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

时间:2023-06-14 18:28:41
读《乌塔》有感(通用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乌塔》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乌塔》有感1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乌塔》这本书。回想,品味着小女孩乌塔的一个个神情,一句句话语,我顿时思绪万千……《乌塔》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她很自然的回答道”时我感到她很热情,有礼貌,是一个善于交流的人。而中国的小孩子却恰恰相反,不要说见到陌生人,就是见到亲戚朋友也要家长提醒才会打招呼,我觉得应该主动打招呼,做到最基本的对对方的尊敬。

  我还感受到乌塔的独立性很强,居然敢一个人游欧洲,在我看来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为在这途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是乌塔她却做到了,并把这看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多么让人震惊啊!读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小时候往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想一个人下山,父亲却总是很不放心,他说斜坡不安全,得他跟我一起下山,他还怕我走的太快,摔倒了,一路上唠唠叨叨。只是下山,可见父亲很是放心不下,那如果我像乌塔一样一个人游欧洲,那父母不知道有多担心呢,而外国父母却给孩子制造更多培养独立性的机会,让他们告别依赖,学会自力更生。

  我还从“她在家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个周末去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去陪小孩玩”中读出了乌塔的细心和了不起。说她细心,是因为她设计好了旅行路线,为了了解欧洲看了许多跟这个国家有关的书籍,为旅游做了充足的准备。而说她了不起,是因为游欧洲的钱,是她在假期的`时候自己挣的,攒了5年的钱,才足够去游欧洲,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坚持,真了不起,真心的佩服她。

  读了《乌塔》这本书后,我真的很喜欢乌塔她身上所具备的,值得我去学习的勇气和独立性,同时也希望中国家长也能像外国家长一样,多给我们一些锻炼独立性的机会。

读《乌塔》有感2

  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在暑假游历欧洲的经过。

  乌塔只有14岁,她的父母却放心让乌塔一人独自游历欧洲。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在家设计好了路线和日程,还阅读了很多国家的有关资料,可以看出乌塔有多细心!

  而我们中国的家长过于呵护孩子,把每个孩子呵护得想个“小皇帝”、“小公主”,不让他们受一点苦、一点伤害,像温室留的'花草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父母们整天把他们买在书山题海中,一心想让他们学业有成,可这样做,并不能让他们真正有所作为。只有让他们出去闯一闯,看看大千世界,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美妙!

  父母不可能照顾我们一生一世,他们总会有离开我们的一天,如果他们不再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能自理吗?回答也许是否定的!我们,也需要向乌塔一样,出门闯一闯。

  我也想和所有的父母说:孩子需要自由,未来是我们的!我们不要做鸟笼里的小鸟,我们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

读《乌塔》有感3

  《乌塔》写的.是一位年龄14岁的小女孩就独自一个人出国。

  有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去了希腊。亲自体验各国风情。这对于中国儿童来说是难以置信。现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关心我们,不会让我们单独出来旅游。如果单独出来旅游家长们一定不放心。我们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大人一直来帮助我们。

读《乌塔》有感4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使我深深地佩服这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同时,也想到了我自己。

  法国、瑞士、奥地利、威尼斯、米兰、希腊……这些地方我们哪里不想去呢?可是我却不敢,怕一路上遇到坏人,怕迷路回不了家。但乌塔却可以做到,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乌塔的独立自主性比我们强,她有信心面对任何突发情况,她的适应性强。更主要的是她的父母对她放手,不把她留在家里,她父母要让她经历风雨。比起我们,乌塔要比我们强得多。比如说我们要是遇到坏人了,我们有能力摆脱他吗?但乌塔却可以。如果你要说:“我们家穷,没那么多钱,即使想去也拿不起路费。”乌塔可不为这种事发愁,要知道,一半的路费都是她自己挣来的,她有时候帮超市发广告;放假时陪别人家的孩子玩耍挣钱。她去外国旅游时都会查一下当地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防不测。在外国她还会通过电话随时和她的父母保持联系。这一切和我们中国孩子比起来,我们能做到吗?刻在一本书上看过一篇文章,文章是说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一起去野宿一周,中国孩子的背包里只有一些食物和水,扁扁的。而外国孩子的背包里却有一切在外面露宿所需要的物品,还带了非常多的食物和水,这七天他们决定去爬山,还没爬到半山腰,中国孩子的水和食物就都用完了,没办法,只好向别人借,第四天所有家长来看孩子一次,中国孩子的家长只留下鼓励的话就走了,据说那次登上山顶的孩子们中,几乎没一个中国孩子。由此可见:中国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极差。当然这也不都是孩子的错,也有家长的错,现在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除学习以外,其他事情父母全包了。我记得我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日老师给学生发鸡蛋吃,老师问学生鸡蛋是哪来的,学生回答从冰箱里来的。这个笑话虽好笑,却体现出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的见识极少的缩影。

