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总结

时间:2023-06-02 19:44:48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历史知识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1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

  两大准则: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局限性: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妇女权利受限

  性质: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影响深远的原因:1.统治范围广,传播远

  2.比较完善,系统性,逻辑性强,法理精深

  3.有一些人类共同准则

  4.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之不断修正

  5.其发达是罗马统治者尊重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2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条件

  1.之所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原因: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英国自耕农消失的主要原因:圈地运动

  3.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盟的根本原因:双方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4.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5.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的最主要原因

  6.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丧失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最主要原因:资本输出多而工业投资少

  7.促成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新贵族害怕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于是同阴谋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妥协

  8.从英属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转变的主要因素: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9.美利坚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与交流

  10.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间矛盾激化

  11.萨拉托加大捷被称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的主要原因:美国国际地位提高并增强信心

  12.法、荷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打击英国海上霸权

  13.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美国人民为正义事业而战

  14.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促进西部振兴的根本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15.美国南方种植园主阶级和北方资产阶级进行内战的根本原因:经济利益冲突

  16.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种阶级制度的尖锐矛盾

  17.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18.英国议会军和美国北方军队在各自内战初期失利的共同原因:领导者政策有所失误

  19. 19世纪晚期,美国垄断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0.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1.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的需要

  22.法国大革命成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推动

  2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直接原因: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

  24.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既是成功的措施,又直接导致失败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

  25.雅各宾派专政失败最根本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出现失误

  26.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27.拿破仑对外战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战争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28.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根本原因:法国的扩张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

  29.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复辟的波旁王朝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0.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31.决定圣西门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而恩格斯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者的根本原因:无产阶级的成熟程度

  32.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的根本原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统治权

  33.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4.法国“六月起义”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执行委员会强征工人入伍

  35.决定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空想”性的最根本原因: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36.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深入进行

  37.英国干涉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干涉德意志统一的共同原因:争夺欧洲霸权

  38.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政治统治腐败

  39.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40.19世纪晚期,形成法帝国主义特征的主要原因: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

  41克里木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俄国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42.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的根源: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与腐朽

  43.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原因:农奴制已成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44. 1861年俄国改革的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45. 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迫切需要统一的原因:分裂现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46.德意志在19世纪中期要求统一的根本因素:全德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7. 19世纪末的德国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了政权

  4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49.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但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关系的变化程度

  50. 19世纪中期,引起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51.日本经济垄断组织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其历史原因在于: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

  52.俄、日帝国主义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之一在于:领导改革的核心原属封建阶级

  53.18、19世纪俄国沙皇主动进行两次改革的最根本原因:无力阻挡资本主义世界潮流

  54.俄国纠合法德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主要原因: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55.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5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尚具有不成熟性,导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尚处于手工业生产阶段

  57.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58.与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引起1848年欧洲革命的新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59. 19世纪60、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改革的浪潮,其相同原因;根本原因: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60.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61.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6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科技与工业生产的结合程度不同

  63. 19世纪70年代以后,导致动力工业发生革命的主要原因: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64.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内燃机的发明

  65.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平衡性加强的决定因素:各国科技和垄断组织发展水平不同

  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

  67. 17-18世纪中西科技文化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的根本目的:限制君主的权利

  2. 1660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国王分别召开新议会和三级会议的共同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4.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主要目的:维护自己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5.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6.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的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8.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的直接目的:镇压反对派

  9.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最终目的):使俄国成为西欧式的`大国,增强俄国实力,巩固贵族地主商人的国家

  10.彼得一世鼓励发展手工工场的目的:增强俄国实力

  11.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确保贵族地主利益

  12.推行“铁血政策”来统一德意志的根本目的: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3.普鲁士于1866年发动普奥战争的直接目的: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

  14. 1869年日本政府实行“奉还版籍”的主要目的:实现全国政治统一

  三、作用 影响 结局 结果 后果

  1.《权利法案》的最主要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专政

  2.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5. 19世纪中期,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主义在欧美国家取得全面胜利

