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朗诵者》观后感

时间:2023-11-07 08:23:30
  • 相关推荐
cctv《朗诵者》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cctv《朗诵者》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天,在《朗读者》媒体见面会上,制作人札记、公益朗读亭、柳传志等人的朗读片段……节目内容视频的首次曝光,为节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随着节目的制作和即将播出,董卿对《朗读者》要表达的价值也越来越清晰,“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值得一提的是,白岩松作为《朗读者》“志愿者”出席了见面会,“我是应邀出席的,也是硬要出席”。现场,白岩松以这样的方式为首次担当制作人的好友董卿助阵。据悉,节目自2月18日起将在CCTV1、CCTV3两个央视重要频道的黄金时段联合播出。

  董卿:的声音非常可贵

  作为央视著名的女主持人之一,董卿此次首度转型制作人无疑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被问及感受时,董卿坦言,我的确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热情在其中,可能会更为厚爱。“一个节目能够唤起内心最美好的记忆,真的是功德无量,但是做制作人之后,辛苦也的确是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董卿说,“播出前的确是最紧张的时候,我们经常三四点从机房出来,希望能够过了这一阵找时间补补觉。”

  对于“朗读者”的选择,董卿说,“各行各业有影响力、有知名度、对社会有贡献、对社会的进步有推动的这些人,当然也包括普通人,普通人的选择是有独特的人生经历,他的故事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或者他的品质我觉得在当下值得推广的,都可以是我们的朗读者。我今天听到很多像小武、小江他们的朗读之后又有了新的思路,我觉得节目是可以不断地微调的,可以为真正有表达意愿的人开辟一个专门的舞台,现在已经有‘朗读亭’线下的活动了,不妨在节目当中也开通这样的时间,真实的声音是非常可贵的,从某些层面来讲真实胜过完美,真实也是艺术所追求的生命所在。”

  白岩松:是回归本源的过程

  相比于文字,《朗读者》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是通过情感的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节目中第一个“人”是可见的朗读嘉宾,针对不同的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

  之前在采访中,董卿曾回答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做《朗读者》的问题。她说,在文艺综艺领域里几乎所有的节目形态都已经做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但从央视一系列的动作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朗读者》的诞生又成为一种必然。对此,主持人白岩松表示:“今天站在这里,仿佛看到邻家的妹妹突然之间就弄成这么大一件事情。《朗读者》不仅对董卿有意义,《朗读者》也将对中国电视的观众和文化的传承有意义,它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过程,朗读虽然是一个的字眼,但也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的读、说形式。”

【cctv《朗诵者》观后感】相关文章:

《朗诵者》观后感10-11

[观后感]少年犯观后感10-07

观后感欢乐颂观后感范文08-28

夺冠观后感02-12

《过山车》观后感01-13

风之谷观后感01-20

《孔子》观后感01-21

《活着》观后感01-26

春晚观后感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