  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了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同时我也乞求全中国的父母,给孩子自己一片天地,让孩子去经历风雨,去见彩虹。

读《乌塔》有感5

  读了《乌塔》以后,我知道了乌塔是一个非常会安排自己生活,独立和自理能力很强的一个人,而且她一个人就能游遍欧洲。那是因为乌塔从小就自己一个人做事,衣服自己穿 ,饭自己做,自己洗碗,每次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的习惯。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不要说一个人游遍欧洲了,就连焦作都不敢去。每天都在家长的怀抱中成长,根本不会独立生活,在家里还老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像家里的'小皇帝一样。但我现在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家长在做,我以后要像乌塔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读《乌塔》有感6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认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她才14岁,就一个人旅游欧州。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谈话。第二天一早,乌塔,就与”我“告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然而,我身边的那些同学与乌塔恰恰相反。我们非常依赖父母,什么都要父母帮着做,不会自已洗衣服、不会自己煮饭、不会自己烧菜……如果父母不在我们的旁边,那我们就无法法生存下去。

  因此,我觉得乌塔小姑娘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能只依靠父母,自己也要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逐渐学会独立,独自生活。

读《乌塔》有感7

  从我读了《乌塔》这课,我真的很惊奇,同时感到很佩服。有很多大学生,你叫他独自去游欧洲都不敢。

  但这14岁的小女孩竟然独自出远门,而且旅游费都是自己挣得,这就可以体会到父母亲工作的辛苦。乌塔这就让我从中感受到她的独立、不依赖亲人的精神。我却和她大不相同,我自己一点也不独立。如果叫我学乌塔这样独自出去旅行,简直还比登天还难。因为我平时连自己出去买一点东西也害怕。本来我应该自己上学,但我却依赖外公,每次都要外公骑着自行车走来走去。在这一点我就是要学乌塔的独立性、不依赖亲人的精神。

  不仅如此,平常做家务我也依赖婆婆。有一次,婆婆叫我帮她拖一拖地。我答应了,但家里没有拖地的桶,想拖把干,就必须要自己用手去扭干。但我是个爱干净的人,所以我每次拖地都要依赖婆婆帮我扭拖把。而且我是东拖拖西拖拖,我婆婆说要一步一步地来拖。从这次拖地,我知道了家务是这么辛苦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帮家长做事,多多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我们已经是大孩子了,所以要独立。我们要学乌塔的独立性、不依赖亲人。所以就要从小做起,让我们做自己的主人吧!

读《乌塔》有感8

  读了这篇课文,乌塔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她很自立,适应能力也很强。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乌塔──一个年仅14岁的女孩,她趁着暑假游遍了很多国家比如法国、意大利、瑞士……而且独立自主,有自己的想法,无论“我”说什么她都有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我”的想法,特别是乌塔做事很有计划,用了三年时间做了这次旅行,这让我很佩服。

  西方国家的人与中国人有不同之处,就比如国外的父母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出去看世界,因为他们放心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自立;而中国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过于溺爱,不放心让孩子出门,更别说去远的地方,怕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只让他们在家里看各种书本,看电视上的那些事儿,缺少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所以乌塔说中国孩子很少有乐趣。但我说中国还孩子有儿童书本,游乐场等,他们很快乐。乌塔却说爱孩子,为啥不能让他们学会自立呢?这个就是国外人和中国人的不同表现。

  读了《乌塔》一文,我深受启发,知道了爱孩子就应该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学到更多的知识,放眼看美丽的世界。我还要学习课文中的乌塔独立,还要有理由坚持自己的想法。希望家长看了这篇文章可以对自己的孩子学会力所能及的“放手”。

