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年味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03 08:47:41
  • 相关推荐
我家的年味作文1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家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1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又盼来了新的一年,不要说多姿多彩的新衣,不要说五颜六色的烟花,更不要说千门万户红彤彤的春联,光是拿着长辈们给的大红包,就让人感到过年浓浓的年味。

  除夕那天早上,过年的鞭炮声把我从那美好的睡梦中惊醒。打开窗户,春风抚摸着我的.脸颊,让我好不舒爽!深吸一口气,嗯!好一股过年的气息。走出卧室,妈妈依然像往常一样早起,不一样的是客厅里洋溢着满满的中国红!红窗花,红灯笼,红对联,红衣服,这些东西都使家里充满了年味。妹妹正嘻嘻哈哈吵着闹着要爸爸放鞭炮呢!每当这时,老爸的脸上就露出了慈爱的笑:“乖女儿,好宝贝,咱们不急,晚上就放炮去!”

  “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纷飞的思绪。哟!开门一看,是叔叔来给我们拜年了!只见他的脖子上挂着大围脖,头上顶着个滑稽的大红帽子,手里提着个大红灯笼,这样子谁见了谁笑。他似乎丝毫不在乎我们的笑声,反而抱拳作揖:“大哥大嫂,新年好!”这时妈妈就开始笑起来,并且点头回礼,还用她纤细的手拍我一下,我立刻会意了,说起吉祥的话来;“叔叔,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叔叔欢喜地摸了摸我的头,塞给我一个大红包。哈哈,我又多了一个大红包呢!妹妹这个小丫头,竟不服气地鼓起嘴:“祝叔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没说完呢,我们早已笑作一团,只有不懂事的妹妹在那吵着要红包,看着这欢乐的景象,我笑了笑……哦,年味更浓了。

  最开心的时光莫过于一起吃年夜饭了。一家子的人又团聚在一起,好不亲热,一下子,屋中似乎又暖和了许多。大家高兴地吃着火锅,时不时地起来敬酒:“来,大哥,我敬你!”每当这时,爸爸就站起来,脸上泛着丝丝红晕,好爽地说:“那我就干了!”然后抬起头,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当然也少不了我,我用果汁代酒,大人们在这个时候就一齐笑话起我来,并且开始对我小时候被灌醉的事津津乐道。

  喝完热热闹闹的酒,我们就要上天台放烟花了。“嗞!”小叔点燃了线头,导火线上的火花一蹦一跳的,似乎也在庆祝新年,渐渐地,只听一声“轰”的巨响,烟花“嗞溜溜”的上了天。那烟花,带着我们对未来一年的希望,对家人的祝福升上天空。突然间,天空似乎被照亮了,闪出五彩缤纷的光,大家的脸浸在光里,好像就在那一瞬间,我们的嘴角都向上扬了,打心底里的,我们开心的笑了。在一片火光中,在一片爆竹声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大声喊道:“过——年——了!”

  情浓浓,意深深,年味到处弥散……哦,这是我们家的年味哟!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2

  不知不觉,过年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可是非常喜欢过年啊。

  我家的年味要从我们买新衣服开始。我虽然平常也在买衣服,但是我们还在延续着过年买新衣的习俗。今年我的衣服老早就买好了。到了大年三十这天,我是多么的高兴啊!早上起来,我们买好了火纸与鞭炮,去祭奠我们的祖先与长辈。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从山上下来回到家里。回家后的这一小会儿,可是忙了。叔叔拿来梯子贴对联,我做的就是稳稳当当扶着梯子。对联贴好后我们又拿来灯笼,我的工作不变,依然是扶着梯子,叔叔将灯笼一个一个挂上,不一会儿,一个全新的装扮完成了。到了中午,我们要吃团圆饭了,但是在吃饭前还有一项重要的'项目--放鞭炮。我们将鞭炮搬了出去,爸爸和叔叔点着了鞭炮,跑进了家里。听!那炮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放完炮,我们便开始吃团圆饭了。到了晚上,我们还要守岁,守岁的这一夜里,我一会儿趴在桌子上,一会又仰在椅子上睡着了。虽然这一夜我过得很煎熬,但我还是快乐的。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我们穿好了新衣服去拜年。我来到奶奶家,给奶奶送上了新年祝词:新年快乐!奶奶笑着取出一个红包递给我。我高兴极了!接着我又去二叔和三叔那里,他们都各给了我一个红包呢!那一天我很高兴,我一连收了五个红包呢!

