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2-12-20 08:46:57
  • 相关推荐
池上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池上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池上教学反思1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古诗教学应当侧重于朗读教学和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我的朗读教学主要分成单个步骤:

  一、学习字词,突出重点。抓住字词的重点与难点,让孩子课前注音练读,课上主要检测朗读的准确性。

  二、划分节奏,读出韵律。古诗的朗读的第二层次是读出节奏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拖腔、连音是他们常出的问题,所以要让他们学会哦划分节奏,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三、抓住诗眼,情感朗读。读诗的最高水平是将诗歌的情感通过声音、表情等传达出来。

  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对于第三步,我抓住了诗眼“偷”字,让孩子说说对于它的理解,让孩子思考这个字是否可以换成“拿”字,又让孩子上台想象并演示小娃“偷”的动作,旨在让学生理解“偷”字的精当和小娃的天真,进而给每一句诗句配上了感叹词(小娃撑小艇-嘿,偷采白莲回-哇,不解藏踪迹-呵呵,浮萍一道开-哈哈),让孩子愉快地朗读,也做一回天真活泼的小娃。

  诗歌是留白的艺术,短短的四句,二十个字,其隐藏的语言甚为丰富,学习诗歌就要先将诗歌读厚,在补白中品味、享受、丰富。诗人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写了事,写了景,却并未直接写小娃采摘成功后的心情和动作,而只写“不解藏踪迹”,可是,去偷采的时候可是“解藏踪迹”的,为什么回来时就不解了呢?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间。完全可以想象,小娃一边撑艇一边得意,一边撑艇一边高兴,一边撑艇一边低头欣赏白莲蓬,一边撑艇一边想象和小伙伴们分享的快乐,一边撑艇一边已经手舞足蹈,乐不可支了。

  作者不直接写小娃将小艇划得有多快,而写“浮萍一道开”一句,也留下了想象空间,且富有动感和画面感。所以,如果再上一次,我会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过程、采莲而归的心情等,通过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池塘的美,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课前的教学案例设想中,我本来就配好图画,想让孩子将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加之,自己引导的不够巧妙,孩子对于小娃“兴尽”“归舟”导致“浮萍一道开”的行为、心理理解不透,所以编讲故事未能实现,只能留于课后。

池上教学反思2

  圆柱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导入阶段时,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从主题图“虽然它们是不同的物体,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征,那就是都有部分的形状是圆柱。说明圆柱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一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初步认识了圆柱,今天我们还将进一步认识它”来揭示课题。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特别注重学生自己操作、讨论、探索的过程。学生得到的结论很多,如圆柱体侧面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展开图与圆柱体侧面有怎样的关系。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研究、自我发现等过程,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加深了学生对圆柱认识,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圆柱特征的过程。教学中,无论开始的观察交流活动,还是后来的操作、比较、验证活动,都是在一个让学生“经历”、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探索”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从而使学生对圆柱的特征从不完整、表面的认识向整体上的把握、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深化。

  纵观整节课,以活动为中心,不只是为了有效地组织学习,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一形式还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到成功。

  本节课美中不足的是,在上课过程中有两家小区的居民结婚,这是我课前没有预料到的。但尽管“噼噼啪啪”压住了学生发言的声音,但丝毫没有减弱学生积极发言的热情。

池上教学反思3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经过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多媒体,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讲解,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根据提纲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扩展。

  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达到优化组合,个别化和大面积施教的统一得到实现!

