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读后感

时间:2023-10-04 07:38:32
  • 相关推荐
反思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思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都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自认为工作还是勤恳认真负责的,但也有懒散的地方,笔头懒就是其一,虽然有时课后有想法,但只会顾得和同事交流、探讨,很少记下来,或是写一篇小小的心得反思。

  这本《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虽然是薄薄的一本,但是开头的三章多数为纯理论的内容还是让我不得不放慢阅读的脚步,边读边想,读通了,后面的四单案例分析便觉得别人的文章写起来真是有理有据。

  在第一章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概论第三节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基础中的教学基础里,有一个行动教育,书中引用上海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高他高,我无他高,我高他无)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读后,我对照自己上学期上的几节县市级公开课,虽然课后大家的反应都还不错,但我也知道其实里面还有很多难点教学在课后我还是不是很清楚应该如何处理为好,关键在于备课,还没有很好地读懂教材,领悟编者的用意,而且自己阅读的参考书和文献也不多。

  后面四章本书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各选取了几篇反思性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不论是哪一块内容,每一篇的反思都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教学设计思路。二、课堂实录。三、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四、学生对教与学的反思。五、同伴互评、专家点评。六、教师再反思”

  读了之后,对我今后如何写教学案例启发很大,因为很多也都是我上过或听过的课,甚至有些还是我写过教后感或听后感的。对比以前我自己写的教学案例,往往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很少甚至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而且也并没有什么再反思。

  教师专业水平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专业发展和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既是教师自身的完善过程,同时也能够促使教学质量有一个稳步的提升。

【反思读后感】相关文章: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9-08

教学的反思12-11

反思的作文01-01

教学反思04-19

经典教学反思04-21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旋转》的教学反思08-20

《秋天》教学反思08-22

《蜡烛》教学反思08-23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