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3-06-14 13:08:53
《论语》读后感(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1

  我读过许多书,对我很有帮助的是《论语》。

  《论语》可以说是我的无声老师。小时候,一有困难,就去找它。比如,一年级时,我总是吹牛皮,又不敢去做,后来看到“子曰:耻其言而过其行”之后,我便不说大话了。当我学习时浪费时间,想起孔子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赶紧抓紧一分一秒写完作业。不想学习时,想起孔子的.话“博学于文,方可成大事”又开始争分夺秒的认真学习。学习上我一直认为只有死记硬背才行,读了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才明白,学习一味死记硬背不行,只有边学边思考才行。

  在有疑问时,读一读《论语》,仿佛孔夫子就在身边为我解答。

《论语》读后感2

  孔子还非常挑食,《论语》读后感150字。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得不好,不吃;不合时令,不吃;切割得不好,不吃;没有合适的酱,不吃。我想,现在最挑食的小孩,恐怕也只有他的三分之一罢了!

  读完《论语》,我不仅对孔子的敬佩更进一步,而且更多了一种亲近感。孔子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至圣”,他也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他似乎从书上一跃而下,成为我的一个好朋友。

《论语》读后感3

  读过《论语》以后,我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做人要有仁德。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它的意思是让我们多和有仁德的人交往。

  这本书还告诉我,做人要懂得孝道。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所谓孝道,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它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要诚心孝敬父母。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不仅懂得了做人要有仁德,而且还要诚心地去孝敬父母。

《论语》读后感4

  昨天,我读了《论语》。

  我读的是论语中的《里仁第四》:子说:参乎,无道一以贯知。曾子说:唯,子出,门人问:什么意思?子子说:父子之道,中束,而一只。子说:父母在那里,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父母在那里,不远,旅行必须是方形的”。他们的'意思我说: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去很远的地方,认为一个地方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这样父母才能找到你。

《论语》读后感5

  本文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它的意思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孟母三迁的故事以及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此很有些相似之处,都强调优秀的外在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外在环境对人各方面的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品位、处世方式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出身时代官宦家庭的子弟,一般都是经纶满腹,温文儒雅,言行举止之间与寒素出身的人虽不敢说有霄壤之别,用泾渭分明来形容应该不为太过。…

《论语》读后感6

  “三年不变于父之道,可谓孝顺。”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年不改变父亲教给我们的行为风格,可以说是尽了他的.孝道。

  我觉得这句话真的是对的,这不正是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吗?

  人做事就是要讲信用,尽自己的本能孝道,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论语》读后感7

  首先,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使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导致文学作品的成败。

  其次,说到塑造人物形象,虽然《论语》不是小说和传记,主要是塑造人物形象,但它记得生活的`小片段,从侧面描述人物的技巧,对后世影响很大。

  最后,《论语》仅限于其所采用的风格结构,叙事风格略逊于其他风格。以上几点,可见《论语》叙事的精彩与洗练。

《论语》读后感8

  我们生活的最高境界不是古代的极端选择,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们改变生活状态,以快乐的信念面对世界,与他人和社会建立和谐的关系,是一种生活态度。

  子说:“仁远吗?我想要仁慈,斯仁到了。”当我们真的愿意拥有这颗心的时候,仁爱就会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和世界就会变得美丽!

《论语》读后感9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想起了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我完成了作业,去玩了。没想到,我一出门,就听到妈妈叫我:“柯润,我们来看看乘法公式。如果你熟悉它,你可能会有新的理解。”

  我非常不情愿地背诵它。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老师教乘法加减,我看到这一点,不禁想到乘法公式,立即解决了。

《论语》读后感10

  最近,我又拿起了《论语》经历这本书。

  我记得幼儿园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论语》的经历。让我们读一读,好好体验一下书的精髓。我也粗略地读了几本,没有好好思考。

  上次听了金丽菊先生的《论语》阅读报告后,我决定仔细阅读丹教授的《论语》经历,体验孔子的儒家理论。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论语》读后感11

  前几天,我们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感受很深。

  这本书一共写了三十个小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卧冰求鲤》。王祥让我大为感动。虽然是继母,但仍然用自己的`生命来感动她,用像生母一样的爱去爱她。有一首诗写得好: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论语》读后感12

  我非常欣赏孔子的学习观。他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这与当今社会对儿童的要求非常一致。

  今天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注重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培养。

  而这些,孔子多年前就用一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论语》读后感13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论语学习班。

  我读了《论语》,知道《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本经典书。通过这本书,我可以与古人交流,向古人学习。我喜欢的人物有子路、燕回、南宫——我喜欢的句子有“伯夷、叔齐,不读旧恶,抱怨是希望。”

  我的`抱负是成为一名音乐家,因为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论语》中有很多关于音乐的内容。在我学习了《论语》之后,我收获了很多,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论语》读后感14

  我从三年级开始读论语,到现在会背好多了。里面的每一章都使我有新的感悟,但是让我最受益匪浅的`还是那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好的成级来。“

  从第二句诗里我感受到了:”复习过知识的时候,我会感到很高兴,有和我一样的人来了,我也很快乐。别人不理解我,我不怪他(她)们,不也是好人吗?“

  从第三句话里我感受到了:”为人做事的时候有没有尽力呢?和朋友有没有诚实呢?每天有没有复习功课呢?“

  从这几句诗里我想我们每天都应该好好学习功课。

《论语》读后感15

  几天前,我们读了《论语》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

  这本书总共写了30个小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卧冰求鲤》。王翔感动了我。虽然她是继母,但她仍然用自己的生命感动着她,像生母一样爱着她。有一首诗写得很好: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到目前为止,河水上,留下了卧冰模!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的作文03-19

论语读后感02-19

《论语》读后感01-19

《论语》读后感01-25

论语经典读后感03-12

论语的读后感03-01

《论语》的读后感04-28

论语读后感06-14

论语教学反思11-11

读论语作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