池上教学反思4

  【教学反思】:

  一、充分利用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我在教学这首诗时,开始运用“创设情景,感染气氛,情景朗读”(这是远教资源的宝贵财富)让学生对生活中没的情景有所思考,站在师生平等的高度和老师共享生活的快乐,并对夏季的荷塘、夏季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一边导看一边导思。利用先进的媒体资源刺激了学生的眼、耳、脑等感官,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好的教师应当是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挖掘其学习潜能的。教师深谙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和熟知的形象营造出缤纷的天地,让学生倍感欣喜,且被深深吸引。深情的配乐范读将诗中的小娃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之意识到:快乐的儿童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

  二、利用资源,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变枯燥的学习为多种感官的综合接触。一直以来,学生对诗人的了解都基于学生查阅书籍或教师口头描述介绍,但是本堂课,我利用资源,配合音乐、画面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学生在美的音乐声、生动的画面中了解了诗人,加深了印象。

  三、利用资源,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诗中的字词。低年级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学会书写。对于学生来说,完全靠死记硬背,枯燥无味。但是,我充分运用远程资源,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当小老师、采摘荷花、莲蓬、捉迷藏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以及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感觉不是在课堂,而是在生活,使学生在乐中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指导学生的书写,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提醒,再板书演示,但是通过远程资源中的书写指导,让学生对生字的整个书写过程有一个动态的了解,生字的笔顺掌握得比较牢固,并且通过整洁美观的汉字展示,学生感受到中国方块字的豪放美观,对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可以作一定的强调,因此学生记忆深刻,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四、借助资源,诵读感悟,体会意境。作为低年级的孩子,想像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对诗句意境的体会也比较肤浅,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以往教师只是结合诗句,讲讲其中的大概内涵,或者有些教师干脆直接把诗句意境以文字的形式板书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但作为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在读中感悟。无疑对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资源,变抽象为具体,使之更清晰、更直观、更精确、更快捷的供学生观察,想象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诗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语文活动经验,轻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课程标准强调:

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书的用途。读书要有重点,同时,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的朗读(看图画读诗句,读诗句想画面,读诗句感悟意境,画配诗……)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学生难以体会的词句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评价中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在评价中适时借助影视资源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出“小娃的天真、可爱、顽皮”——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感情。

池上教学反思5

  《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

  在谈对“偷”的理解时教室象开了锅的沸水,孩子象小麻雀一样争论不休。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问题的感悟与质辩:小娃去采白莲到底是天真还是“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踪迹了,所以这个“偷”字更能体现出小娃的天真可爱。

  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有重点,同时,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其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学生难以体会的词句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评价中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图片资源,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出“小娃的天真、可爱、顽皮”。

  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孩子分角色演一演,这项工作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对这首诗有更真切的体悟。

池上教学反思6

  本月的教研课上,我讲了《池上》这首古诗,这首古诗的语言质朴,用通俗的词句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娃的形象生动的描写出来。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结合插图对诗意的理解也很容易。

  在教学中,我采用看插图导入古诗,先让学生用一句话简要的概括图的主要内容,这样训练了学生的看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接着说,诗人白居易看到这么有趣的景色,写了一首古诗,由此引入新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古诗的意思已经初步知道了。由于本课人的字只有5个,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在读诗句中,相机学习生字。扫清生字障碍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句,注意五言诗的停顿和重音。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对诗意的掌握不同于一、二年级。他们第一次接触书下注释,我就告诉他们,书下注释是我们理解诗意的小帮手。在理解“浮萍”一词中,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查词典,理解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最后,借助插图和自己的理解,在组内说一说诗意,最后是在班级内交流。结合课后习题,闭上眼睛想象诗意。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达到一个升华。

  因为本版块的主题是童趣,我就提问,你觉得古诗中哪一个词,最能体会到小孩儿的天真可爱。在文中找一找。学生马上就说出了“不解”和“藏”等关键词。和本版块的主题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最后学生都知道了:这里的偷采与一般的偷盗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踪迹了,诗人写“偷采白莲”的小娃更能体现出他的天真可爱,突出其童心童真童趣。

  最后,学生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古诗,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很主动,教学环节很紧凑。不足之处是写字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初学钢笔字,写字也是每节语文课都要注重指导和训练的。

池上教学反思7

  白居易的《池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描写儿童的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0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童心的可爱、乡村生活的情趣。

