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时间:2023-04-13 19:30:46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12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昆虫记》优秀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1

  读完《昆虫记》,我不得不佩服法布尔:科学、自然向来都是严谨、枯燥的,但法布尔竟将它们写的如散文一般,文笔优美,令我爱不释手,难怪鲁迅先生将《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难怪法布尔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侯选人啊!

  读着《昆虫记》,我不禁疑惑:这还是我讨厌的,不断嚣张鸣叫、丑陋的昆虫吗?我感觉他笔下的昆虫并不是那么讨厌甚至还有几分可爱,昆虫们似乎都是他的宠物,语言之生动诙谐,让我身临其境。我必须要重新面对这些我原来厌恶的小生灵们,他们的生活也教给我们许多道理,他们也是人类之师:蚂蚁的'辛勤劳作告诉了我们要团结一致;石蚕幼虫的小鞘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来保护自己。

  法布尔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家庭,本来连饭都吃不饱,父母都不喜欢昆虫,也反对他研究这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下,法布尔依旧乐此不疲的观察着他的小宝贝们。究竟是什么,让法布尔为这些小虫子奉献了他的一生一世,呕心沥血的观察、写作呢?我读完《昆虫记》和作者简介终于找到,是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使得他对昆虫十分痴迷,也正是兴趣,使得他成为一代昆虫学家。

  我们也应该向法布尔一样,多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我们才会乐此不疲地研究,对学习充满了动力,效率也会提高很多。也只有兴趣,才能使我们获得启发和激励,百折不回的顽强奋斗精神。你去喜欢它,你才会去做好它!从法布尔身上,我们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好几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这本书里描写的昆虫让我目瞪口呆。比如爱吃粪便的粪金龟,爱吃卷心菜的菜粉蝶宝宝,热爱唱歌的蝉,爪子像镰刀的螳螂……

  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蝉,并不是因为它有嘹亮的歌声,也不是因为它有酷酷的身型,而是因为它有超常的耐心。蝉宝宝出壳“着陆”后要十分小心奸诈的蚋和狡猾的蚂蚁,因为他们会吃掉柔弱的蝉宝宝。因此,蝉宝宝一“着陆”就要挖个洞藏起来,躲在洞里生活四年、脱四次皮之后才能出来。出来之后的蝉还要再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脱最后一次皮,这样,蝉才可以高声地歌唱、自由地飞行。人们常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要耐心等待。这说的就是蝉啊!

  我很佩服蝉。它们呆在黑暗的洞里度过漫长的四年,出来到外面光明的世界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一个夏天。我真不知道在洞里呆上四年的蝉是怎么熬过来的!一只小小的蝉,尚且知道耐心等待的道理,何况我们这些高智商的人类呢?当老师布置几道难题时,同学们就没有耐心了。这些题虽然有些难,但也不是难得做不出来。况且,为什么别人能做出来,而我们却做不出来呢?我想,那是因为我们太懒惰了,没有做题的耐心,没有等待的毅力。

  读完蝉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像蝉一样,做任何事要耐心等待,坚持不懈。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当蝉在树梢高声歌唱时,请你不要烦躁,请你不要厌恶,因为蝉坚持了四年的蛰伏,才换得了这一欢唱时刻啊!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介绍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让我了解了许多昆虫世界的奥妙。(点评:开头说明读书收获。)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耗费了一生的时间,终于写出了《昆虫记》这本巨著。《昆虫记》中,有萤火虫,有黄蜂,也有象鼻虫、蝗虫、蟋蟀……数十种昆虫都作了详细的介绍。(点评:简单介绍书籍内容。)

  法布尔虽然是一个动物学家,但他的文笔流畅、优美。如《萤火虫,草丛里的星星》这篇文章,作者把萤火虫的脚比作“蔷薇花的指头”,把它那会发光的小灯比做“一盏希望的灯”。法布尔的比喻形象又贴切,读来让人如临其境。文章还详细地解释了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它是怎么捕捉猎物的,它身上有什么特殊器官……生动的语句,准确的用词,我仿佛看到一个个精美的昆虫视频。(点评:评论作者行文用笔,引出下文的收获和体会。)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明白了细心观察和生动表达的重要性。有一次,老师叫我们写一篇小动物的作文,我回到家就把养着小金鱼的鱼缸摆在桌子上观察起来。我发现小金鱼在游动的'时候尾巴都是撑开的,真想一条大大的宽摆裙子。我便在作文里写“小金鱼游动的时候尾巴一摆一摆的,就像一个穿着宽摆裙的小公主在水里巡视。”这一描写得到老师的肯定。(点评:举例说明自己的读后收获。)