  一晃,大年初一就过去了,迎来了大年初二。这一天我们都起来的很早,因为这一天我们要去外婆家里。来到外婆家后,我和表哥们一起放炮,一起玩游戏。到了下午,我们吃过饭之后,马上要回家时,外婆给我取了一个大红包,我当时心里好高兴啊!美滋滋的。

  真是‘日复一日’啊!初三来了,我们商量好了去处。这次去,没什么好玩的,因为只有我一个孩子。唉!真无聊!我只能听着他们大人谈笑。时间不一会就过去了,令我高兴的事情又来了,我相信我不用说都能猜到我为什么高兴--我又得到了一个大红包。

  时间如流水啊!恍惚间到了正月十五啊!我们来到了新广场,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对气球狗。这时,我有一种不明的激动,我们顺着楼梯往下走,我被一个大舞台迷住了,我才知道那种不明的激动来源于这里。我专心的看着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不住的把我逗笑。节目演完了,我只顾着笑,却没看懂是什么意思。我只见周围的人都在鼓掌,于是我也附和着鼓掌。我们看了一会儿,又去了外婆家。下午,我们吃完饭,回到家里。在那一刻,给这个新年画上了一个美丽的句号。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也就此停笔!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家的年味会更浓!在此我也在这里祝贺大家:新年快乐,龙马精神!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3

  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最重要的要属于春节了!春节,是一个绵延数千年的传统节日,它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在传递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同时,也寄托着无数人的美好愿望!

  游子们带着这份美好祝愿,无论有多遥远,都阻挡不了游子们归心似箭的心。从腊八起在家的父母们就要为春节的到来开始忙活起来:打扫一年沉积下来的尘埃、出门采购、储备精致的美食……一直到除夕的前夜,才能进入一年到头的'收尾工作,象征着“辞旧迎新”!

  大年三十之夜,也就是除夕夜。一大早,当孩童们一个个都还在梦乡里的时候,人们纷纷开始忙绿着: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准备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晚餐……真正的年味儿,还是在美食中酝酿。大家都想站在旧年的尾巴上,用美食给旧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为新的一年绘画出一个隆重的开始。

  美食会让你享受视觉,听觉,嗅觉的盛宴:这家的炸酥肉,“滋滋”的油声响起,金黄色的酥肉带着金黄色的油沫儿,在油中翻滚;那家的排骨汤,浓郁的香气蔓延几层楼……

  游子们都会在除夕的年夜饭之前赶回家,享受着一大家人团圆的热闹氛围,其乐融融,在餐桌上,小辈们都争先恐后的给长辈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长辈们也一个个的叮嘱着晚辈们:学习的好好学习,赚钱的好好赚钱……干脆响亮的酒杯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人们的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灿烂;吃过团圆饭,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了,大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欢声笑语在每家每户响起,老人和小朋友们都一个个的进入了梦乡,只有那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都会守到新年的钟声响起,当新年的钟声响起的那一刻,你就会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个不停,你会感受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热闹,预示着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夕过后就是正月的新年的头一天了,家里的孩童们一个个都早早的起来了,先是给自己加的老一辈的人磕头拜年,长辈们也纷纷拿出一沓沓的红包给孩童们,这个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大人们都穿着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路上遇见相识的人也互祝一声“新年好”。路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年味在大街小巷中飘荡,这种热闹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年过完了,年味也渐渐地消散了,人们又要重新回归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年的努力,孩子们也都重回“笼”中,开始他们的人生路上的又一个新的起点,更有那些游子们挥泪告别亲人,奔向远方,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中国年!一个向往团圆,期待美好的国家!在你们的记忆里还有哪些呢?

  我为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而骄傲,自豪!我爱您,中国!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4

  也许有人觉得年味儿就是新年的欢乐祥和的气氛,也许有人觉得年味儿就是围绕在圆桌前一起吃团圆饭的团聚气氛,也许有人觉得年味儿就是回老家感受老家的故土的亲切感觉。但是我感受的年味儿是从四个味道开始的!

  年,其实不是指的大年初一这一天,而是从腊月就开始了!不是有句老话这么说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我就是里面说的馋小孩。年的味道从腊月里厨房飘出的香味开始啦。每次过年,奶奶就开始忙开了,要开始做腊味儿了,腊味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香肠,准备好肠衣和绞碎的猪肉,根据我们家的口味,奶奶在绞好的猪肉加入烧酒、生姜、葱花、糖……搅拌好,灌入肠衣,一串串红色的香肠就做好了,挂在屋外的围墙上晾干,等到蒸的时候,那个香味引得我像小狗一样围着锅台转。今年我家还蒸了糕,奶奶说蒸过年糕,象征着生活节节高,这也是一个美好的寓意,寄托了大家美好的愿望。在蒸糕的袅袅雾气里,我闻到了米粉的香甜的味道,感受到年又近了一步。等到大年三十这一天,厨房里的香味儿进入了一个高潮,炸肉圆的肉香味、糖醋排骨的甜香味、清蒸大闸蟹的海鲜味……。各种美味扑鼻而来,让我垂涎欲滴,一大家子围坐在餐桌前欢欢喜喜吃着团圆饭,享受着浓浓的年味儿!