  古诗意境很美,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理解诗句的意思,按照传统的方式,先理解字词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如果学生理解上有问题,我会创设情境,引导理解,比如: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从哪些地方看出?再如:“偷”是偷东西吗?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出示挂图激发灵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学生表达的比较到位,基本没有偏离古诗的意思。

池上教学反思8

  诗词赏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以学生选曲吟唱为能力提升的切入口,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设计了“重朗读,抓意象,品语言,析手法,明感情”这五个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一些得失总结如下:

  一、激趣环节:

  在课堂一开始我就以“黯然神伤者,唯离别也。”入题,要求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等等。这些诗句都是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习,又为本课的创设作铺垫。结果有的学生说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有的学生说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二、朗读环节: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我就以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带读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学生朗读的指导,我不是硬性的示范,而是用提问启发的方式来进行。我问学生“对长亭晚”,该如何划分节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念”字是什么意思?这时该怎么读才识合适的?“今宵酒醒何处?”既然是个问句,要不要停顿。学生很快的豁然开朗。

  三、意象与语言环节:

  我先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诗中所用的意象,然后要求学生调动所学来分析意象,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得非常积极。如谢予舜同学解读“寒蝉”,能够把寒蝉的两层内涵(一是透露季节是秋天,而是渲染凄清冷落的离别氛围)分析得很到位。有的意象,学生能找出来,但是分析不好,这时我能用浅显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解读,如“骤雨”,我问学生下骤雨前,天气怎样,人的感觉如何,诗人写骤雨是为了什么。有的意象是学生根本不会,如“千里烟波”,这时也是以老师引导为主。

  四、手法环节:

  这个环节的实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结合语言的讲解。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动作神态细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问,“年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等,这个环节的教学应该说是顺畅的。

  五、明情环节:

  很多学生都知道是“伤离别”,但是往往忽略了“自古”二字。因此,我问学生“自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这2个字,引导他们思考诗作的情感范畴。

  六、修正作业:

  上课之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上了课,尚有3分钟,我要求学生自己修改预习的作业,看看那些地方是做错的,要修改;哪些地方是写的不够的,要补充。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尚有一些我还没有兼顾到的问题,比如:

  1.诗词的教学,向来要求以读带悟,要求教师一定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而需要投入真情,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进课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课堂融为一体,以自己的范读来感染学生,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朗读素质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朗读不够充分,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一点,作为我的弊病,以后一定要加以改善。

  2.在课堂上,尽管有学生的活动,但是大多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不够充分,今后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3.课堂上学生的鉴赏表达较少,因此我设计了修正作业的环节来补充。

池上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掌握起来难度不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课始,利用复习引入,来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同时,使学生能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为学生自主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编排,分为亿以上数的读法、亿以上数的写法和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三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每个知识点我都设计了3个基本环节,即:

  ①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探索;

  ②交流方法;

  ③练习活动。

  在每个环节,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并通过合作交流寻找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这3个基本环节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尝试探索——交流总结——熟悉巩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通过与伙伴的交流讨论,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在探索新知识的各项数学活动中,学生充满了自信,而一次次探索成功,给学生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本课教学令人遗憾的是,在学生探索完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没有将它与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对比,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以致少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对方法混淆不清,不能正确地进行改写。

  在学习完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题目要求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少数学生也糊里糊涂地运用了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而单位写的却是“万”,在练习课时,应重点强调这个问题。

池上教学反思10

  《池上》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读来朗朗上口。课堂上老师通过这首小诗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到了“童年”的话题。因为这是表现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现在的孩子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儿童时期,更易激起孩子情感的共鸣。

  虽然这首古诗难度不大,学生初读便能理解大意,但对诗中的意境及一些关键词的正确理解还是有难度的。如《池上》中“偷”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将会影响对诗主旨的把握。尤其是如何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呢?于是,我把“诗中有画”的审美方法巧妙地融于整堂课的教学之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诗人王维诗的评价,它代表着诗与画互相融合的完美境界。而这首小诗就用浅显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生动的画面。《池上》就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教学《池上》时,我让学生先美美地欣赏一组表现荷塘美景和小娃偷采白莲的画面,然后。学生很快进入了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在想象中领悟了“偷”字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小儿天真无邪的特点和白居易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课尾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出示了一组描写儿童生活、反映儿童情趣的古代诗歌,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想象诗的意境,然后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用彩笔画出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给画面配上诗句,让诗画合一。想通过孩子们创作的“诗画合一”,培养孩子们书写规范、端正,同时增加趣味性。