  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都值得我学习,没有仔细的观察,没有坚持不懈,法布尔就不可能写出震惊世界《昆虫记》来。(点评:结尾升华主旨。)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4

  《昆虫记》曾经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部巨著是由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他从小就非常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并真实写下它们的本能和习性,才写出《昆虫记》这部巨著。因此,他深受到了全世界人名的尊敬与爱戴。

  《昆虫记》里面详细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比如:螳螂、蜘蛛、蜜蜂、蚂蚁、莹火虫,等等……里面的一字一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昆虫们独一无二的特点;娇小的莹火虫,它的对手竟然是如樱桃般大的蜗牛!真是太虚不可思议了!它先用自已身上携带的武器—刺!去扎蜗牛的背部,蜗牛以为是在给它按摩,所以就没有搭理莹火虫,大约扎了二十下左右,蜗牛就完全没有反抗力了,原来,莹火虫身上的刺含有毒液,每次在扎蜗牛时,它就会将毒液输入到蜗牛的身体里,这样子才会让蜗牛没有了反抗力。然后它将蜗牛从壳里拖出来,最后,它就可以一点一点的.享受鲜美的蜗牛肉了。这也让我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同时,我还知道莹火虫身上有着明亮的“小灯笼。”让科学有了启发,经过对莹火虫的观察和研究,才发明了电灯,让我们的生活从黑暗中得到光明。

  读完《昆虫记》这部巨著,让我知道大自然中竟有如此多的昆虫,昆虫的样子和名字也意义不同,在昆虫里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蚂蚁遇到困难时有团结友爱的精神,泥水匠蜂在造房子时,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蜘蛛织网有坚持到底,弃而不舍的精神,螳螂捕食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蜜蜂采蜜有着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和无私奉献还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和品德。等等……所以,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的生物,保护昆虫,爱护地球!既然昆虫里有如此多的奥秘,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昆虫记》寻找昆虫中的奥秘吧!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5

  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家无论企及的,因为它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有着让文学家也拍案叫绝的形象和生动。人们常说文学需要激情,科学需要冷静,但法布尔却用自己的一生和他的《昆虫记》告诉我们,文学和科学并不是泾渭分明,它们都需要激情和冷静,而在这二者之上的是需要真实和真诚的。

  那就先认识一下大作家法布尔吧!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圣莱昂的一户农家,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植物、虫类。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任自然科学史老师,一次偶然的野外上课,再一次激发了他的“虫心”,他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靠自修,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达尔文称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法布尔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作品。

  介绍完了法布尔,现在我们就走进他笔下的昆虫世界。

  螳螂是昆虫界最优雅的杀手,螳螂有一件绿色的外衣,它的身体纤细,生性残忍,用它硕大健壮的大钳子,杀死自己的同族与丈夫,他有时也会成为几只蚂蚁的盘中餐,这就是法布尔笔下的螳螂。

  矿蜂是一种身材细长的蜜蜂,它们十分勤劳,它们会用水泥做巢,它们之间互相谦让,它们为家族兢兢业业,他们十分可爱,我喜欢它们的勤劳。

  我认为《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文学的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作,法布尔用生动的语言,细致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种昆虫的生活习性。为什么法布尔会描写出这么可爱的昆虫。因为他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热爱大自然的一切,执着探索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他所热爱的科学。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保持美的心灵。热爱大自然的一切,拥有对所有生灵的热爱。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6

  一本好书就如一个伙伴,多了一本好书也就多了一个伙伴。《昆虫记》就是我的好伙伴。

  这本书详细描写了昆虫的外表、生活习性等。这一切作者都写得栩栩如生,看着看着我觉得作者仿佛把我们领进了一个昆虫的王国,里面生活着许多千奇百怪的昆虫,作者便带着我们去观察它们,去探索它们。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蝉是勤劳的,螳螂是凶残的,石蝉是聪明的……

  螳螂长得纤细优雅,它的长翼轻薄如纱但是它却十分恶毒。螳螂会吃掉丈夫,抛弃子女,任其自由闯荡。它也非常凶残,它会静静地等在草丛中只要一有小动物就迅速的准备迎战,结果呢?肯定是螳螂赢啦。有个成语叫笑里藏刀,跟螳螂配呢!螳螂真是昆虫世界中的美丽杀手!