  第二种味道:烟花与炮竹的火药味。有一首古诗这样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家古人年就是在爆竹声中开始的呢!我们的年味儿怎么能省掉这样的氛围呢!在这股淡淡的火药味持续攀升中,也意味着年来到了!特别是到了大年三十这一晚,这个味道也到了高潮,千家万户的张灯结彩,爆竹声声迎新年。我们家也不例外,吃完团圆饭,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去放烟花炮竹,随着引线被点燃,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烟花喷向夜空,天空都被点亮了。最美的一个要数孔雀开屏,无数的小星星喷射出来,向四周散去,像极了金色星星汇聚的'喷泉,更像金色的瀑布,我们都拍手雀跃起来。随着烟花的凋谢,周围就弥漫着淡淡烟火的味道,虽然有点危害环境,但是这的的确确是年的味道啊!

  第三种味道:烧纸的味道,这是我们南通的习俗,过年,除了要庆祝新年的到来,也要表示对逝去亲人的追思。给逝去的亲人捎去我们对他们的慰问,烧的纸钱就是用来祭祀老祖宗的。

  最后一种味道最珍贵,那就是亲情的味道!过年我们不仅家里要吃团圆饭,给父母爷爷奶奶送去祝福,爷爷奶奶会给我包压岁钱,表示对我的关怀和喜爱。我们还要在新年里,走亲访友,去舅爷爷家、姑奶奶家、叔爷爷家、姨奶奶家去拜年,送去新年的祝福和礼物,表示孝顺和友谊,大家族在一起问问亲朋好友过得好不好,谈谈家里有没有什么喜事儿,聊聊新的一年新的打算,这就叫做亲情的味儿!

  大家都说年味儿淡了,我觉得没有淡呢,因为我的年有这些味儿!我的年有幸福的味儿!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5

  “过年喽,过年喽!”孩子们过年的喜悦心情溢满了大街小巷。随着大人们办年货忙碌的身影的加深,年,也到了。

  瞧!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门上都贴着红对联、包好了充满情意的饺子、办好了充满祝福的年货、大人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街小巷一派节日的气氛。年味,更浓了。

  在春节这个大团圆的气氛的笼罩下,我们四口之家也依照惯例在大年初一晚上隆重推出了20xx年春节家庭晚会─我家的“年味”。

  经过我和妈妈两天的布置和准备,一切就绪。在美妙的轻音乐下,我深情的新年祝词赢得了一片掌声。接下来,进行第一个环节的第一个节目,是由我哥哥表演的二胡独奏---赛马。看起来,我哥哥还真有点紧张。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拿着二胡、走到前面、坐下来、静了片刻,开始了。看着哥哥投入的神情,灵活的双手和那难以捉摸的目光,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蒙古族那激烈的赛马场景里,仿佛听到了马蹄的奔跑声和马的嘶叫声。音乐时而使空气紧张;时而平静得像一面湖水;时而又像一条湍急的`小溪,从远方奔来,从墙壁和地板里渗出;激荡着人心。在音乐的最后,哥哥木然不动了,闭着眼睛,紧咬牙关,似乎在酣睡;而他的右手快速的颤动弓杆,左手灵活得让人难以置信在弦上飞速滑动,尔后戛然而止。我不禁大叫道:“好!”爸爸也举起双手鼓掌,妈妈更是“乐不思蜀”。于是,一股热闹而无与伦比的欢笑,像火焰似的慢慢燃烧起来了……第二个节目是妈妈的歌曲《冰糖葫芦》。只见妈妈很稳重地走到前面,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我们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每个冰糖葫芦一样,甜里透着酸,酸里裹着甜;而我们的家庭就像一串冰糖葫芦一样,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然生活里有甜也有酸,但我们永远是感到幸福快乐的!”尽管妈妈唱得不好,但字字句句打动了我的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歌曲的高潮时,爸爸还装扮成一个卖冰糖葫芦的老人——弯着腰,手里提着一个插满冰糖葫芦的篮子;只见爸爸把一支又红又大的冰糖葫芦赠予了妈妈,哥哥抢拍了这动人的一幕。我呢,看着那又红又大滴溜圆的冰糖葫芦,早就垂涎欲滴了,就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啊!真是又酸又甜,但今天感觉到似乎比以往甜了许多。第三个节目是爸爸的歌曲《吹眼睛》,最后,有我表演的舞蹈《我和月亮说句话》。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猜谜语和脑筋急转弯。第三个环节:小游戏。太有意思了!真是让人笑得前仰后合,一阵高过一阵的欢笑声冲破窗户,冲向云霄,冲到万家灯火的夜空中,去给云儿说:“新年好!”