  课已完,但还有一些遗憾。古诗中生字的恰当处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低年级学生进入古诗意境?这些问题都留给我不断思索,促使我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思考,促使自己进步。

池上教学反思11

  白居易的《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妙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因此本课的设计,我把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新课一开始,我就展示了荷塘的景色图片,让学生感受荷塘之美,再让学生赞美荷塘,说出荷塘之美。这一环节设计,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学习古诗做好铺垫。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把古诗读通顺,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第三部分是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体会诗歌的情感是孩子学习诗歌的难点。因此,我第三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进入“偷采白莲”的儿童的内心世界,体会“偷”、“不解”的用字之妙,感受孩子的顽皮可爱;抓住“不解藏踪迹”体会孩子的纯真、质朴。本环节的设计旨在使作者情、诗中情和学生情水乳交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但这一环节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体会小娃的天真、可爱时,做得不到位。比如学生在体会“偷”字时,有的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是“偷偷摸摸”,而我没注意,没有把握好这一块生成。在引导学生体会小娃的“天真、可爱”时,本来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来体会的,但一紧张,直接就把答案说了出来,没有通过意境来体会,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诗歌教学重在朗读。所以我第四个环节的设计就重在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这一环节的朗读,我以课件呈现,先出示整首诗,然后逐步加深难度,最后只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从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与意境美,通过熟读成诵和拓展阅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这一环节,由于第三环节拖了时间,导致在朗读上有点仓促。

  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前“松”,后“紧”,作业的时间都没有了。这也提醒我以后的课堂上要注意课堂节奏。

池上教学反思12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提倡自主阅读,尊重学生个体感受。在本课的教学中,无论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两项作业来做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生生互动,让思维在碰撞中跳跃。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的“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此节课的教学中,正因为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有滋有味。

池上教学反思13

  在本次音乐教学中,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透过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通常状况下,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

  ?法国号》是首短小精炼、朗朗上口的歌曲,表现了小主人公每一天兴趣十足、刻苦练习法国号的可爱形象。

  在《法国号》教学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有的放矢的进行了教学。

  一、用肢体语言感受歌曲《法国号》资料。

  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资料既形象直观,又能帮忙学生理解和记忆歌词,同时,让学生针对自己对法国号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利用图形谱,自主参与,学唱歌曲。

  图形谱能够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法国号》歌曲旋律的走向,潜移默化地感受歌曲中的各个要素。利用图形谱能够使学生更加关注音乐,是引导学生聆听的手段之一。使他们能够自主参与到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个性是最后一句的视唱,此方法十分受用。

  三、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本节课的尾声,我让学生查阅乐器家族,引导学生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这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

  本次课堂也有很多不足:

  一、教师的基本功还需要加强,若教师能自如的演奏法国号,就会让学生更深切的感受到乐器的音色和魅力,但是老师不会吹奏。

  二、学生的评价语言很贫乏,还是没有跳出套话的框框。

  透过本次教学,发现问题,认真改善,让今后的教学活动有更好的效果。

池上教学反思14

  一、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读古诗?你们知道哪些诗人?有个诗人的姓很特别,跟颜色有关,猜猜是谁?白居易可了不起了,你知道他流传下来多少首诗吗?三千多首,是流传最多的诗人,比李白还要多呢。为什么白居易这么厉害?因为呀,他小时候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非常好学,学习很认真很勤奋。你们能不能像他这么用心读书?好,林老师今天带了奖品过来奖励给像白居易这么好学的小朋友。白居易小时候很好学,长大之后做官也是个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官,做了好多好事呢。老的时候住在洛阳,他家旁边有个大池塘,有多大呢,有我们学校三个那么大,猜猜看,池塘里种满了什么?

