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记忆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23 19:21:27
  • 相关推荐
【必备】春节的记忆作文六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记忆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1

  鞭炮声起,空气中立即染上节日的气氛,鞭炮声落街道上立即留下节日的.喜庆。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让我铭记在心,以前团圆在饭桌上没有一点声音,没有多么热闹,而今年比往年更有趣更让人难忘,今年的团圆饭不仅仅是美味佳肴,更是一个个祝福,一声声嘱托,爷爷给我们讲起了年的传说,传说中“年”会在除夕夜吃人,吃动物,人们在那时候就很害怕它,一见它就跑,有一天邻村小孩说“年”最怕红色和鞭炮声。从此人们挂春联放鞭炮,“年”就再也没有来过。

  吃完饭我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在一起非常幸福,使我终生难忘,也感到很快乐。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2

  一片小小的晒谷场,一方小小的菜畦,一株古老的大榕树,一条弯进我生命深处的小巷……梦里,家乡依旧亲近如指尖,微眯眼,鼻翼间似乎萦绕带有浓浓家乡味的生活气息。

  小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我都会跟着母亲从县城回到家乡来,大约从腊月二十七起,我每天跟着姥爷去集市赶集,颠颠的像个跟屁虫一样。因为快要过年了,集市上的东西就格外贵,可赶集的却异常的多,人挤着人脚碰着脚,节日的气氛在碰碰撞撞中益发欢庆。集市中兜一圈出来,小小的三轮车上便盛了满满的喜悦富饶,骑不动了,姥爷就满面笑容的把我跟年货哼哧哼哧的推回家。过年,家里是要来很多人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有我跟一群馋嘴偷食的表弟表妹在,东西自然要备得多多的才好。

  粉蒸肉,爆炒虾,糖醋排骨,啤酒鸭……节日的宴席丰盛得不停挑战我们食量底线。每样食物,我直到现在似乎还能在齿颊间寻觅到独特的美味。记得最多的,还是一到过年,姥姥家必然少不了的饺子还有烤苞米的。

  一大早赶集时买来的新鲜猪肉,以及韭菜、包菜、胡萝卜,都是饺子的首选馅儿料,姥爷将馅儿料剁好放盘中以后,姥姥将擀好的饺子皮拿起,托在手中,快速的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馅料,放入饺子皮中,再将饺子皮的两端捏紧,接着又把周边也捏在一起,一个圆鼓鼓的饺子便呈现在我面前。我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这姥姥包好的饺子,不经意间口水早已垂涎在嘴边,姥姥看了看我说:“你要不也来试试。”我笨手笨脚地拿起饺子皮,学着姥姥的样子将饺子皮托在手心里,饺子皮像一张薄毯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里。我慢慢地用筷子挑起一块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觉得太少,于是又挑了一筷子。放好饺子馅后我赶紧将皮的两边和四周捏在一起,然而,那饺子像封了口的袋子一样歪歪的瘫在了那里。下了锅的饺子在沸腾的热水中迎着气泡在那里翻转着,盖上盖子等十来分钟便可以一个个盛出来,在碗中加上少许的鸡精和盐,再往里面倒上适量的醋与黄酒,便可以开吃了。

  临近于黄昏时,姥姥如意料般地坐在矮矮的.门槛上,弯着腰,低着头,仔细地挑着菜,姥爷却在厨房里磨着那使用数年的菜刀,斜斜铺洒的夕阳下,姥姥抬头望着我,抿唇微笑的脸,柔和成我最爱的模样。

  “饿了吧,再等一个小时多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年夜饭了哟!”

  我笑嘻嘻地走近,吐吐舌头:“知道了,姥姥!”便乖乖地进了屋里。回头却瞧见姥姥熟悉的背影,在暮暖如斯的斜阳中,拉扯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定格在小屋厚朴斑驳的地石板上。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五点钟就已经夜幕降临了,我们一群小伙伴,人手一大把自己喜欢的鞭炮,呼朋唤友游街串户,一路欢跑一路噼里啪啦点燃欢快。大人们则聚在一起吃着那摆了满桌的年夜饭,一直到十一点钟,该散伙了,家家的鞭炮开始响起,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了出来,像万花筒一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沾着腊八蒜,各家的亲戚也纷纷把红包发给孩子们,同时发下去的自然还有下一年的期盼与祝福。

  “咻咻”,远处绚丽的烟花耀亮半边天,也拉回了我游离的思绪,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季春华萌,只是,那曲折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大树、沉重的石磨,还有那广阔的田野……那曾经熟悉的家乡的一切,只能从梦里沉睡中唤醒。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3

  春节的美好时光已经匆匆流去,我比较喜欢春节,所以这段美好的时光成为我比较难忘的记忆。

  春节前夕,无数中国人与海外同胞都会和家人聚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届时都会感受到一股暖暖的幸福感。估计这个时候,大家丰富的年夜饭也估计上桌了吧?