  品味年味,畅享生活。我家的“年味”伴我成长。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6

  我回看经历过的十五年,从起初的茫然无知,再到收压岁钱时的喜悦,后来待洗尽铅华后,才真正体会到了年味。

  年味之一:抢和礼让!

  十二月二十九日早晨,按原计划,今天该去买年货了。我原以为我们已经够早了,应该没多少人。可没想到,我一到超市门口就傻眼了,谁能告诉我,这什么情况?一批批的“小红人”进进出出,进的都推个购物车,出的则是提着大包小包。

  惊讶完,我和爸爸也随着人流涌进超市,原来是这样的:超市里到处都挂着促销的牌子。而我们这些消费者怎么会放着这些便宜不占呢?我和爸爸分头行动,他在二楼,我在一楼。刚分配好,一回头就不见爸爸了,没办法,人太多了。

  来到鸡爪区,只见旁边都围着一群人,秉着先下手为强的准则,仗着自己灵活,左钻右钻,进入了内围。开抢!到称重时,我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也哆嗦着手递着袋子,我瞬间就弹开让老人家先称。抢归抢,该让时还是要让的。

  抢到时的自豪感无法比拟,但礼让时的甜蜜更是暖人心。

  年味之二:乐和成长!

  大年三十晚上,妈妈和爸爸在厨房里一阵忙活,终于将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了桌。一边吃着年夜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说着20xx年的规划,还有对对方的祝福。饱餐一顿后,我和爸爸坐在沙发上吃串撸狗看春晚。

  我们正好看到葛优的.小品《“儿子”来了》。

  先是潘长江饰演的老人拿着8000元床垫上场了,这床垫可不简单,据说是具有针灸功能、排毒功能以及娱乐功能,说得比吃药还神。可实际上是一个骗子集团的骗术,假借认亲的理由,表面上对老人们关心,实际上利用老人想要长命百岁、儿女陪伴的特点,进行诈骗。还好最后老人们的儿子回来了,拆穿了骗子,没让房产证落入坏人的手中。

  看完小品,爸爸十分气愤地说:“这是看老人好骗吗?”妈妈却冷静地说:“不是老人好骗,是他们太渴望温情了。”我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个小品在搞笑的同时不禁引发了我们的深思:一年365天,我们真的做到常回家看看了吗?或许大中国的某些角落,也在上演着这样的诈骗一幕吧!而且他们或许没那么幸运,没能等到孩子回来就已颠沛流离了。

  所以啊,我们要趁着还有陪父母的时间,多陪陪他们,多孝顺他们,别让他们落入坏人的温情陷阱。我转过头对着父母,真诚地说了一句:“我爱你们。”那一刻就像当初小表弟在我脸旁亲了一下,只“啾”的一声,我的心里却像过年一样放起了烟火。

  其实年味不是美味佳肴、烟花爆竹所能带来的,而仅仅源于我们在过年——这难得的团聚时,陌生人之间的礼让,亲人之间的爱意。

  这就是我们家的年味!平凡却温馨……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7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它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传统文化历代相传保留了下来。这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中国的旧历新年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歌谣时常在我嘴边念着,仿佛就是要告诉我们腊八节一过,就要过年了,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用的物资了,打扫尘除,买新衣,腌鱼腌肉,贴窗花。可我记忆中的新年要从姥爷家那一缸缸香甜的黄酒开始的。

  姥爷家做的黄酒在当地就小有名气。这一古法做的黄酒传到我妈妈这一代已记不清有多少年了。现在我就来说说我们家的酒。

  农历九月九是传统的酿酒日,早在前一个星期,姥爷就开车进到山里的认识的农户家,把头年定好的糯米拉回来。姥爷说:“山里的空气好,气温低,糯米成熟的晚,也就长得好,好米才能酿好酒。”再把酿酒用的器皿晾干,如果做酒的过程沾上油,哪怕是一点点油渍都会使酒变质。头天把米,在水里泡上一天一夜,这是让米发胀,蒸出来的米就不会反生,发酵就更彻底。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第二天到来。

  九月初九这天一大早,姥爷把泡好的米,放进木桶里隔水蒸上半个多小时,熟透,再倒进大盆里,散开透气,晾一下,每次都会蒸上几大桶。每当这个时候,姥姥就会给我和哥哥捏几个大大的'糯米饭团,沾上糖,好吃极了,这也是我和哥哥喜欢在这天主动帮忙干活的原因。米晾到半凉,就要拌酒曲了。酒曲是一个个比乒乓球小一点的白色圆球。拌之前,要把酒曲碾碎成粉末状,再把酒曲均匀地拌进一盆盆熟糯米中,这个过程是个力气活也是精细活,记忆中,每次都是妈妈在进行这项重要的工作。拌好以后,在慢慢加进一点凉水,这时糯米饭就会拉出粘稠的糖丝,把这些能拉出糖丝的糯米四周码好,按实,中间掏空,盖上盖子,包上厚实的棉被,放上十天左右,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叫热发酵过程。姥爷说,这个过程很重要,就像好的钢铁要经过火的淬炼,人要成才也要经过各种历练,中间不能放弃,要有耐心和恒心,就像酒在热发酵期间不能随意揭盖一样,十天后就要收酒了,这里说的收酒不是说就可以喝了,酒要能喝还早呢,还要把酒用大量的凉开水收进装酒用的大缸里,进行冷发酵,这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等过了冷发酵期酒就做好了,那时满屋子都散发着酒的香味,也就到了年跟前了。用自家的酒招待远方来的亲朋好友,别有味道,这就是我家年的开始。

