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时间:2023-11-10 06:56:59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1

  趁着过年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同时也听说,今天好几部同期电影也不错,思考了一下,选择这部,记得以前有个笑话,说《流浪地球》成功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大门,而另一部电影成功将这部大门关起来,流浪地球系列还是非常好看的。

  这部电影有点像流浪地球的前传,在流浪地球1时,因太阳急速老化,人们准备非常飞出太阳系,途径木星时,因引力偏差,导致差点没被木星吸过去。

  而流浪地球2是前传,可以理解为:人类为了准备离开太阳系,所做的准备,建造行星发动机,和推离月球。

  1)科技发展路线

  人们今天的成就,一大部分就是来自人们的自主,有点“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的意思,你喜欢山水画,你就去画山水,你喜欢科技类的东西,你就去做科技类,甚至买科技类产品,随着你的喜好,想做什么都可以,这样在充分的竞争市场下,即使非常小众的东西,也会有好的发展,这样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总有能够胜出的东西,现有科技也能进步。

  之前听得到解读三体系列,打的一个比方非常恰当,要想科技长久进步,不是说让每个人都去搞科研的,而是让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每个人都想要一部更好的手机,厂商才有动力去用更好更新的'芯片,而最后我们的航天器,才有可能用上,市场经过检验的好芯片。

  2)民意的弊端

  在未来,或者说在电影中,人类有很多新的技术:太空电梯技术,智能量子计算机和无人机等多项技术。人们的意志对于科技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统一战线,却不见得有好处,有利也有弊端,人们在应对太阳衰败这件事上,有着不同看法,有人就是考虑别的方案,因为行星发动机还没测试成功,所以各种反对意见层出不穷,甚至引发暴动,故意捣乱,你做什么事,偏不让你做。

  但是什么方案行,当你拿着这种方案问他们时,他们也说不出任何方案,他们会说,反正不是领导者,不管这些,简而言之,这股民意只负责反对,不处理任何事情,这非常像现在互联网上信息一样,一旦有某些新闻出了,基本是正反都有,只负责发表看法,不怎么考虑解决问题。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类打起自己人来,都是下手真狠啊,反对建造行星发动机的人们,决定对太空电梯来一场袭击,他们先是黑掉了整个无人机系统,让所有枪口对准保卫电梯的自己人,然后采用炸弹形式摧毁了太空电梯。

  3)数字生命与moss

  在电影中,讲了一种数字生命的新技术,也说明了,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将自己意识上传保存在计算机中,以达到永生的目的。这项技术未来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性,甚至现在也有了苗头,就是一些AI通过换脸模仿人的表情,甚至声音与抒写文字,但都有很多限制,在人类规定的框架内行动,或者至少是人规定的边界内行动,一旦脱离人类的掌控,有了自己意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虽然现在人们可能造不出moss,那样的智能计算机,但是一旦某项技术脱离了人类掌控那样,可能就会像moss那样,它有了自己的想法,干预很多事情,很多希望也就此终结了,不会在绝望的时候,考虑其他可能行,就会选择放弃,纯粹逻辑。

  4)没有国家之分—联合作战

  看刘慈欣的小说,或者电影,总有一种格局,很大的格局,天下一盘的格局,也许只有像流浪地球下,太阳衰变这样的大灾难,人们才会放下国于国的隔阂,才会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吧。

  让自己感动的,往往是联合作战,共同应对困难部分,作为师傅的航天员沙溢,自己主动承担爆破任务,在他的唤醒下,各国国家都纷纷响应,去一趟永远不归之路,甚至在看完电影后,再次回想,依然会被感动吧,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电影总体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可能不太适合全家一起看,小孩看的话,需要一定背景了解,这可能不是适合的部分,它依旧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的电影。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2

  作为在电影院看了2遍《流浪地球1》的忠实粉丝,20xx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就预定了《流浪地球2》的电影票,期待一睹为快。

