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时间:2023-07-11 14:47:43
《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1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优秀范文精选10篇,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2

  每个人都有一本自己最喜欢看的书。我喜欢看的书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俗世奇人》。《今天我是升旗手》这些书等在这些书里边。令我感受最深的书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讲述的是汉代末年。发生的事书里边一共有魏,蜀,吴三个国家。魏国的国王是曹操。蜀国的国王是刘备。吴国的.国王是孙权。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因为他神机妙算。之天使懂地理是人心。帮助蜀国强大了起来。他是蜀国里最重要人物。因为他。才有了蜀国。我的感受是,我现在要学习。长大为祖国做出贡献。为人民服务

《三国演义》读后感3

  寒假期间,天下着雪,我只能在在家了,因为家闷得慌,无意间就发现《三国演义》这,篇长篇小说。

  我呆在家,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当看到第一页图片时,我的眼球不经意的就被吸引住了。登看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时,我心中是那么的.自责。刘备不畏艰辛,可我只要做一次就会不耐烦,我那时就在幻想我要是想刘备那样,不知我有多少事会成功。

  这本书让人受益良多,我们就应该看这些好书,不应该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

《三国演义》读后感4

  《三国演义》是明末清初的作家罗贯中写的一部章回体小说,它和《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四大名著。

  在这些人物里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学识渊博,虽然在还没有出山之前,却十分了解外面发生的所有事情,甚至还能准确无误地推算出好几十年后的天下大事,实在是令人敬佩啊!而且诸葛亮十分善于琢磨人心,在抓住孟获时,他不着急劝降,而是放了他。在这样反复七次之后,孟获终于被诸葛亮的'诚意打动,于是投降了他,后来还立下了许多战功呢!

  《三国演义》这本书写得十分精彩有趣,这本书把所有人的性格、脾气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把所有打斗场景都描写得十分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国演义》读后感5

  我奶奶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我找到了三国演义,读了一会,我发现很有意思,我说我想买这本书。奶奶说好啊。

  我到家开始看三国演义,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我喜欢看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十天做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说我只需三天。诸葛亮让鲁肃借自己二十条船和几百个稻草人,第一天和第二天诸葛亮什么都没有干。第三天晚上诸葛亮请鲁肃到船里喝酒,诸葛亮让船只划向曹军的营寨,因为有大雾所以曹操让士兵们放箭。最后稻草人上射满了箭。诸葛亮让船只掉头回营,一查足足有十万支箭。

  我非常喜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读后感6

  三国演义讲的是刘、孙、曹三家之争,三国演义里面写了刘备、曹操、张飞、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等英雄人物。

  书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出出惊心动魄的生死角逐,都让人回味无穷、惊叹万分:奸猾狡诈的曹操,为何在华容道上狼狈鼠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怎样以一座空城抵挡住了十万大军的进攻?

  此书教我们矫正身姿,让你行得正,走的远。

《三国演义》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在三国演义中我认识了神机妙算,忠君爱民的诸葛亮;仁慈善良,怀抱大志的刘备和奸诈狡猾的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刘备,因为他知人善用,礼贤下士而且还很仁慈…三国演义中对有关刘备的'故事有很多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和三顾茅庐等…

  多读书,读好书,对我们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8

  三国演义很精彩,所以我才买来读。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就这样才被曹操所杀,吕布虽然厉害,但是不聪明,所以才被杀掉。

  但赵云和吕布很不一样,吕布见谁投谁,赵云就算被杀也不投降。关羽和赵云也一样从不投降,他俩都保护蜀国。

  蜀国的.孔明也很忠实,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伐魏,最后客死魏国。

  几千年前的一代英雄已经消失了。三国时的英雄大都对主公很忠实,长大我也要当个忠实的人。

  在三国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曹操,曹操福大命大造化大,而且曹操很聪明,他儿子曹丕还当上了皇上,所以我才喜欢曹操。

《三国演义》读后感9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潜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一样的体验。

《三国演义》读后感10

  孔明是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军事家。

  他非常的聪明,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好像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他的`一些故事到现在还一直在传颂,他所使用的计策,例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水淹七军等等,这些都是他利用奇思妙计所想出来的……

  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等山地运输工具。

《三国演义》读后感11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中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三国时期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不同的人物有一代枭雄曹操,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超群的关羽,性格耿直粗中有细的张飞。诸葛亮他不但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还有胸怀坦荡的大智慧。他是三国的风云人物。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诸葛亮用智慧骗取了曹操10万支箭。以自己的智慧使周瑜一心一意的'佩服。我最不喜欢的人是?周瑜,因为他总是嫉妒别人的才能。

  从《三国演义》中我明白了,对待朋友要忠诚,做事不能有勇谋做什么都要比别人更努力。

《三国演义》读后感12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认识了许多英雄比如赵云、关羽、张飞、马超、黄忠......

  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书中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赵云单身救主;诸葛亮六出祁山等等。他们的行为无不反映了他们对主公的忠诚。

  最使我敬佩的是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他后来投靠刘备,为刘备夺荆州、占益州。刘备死后,诸葛亮有12年独揽大权,他完全可以做第2个曹操,称王称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终其一生并未取代刘禅。这足以表示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

  总之,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受益匪浅,它让我开阔了眼界!

《三国演义》读后感13

  三国演义讲的是刘、孙、曹三家之争,三国演义里写了刘备、赵云、张飞、孙权、诸葛亮、周瑜和关羽等英雄人物。

  书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出出惊心动魄的生死角逐,都让人回味无穷,惊叹万分,狡猾奸诈的曹操,为何在华容道上狼狈鼠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怎样以一座空城抵挡住十万大军的?心胸狭窄的周瑜……

  此书让我们矫正身姿,让你行的正,走得远。

《三国演义》读后感14

  最近,趁着放暑假的时间,我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全书贯穿的各种打仗场面很有趣,其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说的是吕布很强悍,张飞打不过他,结果叫来了他的兄弟,关羽和刘备,一起打群架,结果还是没打赢。吕布太厉害了。书中的另一个主人公是诸葛亮,爸爸告诉我,诸葛亮是个“法西斯”,在他的国家实行军国主义,就像当年的日本鬼子东条英机,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他的一生,都是在侵略别人,制造战争。

  《三国演义》太深了,很多地方我都没看懂,我决定有时间再看看。

《三国演义》读后感15

  关公三十多年没有打过败仗,但是因为骄傲,不听取别人的建议,在麦城被打败了,连性命都丢失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件事都是不一样的,应该多调查研究实际情况,多听取别人的建议,取用切合实际的方法,而不是每一次都用同一个方式。成功了,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便更应该注意听取其他人的建议,否则,便会像关羽一样,造成根本不必要的`损失,失去更多宝贵的东西。

  在班上,一个同学如果每次考试都取得第一名,那么他就更应该上课认真,同时要借鉴和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继续获得好的成绩,要不然,很快就会被其他同学超过。我一定会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做第二个关公!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7-02

三国演义读后感12-03

三国演义读后感11-24

《三国演义》读后感01-26

初三三国演义读后感01-09

《 三国演义》读后感01-10

《三国演义》读后感01-26

《 三国演义》 读后感02-23

《三国演义》读后感02-12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