  家家的传统文化都不同,但是家家的年味却是一样的,快乐的心情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彩多样,但传承的精神是一样的。我也要将我家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我家的年味更加浓郁。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8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恰如其分如期而至的皑皑白雪;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对辞旧迎新的满满期待而如今,年夜饭热闹的不是家而是酒店,我们普遍感觉到年味儿淡了,兴趣儿没了。再不回忆就真的忘了,正在变的时代,正在变的庆贺方式,让记忆中的年味更浓、更香、更让人怀念让我们重拾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打捞起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儿吧!

  记得儿时,那个时代物资匮乏,过年成了最幸福的一件事。从腊八这天就预示着忙碌新年的开始。妈妈会把早就泡好的8种粮食倒在家里的一只大锅中,和往常一样我用力拉着风箱,伴随着有节奏的'声响,灶膛中伸出了长长的火舌,驱散了严寒的冬意!那时一有空就喜欢抢着做灶膛边,你不知道那时一到冬天河里的冰就从河面一直结到河底,那个雪也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样的时候能坐到灶膛边是多么幸福的事,再来几只烤红署,在那个年代,那真叫一个美味啊!接着家家户户都会做炒米糖,那个小小的圆嘟嘟的肚子的机器,每隔五分钟就一锅香喷喷的爆米花出锅,来个七八锅回家拌着熔化的糖块,随意的挫成方块,揉成圆个,一会儿功夫几袋子的炒米糖就在眼前了!外加街上苹果桔子每样来个8个,再买点糖和瓜子,这样孩子们的年货就算备齐了! 接下来就是我扳着手指热切的期待新年的到来。只有过年,才有崭新的棉袄,头上扎着一朵大红花,心理美滋滋的!除夕了,岁末了。大人们早早的起了床,抓出关在鸡窝里的公鸡,把菜刀磨得更加的锋利,除夕杀鸡也是要讲究吉利的!不能补刀,一刀见血是最吉利的。妈妈一整天都是忙碌的,灶旁的风箱“呼呼”的送着气,菜肴在铁锅里打着滚,院子里

  到处洋溢着清香!这是盼望已久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更是那份吉祥的年味!除夕的祭品已经摆在桌上,把酒斟在杯里,庄严的点燃香烛钱纸,祭奠已故的长辈,让他们在另一个国度也过着温暖的年!并祈求他们保佑全家的平安健康!接着放二个爆竹,迎接吉祥的新年!全家老少坐满一桌。一年到头最丰富的肴摆满了桌子!

  团圆饭少不了鱼,寄托着父辈们的希望,希望年年有余,有头有尾!不过,在那个年代一碗肉是要从大年三十端到正月半的,所以每天也只能闻闻肉香!吃团年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吃饱了不能说不吃了,筷子也不要掉在地上,如果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人们赶忙会说“岁岁平安”!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爆竹声开始响起,孩子们直奔村里最有钱的人家,一只黑白电视早早地就搬到场地中间!不一会儿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了过来,全村人一起过起了新年!

  一天天过去,接着就是正月半了,那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拿着烧着的麦穗杆子,从田头跑到田尾,嘴里不停地在说:“正月半捉毛虫,你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盘篮大,吃的肥头胖耳朵!”这毛虫总也捉不玩,总想着把自家田里的虫子都赶到别人家去。其实孩子们就是玩火把的借口!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又让我想到记忆中过年的味道了!恐怕也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那种心境了!心中不免生出一缕淡淡的惆怅!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9

  冬爷爷带着严寒离我们而去,春姑娘踏着春风向我们走来。就在这个“交接班”的时候,有一个喜庆的节日同春姑娘一起到来,这就是举国欢庆的节日——春节!春节是咱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它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每到节日期间,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一片万象更新的新气象。