  与螳螂相似的还有一种叫狼蛛的昆虫,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是,狼蛛出手总是小心翼翼,以免丧命。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以精炼的文字写出了自己对昆虫的.热爱之情。他出生寒微,家里的人也不同意他对昆虫这方面的研究。他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刻苦,摆脱了自己寒微的处境。同时又利用空余时间继续自己的昆虫研究,最终写出了一本巨著——《昆虫记》。在这本书里一字一句都能感受到作者对昆虫的喜爱。

  在我心中昆虫是一个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的东西,有时一条毛毛虫爬过我就拿砖头去砸,现在想起我觉得很尴尬。一条毛毛虫也是一个生命,这世界上并不能缺少任何生命,难道我连这些都不懂吗?但是自从我看了《昆虫记》之后我决定洗心革面,做一个爱护昆虫,珍惜生命的人。我多么想和作者一起去探索,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蝉,并不像拉封丹寓言中说的那样,蝉是勤劳的生产者。《昆虫记》还清晰的讲述了一些很难观察到的昆虫。

  《昆虫记》像一盏明灯为我点亮了通往昆虫王国的大路,它使我们对昆虫有了一定的了解。昆虫虽小但能给我们带来无数的奥秘,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让我们和昆虫亲密接触吧!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7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的昆虫有哪些?我想大多数人不知道太多,因为我们都忙于别的事情而忽略了这些细节。可是,就有这么一位老人,他耗尽了毕生心血观察昆虫的美姿,倾听它们演奏的美妙乐章,并挥笔写下了昆虫巨作——《昆虫记》,这个人就是法布尔。

  《昆虫记》是一本昆虫学巨作,它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记录了这位老人所观察的昆虫事实。描绘了如蝉、萤火虫等昆虫的习性,以讲故事的方式揭示了这些即熟悉而又陌生的昆虫鲜为人知的秘密,书中没有简单说教的呆板,更没有纯粹科普的乏味。书中,我们会沉醉于蟋蟀美妙的歌声,惊叹于蜘蛛织网的小巧玲珑,紧张于蜈蚣与蝎子大战的惊险……

  其中蜈蚣与蝎子大战的片段非常精彩,法布尔把蜈蚣与蝎子的大战写得一波三折。文中蝎子先发制人,用大大的.钳子夹住蜈蚣,蜈蚣也压着钳子,可无济于事,双方势均力敌。最后蝎子抬起毒针在蜈蚣身上猛扎三下,筋疲力尽然后休息了。原以为蜈蚣会毒发毙命,可是蜈蚣用嘴舔了几下伤口,竟有奇迹般的恢复了活力。第二天它们又进行了搏斗,蜈蚣又被连轧了三下,终于在第四天一命呜呼了。

  在这几句话中,蝎子与蜈蚣打斗的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两只昆虫的威风跃然纸上。

  法布尔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好的段落,和他观察的态度离不开。我想,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法布尔已经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有一次,我上完奥数回来做习题, 其中有道题有些难,我不免有些躁动,我做了三遍,还不会,于是我便笔生气地一扔:“不做了!”可这时我又想到了法布尔,他观察昆虫从来都是坚持不懈的,不到搞懂决不罢休。想到这里,我再次拿起笔,又一次次地演算起来,最后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像法布尔那样坚持不懈,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相信,天大的困难都会被克服的!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8

  《昆虫记》是一本描写昆虫生活习性的书。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我惊叹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细腻的写作手法。这些小昆虫在作者的笔下像人一样有灵性,肚子饿了它是闷声不响,捕到昆虫吃起来又风卷残云一扫而光,吃饱了它又会高兴地“瞿瞿瞿”地高唱起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孔雀蛾的描写,只见它“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有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我想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他在贝格尔号舰上旅行了5年,一路仔细地观察和记录,采集了大量多的珍贵的样本。他就是通过仔细地观察,最终才得出了伟大的结论——《生物进化论》。我又想到了新中国初期,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是通过千山万水对多地地质的采样,仔细地观察和研究,预测到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且都一一应验。

  联想到自己,我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每次老师叫我写作文时,总是想不到好的'题材。有一次,我在小区里,一阵风吹过,树枝被吹得歪歪斜斜,一只蚂蚁摔倒妈妈的衣服上,地上也有多个摔下的蚂蚁。哦,蚂蚁是被大风从树上吹下来的,经过仔细观察,蚂蚁们在搬家,它们都急急忙忙的排着队搬着东西往树上赶。妈妈说:“看这情况,蚂蚁往树上搬家,是天要下大雨了。”果不然,天气预报明天有大到暴雨。想不到小小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从而获取鲜活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这是我读完《昆虫记》后的感想。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9