  6.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法国1794年热月政变、1799年雾月政变、1830年七月革命和1848年二月革命的相同结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

  四、特征 特点 表现 标志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

  2.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主要特点: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进行斗争,开始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3.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显著特征: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垄断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5.日本垄断组织产生的最大特点:在政府保护下产生

  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时俄国社会状况的相同特点: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标志: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

  8.英国资产阶级最终夺取政权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9.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进入高潮的标志:波士顿倾茶事件

  10.北美独立战争前,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

  11.南方奴隶主挑起美国南北战争的标志:南方军队炮轰萨姆特要塞

  12. 19世纪末美国垄断的标志:大量的托拉斯

  13.美国侵华新阶段的标志:“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4. 18世纪晚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的标志:雅各宾派(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权

  15.标志近代世界体系开始真正形成的两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17.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机器制造业已实现了机械化

  18.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19世纪30、40年代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9.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20.标志法国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的事件:1830年七月革命

  21.1917年,俄国七月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到资产阶级手里

  五、实质 本质 性质

  1.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资本原始积累

  2. 1640年英国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实质:资产阶级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内战,大块拍卖土地的政策,其实质在于: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资本主义所有制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两次内战之间的议会同军队斗争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农民的矛盾

  5. 1649年建立的英吉利共和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

  6.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

  7.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8.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和“平等”要求的实质:反映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9.《人权宣言》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10.拿破仑的失败和维也纳体系建立的实质:法国的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势力的力量

  1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性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帝国

  12.彼得一世改革的实质:农奴主阶级实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13.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清除封建割据状态

  14.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实质:使用奴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

  15. 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六、依据 条件 前提 背景

  1. 拿破仑能在1799年夺权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希望他稳定政局

  2.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长足发展的根本前提:统一市场开辟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4.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武装倒幕取得最后的胜利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高二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中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校长曾经对我们说:“一堂课的内容对老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三、坚持从末位抓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

  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

  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汇报给班主任最终取得他们的帮助共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努力。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我深知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谦虚谨慎”是校长告诉我的真理。

  六、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阶段性复习课,力争通过阶段性复习巩固充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3、认真的进行试题测试研究,把握高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做到为战而练;

  4、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突出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悟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性的重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我与学生共成长”,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4

  一、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

  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

  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4.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5

  本学期我以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认真切实抓好本组的教学常规工作,全面投入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利用教研组的资源,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利用前往泉州进行课改培训和前往上海交流学习的机会,不继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在教学不断渗透德育,以德育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在高一年开展了古民居的背景研究性学习,下面我主要针对带领学生开展活动方面进行总结。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深入到周边的古民居进行实地的考察,通过学生对身边事物的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转变学习的模式,培养创造思维以及对事物的思考、分析能力和敏锐的动察力。此外,树立小组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又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开展第二课堂。在调查当中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也很积极地参与进来,并且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同时对我本身也是个很好的促进和提升。

  1、开题和理论阶段的引导。

  这是整个课题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理论的教学当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人结合学生的身边知识以及对古民居的体会入手,将当地特色融合进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感觉到一种探究性的思考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学习,感觉到古代人类的智慧力量,同时也加强了对古民居的认识,而这部分的教学以老师的教学为主,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结合多媒体技术放映图片、视频等方式,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知识的领会。

  2、野外的实地调查。

  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带领学生外出考察那么简单,它需要老师进行大量的知识引导以及学生的大量知识学习掌握,并且在事先要求组长讨论分配工作,并且要准备好野外的考察工具如相机、绘图纸、皮尺等工具,同时老师要进行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能就知识讲知识,要根据实地的情况来进行讲解和解释,要准备好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并且能进一步扩展该部分知识的引导。