  春节回家过年象征着阖家团圆。今年我们回外婆家过年,一回到家,我就看到外婆站在梯子上擦吊扇。只见那个梯子摇摇晃晃的,仿佛要把站在上面的.外婆摔下来似的,很危险。我连忙跑过去扶住梯子,外婆感到了异样,低下头一看,发现原来是我,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外婆,你在干嘛呢?”“我打扫卫生,准备干干净净的过年啊!”“那我和你一起干。”说完我就撸起袖子,充满信心地对外婆说:“外婆,您给我分配任务吧!”“那你就去打扫墙角吧。”我家是那种老式房子,墙角里会有蜘蛛网,那里是昆虫的世界,我呆在一旁,无从下手。外婆见我愣在那儿,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说不知该怎么打扫。于是,外婆拿起竹子扎成的扫把给我做起了示范。只见她轻轻地往墙角一掸,蜘蛛网就粘在了扫把上,而蜘蛛却狡猾地吐着丝线,轻轻地飘走了。就这样我和外婆一直干到太阳落山,终于打扫完了,我们同时喘了口气,一时累得竟无力拧开水龙头洗手了。不过,我们完成了过年前最重要的一件事——除尘。

  转眼间,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到了。今年我家的年夜饭是由外公掌勺的,他的厨艺可是一流的哦,我可有口福了。外公在厨房忙了大半天,厨房里一片烟雾蒙蒙,热气里夹杂着葱香、鱼香、肉香和菜香,各种香气交杂在一起,让我闻到了一种浓浓的过年幸福的味道。年夜饭可丰盛了!有红焖猪蹄、酱烧牛肉、红烧鱼头、爆炒腰花……哇!好一桌红红火火的菜啊。年夜饭当然少不了饺子,我捧着妈妈包的一大盘饺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全家人围坐一桌,高举酒杯,欢声笑语,我当然是大快朵颐了。吃完了年夜饭,外公笑嘻嘻地对我说:“走,咱们去放烟火。”我立刻站起来,桌子底下的小狗仿佛也听懂了,马上追出来。我们把烟火放在院子的空地上,外公点燃导火线,大家一起安静地等待烟火喷发的那一刻。“啪!”一束红色的光亮瞬间划破了黑暗的夜空,满天烟花绽放,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有的像七彩的喷泉,还有的像闪烁的星星,把夜空点缀得五彩缤纷。

  大年初一,是我最高兴的一天。一大早,我就甜甜地对外公外婆说“祝外公外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他们笑得合不拢嘴,当然一个大大的红包就到手喽!按照老家的风俗,过了初一,大家就可以外出走亲访友了。于是,我们全家总动员,外出游玩,享受这美好的假期。

  这就是我家的年味,简简单单却又幸福满满,那么,你家的呢?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10

  也许有人会问,糕不是烘或蒸的吗?怎么磨的出来呢?其实此糕非彼糕,老家的洋糕一般在过年时才做,也叫年糕。不像年粑那样靠“蒸”功夫,它的味道出在石磨上,俗称“磨洋糕”。

  相比年粑,洋糕不用糯米,更不掺米,只选自家产、颗粒大、质量好的晚稻米。上磨之前,母亲会将米粒过细的筛查几遍,剔除其中的稻壳、黑米仁等杂质,然后再放入清水浸泡一夜。

  米浸透后不用沥干水,直接可以磨米浆了。隔壁的舅公家存有一台老字号的.石磨,磨盘做工精致、功能强大,只是面积稍大、沉得厉害,推磨时得双人上阵,否则唤不醒它。每年放寒假在家,推磨是我必做的功课,虽然费些力气,却是陪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的时候。一大早,父亲挑上浸泡米粒的水桶,母亲拿上脸盆、舀子等家什,一前一后赶去舅公家里。石磨静静的躺在厨房一处角落,母亲走上前简单清扫、洗刷一番,试着捧些米粒兑上水放进磨盘中央的小孔,使劲转动磨盘,待检查无恙后,便将摆在石磨下方的竹盘垫上新的一层薄膜,然后正式开工。我每次都是掐着时间才赶过去,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出现的,那会年龄小,特爱偷懒。

  磨米浆原本是枯燥的活,但每回并不觉得无聊。母亲一手拉着磨棍跟随转动,一边不停的舀米加水,眼睛时刻盯着石磨的运行动态。我和父亲刚推上一会,身上便有些热了,不得不脱去厚厚的棉外套。跟在父亲身边干活不觉得累,他一边悠闲的推着磨,一边不停讲着笑话,总是惹得满屋人开心不已。母亲偶尔插插话,要么喊停,重新清理一下磨面,要么对父亲的表现不满,还不忘轻声数落一番。我随着父亲的节拍,双手用力推着石磨,看着洁白米浆从磨缝中缓缓流出,滴答、滴答,轻轻敲打在竹盘的薄膜上。那曾经熟悉而亲切的一幕,如今想起倍感温馨。

