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读后感

时间:2023-10-26 07:22:21
《中华美德》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华美德》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1

  最近我阅读了《中华美德故事精选》,对此有了深刻体会。

  《中华美德故事精选》以故事的形式将我国历史上一些优秀的高尚道德情操呈现在我眼前。其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上书救父的绨萦;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咏叹“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文天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为广纳贤才而捉发吐脯的周公……

  他们都为我上了难忘的一课。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发奋好学”这一章节。 凿壁偷光的匡衡,映雪读书的孙康,清贫志长的徐悲鸿,立志学医济世的扁鹊……他们都是在困窘的生活,简陋的条件下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获得巨大成功。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综观古今中外,哪一位名人不是通过刻苦努力而成功的?

  海伦·凯勒,这位致力于文化与教育事业的伟人,一岁半就失去了视觉与听觉,她面对厄运,没有向困难低头,刻苦学习,先后掌握了五种语言。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春秋时期的孔子曾在晚年得到一本少见的《易经》,他一遍又一遍地认真阅读和体会,以至于串联竹筒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多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使它成为新中国的精髓和精神财富。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2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知道、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初祖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地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又有几个人做到了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的谚语吗?这不就说明了“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但并非说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可光说不干了,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仍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动力。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它有“忧国忧民”为民清命的爱国精神:它有“默默奉献,本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尽万难的爱国精神”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模范:它有立志勤学自强本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崇高情操:它有“恕己宽人,惩恶扬善”的准则:它有,“诚实可信,质朴说法”的生活信条:它有“自尊自净”和和睦相处的礼节风范等等。

  我给你讲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东汉人黄香,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把他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了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钻到了父亲的被窝了,用自己身体把被子温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头扇扇凉。人们都称他所一个孝顺的儿子。黄香长大后,担任魏珺太守。有一年,魏珺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弟所中国人崇拜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家庭社会的细胞。在现代社会的`变化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仍然所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

  大前世界,纷繁复杂,即景彩纷,有说信怪陆离。美与丑,善与恶对于错是与非,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善恶美丑所非丢错,有所候哪怕差之毫里。也会失之千里。

  我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知道了,人要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要维护公平。追求正义,分清所非,作一个半是公道,为人正直的人。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4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內涵丰富而深刻。它有‘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爱国精神;它有‘默默丰献、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不难、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它有‘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见利思义、助人求乐’的崇高情操;它有‘律己宽人、惩恶扬善’的处世准则;它有‘诚实可信、质朴守法’的生活信条;它有‘自等互敬、和睦相处’的礼仪风范……

  我小时候听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我不想自己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下:

  东汉人黄香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到父亲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捂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黄香长大后,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称赞他:“天下无双,比下黄香。”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多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5

  读了《汶川载大爱中华扬美德》一书后,我深受感动。我完全被震撼了,原来,那么多人,为救人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生命。我要感谢他们,在他们救人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多救一个是一个”。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能唤起灾民们的心声。

  许多消防官兵不顾自己的安危,徒手去扒开堆在一起的.石块,每当救出被困者时,尽管他们的手血肉模糊,他们还是非常满足,根本来不及顾自己。我非常敬佩他们,在这里向他们致敬。

  还有一些老师,在地震来临时,是他们告诉孩子们临危不惧,又是他们把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我想说,他们好伟大。有的为了救孩子,被无情的灾难夺走了生命,有的受了重伤。太悲壮了!太令人震撼了!他们也有孩子啊!可在灾难面前,他们却选择了救学生,而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女。这是一种怎样的抉择啊?难道他们不爱自己的儿女吗?不,绝不。

  医生们也24小时奋斗在振灾现场。他们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危险,可他们不怕,因为,救人要紧。在他们的词典里,根本找不到“放弃”这个词。

  还有很多小英雄呢!有很多只是在上小学,就把同学或朋友给救出来了。他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全国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美德。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动,让我震撼。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6

  《中华美德》这本书喜书之一。

  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而这些没有。

  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

  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家里很穷。

  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

  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

  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

  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

  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

  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非常后悔,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了。

  弟弟在我的带领下,也越来越懂事了。

  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自己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

  ”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

  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当……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

  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7

  俗话说得好:''阅读 ,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是人生成功的道路."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念的 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小 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中华美德故事】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奋发、友善互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得是孝敬父母类的一篇,叫【汉文帝为母尝药】,主要讲了汉文帝,也就是刘恒,当上皇帝之后,不但政绩突出,而且非常孝敬长辈们。可好景不长,刘恒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刘恒每天殷勤看护侍候。白天他忙于国政,夜间侍候母亲。每次煮药都是他亲手煮,有时因太忙抽不住时间,只好请太医代劳,不过太医每次煎完药刘恒总要先尝一尝,尝尝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合适了,才拿给母亲喝。我认为汉文帝可称得上是一位仁孝之君,我有一首诗要送给他,歌颂他“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象这样的孝敬父母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伯愈敬母泣杖 .......