读《乌塔》有感9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乌塔》。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到罗马旅游,在旅馆遇到同宿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的故事。14岁的乌塔通过自己的努力,独自游历欧洲,她的独立自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一直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的我来说,乌塔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识带给我的惊讶不亚于作者,她身上的许多优点值得我反思和学习。乌塔在旅游前的充分准备,从行程的安排到邮寄报平安的明信片,再到自主查阅相关书籍,甚至自己挣旅费,这些在我看来只有成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却在仅仅比我大4岁的小女孩身上实践着。我也曾旅游过许多地方,但只是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一路被他们引领着、呵护着。偶尔与他们走散了,我会吓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相比之下,我对大人的依赖和独立自主能力的缺乏,让我在乌塔面前自惭形秽。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只要我有意识的培养自主意识,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加强自我管理,逐渐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成长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自信。要知道,中国的孩子并不逊色于其它任何国家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10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乌塔》,学习后令我感慨不已,想了很多很多。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儿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乌塔自己留意旅游信息,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出门旅行,自己准备行走路线。每到一地方,她都要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一个电话,每到一地,还先查一下警察局的电话。她的这种做法,深深吸引了我。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联想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濮阳,作为四年级小学生的我,现在每一个周末去行政南小区学习二胡,去垂柳街学习书法,都需要爸爸去接送。二百米的距离,爸爸妈妈都担心我出现意外,不放心我独自一个人出去,这样的家庭,让我怎么样能够独立呢?

  亲爱的爸爸妈妈,从幼儿园到小学,你们都不舍得对我放手,我明白,这就是你们对我的爱。你们的爱十分的浓烈,深深的',浓浓的,让我十分感动。以前,我一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我还依然过得很累,很不快乐。你们明明是为我好,为我着想,为我辛苦的努力。但是,我只是真实感觉到,我每天努力的学习,做作业,练习二胡,练习书法,打乒乓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点也不快乐。

  今天,我了解到了乌塔的生活,我突然间明白了,我不快乐的原因。我明白了,我现在的生活,不是我心里最想要的生活。你们说我叛逆,说我不知道感恩,说我不知足。但是,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被你们逼着练习书法,练习二胡,效果好吗?但是,为什么我的乒乓球打得好呢?因为我特别特别喜欢乒乓球。所以,我自己去练习,主动的去练习。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做梦梦到的都是在练习乒乓球。我想说,因为爱好,我才喜欢,我才执着,我才能够从乒乓球台前感受到快乐。

  我知道,爸爸妈妈是对我好的,是爱我的。你们对我的爱不一定是溺爱,但是你们同样也是把我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现在,我还是想对你们说,学习了《乌塔》一文,认识了德国的乌塔,我明白了,这样的日子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读《乌塔》有感11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读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主要写的是一个勇敢的女孩乌塔,她去过很多国家,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地方都是乌塔自己去的,“我”问:“你家不担心你吗?”乌塔回答道:“我制定了安全措施攻略,不会让家人担心的。”乌塔为计划这次旅行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读了关于各国的书籍,每到一志就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还要给家里寄明信片或打个电话报平安,从中我可以感受到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途中还给餐馆打工;在市场发广告;陪小朋友玩来挣钱,整个旅行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都是自己劳动换来的,可我们却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钱,而且都是一天花光,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她问“我”:“中国也是这样的.吗?”“我”回答:“中国是尊老爱幼的国家,什么事都是听家长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家长为我们安排好的。”乌塔反驳到:“我们国家也是尊老爱幼的国家,但一个人旅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又快乐的事情,难道你的父母不想让你独立面对任何事情就是对孩子好吗?”

  我开始反思起来。现在我们中国的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护,我自己也不敢出远门,看到乌塔的经历后,我非常自责也非常羡慕。

  其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我从电视上经常看到意大利,但中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从中我明白了光看到或听到它是不够的,你得尝试去探索它、研究它。

  由此,我想到了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那是我学轮滑时,看到别人滑轮滑时的优美姿势,我觉得既轻松、又简单,当时,我穿上轮滑鞋纵身一跃想要滑出去,结果,只听到“嘭”的一声,我躺到地上,眼冒金星,的确,当时,我太眼高手低了,所以,真的是每做一件事时,要有充足的准备生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整件事情的乐趣。

  不管是我经历的这件事,还是今天学习的《乌塔》,它们都让我明白了亲身经历才能提高生活经验。这篇文章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并时时提醒我: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好学生。