  电影采用的多线叙事。第一条线为吴京饰演的刘培强的故事。剧情集中在电影开始的第1小时,主要讲了他初入战队,和老婆相识,以及基地受到攻击两人一起对抗最终胜利的过程。虽然第一段有太空天梯、基地堡垒、蜂群无人机战队这些大场面,但是我一直觉得特效是要服务于剧情的,这一段的剧情真的很无聊。我能感受到导演在这一段反复给出镜头特点,应该是埋了悬念的,但是这一段全部剪掉也完全不影响这个整个电影的表述,看完整个电影之后仍然觉得很多余。这一段刻画的师徒情谊、恋人感情也都没有在整部电影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点强行煽情,令人不适。

  第二条线是刘德华父女。这条线在内容上比较有趣,讨论的是数字生命的命题。这个创意点,我感觉可以单独做一步独立的电影,放在这个电影里面反而有点格格不入。这个电影是流浪地球,我期待的是大家一起克服困难拯救地球的故事。但这里又花了1个小时通过父女这条线讨论数字生命的矛盾。

  第一个小时和第二个小时的剧情感觉完全独立,没有太多剧情的交叉和共同推进,就是你演完了是吧,那我接着演,咱们除了在同一部电影里面,毫不相关。并不是说这样不行,但是这两段,第一段感觉多余,第二段感觉不是期待的内容,剧情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完全没有感受到,所以我还是觉得无聊。

  接下来第三个小时,月球爆破、女儿记忆密码、军人的慷慨就义,这些在视觉效果上来说都是还不错的,但是,除了女儿这点与前面的剧情能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真的再次感觉前面2个小时剧情的冗长,精简会好很多。

  最后据说有彩蛋,我没看就走出影院了,真的既生气又失望,我期待的是流浪地球1那种感动和浪漫,这一部除了特效比第一部多,其他地方真的都比不上第一部。

  这个电影看完之后还有些后续,我发了个失望的评论,除了有附和的,也有很多喷子阴阳怪气、冷嘲热讽,说什么“收了多少钱”、“故意黑”,甚至还有人身攻击的,什么“脑容量小”“品味差”“学历低”。真的.是五花八门、震惊不已。我不知道这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的公关行为。如果是个人行为,只能说网络喷子是真的烦人,一个一个在网络上胡说八道,诽谤他人,网络真的不应该成为法外之地,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如果这些是有组织的公关行为,真不是东西,怪不得这部电影会扑。

  这几天,满江红的票房已经开始反超流浪地球2了,现在论调又变成了流浪地球2的票房竟然没有满江红高,中国电影完蛋了,意思就是间接说中国观众没品位,这么好的电影都不看,我真的很无语凝噎。首先中国电影的体量是可以同时容纳2部超级电影的,会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那部分国人,同时看得起2部电影,只要值得去看。超高票房电影的共性是电影的口碑能够吸引到更广的受众去捧场。回想流浪地球1、李焕英、战狼2的上映时长,以及身边是不是很多不看电影的人都去电影院了?第二点,这两部电影的赛道是不一样的,科幻片和悬疑片。中国观众已经看了这么多年的好莱坞大片,所以这类科幻片的对标对象是好莱坞大片,在这个赛道纯纯比特效是赢不了的。那什么可以打动中国人,那就是科幻片体现的内核。流量地球1拥有46亿的超高票房,大家是因为这个电影特效特别牛去的电影院吗?不是的,是电影中的世界命运共同体、地球逃亡这些有别于好莱坞大片的家国情怀,以及电影完整、合理的把这个中国情怀表达了出来。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3

  《流浪地球2》再次让我陷入深深的回忆当中,初中那会儿举办了一次流浪地球主题的个性班会冲刺中考,我的梦想也从那时生根发芽。

  还隐约记得老师说:“科幻架空的是时空,而不是现实。人类面对重大灾难尚能放下争端团结一致,这种永不放弃希望的毅力,在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路上显得弥足珍贵,我们这一代就是人类的未来,民族的脊梁……”

  那时梦想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开始在人生迷茫中摸石头过河。可是这几年遗憾过放弃过,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流浪地球2》却像一道光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

  它与其说是一部科幻片,更是我的老师。它赋予我正确的价值观,指引我的人生道路。甚至电影中每一个细节我都感同身受,地球历经的种种灾难,如同我在回顾我的人生。地球正处在2500年漫长征途中的开端挣扎,我也在人生18岁的起跑线前艰难站起。

