把7个点数成6个点,有的把5个点数成6个点。问他们怎么数出这些点数的,孩子们就说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如果真的是一个一个数的话错误率不会这么高。于是我请个别孩子上来数,发现他数的时候就把一个点子给漏数了,因为点子的排列顺序其中一个点子排在了最边上,他就没有发现,所以就数错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孩子们太不轻视数数的活动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们任何学习都要认真不能马虎对待,而且要学会仔细观察。

  二、手口数数未能一致,还需多练习

  数数对于我班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有部分孩子局限于光用嘴说1~10,要让孩子手口一致地数数还是有困难。在今天的捆小棒活动中就都体现出来了。我出示一个5的点卡,让孩子们先选好5根小棒,在选小棒的时候我就看到鹂芸边数边拿小棒:“1、2、3、4、5。”但是她却拿了6根小棒,因为她在数4的时候拿了两次,所以总数里就多出一根来了。有的小朋友数的时候念的时候太快,而拿的慢,所以数的数是正确地,而拿的小棒却是少了一根的。在第二次操作的时候我请孩子们数的时候慢一点,边数边看,等到数完之后再检查一下小棒的根数到底有没有数对。刚才数错的孩子也就开始学着自己检查了,虽然有时候他没有检查出来,但是他们也知道了数数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三、动手能力差别较大,需要个别指导

  捆小棒,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绳子把小棒捆起来,我们今天用橡皮筋代替绳子,用吸管代替小棒,让孩子们数完数后把小棒捆起来。在捆的时候就发现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差距很大,有个别女孩子很快就能把几根小棒捆在一起,但是有大部分孩子只能把橡皮筋套在小棒上一圈,根本没有捆住。这时候他们就已经放弃捆小棒的任务了,就开始在桌上玩小棒。后来我就一组一组轮流指导一遍捆小棒的动作,一些能力稍强的孩子就能够尝试自己把小棒捆起来了。但是那些能力稍弱的孩子却都选择了放弃也不愿意去尝试一下捆小棒,这让我感到很惊讶,于是我就跟他们说:“捆小棒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尝试把小棒捆在一起,小棒不散开来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把小棒捆起来,待会儿你的小棒不见了顾老师就没有办法了。”听完我的话,那些原本不愿意捆小棒的孩子也开始动手把小棒捆起来了。在整个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基本都把桌上的小棒捆起来了,偶尔有一两根小棒没有捆好。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14

  【活动目标】

  1.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数数1~10。

  师幼共同拍手数数,从1数到10。速度可视幼儿情况由慢逐渐加快。集体数和个别数相结合。

  二、学习用点表示5和6的数量。

  1.用点表示5。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五个苹果,提问: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呢?教师示范用笔在图片的下方画出5个圆点。引导幼儿学说:5的点卡可以表示5个苹果。

  2.用点表示6。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6个西瓜,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有几个?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6个西瓜?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用笔在图片的下方画出6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正确。

  三、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样物品有多少呢?

  2.提出活动要求。

  请幼儿用画点卡的方式把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数量表示出来。

  3.鼓励幼儿画完后说一说。

  如:3的点卡表示3个西瓜,2个点卡表示2个茄子等。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检查作业。

  教学反思:

  首先这节课是让幼儿以游戏和拟人化的形式来完成数量的一一配对,从形式上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突破了数学的枯燥。以拍手的形式进入环节,让孩子减少了疲惫感,感觉好像是在玩游戏,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比较高。其次,以小兔和水果卡片满足了幼儿的视觉感。

  不过从作业的结果中来看,有很多小朋友对物体和小圆点的一一对应掌握得不太好,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锻炼。下面就来欣赏下孩子们在做作业时的情景吧!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15

  贯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理念,强调让幼儿在接近生活的状态中感知运用数学。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主题《小鬼显身手》,选择了中班数学《点心屋》。活动《点心屋》,将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贯穿始终,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点心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幼儿按包装袋上的数字包装相应数量的饼干,巩固了孩子们对9以内数的认识,轻轻松松地学会了按9以内的数量分类。教学内容的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游戏化是本次教学活动的特色之一。

  活动开始,我以可爱的小猪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幼儿认识数字9。让孩子说说9像什么,说说9除了表示九个点心外,还可以表示什么?等,从而让幼儿感知数字9的实际意义。接着我让孩子按照袋子上的数字,帮助小猪包装点心,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然后是点心上柜,引导孩子根据货架上的数字卡放,把相同的数量的点心放在同一格货架上。最后是以“点心店人手不够,考试招收营业员”为由进行游戏,以游戏的形式模仿成人,根据袋上的数字,包装点心。进一步巩固6-9以内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由于整个活动以游戏为主,从数点心到包装点心、点心上柜、试营业,可以说本次活动就是一次游戏,孩子们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快乐学习。当然,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后,组内老师为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问题“9除了表示九个点心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提的不太合理,可以改为“九个点心可以用数字9表示,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数字9表示?”;幼儿包装用的袋子不要用有色的,孩子们互相检查时都把点心倒出来看,用透明的更方便检查;在试营业招收营业员时,可以制作一些“营业员”的胸卡,使游戏更生动。听取了大家的宝贵建议后,我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并进行了第二次的执教。

  第二次活动,我感觉自己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教孩子们学,而是一个和孩子们共同游戏的伙伴,引领着孩子们共同游戏、共同学习。在与孩子们的不断互动中,我感受到他们对活动的热情与喜爱,让我也感叹到“原来数学活动也可以上的这么轻松,这么快乐”。

【中班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的教学反思10-25

浅谈数学教学反思10-24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0-22

数学概念教学反思10-10

初二数学教学反思10-23

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10-17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反思10-01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09-27

数学角的分类教学反思09-20

数学几和第几教学反思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