  分阶段进行调查,既要让学生在考察中应用知识、获得知识、提升知识、思考讨论问题、还得有所递进关系,根据这个特点我选择三个地点(这些地方的确定是在学生的推荐与帮助下进行的):岭山百年老厝、三光天60的历史的华侨大厝、最新的大厝。从民居的时间演变来进行考察,分年批次。在百年老厝当中学生领略了古民居对自然的适应和传统封建文化的的影响,而华侨大厝则从现代的眼光去看待民居在中西文化结合之下的变化,并且通过民居去窥视当时的时代背景;现代大厝则着重研究晋江建筑对古民居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发展。

  3、 整理资料阶段。

  在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学生对民居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领悟,进行分栏目的理论提升有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同时将这方面的科学素养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我引导他们从对气候的适应、受水源的影响、传统文化对民居的影响、时间的演变中发生的变化、现代的延伸与变化等方面。学生通过讨论将野外学习和调查的零散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且有一定的理论提升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表现所学习的东西。

  4、成果展示阶段:

  在这个阶段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和感悟,我让他们分成2种方式进行展示:小组总的汇报和个人的汇报相结合。学生通过课件和照片、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方式来全面展示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感悟和收获。在展示中给学生一次充分的表现机会,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对知识的获取、表达等机会。

  通过这次教学指导中我收获了快乐外,还获取了很多平时教学当中无法直接获得的东西,感悟如下:

  1、师生感情的明显增加了,学生在校园和课堂学习中对老师的态度发生很大的改变,由衷地感觉到师生的关系与感情

  2、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我教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的地理学习欲望和成绩明显上升,而且也更敢于向老师提问,也开始形成问题意识和一定的科学素养。

  3、非功利性的东西会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动力,现在的教育总是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急燥,而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指导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快乐与动力。

  4、在教学中我不断地促进,古民居原来是我大学的毕业论文,刚开始选择这个题目也是因为熟悉,从而感觉到得心应手,更加容易引导学生去研究,但随着教学的深入我感觉到旧知识的不足和缺点,也感觉到知识的不够,于是我又开始进一步思考一些大学没有思考到的东西,尤其是理论的提升方面还远远不足。而且教学不同于研究,重心从自己的研究到如何引导学生去做,还得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如这次研究的递进性教学是之前没注意到的。在野外调查中由于不断引导和学生的提高当中我不断地发现以前所没发现到的东西,如雨水的排放暗渠设计、华侨对古民居的演变影响等方面总之,在教学中我也不断地充实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养。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6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①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深刻的背景。

  ②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从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统帅军队,参与政治。十将军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③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考点:罗马法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①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②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③罗马法的核心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以购买奴隶,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作用。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②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③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7

  一、分封制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分封制的意义

  1、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逐渐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分封制使得各诸侯在自己领的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权,这为西周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3、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8

  在充实、忙碌和愉悦中,一学年的工作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学年教师的大力支持及本人的辛勤努力下,经过一番努力拼搏,也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赋予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现主要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相上,严于律已,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

  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已的言行,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政治学习并认真做好记录,领悟其精神实质并将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使自已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在业务上,求真、求实、求善、求美,努力进取,踏实做事;在风格上,谦虚、谨慎、平和、宽容,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工作中,敬业、乐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皆尽所能,任劳任怨;一直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作为自已的为师准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上,认真钻研,更新观念,勤下苦功,完成教学任务

  本学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认真钻研新课程,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教材跨度大,在备课过程中能处理好通史与专题史之间的关系,注意模块之间的联系。专题史体系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存在理解上困难,对此,我在坚持新课标的前提下,对每课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进行重新整合、梳理,大胆取舍,深入浅出,形成系统性。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以一些知识点为切入口,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教学情境或者是联系现实,适时利用知识容量大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多参与到我的教学中来,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中原本枯燥的知识。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学中,继续运用传统教学中的优良教学方法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生成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贴近时代的步伐和精神,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

  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尽快适应课改后的.教学,我曾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准备内容详细并配有知识结构的新课学习提纲,让学生先预习,再学习,这样对于容量很大的教学就容易了许多,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感觉吃力了。