  望着太空电梯喷射的火焰,搭配上阿鲲震撼热血的音乐冲上云霄,一飞冲天,那一刻仿佛它还搭载着梦想的星星之火蓄势待发,可转眼间的危机却没有彻底摧毁它反而迅速重建拔地而起。数字生命,丫丫死亡的可怕“现实”与数字生命永生的诱惑让图恒宇在感性和理性间做出命运抉择,人生亦会面临这种选择的为难。关于股骨头的演讲,让我认识到何为人类文明,何为群居动物。月球坠落,点火倒计时一分一秒的流逝,伴随着心跳的紧张感,哪怕一个闪失地球就会被撕裂,哪怕自己的想法再疯狂他人再反对,周喆直始终对我们的人执着信念。他的一声嘶哑的点火“依旧爆发出原子弹般的力量,松柏之志,经霜犹茂,霁月光风,不萦于怀”。那一声铿锵有力的“点火”,那一刻希望如同薪火相传,新一代人类稳稳接住,哪怕牺牲自己,也要让希望化身为数字生命完成最后的壮举。最后那发动机喷出的火焰就是绝望中绽放的花朵,美丽而又不娇艳。

  曾经有一个故事:沙漠中孤立无援的探险队的水和食物早已耗尽,原本等待他们的只有绝望与死亡。有一人却说队伍还仅剩一瓶水,但是不到极端情况绝不能喝,而最终他们成功走出了沙漠,实际上那瓶“水”却是一瓶沙子。希望的种子被播下,它把绝望作为养分却结出了奇迹的果实。

  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些年来我吃的苦流的泪摔的跤在希望面前那算什么?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我终将站起,绝望夺走了一切,却夺不走希望,希望却再次赋予了一切!这便是流浪地球。

  一颗占0.12像素的蓝色星球承载了全人类的希望,远赴星河。放眼望向茫茫宇宙,也许不只是人类,宇宙深处每一个文明都为了生存拼命地挣扎,人类又是何等渺小?心怀梦想奋斗的我们也许也有一天会被茫茫人海淹没,但信念与希望燃烧的光辉始终闪耀在群星当中。

  虽然《流浪地球2》还有瑕疵,虽然郭帆老师制作本部电影的初衷仅仅是不让观众失望。但是2500年的新征程才迈出第一步,这又神似我人生18岁前栽倒的跟头,有的是站起来的机会,《流浪地球》系列也是国产科幻燃起的星星之火。哪怕舆情再风云莫测,哪怕下一部的创作遇到再大的困难。我相信最终会如周喆直所说的一样,希望终会到来,多年后能再次在荧幕中看到宇宙中流浪的地球上演的`又一个奇迹。压抑的色彩贯穿全片,但“在蓝天下鲜花挂满枝头”却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前方的路遥远而又艰难险阻,2500年的征途又是何其漫长。但是这一次,我感觉只要有了希望,岁月的迷茫再也罩不住前路。

  《流浪地球2》给我带来了史诗级的视听盛宴的同时,它更是让我重拾当年的梦想,让梦想羽翼丰满。每一幕无处不动情,回到家后回忆那些过往,感触颇深,独自在房间里流下了多年以来感动的泪水。不禁感叹《流浪地球》系列真是个伟大的奇迹!

  最后感谢郭帆老师,感谢刘慈欣老师和团队的默默付出,感谢人生中能遇见《流浪地球》系列,我唯一能报答您的也只有这期待已久的真挚的泪水吧。让梦想和流浪的地球即刻开启新征程,这便是中式科幻的浪漫。更期待我们下一次的遇见!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4

  1月3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发布“MOSS”预告,首次以人工智能MOSS的视角向观众展示出,即将被太阳吞没的地球,面对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太阳氦闪危机的接踵而至,人类竭尽一切所能拯救地球,守护家园。该片目前定档20xx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

  在灾难来临时,每个人都将做出不同的选择。前作电影《流浪地球》中,航天员刘培强(吴京 饰)与MOSS在空间站“携手”面对“木星引力危机”,共同执行拯救地球的使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四年,人工智能MOSS再次与刘培强面对面,一句“MOSS,人类能活下来吗?”让人浮想联翩。除此之外,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 饰)不惜一切,延续离世女儿生命的父亲形象,也让人颇感唏嘘。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还发布“人类的选择”海报,全体主创整装待发,用勇气对抗现实,用坚毅奔赴希望。