  我认为‘孝’下面是个‘子’女的‘子’,去掉‘子’。再加上‘匕’,就是老人的‘老’,子女孝敬自己的长辈,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现在的大人整天只想着怎么样赚钱养活家人,往往忽略了家人的感受,总是以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从而忽略了家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我希望小孩能够尊敬长辈,年轻人能够给予长辈关心,关爱,与实际帮助。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8

  前不久,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中的爱国篇。其中,《大禹治水》这篇历史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天下发了大洪水。大禹的父亲鲧被派去治水。但由于鲧治水不利,大禹继承了父业。在治水过程中,大禹遇到了种种困难,但都一一克服了。三次路过家门,他都没有进去一次。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治水成功,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大禹坚持不懈,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令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学习大禹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上,我们遇到了难题,不应该退缩,而是要迎刃而上,以问同学、问老师、上网查等办法解决。在培养兴趣爱好时,也要坚持下去,要不然肯定是一事无成。在舍小家、顾大家方面,一部分干部做得很好,一部分则有愧“人民公仆”的称号。比如,在512大地震时,有些干部在不知家人死活的情况下仍然在全力救援受灾群众。可还有些当地干部,为了中饱私囊,在灾后居然贪污救灾物资,搜刮当地人民财产,难道他们就不愧疚?难道他们就不脸红?我真替他们害臊!

  我暗暗立志,一定要以大禹为榜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长大后,时刻牢记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9

  《中华美德故事》是我经常读的一本书,书里告诉我许多美德,比如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是鲁国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度日。有一次,子路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都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座山到亲戚家里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的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开心的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读了这个故事我非常惭愧,小小的子路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连翻了几座山已经很难了,回来的时候还要扛着米,可见子路为了达成父母的心愿,再苦再累都不怕。而我呢?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跟妈妈生气。记得有一次,星期五放学妈妈说好了会早点来接我,结果我在学校门口等了好久好久,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被家长接走,我越来越着急,直到天快黑了妈妈才来接我。我看到妈妈就火昌三丈,质问她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接我,当我知道真相后,非常惭愧,原来是妈妈临时有事去了外地一趟才会这么晚来接我,妈妈为了我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我还错怪她真不应该啊!

  “百善孝为先”,子路的故事就像一面明镜挂在我的心中,时刻提醒我孝敬父母。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10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告诉了我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特别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深有感触。

  面对时间的奔流不息,古往今来,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是大有人在。古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把“五更鸡鸣”之时,当作“男儿读书之时”;鲁迅先生则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个重要的秘决,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少时家道中落,父亲重病卧床,他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避免影响学业,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后来回忆此事,他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所以在他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我的同学在学习中,利用课余时间通读了四大名著。问他有何经验,他说:“我是把玩耍、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出来看书的。”

  时间老人无时无刻不悄悄从人们身边溜过,谁也没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就像一首诗所写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相反,那些终日无所事事、随随便便浪费时间的人,时间老人留给他的只能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是最公正的,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定要爱惜时间。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11

  历经几千年的沧桑,人物与朝代不如换过几何,有些人一逝而去,没有留下一点这个世界有他存在的痕迹,而有些人生命很短暂,却在我们心中大点绽彩。

  《中华美德精选》这本记录了那些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平凡的是他几是茫茫人海一粒小小的沙子,不平凡的是他那显示中华美德的品质。

  像寇准摆宴这个故事讲述当朝一个宰相寇准过生日,既是宰相,哪有谁敢不送礼啊!官员们都来祝贺送礼,挤满了整个房子。可寇准的奶奶却向寇准说起了她原来的'艰苦日子,提醒他只铺张。寇准大彻大悟,取消了这场寿宴,只这一件事就说明两种美德、一是不要浪费二是节约。这个老奶奶她虽年老衰迈,但他却能坚守着中华美德,值得别人对他称赞。

  但是与其称赞她,不如为自己喝彩,难道当你有当官的亲戚过生日时,你不会在旁边劝谏他吗?我想你肯定会劝他少铺张,多节俭一些,这些也是你遵守中华美德的“证据”啊!