  2、认真解读教材,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高考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因此,我仍把提高每一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主要任务。教学中,我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的原则,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多给他们拓展思想的空间,在备课时选择了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能培养他们多种思维能力的开放性习题和思考题,有些学生在课后主动和我探讨这些问题,从中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好;我没有放弃每一名差生,而是因势利导,在批改中和课堂上,我经常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并利用中午或是间休时间和他们谈话,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对他们讲学习历史的方法,并耐心地领他们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再帮助他们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以尽快提高成绩。

  现在这些学生学习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也表示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对于那些不太引起我们注意的中间生,我也是经常向他们征求意见,帮助他们分析考试中的得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课堂上,我所教的班级几乎看不到睡觉的学生,学生的整体学习劲头也很足。

  3、认真挖掘教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利用了近五个月的课余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几乎是能查到的资料我不知翻阅了多少遍,针对每节课上的每一个重点知识,逐一的从不同角度精选和设计了各类习题,并写在课本相应的知识点附近,主要以备期末复习时使用;同时在每几节课中选编几道典型综合问答题并配有答案,汇编成册,形成了我个人的习题集,我把它命名为“历史必修1题库”,共收集选择题1007道、材料题55道、问答题103道,共计1165道,这也是我在新课改中对知识的积累和延伸,虽用了我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但看到这些被我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资源在课堂上得到合理利用时,我也感到了一点欣慰。

  在期末复习时我主要是针对学生薄弱的材料题进行了精讲精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问题,从材料中如何提取有效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通过55道典型题的训练,现在大多数学生已学会了基本的答题思路,形成了良好的答题方法,同时也规范了答题格式。

  4、集体备课,发扬备课组协作精神。

  新的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合作意识,我与同组的老师经常一起备课,有问题一起探讨、研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历史知识的整合,课程资源的利用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资源共享,怎样处理好教材、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何导入、讲授新课中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理、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等一一进行切磋,以免在的教学过程中走弯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一起合作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在教学中适时利用。

  5、精选各类习题,认真批改,及时评价。

  本学期分单元对学生手里现有的习题册《全优设计》进行了全面批阅。在期末复习时为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以提高成绩,共精选材料题55道,问答题37道。对55道精选材料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讲解,对学习认为较难的问答题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和带领学生集体背诵。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尽管做了很多工作,也付出了很多,但我深知自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够,性情有点急躁,有时对待学生过于严厉,对个别尖子生的转化工作力度不够,对尖子生能力的培养稍嫌不足。在教育科研方面,虽然平时学习了很多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但今年显得笔耕不勤,没有写出什么好的感悟之类的成文东西。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力争改正不足,继续努力提高自已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改进工作方法,以我的热心、精心、恒心、爱心、耐心、细心投入到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已的微薄之力。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9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10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1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 时间:(1978年)

  2、 原因: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3、内容:(1)、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2)、管理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1983年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消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3)、购销制度: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4、意义:(1)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

  (2)意义: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的创办,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时间:1984年

  2、 原因:(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4、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5、 内容:(1)、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职工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挂钩。(2)、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 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12

  非常感谢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各位同仁的帮助,使我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圆满完成,针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规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归纳每课知识要点,形成知识体系。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组讨论PK,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各个章节的讲解上都提前进行集体备课,交流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有时邀请组长来听课,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目标生的辅导力度。对目标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目标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目标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目标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目标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习,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对教学还应进行更深刻学习和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使自己早一日成为优秀的教师。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13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

  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

  2、西周的分封:

  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影响:

  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

  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

  4、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14

  一、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4.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高中历史知识归纳

  一、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三、《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高中历史知识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 ,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 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 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_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15

  1、筛选法:根据高中历史审题,搞清高中历史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高中历史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高中历史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高中历史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高中历史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高中历史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相关文章:

经典高中家访总结01-27

高中个人总结10-13

高中月考总结11-04

高中寒假实践总结04-26

关于高中教学总结05-21

高中工作总结05-27

高中期末总结05-15

高中课改总结05-14

高中教研活动总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