  电影《流浪地球2》的故事围绕《流浪地球》前作展开,讲述了危机刚刚降临,地球开始“流浪”之前,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万座行星发动机正在建造,人类面临末日灾难的严峻挑战。影片由郭帆导演,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出演。

  “MOSS,人类能活下来吗?”伴随刘培强带有试探性的“灵魂发问”,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发布“MOSS”预告,曾经在20xx年的电影《流浪地球》和航天员刘培强(吴京 饰)并肩作战,存在感极强的人工智能MOSS再度上线。在前作中,刘培强(吴京 饰)与MOSS是空间站中的'“战友”,作为人工智能,MOSS坚定执行延续人类文明的使命,为此不惜牺牲地球。

  而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家人活下来冒险一搏,最终他烧毁MOSS并将空间站撞向木星,使得地球继续踏上流浪的航程。《流浪地球2》作为前传,MOSS却仿若“先知”般把地球与人类在未来遭受的重大危机漠然揭开:“20xx年太空电梯危机,20xx年月球坠落危机,20xx年木星引力危机,20xx年太阳氦闪危机。”人类不得不面对危险并开启漫长的冒险,让人不得不感叹“地球太不容易了”。

  在《流浪地球2》发布的过往预告中,人工智能MOSS贯穿始终并埋下多个悬念,它是由人类创造开发的人工智能,坚定地执行“元指令”——延续人类文明。此次它与刘培强再次面对面,揭示了身处末日危机时,人类做出的不同选择。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 饰)不顾一切地将女儿的意识上传数字世界,试图让她活下去,并给她完整的一生;航天员刘培强为身后的家人,决定忍受天地分离,踏上太空之旅,呼应了《流浪地球》中他在空间站长达数年的执行任务。

  当天,电影《流浪地球2》还发布“人类的选择”海报,太阳余晖之下,地球与月球形成一个圆,圆内建造中的行星发动机冲破云层。全体主创整装待发,神情坚毅满怀信念,当人类文明延续面临挑战,我们选择相信希望,直面危机。

  20xx年,电影《流浪地球》展现了地球面对木星引力危机,人类冒险一搏在全球展开饱和式救援,引爆木星,地球得以开启“流浪之旅”驶向新家园。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电影《流浪地球2》展现的则是人类在面对太阳危机初期时,在怀疑、冲突与分歧之中,人类的命运一次次被改写,更加严峻的危机与冲突逐步展现,信息量十足。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电影《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现了独特且宏大的世界观,更多充满想象力的丰富情节也在一步步露出真容。

  无论看得见的视觉特效,还是感受得到的故事氛围与质感,《流浪地球2》相较前作都在稳步升级中。与此同时,全体演员也在用心、拼尽全力诠释好自身角色,希望在20xx年大年初一,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感受。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5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最大的惊喜就是地球2的上映,作为流浪地球的影迷,早早的就在网络上关注到了流浪地球2上映的消息,并且还为高质量的预告片惊喜不已。昨天终于如愿以偿观看了整部影片,作为人自己的科幻大片,能够在影院当中欣赏到如此高水准的电影作品真,真的是一件欢欣鼓舞的事情!

  很多的影评说这应该是一部可以划时代的佳作,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来讲,我没有能力分析特效优劣与否,总之看着震撼就好了;我也没有办法细说剧情的逻辑瑕疵,总之看着就好了;更没有水平评价电影的制作水准,总之看着情绪激昂就好了。如果让一个普通人给一个电影做一个评价的话,我想大多数人先手要表达的一定会是,好看或者是不好看这样一个观感,而我给流浪地球2的观感就是,这部电影真是太好看了!同样的,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如果想看到更多的这样好看的电影,那就赶快去电影院买票支持流浪地球2吧。

