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花夕拾》有感

时间:2023-09-19 09:41:51
读《朝花夕拾》有感(集合)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朝花夕拾》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1


  《朝花夕拾》是一部经典的散文集,也是鲁迅先生写的回忆录。鲁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该书共收回忆性散文10篇虽然是回忆性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和他自己的思想轨迹。

  本书记述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作者以清新、平易、深情的笔调,描绘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的有趣片断。

  我最喜欢的是一篇是《阿长与山海经》,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在读故事和听故事里成长。都有自己难忘的"长妈妈".在这篇故事里,鲁迅先生怀着真挚的感情,细致描写长妈妈的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让作者对长妈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鲁迅先生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长妈妈去世后,鲁迅深情地为她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种刻骨铭心的人间挚爱,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的最为柔 和的一面。

  还有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想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梦想中的童年乐园。无论是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还是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从草间窜向云霄的云雀,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能从后窍喷出烟雾的.斑*……哪一个不是我们的最爱!就算是园里有相传的美女蛇,却百倍增添了我的好奇!鲁迅先生把这些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还有在雪地中捕鸟的情景让我仿佛置身于令人神往的百草园!

  这本书是不朽的经典之作,有极高的艺术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与思想深度和对我们后世的教育意义让我们品味不尽。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2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读《朝花夕拾》,让我走进鲁迅先生的记忆窗口,站在他自己的思想高度上,观望他的童年记忆和青年旅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作者这一连串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中,我似乎随着他的心情愉悦地来到了那个充满童趣、碧绿的、生机勃勃的花园里,体验一个孩子与自然相处的无忧无虑。

  作者的童年乐趣中还包括画画和看戏带来的的渴望与满足。“玩的时候倒没有什么,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画的《山海经》”“大概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常着这样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以前一直繁盛一些”“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作者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多篇文章中都写到童心的稚嫩、易受伤等。一只小小的隐鼠,一个弱小的生命,也给小小少年无穷的想象及与弱者和平相处的满足。作者想象它是传说中的黑猴,对隐鼠的照料是他的精神寄托,而“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虑时,我要充钱以报复的恶念!”

  《朝花夕拾》是作者受社会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经历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小引中这样开头:“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罢了,但有时竟连回忆都没有。”对往事的回忆也许只是对生活现实的一点安慰,在这些回忆中作者也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所以作家反映社会的'作用是直接的、显性的,他们对自身经历的叙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能够传播到大众的思想中,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反思。因此,作家特别是每个民族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的作品就具有了更积极的、社会的、民族的、人性的意义。读《朝花夕拾》,我随作者一起回到了“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

  走过留学日本的求索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一线索,我们看到了二十世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们的情感也随作者一起起起落落。让我们感受作者以炽热烈深沉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已故亲友的真诚的怀念!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3

  坐在藤椅上,杯中的茉莉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轻轻地弥漫在身边,手捧着那本淡绿色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散发出独特的童真,随着那一片片思念的云彩飞向那曾属于我们久违的世界。

  晨曦中的鲜花故然绽放着娇嫩的花瓣,唤发着淡淡的清香,顶着残阳采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娇嫩与芳菲,却平添了一种迟来的成熟、风韵。这是鲁迅先生的童年,一个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鲁迅先生是一个幸运儿,但同时也是不幸的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地游玩,他可以静静地听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飘飘的冬天捉鸟。但同时他却承担着超越年龄的负担,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着放弃,抑制自己的渴望去背那些所谓的经典《鉴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忍着失去双亲的痛苦,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会着承担一个家的重任。

  或许,这就是那个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在这个时光中鲁迅学会了长大,学会了承担,学会了思索,而我随鲁迅也懂得了成长。有人说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而鲁迅先生做到了,他用他平淡朴实的语言唤发了多少人的思考,唤起了多少人的回忆和曾经拥有的幸福时光。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藤椅上,依偎在外婆的.怀里望着满天的星星,在宁静的月光下,数星星。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着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温馨。如今的我,离开了过去,不再拥有过去那些时光了。这,或许是一种遗憾,但同时却多了一份充实。现在的我拥有着许多许多的书。每天在书中遨游着,努力地学习,拼命地争取明天。或许这很累很累,但我却在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成熟。这或许是在过去那些美景中体会不到的吧!

  童年,在随着你我的长大渐行渐远,或许它会消失在人生的尽头,但它却留在了那一片片琐碎的记忆,闪耀在星空中,虽然只是点点微光却足以照亮你我前行的路。在如今的时代中,不如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吧!

  合上《朝花夕拾》,品尝着那杯尚留余温淡雅的茉莉,时光又将我带回了那那一个轮回。

  读《朝花夕拾》有感 篇4

  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读《朝花夕拾》有感】相关文章:

读《朝花夕拾》有感01-08

读朝花夕拾有感04-19

读《朝花夕拾》有感13篇06-15

读《朝花夕拾》有感15篇01-11

读《朝花夕拾》有感(15篇)01-15

读《朝花夕拾》有感精选15篇06-13

(必备)读《朝花夕拾》有感14篇09-13

读《朝花夕拾》有感【范例13篇】09-14

读《朝花夕拾》有感通用15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