  二、出示课件:白莲

  漂亮吧?男孩子和女孩子相比,谁更喜欢白莲?男孩子更喜欢小动物吧,看到蜻蜓去捉蜻蜓,看到蚱蜢去捉蚱蜢了,女孩子更喜欢白莲。是呀,这一天,在莲花池里就发生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跟一个小女孩有关,你们知道这个故事藏在哪里吗?

  对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

  三、谁来读读这首诗?有没有哪些字不认识的?

  根据学生不懂的字写上拼音,多读几遍,好,现在我们把字念回了,知道为什么这首诗写的是女孩子的故事,而不是男孩子嘛?讲解“娃”字:

  (女)(圭,美玉),造字本义:貌美如玉的女子。

  小娃,就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该怎么读呀?读出“小”的可爱;她在干什么呀?“撑”读出那种“用力”的感觉。“谁在干什么?”“艇”就是很小窄窄的小船。——读(吟诵)第一句。

  “小女孩撑着小艇干什么呀?”

  “天哪,这个小女孩怎么是个小偷呀?白居易怎么会喜欢她,给她写诗呢?”(引导学生理解“偷”是“偷偷,悄悄的,瞒着大人做”)读的时候“偷”要读都轻一点,把那种“偷偷”的滋味表达出来。刚才我们已经看到那美丽的白莲了,这个小女孩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就悄悄地解开家里的小船偷偷地去摘这白莲。我们来看看“摘”在诗中是用哪个词来写的?

  讲解:“采”上面是“爪”,用手去摘树上的果子。所以千万不能把中间写成一竖。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句诗句,“偷”读得轻轻的,悄悄的,“白”要念得短促,强调莲花是白色的,不是其他颜色的。“回”要读得长,满心欢喜地回家。

  小女孩采到莲花太高兴了,她忘记了她是悄悄地出来的,不让大人知道的,结果——

  老师连读最后两句,“不”、“一”读得短促,“萍”“开”拖长。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吗?(“不”的短促,带出关心小女孩的旁观者的一点担忧和叹息;“一”强调了这驶开水道的明显,“开”的拖长有逐渐打开的感觉。)

  故事讲完了,一起来把这个故事有滋有味地来读一下,注意刚才老师是怎么样教你们读的哟——

  全班吟诵《池上》,发现问题指导纠正。小组读,个别读。能把这首诗装到小脑袋了吗?

  四、擦掉一句,试背;擦掉两句,试背。最后全部擦掉背。出示生字“撑”,背所在的一句;出示“藏”,背所在一句……

  五、你们知道吗?白居易不止写一首《池上》呢,想不想知道还有一首写的是谁的故事?

池上教学反思15

  《池上》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秉承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动静结合,简单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偷采莲又天真地不知如何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古诗难度不大,教学时,我让学生先欣赏一组荷塘美景,并用自己的画描述一下画中的景色,接着再结合教材上的插图,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上学期学过的《江南》,学生很快进入了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大致了解了故事所秒回的景象。

  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明确了朗读的三个层次,运用范读、跟读、自由读、连麦指名读,问答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能读准字音,感受停顿,读出节奏,读出趣味的情感。同时,抓住“偷”“解”“藏踪迹”等关键词,体会小孩的天真可爱,感悟作者的情感。

  识字写字环节,对易错的平舌音和翘舌音重点指导,识记字形时,利用构字规律识记以及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组词识记。需要书写得生字共两个“首”和“采”,先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出示动画,书空笔顺,强调书写需注意的细节和难点,随即让学生进行描红并书写。

【池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的反思12-11

教学拼音的教学反思12-19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12-03

比例教学教学反思11-29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11-21

麋鹿教学反思12-18

雾凇的教学反思12-17

耳的教学反思12-15

年月教学反思12-13

孔子教学反思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