  整部电影虽然有将近3个小时的时长,但是剧情紧凑、张弛有度,整场观看下来在剧情的流畅度上来讲没有一点走神跑偏的地方,说实话我是一直憋尿到最后的,因为不舍得错过剧情的重要部分。电影的特效场面非常棒,无论是战斗机的空中对战,还是如蜜蜂般的无人机集群,当然还有太空电梯、空间站、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技术成果的展现,都有极其强烈的真实感,场面宏大,效果强烈,完全不输国外的所谓科幻大片。作为一个标准的80后,我依稀记得当初看到星球大战时那种视觉上的冲击与想象力上的震撼,现在我们可以的说,流浪地球系列给了我当时同样的感觉。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会给观赏者以情感上的共鸣,寻求情感共鸣实际上就是大多数艺术创作的最初的目的。之所以为流浪地球2特别的感动,是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中国式的故事,更是一部反应现实世界英雄观的史诗。他告诉了我们一个与以往电影里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那就是拯救世界从来不是一件快乐或幸福的事情,在拯救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牺牲、失去、甚至是毁灭。

  无论是拯救世界的英雄本人,还是被拯救的普通人,在拯救世界的过程中他们都要经历万般的痛苦与千种的磨难,即使是最后成功了,也要背负着苦难继续坚毅的前行,正如电影中刘培强在给儿子留言时把摄像机转向太空自己掩面哭泣的画面。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延续,从来不是某一位英雄的长生不老与力挽狂澜,而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锲而不舍的与。刘培强的父母之于张鹏,张鹏之于刘培强,刘培强之于刘启,马兆之于图恒宇,无不是薪火相传,英雄不灭。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传承的精神,一个民族甚至说整个人类才能够不断前行、屹立不倒。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所讲“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的内核也不是一个所谓的英雄能够单独创造的,而是所有人,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既然拯救世界是那么的痛苦和艰辛,那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要前仆后继的去牺牲和奋斗呢?电影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爱和。为什么电影的主角是刘培强和图恒宇,因为在电影里他们的爱最真挚。电影最后刘培强的独白为流浪地球1中他选择自我牺牲解释了因果。而图恒宇的故事线明显要引出更大的剧情起伏,从对妻女的世情俗爱中超脱的图恒宇在拯救世界那一刻也完成了爱的进化。虽然肉体已经死去,但是数字化的图恒宇父女,必将在未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存在也为电影的哲学主题进一步升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非常期待流浪地球的后续电影继续保持高水准的制作水平,给我们以更大的惊喜和精神愉悦!

  流浪地球2是一部不会让你在电影院开怀大笑的电影,电影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让你一笑了之,它想要带给你的东西更多,如果你仔细品味,它能够带给你的东西更多。快乐只是人类所有情绪当中的一种罢了,而作为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形式之一的电影,我们在电影中所要的情感共鸣绝不仅仅是快乐一种,还应该有悲伤、愤怒等很多其他的感情方式,期待中国电影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文化活动更加多元!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6

  本来想说初一就去看《流浪地球2》,但是奈何实在已经买不到票。。。于是和朋友在初三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首先本人认为:不要把这部片当科幻影片!不要把这部当科幻影片!不要把这部当科幻影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你对这部片的认知定位有所偏差,可能会体验不佳,但如果你把它当成是一部巨深刻的伦理哲学社会科学片,将是十分的精彩绝伦!

  整体三个小时看完就是一句话:这真的是我认识的国产科幻电影吗?

  本来20xx年看《流浪地球1》就觉得已经很棒了,要超越前作极其困难,但是!《流浪地球2》做到了,而且完成得很棒!

  01:故事简介

  故事的背景,依然是流浪地球时代,太阳日渐膨胀,即将威胁到地球,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家园。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并为后续展开铺垫。

  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的时间线,《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时间线集中在《流浪地球1》之前的30年,这部以20xx年的太空电梯危机和20xx年的月球坠落危机为背景的电影,总共有两个时间节点。

  但是2和1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这场关乎所有人类生与死的考验中,却出现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有人悲观唱衰,认为人类失去了希望,企图在数字中获得永生。有人始终相信,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带着地球逃离危机。信与不信,贯穿了电影始终。

  整个故事的架构很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进,交代了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还有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的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节上的叙述,又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总体上还是很吸引人的。

  PS:这部片的剧情其实真的不大建议带小孩子们去观看,这部片真正的主线是刘德华这条人工智能自主意识的线,很精彩!很深邃,也很烧脑。小编只提示一点,多注意摄像头,多注意一个叫马兆的人,因为很多细节综合起来回味,细思极恐......  私以为或许MOSS并不是希望人类灭绝,而只是不断地让人类感受生与死,才能指引人类活下去,片中的许多与刘德华有关的戏份都或多或少地暗示了它的计算能力也许已经能够推演出每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那么,人类是否创造了一个神?它带来的究竟是命运,还是无数个有偏差的假设模型?可能只有等待若干年后的3来解读了......