  石磨转了一圈又一圈,渐渐的,我和父亲脊背冒汗、手掌心起泡,米浆也磨好了。磨上一回米浆需耗时半天,比磨豆腐来的慢,全程耐住性子,急也急不来。中午我们回家随便吃点,便开始着手蒸洋糕了。母亲大灶生火,将白腻的米浆倒入垫有细纱布的小竹盘上,放在大锅里蒸。柴火烧的旺,洋糕也熟的快,不到半个时辰便可出锅。热气腾腾的洋糕才起锅,父亲便开心的拿出事先备好的蘸水红纸,在糕面上写下一个红彤彤、极醒目的“囍”字,每年如此,寓意着全家欢欢喜喜过大年。蒸年糕虽然没年粑那般费时费力,但也要熟一个、再蒸一个,只是蒸的过程中无需打理罢了。

  洋糕冷却后要用清水浸上,便于保存。老家的过年夜,餐桌上总少不了一大盘香喷喷的炒洋糕,全家老老少少都喜欢夹上一筷子,味道特别好。正月家里来了客人,洋糕也是最受欢迎的待客点心。特别是那柴火灶、猪油炒的,上面摆一层煎鸡蛋的洋糕,只要一上桌,便会引来娃娃们的一阵疯抢。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11

  1、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现在,过年的热闹喧 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 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

  2、回想小时候,年味是在妈妈的操持下,所看到的、闻到的、和吃到的。那时,工作很忙的她,总是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把家里衣被清洗一遍,把所 有的角落清扫到位,还要为我和弟弟们赶做新衣服,更要忙做好吃的,每年的年前,妈妈都要打鱼糕、做珍珠丸子、皮冻、和糯米酒等家乡菜,她还学会了做粤菜, 自制萝卜糕、芋头糕、炸油角和蛋散,为了顾及爸爸的生活习惯,年三十晚必包饺子和汤圆。如今,对过年从不马虎的妈妈已高龄,行走不便的她,冬天基本不离家,也没有气力做年活了,逢年过节早由我唱主角,爸妈家离我住的地方又有点远,两个家都要照看,觉得压力大,过年时无疑更甚。可不管有多累,过年,就是要用心的来营造气氛,而年货作为一种符号,又是必不可少的,在搬来搬去中,搬回了满屋的喜庆和温暖。

  3、年味最浓是子夜。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既有了口福,填饱了肚子,还温暖了心坎。

  4、今年春节,我的一位博友上传了一张相片:他的家乡,南方某小镇里,年三十晚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拉开年的序幕后,通红的鞭炮屑像凋落的满地花瓣,欢喜地、沉默 地在路面躺上三天,无人去扫,这样便留住了财富的步伐。仿佛一袭温暖厚重的地毯,覆盖在新年脚下。在禁放的城市里,看不见如此繁华、艳丽的祈愿。看着遥远 乡间的景象,记忆里年的`味道逐渐飘散开,像袅娜不断的炊烟。

  5、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了!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 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了,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6、前两天走在大街小巷里,总能看到行人们拎着沉甸甸的年货,大包小包的齐上阵,脸上挂着几分笑意,走起路来也特别有劲。马路边的树上、路灯上张灯结彩,挂满了一盏盏带着喜气红灯笼。家家户户窗口也挂满了腊肉,香肠,鱼干……。这就是过年的节奏吧。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12

  年,究竟是什么味?

  当准备贴春联的时候,我有了答案,年味是股烧焦的味儿。

  村子里贴春联,通常不是用双面胶、透明胶什么的,而是用地瓜粉掺水煮出来的浆糊粘的。往年,煮浆糊这件事都是妈妈做的,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差池,毕竟做了好多次了,熟能生巧嘛。今年呢,爸爸决定担起这项事务。

  当我拆开春联的包装,正琢磨着哪联是上联、哪联是下联时,厨房里飘出一阵焦味。看来,爸爸这份煮浆糊的工作能力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呀!

  浆糊虽说是烧焦了,但粘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爸爸搬来木梯子,凭借他的身高优势,没爬几个台阶就能够到贴春联的最佳位置。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弟弟可是打起了古代御前带刀侍卫的精神来,在木梯下扶着梯子,为梯上的爸爸保驾护航。我呢,可以说是一位指挥官吧,远远的指挥着:“左挪一点,右挪一点,上移一点。”我不停的念叨着。爸爸沉浸在贴春联中不觉得烦,照着我的指挥执行。

  几年的经验,我深知贴春联的时间没有特定的习俗,但每个胡同里的人家总是不约而同,一起贴春联。这时你要是从一条胡同走过去,定能看到极好看的一片红。难怪传说中叫“年”的怪兽不来了,大概是刚进胡同就被这番景象怔住了,也打算回家贴春联,误了做怪兽的任务。