  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有很深的感触。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地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以及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因为作者写得生动有趣,所以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很长,呈扁梭状,其前半部下侧生着两行锋利的锯齿。靠内侧的一行,长短相接的排列着十二个齿长齿为黑色,短齿为绿色。”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返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即使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的。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10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今日,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境读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昆虫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我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礼貌。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11

  法布尔不仅是个昆虫学家,还是一个文学家。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耐读正和他那细腻风趣的文笔有关。很显然,在他的眼里,这个昆虫的世界是如此有趣,他是那么地热爱这些昆虫,所以笔下的昆虫都是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他对昆虫充满了感情,在这里,昆虫就是他的朋友。

  当他想去挖黄蜂的窠巢时,选择早上动手,因为这时候“我希望清晨的冷气多少可以为它们降降火气,削弱它们的恼怒和气焰。”他说“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且优雅的身材。”说到蜜蜂的寄生虫,法布尔愤愤不平:“这些心狠手辣的强盗鸠占鹊巢,把别人的家占为己有,却毫无羞愧之心。到了来年,巢穴的主人早已惨遭不幸,而坏事做尽的恶棍却顺利地迎来了自己的幼虫。”清道的甲虫犀头母亲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孩子,连续四个月不吃不喝,实在困了就在旁边睡上一小会儿,打个小盹。法布尔对这样的牺牲精神赞赏有加:“这位母亲就是这样辛苦地看守它的卵,为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真是操碎了一颗心。”这样的文字,读起来会是觉得在读科普文章吗?不,这就是文学作品,有趣神奇的文学作品。

  读着《昆虫记》,我不得不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牺牲精神所震撼。他可以为了观察捕蝇蜂,站在烈日下半天不动;他可以为了了解蜣螂的做球过程,躺在地上与蜣螂为伍,脏?那算什么;他可以冒着被黄蜂蜇伤的危险(实际上经常被蜇),无遮无挡地站在蜂窝旁看蜜蜂如何喂养它们的孩子;他可以在松树林里和松毛虫相伴到深夜;他可以整天整天地呆在昆虫室,眼睛不敢眨一下地观察那些幼虫的'孵化过程……也许任何人的人生都该这样吧,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为之付出,为之牺牲,才能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我相信他是快乐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吃再多的苦,也是一种乐趣。

  读完这本书,我想说,感谢法布尔,因为这世界有这么个奇人,有他一辈子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才可以读到这本奇特的书。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 篇12

  我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里面介绍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昆虫。下面就由我想大家讲一些昆虫记里面的内容。

  第一章讲的是爱昆虫的人,里面讲了一个小男孩以前非常喜欢昆虫。它讲了那个男孩的梦想,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块自己的地,这样就可以养上一些小昆虫,还可以养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还要搭上一个小屋,好让自己在这里长时间研究。

  第二章讲的是昆虫的颜色,里面主要讲的是昆虫的颜色是怎么来的,特别是变色龙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其实这些都是尿色素起的作用。有的昆虫就用这个尿色素来躲避坏人的追击。因为本书页数太多,所以就不一一介绍了。

  我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昆虫的一些小知识,让我懂得了昆虫是怎样繁殖的;怎样寻找食物的;为了自己的.生存如何与大自然斗争;身体的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昆虫妈妈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昆虫宝宝的;昆虫之间是怎么交流的。

  还有这本书告诉我昆虫不是我想像的那么恐怖,我们要仔细的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大自然昆虫的奥秘。其实我原先很不喜欢昆虫,因为我小时候我爸爸经常拿虫子来吓唬我,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觉得昆虫是很恐怖的,到现在我看见昆虫有时也会左右逃窜,弄得同学们哭笑不得。我想大多数的同学喜欢蝴蝶吧,因为蝴蝶有着五彩缤纷的外表颜色,特别漂亮,从这本昆虫记中,我明白了:漂亮的蝴蝶只能观赏,不能去捉,它有毒。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受是:我觉得任何一个动物、昆虫,也包括人类,都有着捍卫自己领地、食物、后代的光荣使命,让自己、家人可以活得更加舒适开心。我们要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02-13

优秀读后感:昆虫记02-02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01-26

昆虫记的优秀读后感03-02

《昆虫记》优秀读后感15篇02-23

昆虫记的优秀读后感15篇03-20

《昆虫记 》读后感02-15

昆虫记读后感02-20

昆虫记经典读后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