  02:人物饰演

  为实现妻子最后的'愿望,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带她回到上海老家。

  曾经热闹繁华的地方成为一片废墟,他们在阳台上畅想对于家的回忆,彼此依偎,相濡以沫。

  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意外失去女儿,却因为无尽的思念,开启了一场让女儿获得“永生”的征程。

  沙溢饰演的航天员张鹏,是全片的搞笑担当,也是眼泪担当。

  他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为刘培强指明了一条生还之路,那是他作为师父,对徒弟最后的保护。

  03:本人观后感

  作为普通观众,观影体验良好。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特效画面震撼,特别是开场部分,有一种世界末日又充满希望的感觉。在人物的情感描述上,包括对家人,对国家,对地球等,没有过分的煽情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地球还挺美好的。

  另外对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吸引人,对于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要在续集中有更多的讨论。不好的点也是有的,因为故事丰满,想要把它讲明白,就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容易抓不住重点。

  整体影片还是充满了对亲情的赞美,对国家的赞美,对人类文明的延续,讲的就是人类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处理危机!团结没那么容易,面对危机,全人类都要做出选择,人类首先要统一思想,是选择数码化的永生,还是选择生命的延续?在思想尚未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尚未达成之前,所有的战争对象都如开战机的沙溢的一句台词:全都是友军!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7

  是的,《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我已经看了。本文是我观影后的简单感受,不是影评,没有剧透、不是推广,可以放心服用。

  先说结论,值得冲的硬核科幻巨作!已经准备二刷了。

  事情是这样的,《流浪地球2》这周三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点映,我有幸受到科普界的朋友邀请,也参加了。到了现场才发现,来的很多都是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其中很多大牛都是这部影片的科学顾问。这次点映的标题也很应景:「要相信科学」。昨天后知后觉的了解到,原来我们是《流浪地球2》的首批观众,这个活动甚至还上了微博热搜。

  这当然体现了片方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但其实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最核心的两部分:科学和人。

  大刘(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之所以硬核,是因为他能把很多复杂的科学原理讲的生动形象,同时还有理可循,并不是放飞自我的乱编。

  作为芯片与计算机行业的从业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体》里秦始皇人列计算机的那部分描写,从二进制、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单元、到冯诺依曼架构、再到软硬件读写,所有描述和真实的计算机几乎一丝不差,非常到位。

  正是因为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描述,让整个故事看起来非常合理。我虽然不是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的专家,但我想在那些学科的专家眼中,大刘的科幻小说(的绝大部分)应该也是非常合理的。这应该是「科幻」和「玄幻」的最主要区别。

  说回电影,《流浪地球2》很好的继承了大刘科幻小说里对科学原理的尊重,没有手撕鬼子,也没有刀枪不入的英雄,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又没有跳出科学那条最远的边界。

  出乎意料的是,电影里的一个关键道具竟然启发了我的科研思路,这里暂时先不展开。简言之,某关键道具的关键功能,在电影里是科幻出来的,但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或许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大概率没人研究过。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突然有一种脑袋里小灯泡点亮的感觉。如果我之后真的做了这个研究,就得把《流浪地球2》写到论文的致谢里了。

  说完科学,再说说人。这里的人,不只是科学家,更是更广义的人性。我一直认为,科学和人性是不可分割的。在之前写《图灵:当一个天才,有多难》的时候,我就尝试从科学和人性两个角度去重新观察这位计算机之父、不世出的天才。其实在图灵的眼中,人性已经是未来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这才需要通过「图灵测试」来区分到底是人、还是机器模拟的人工智能。

  人性,也是大刘的科幻小说里最核心的要素,也是戏剧冲突的本质来源。既然说到人性,在真实世界中就不可能非黑即白,而是有很多灰色的部分。有温暖的,比如信仰、爱情、亲情;也有阴暗的,比如仇恨、自私、贪婪。