  春联贴完了,接下来便该收拾了,刷着那浆糊盆,还是有着阵阵烧焦味。随着铁刷子一来一去,一会儿淡,一会儿浓,我家的年味是股烧焦味。

  当参加村里头届拔河比赛时,我又有了答案,年味是汗水的味道。

  一些平日里难得一聚的同村人,都相聚在村子里的小学,队员们十二个成一群,商讨着作战计划。其余的人有的'凑过来、凑过去地听消息,告诉自己队的。看不出来,原来那一本正经的大人们,还有这样可爱的时候。还有的人拿着手机准备拍下某某帅男靓女的照片。

  比赛的过程中,有些男人在一旁的榕树下高喊:“平日里在家坐也坐够了,今儿个就别再是一副小姐的模样!加油,拿个奖回家。”还别说,这鼓励方式听起来土味儿十足,倒还挺管用,真有几队女生被这样喊赢了呢!

  这大冷天的,一大堆人拔河拔得汗流浃背,汗水味的年味儿扑鼻而来,实在够呛。

  年味啊,还是一股火药味。

  年夜饭是一顿不寻常的饭,因为,它似乎是吃得越久,效果越好的。一家子围在火锅前,说说笑笑,这时我们倒不在乎什么唾沫星子,因为能坐在一桌子上的都是一家人。很快,烟花声鞭炮声越来越大,湮没了我们的说笑声。这时候,我们小孩子必然是打着看烟花的旗鼓,悄悄地去买几盒火柴炮。观赏完夜空中火药味的“昙花”后,我们在火药味中开始放炮。总之,火药味吸得不亦乐乎。

  炮鸣声响了整个通宵,鱼龙混杂的年味儿塞满了我家的房子。余光中说:“家,是讲情的地方。”有家,情就在。那些在外工作多年的游子,是否也该趁着过年,回家闻闻自己家的年味了。

  我家的年味作文 篇13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它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传统文化历代相传保留了下来。这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中国的旧历新年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歌谣时常在我嘴边念着,仿佛就是要告诉我们腊八节一过,就要过年了,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用的物资了,打扫尘除,买新衣,腌鱼腌肉,贴窗花。可我记忆中的新年要从姥爷家那一缸缸香甜的黄酒开始的。

  姥爷家做的黄酒在当地就小有名气。这一古法做的黄酒传到我妈妈这一代已记不清有多少年了。现在我就来说说我们家的酒。

  农历九月九是传统的酿酒日,早在前一个星期,姥爷就开车进到山中的认识的农户家,把头年定好的糯米拉回来。姥爷说:“山中的空气好,气温低,糯米成熟的晚,也就长得好,好米才能酿好酒。”再把酿酒用的器皿洗净晾干,如果做酒的过程沾上油,哪怕是一点点油渍都会使酒变质。头天把米洗净,在水中泡上一天一夜,这是让米发胀,蒸出来的米就不会反生,发酵就更彻底。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第二天到来。

  九月初九这天一大早,姥爷把泡好的米,放进木桶中隔水蒸上半个多小时,熟透,再倒进大盆中,散开透气,晾一下,每次都会蒸上几大桶。每当这个时候,姥姥就会给我与哥哥捏几个大大的糯米饭团,沾上糖,好吃极了,这也是我与哥哥喜欢在这天主动帮忙干活的原因。米晾到半凉,就要拌酒曲了。酒曲是一个个比乒乓球小一点的白色圆球。拌之前,要把酒曲碾碎成粉末状,再把酒曲均匀地拌进一盆盆熟糯米中,这个过程是个力气活也是精细活,记忆中,每次都是妈妈在进行这项重要的工作。拌好以后,在慢慢加进一点凉水,这时糯米饭就会拉出粘稠的糖丝,把这些能拉出糖丝的糯米四周码好,按实,中间掏空,盖上盖子,包上厚实的棉被,放上十天左右,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叫热发酵过程。姥爷说,这个过程很重要,就像好的钢铁要经过火的.淬炼,人要成才也要经过各种历练,中间不能放弃,要有耐心与恒心,就像酒在热发酵期间不能随意揭盖一样,十天后就要收酒了,这中说的收酒不是说就可以喝了,酒要能喝还早呢,还要把酒用大量的凉开水收进装酒用的大缸中,进行冷发酵,这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等过了冷发酵期酒就做好了,那时满屋子都散发着酒的香味,也就到了年跟前了。用自家的酒招待远方来的亲朋好友,别有味道,这就是我家年的开始。

  家家的传统文化都不同,但是家家的年味却是一样的,快乐的心情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彩多样,但传承的精神是一样的。我也要将我家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我家的年味更加浓郁。

【我家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我家的年味作文03-13

我家的年味作文15篇03-02

年味的作文05-25

年味02-21

家乡的年味作文03-11

描写年味的作文12-22

故乡的年味作文02-20

寻找年味作文02-25

年味优秀作文01-17

年味初中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