  或许你们会说那些是大官的事,与我们无关,那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们听过吧?孔融只是一个小孩子,小孩子面对美食肯定是不能抗拒的,但是他在面对那些梨时,能够先想到别人等别人把梨挑选好了,才去拿最小的。他只是一个小孩子啊!却能想到他人,他或许微不足道,但是这个精神美德同样值的我们学习。

  《中华美德精选》他让我学会了中华的传统美德如:机智,好学,勇敢,正直等等,这些美德可以滋润人的心灵,洗涤人的灵魂。

  如果你能遵守这些美德,那么你就是最美的,就是最值得令人尊敬的!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12

  在生命的长河里有这样一个闪亮的名字——吴斌。他是一名平凡的杭州司机,他在1分零16秒里,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在这1分16秒里,他挽救了24条生命。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书写了平凡中的不平凡!

  那天,吴斌驾驶着客车,乘着24名乘客,一切都显得轻车熟路,然而,危险也缓缓降临。这时,一块庞大的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像炮弹一般突破了车的挡风玻璃与仪表盘。正在专心致志驾驶的吴斌躲闪不及——只听一声巨响,他的腹部被击中了。顿时,鲜血浸满了他腹前的衣裳,触目惊心。出乎意料的是,吴斌不但没有放弃继续驾驶客车,而是迅速地抓牢了方向盘,使客车保持着正常的`行驶方向。接下来,他又挣扎着伸长右腿,踩住刹车,客车开始减速,慢慢地停了下来。吴斌忍住剧烈疼痛,用坚强的信念稳把方向盘,不偏不斜靠边停住了车,没紧急刹车让旅客撞伤,停车后他还不忘打双闪灯提示后方车辆,避免有可能引起的次发事故,保证了车上的24名乘客安然无恙。而他——我们的英雄吴斌,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吴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坚毅地站好了自己最后一班岗,用生命诠释了职业的责任与担当,这一壮举深深震撼了无数民众,大家送其美誉——“最美司机”。

  吴斌虽然没能在鬼门关前挺过来,于6月1日不幸逝世,但在出殡那天,整个杭州城被市民及许多不远千里来的慕名者围得水泄不通,这壮观的场面令每个人都热泪盈眶。堆积如山的花圈,千万个鞠躬,无数的眼泪,是为他谱写出的一首感人至深的青春凯歌。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13

  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具备的就是中华美德了。

  从古至今亦是如此。我想孔融让梨的故事都不陌生。说的是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就像前几年的汶川大地震更加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中华美德的伟大。多灾多难的2008年,大自然和内外反华势力把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强加到我们头上,然而灾难不但没有引起某些人预期的人民的分裂,反而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哪怕毫不足道的。在为自己的国家做着点什么。

  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中华美德》读后感 篇14

  你是一位少先队员吗?如果是,那么你有没有为社会出过一份伟大的力气呢?我就出了,当时我感到为社会出力是多么快乐·多么荣幸啊!

  记得那是不几天天前,冬日的一天,我正慢吞吞地走在道路上,忽然一条楼道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把目光转向那条不起眼的楼道,一个铁罐头,一张纸巾······倘若在楼道的角角落落,一堆黑煤色萎了的'叶子被微风吹到东南西北。沙子洒在地面,大风一吹,“飞”了起来。还有些说不出的脏东西满楼道都是。我见了呆住了,于是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把这打扫干净,为小区出一份力。我似箭般跑回家,取来了又粗又大的竹扫把。

  开始做工了,我拿着扫把,不停地摆动,灰尘开始不停,我不停地扫着,一些垃圾成了一堆,我把注意力提到了最高,不放过一点儿垃圾。我认真地打扫,在角角落落消灭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垃圾军团”。不会儿时间,我就满头大汗·筋疲力尽了。我不放弃,心中里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我再次站起来,用“坚定”的双手拿起了扫把,继续打扫楼道,无论“飞”起的沙落入眼中;还是多累多脏,我都不放弃,因为我心中只在想:第一次为社会出力,我一定要干得漂漂亮亮的。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打扫,原来恶心的楼道,现在已干干净净的了。我看着我这劳动的结果,开心地笑了。我看着我这劳动的结果,开心地笑了,因为我为社会做的第一件事是那么地完美。

  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为社会出一份小小的力,那么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更加洁净!

【《中华美德》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华美德作文09-07

传承中华美德作文02-07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02-05

传承中华美德作文11-30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总结12-06

中华美德伴我成长作文12-13

实用的中华美德的作文四篇02-28

中华美德读后感04-10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总结15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