  如果说,科学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干,那么人性就是这部电影的灵魂。

  记住这句话: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在观影过程中,我泪目了N次。不仅是我,观影结束后大家在交流,其实都或多或少的落泪了。印象中我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泪目,还是在看《勇敢的心》里,梅尔吉普森说「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看《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爬出下水道在雨中仰天长啸;看《潜伏》里,余则成在机场看到车里的翠平。

  更有趣的是,看《流浪地球2》这N次泪目,竟然是因为不同的原因。电影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击中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内心柔软的地方。大家看完这个片子,也可以回来在留言区说说,有没有哪个情节让你猛汉落泪。

  此外,特效震撼、演员全员演技在线,还有一些彩蛋,大家可以去影院自己体验。

  影片结束后,导演团队还和现场观众进行了沟通交流,我也有幸聊了下自己的观点,以上就是当时观点的整理,外加一些补充的内容。祝大家观影愉快。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8

  看电影之前,我对《流浪地球2》的近三个小时的长度表示怀疑。电影时间太长了,观众真的坐得下吗?

  故事在太阳毁灭、人类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进器、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的背景下展开。总体感觉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为后续的展开做了铺垫。

  整个故事框架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行,说明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节上的记述,也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整体很有魅力。

  作为普通观众,参观体验良好。引人注目的是,特效画面震撼人心,特别是在片头,有世界末日和充满希望的感觉。对人物的感情描写,对家人、国家、地球等,并没有过度的煽动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地球还很美”。另外,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有吸引力,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需要在续集中进行更多的讨论。

  也有不好的地方。故事很丰富,想要理解它,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抓不住重点。

  看到末日即将到来,有人提前离开,但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留下来,或者坐下或站着,看完它,耐心地等待鸡蛋。这可能表达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真实看法。

  2023年大年初二,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为看《流浪地球1》已经是四年前的事,导致不太记得剧情了,只是依稀记得那年的影片里面,主演阵容里还有如今已经去世的吴孟达先生,所以看过《球2》之后的第一决定,就是一定要回顾《流浪地球1》。

  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个人觉得,它所想给人们表达的,应该不全是科幻,而是这些问题:你在乎的是什么?是个人的情感与生命,还是全人类的文明?永生的正解是什么?是活在历史里,像一根一万多年前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化石,当今人看到它,想到的不是腿骨本身,而是所有帮助它愈合的文明初火,还是活在虚拟世界里,被冰冷的AI电脑封存?

  当灾难来临,你敢奉献吗?你愿意(被)牺牲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日子困苦的时候,很可能,决定一切的`领导者和英雄们已经在拼尽全力抵挡更大的艰难和困苦了。

  电影里所面临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是虚构的,但细想想,放到现实中,这不就是已经度过了的“三年疫情”吗?在最绝望的时候,我能听到很多抱怨,比如没菜吃,在家憋的快疯了,比如放开之后感染了,有人就会说,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天天又封又核酸?

  很明显,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完全想不到,自己所承担的,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在承担的,更完全想不到,保护大家的决策者和英雄们已经尽力了,他们逆行的逆行,站岗的站岗,分配物资的分配物资,可谁都不是神啊,你不得不承认无论怎么决定,都还是会不那么周全。三年了,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街市上重新热闹了起来,经济明显开始复苏。

  怎么证明呢?就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和我弟想给妈妈买件新年礼物,我挑的眉笔尽管短短一支都要大几百,可有些色号也已经断货了。挑完礼物去吃火锅,要排一个小时的号才有桌位。走在商场里,稍不注意就会来个“人撞人”的小事故……

  在经历以上的场景时,我心中非常感慨,我在想那些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战斗过的人,无论他们遭受过怎样的误解、怎样的抱怨,看到现在的繁荣场景,都还是会笑的吧。

  《流浪地球2》的结尾有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我信,我永远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烧信念,流浪的路会有恒星指点。我信,头顶还会有蓝天,我信,脚下还会是山川。”

  是啊,为什么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听过量子纠缠,这个词乍一听很深奥,但通俗起来讲就是,你现在相信什么,想看到什么,未来就会是什么,你的信号已经发送给未来的你,未来的你也正在回复给你他(她)的信号。只要坚定信念,团结前行,世界就一定会好起来,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火种,就一定不会熄灭!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9