读《乌塔》有感12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一课。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德国小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学了这篇课文,我不禁想起自己,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自己上学,早上让妈妈叫自己起床,晚上还的让父母给自己铺被子。

  而乌塔一名和我差不多的小孩,竟一个人游欧洲,这让我既有些惊讶又有些惭愧如今,有父母阻挡孩子的独立生活,可谓是捏在手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就是溺爱。我记得那天,我下楼玩,看见一位家长对一个和我差不多的小孩说:“明明,天冷了我给你送来一杯牛奶。”看到这一幕,我不尽叹气起来,想到了一句话:溺爱不是爱,而是对我们(小孩子)一种甜蜜的摧残。我们是明天祖国的栋梁,不光要学习好,还要学会独立,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强大。

读《乌塔》有感13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一课后,有很多的感受。我觉得乌塔独自旅游欧洲这样做的是对的.,不过我们是不能模仿她,乌塔才十一二岁就能够自己挣钱,自己收拾房间,这样还可以不依赖别人,我们也要向乌塔学习她那不依赖别人的好习惯,这样有减少了我们依赖性,乌塔还有了充分的准备,她已经用了三年收集她去的旅游胜地的资料,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磨练自己,可以更深的了解某一个地方。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朋友找我出去玩,妈妈让我自己一个人去,可我偏要拉着妈妈去,陪我玩,怕坏人拐走我,妈妈就说:“你要自己学会独立不要老是依赖人,这样长大了,你出去工作,难道妈妈也会陪你去吗?所以你现在就要养成习惯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过我还是要拉着妈妈去,妈妈无能为力只能带我去了。

  到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我们不能依赖别人,一定要靠自己才行。我觉得乌塔这样做是好的。

读《乌塔》有感14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从小要培养自立与生活的能力,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

  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学生,独自一个人去国外长途旅行,还用自已挣的钱买礼物回家。想想我,真是自愧不如啊。我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就像温室中的花朵,碰不得,摸不得。

  有一次,我去洗碗,爸妈连声说不行。在我一再请求下,他们答应了我。当时我别提有多开心了。可是在洗碗时,我一连打了几个碗。爸妈听到声音,跑过来,忙问我伤到了没有。我想拿扫把来扫玻璃,妈妈抢过扫把,说:“别把脚伤着了,我来扫吧。”

  我真不明白,家长为什么只在温室里培养孩子,为什么把生活中锻炼的机会拒之门外呢?如果将来我们走向社会,会怎么样呢?能够承受住挫折,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吗?

  乌塔一个人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国家旅行。为什么我们中国小孩不能这样做呢?是因为我们中国小孩没有这个能力吗?不,是因为家长不肯放我们飞翔。如果我们从来都没有尝试过,怎么能知道我们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程度呢?受过风吹雨打的花朵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希望像乌塔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也想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做一个独立能力强的人。

读《乌塔》有感15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叫乌塔。我在罗马遇到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在和她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暑假一个人去过欧洲,去过法国、瑞士、奥地利、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希腊。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被石头重重的撞了一下,头脑也清醒了。我们是我们家的宝贝。因为父母过度爱我们,所以我们很娇气。我们一生中失去了三棵大树:自强、自立、自尊。看似温柔的爱情毁了一个人。爱应该包含严厉。真爱是严酷的',这是像寒风一样的爱。在德国,孩子都是靠这三棵树长大的,却不依靠父母,看似残酷的爱,却让孩子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前进,在生命的海洋上一波一波前进。这个国家一定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了爱,我要对孩子狠心;为了爱情,你要放手。中国孩子怎么一个人去玩?去玩也是去夏令营。与德国人相比,中国的教育非常落后。但是,只要父母能信任儿子,支持女儿,我们中国人就伟大了!名人不都是靠自己成功的吗?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到彩虹?谁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让它飞吧!放开我们的手!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未来,放手吧!我们要去旅行!我们在寻找生命之树!

【读《乌塔》有感】相关文章:

读《乌塔》有感01-24

读《乌塔》有感01-02

读乌塔有感范文05-01

《乌塔》教学反思09-16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12-04

乌塔的教学反思02-22

从乌塔想到的作文05-08

乌塔教学反思01-08

读《乌塔》有感(15篇)01-19

读《乌塔》有感15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