  下午到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电影不错,票价贵了点,但是超过两个半小时的时长,全程场面宏达,故事节奏感极佳,没有多少拖泥带水的“划水”镜头。所以觉得还是价有所值。

  从时间顺序看,《流浪地球2》其实是一个“前传”。讲述的是《流浪地球》之前发生的故事。这就

  明显可以看出来,由于《流浪地球》票房的成功,以及流浪IP的增值,这一次制片方投入了更为高昂的制作成本,花了更大的心思。

  在钱用到刀刃上,在这个大的前提之下,大IP、大投入、大制作带来了大进步。

  如果说,《流浪地球》第一部,大家多少还带着一些包容的心态,愿意为国产科幻片提供点“良心支持”。其实大家也多少明白,流浪地球1大致也就是好莱坞基线水准。但是,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疼,好莱坞制作效果再好,讲的也是美国故事,或者是美国式思维的故事。

  要讲中国的故事,讲中国人的科幻故事,讲中国人对世界、对宇宙的责任、思考和担当,那只能是中国的科幻片。

  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相对于之前作品的进步,不仅仅是显而易见,严格地算来,可以说是巨大飞跃。预算的充足,可以从每一帧画面都看出来。无论是从商业片、科幻片、故事片、爆米花片,甚至是科普片等角度,这都是一部合格或者说优秀的作品。

  如果联想更丰富一些,《流浪地球1》和《流浪地球2》两部大片,上映时隔四年。中间的三年,正好是疫情封控比较长的时间。我的写作正好也记录这几年的魔幻时光,因此在看电影的时候,疫情这三年,各种魔幻场景,也交替和剧情关联着想起。

  和第一部作品相比,我觉得是经过这几年的疫情教育,大家对“国际主义”思维也有了“不过如此”的看法。体现在剧情里,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做主角,甚至说是中国人带着“主角光环”完成拯救人类的故事。

  这当然是现在的超级大国,不愿意看到的,《新乡时报》似乎还发了评论,说流浪地球的故事,走得太远—— 无非是故事里,现在的超级大国不仅不重要,而且甚至有某种“拖油瓶”的感觉。

  这世界好莱坞拯救得,美国人拯救得,中国人就拯救不得?《流浪地球2》,可不惯这个毛病。你们干不来的,干不动的,撂挑子的,中国人来干,而且还能够干好.......

  所以,这个故事好就好在这里,他甚至映射了很多现实的东西。当然,也有遗憾,这个遗憾,就是把反对的`力量,过多集中在街面上、集中在对抗冲突中,实际上更应该是“舆论”。没有反映出“舆论战”的残酷性、真实性,以及在重大事件中的破坏作用,这毫无疑问,有点不接“互联网地气”,也缺了互联网时代的反对精髓。

  照我看,《流浪地球2》就该有各种网红专家在网络上表演的桥段:

  —— “太阳都多少亿年了,哪有什么太阳老化?”

  —— “氦闪就是个太阳小周期爆发,和一般的太阳黑子有什么区别!”

  —— “氦闪未必会死人,但是流浪地球一定要死很多人的......”

  —— “人家美国人要退出什么行星发动机计划,日子过得像花一样,反观我们......”

  ......

  网络舆论战的争夺,没有写入剧本中反映在剧情里,当然不符合现实。不过我也理解,电影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战场。约束条件极多,尺度也不好把握。也只能说有一点遗憾。

  当然,电影里的装备、科技,确实很酷炫很现代。比如,一开始的无人机大战,我觉得就场面感来说,就丝毫不逊色于以前看的美国《星球大战系列》.......

  所以,这电影很值得一看。看热闹也好,看门道也好,安心去思考一些东西也好,都有不少的“看头”,配得上中国科幻巨片的进阶作品。

  顺便说一声,最近的《三体》剧,也拍得不错,春节期间也可以追一追。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的地球作文11-03

[优选]流浪地球观后感2篇10-07

流浪地球2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01-29

2023年电影流浪地球2观后感(精选5篇)01-31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12-06

《流浪地球》观后感02-25

流浪地球观后感01-26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11-17

流浪地球观后感01-30

《流浪地球》观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