  年夜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吃的是一碗碗热腾腾的充满了亲情味道的饺子。吃完了饺子,我们一家精神倍儿足,感觉这个饺子富有魔力似的。于是,大家守夜在放着春节晚会的电视机旁,一家人乐融融的说着、笑着,我觉得这真是个真正的'“年”。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也成为一个虚岁为12岁的大男孩了。按照我们老李家的传统,我们家族的12岁以上所有男人都要去祠堂里拜年。祠堂里热闹非凡,大家在进行拜祭的同时开心的聊着工作和生活。拜完年后,一个60米的超长火鞭炮顿时响起,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我觉得这才是个真正的“年”。

  我爷爷有五位兄弟,接下来我们这些晚辈们就要给这德高望重的爷爷们拜年了,在声声的祝福中,在爷爷们的笑声中,我们也得到了不少的压岁钱。之后,我们又拍了一张大大的全家福,镜头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开心的笑,我觉得这就是个真正的“年”。

  我喜欢春节,喜欢春节的喜庆、喜欢春节的团聚、喜欢春节的热闹、喜欢春节的幸福。随着开学的时间临近,我知道春节已经结束,但在我的记忆中我永远的记得它,也希望下个春节早点来临。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4

  除夕那天,夜幕降临,一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彻了天际。

  我飞快地跑出家门,抬头仰望着夜空。只见烟花在天空中,争奇斗艳,仿佛是争着在这一块黑色的锦缎织上五彩缤纷的图案;烟花的光亮把整个夜空照得金碧辉煌,似乎给这夜空披上了一件晶莹透亮的衣裳。

  望着远处那红彤彤的烟花刚落下,黄灿灿的烟花又升上了天空。这边的“降落伞”刚落下,那边的“钻天猴”就鸣叫着飞上了天;烟花就这样陆陆续续地在天空中开放了,让我目不暇接。你看,那“擎天柱”轰地 一声飞上了碧霄,仿佛一把锋利的`剑竖立在天际,气势磅礴;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仙女散花”,那一朵朵金色的火花向四面八方散开,撒向祖国大地……

  亮闪闪的宝石似的的烟花,又似一双双小眼睛,顽皮地向人们眨着眼睛。渐渐地,烟花越来越多。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除夕之夜的烟花真是分外美,分外多!”这些爆竹声也吸引了许多人,大家也纷纷走出来观看。小孩们看着、喊着、笑着,他们的笑脸映着火花,显得更加灿烂;老人们全神贯注地看着,从眼神中流露许多回忆……

  啊!烟花好美呀!那次的除夕之夜可真让我难以忘怀。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5

  在众多节日里,让我最念念不忘的,就属春节了。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当我一想到那火红的鞭炮带来的暖暖春意,就让我兴奋不已。

  20xx年2月12日,春节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来到了,从这一天的零点开始,守岁的人都放起了鞭炮,“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把睡梦中的我都吵醒了。

  早晨7点,我穿好新衣服,便跑来楼下,吃完早饭 ,奶奶把一个红包塞在我的`怀里,我连忙说:“谢谢奶奶。”这时,姑姑一家来给我们拜年了,奶奶拿了个红包送给了姐姐,姑姑也送了个大红包给我。我道了谢, 就和姐姐玩去了。过了一会儿,舅舅一家子也来了,表妹看见桌上的糖果,一下子扑了上去。巧克力、棒棒糖、水果糖、奶糖,应有尽有,馋得表妹口水直流。中午时,我像饿狼似的扑向餐桌,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下午,我和表妹牵着小狗玩了起来。我去上了个厕所,突然听到表妹在喊我,我急急忙忙跑了出去,问她发 生了什么事。她告诉我,小狗正追着鸡在别人家的菜地里到处乱跑呢!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爸爸喊我们洗洗手,要吃晚饭了。洗完手,我向餐桌跑去。哇!“糖 醋排骨、糖醋桂鱼、素三鲜、小笼包、八宝甜饭……”五花八门,我赶紧拿起筷子,把菜往碗里夹。

  “噼哩啪啦”,“嘭……”鞭炮声又响了,春节真有趣!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6

  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节日,象征着新春的开始,代表着团圆,是中国人最重视、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我记得小时候,一到过年,大人小孩都露出幸福的笑容,春节味很浓。但随着岁月的消逝,春节味道似乎越来越淡。

  记得小时候,只要快过年,家里大人们就开始忙活。甚至从腊八开始,只要吃过腊八粥,大人们就要为过年做准备。淘麦子,打面(即把麦子磨成面粉)为蒸馒头做准备。买菜如:大葱、萝卜、白菜、粉条、等等。最主要的是每家都要买上几十斤的猪肉,因为平常人们是不舍得吃肉的,所以过年要过过肉瘾。总之,不管在忙什么大人们就是没停过,而且每次逢集必去。每次去必要买东西,称之为“办年货”。 差不多腊月二十以后,人们就开始蒸馒头、炸丸子等为过年准备。小时候,邻居之间都会互相帮忙,也有几家和在一起蒸馒头、炸东西的。因为每家都要蒸好多馒头、炸好几样吃食,所以邻里之间帮来帮去直到腊月二十九才能忙完。我最喜欢家里蒸馒头的时候。奶奶、婶婶及邻居在我家要忙碌一整天。早上她们要和面,以保证面能发酵。看着好几盆的面团由小变大、由瘦变肥,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中午她们还要再翻动一下面,以利于发酵。午饭过后她们就要开始做馒头。她们有人分面团、有人整形、有人包馅??忙的不亦乐乎。而我们小孩子就在旁边捣乱,争着要面团,有时还会挨训的。看着一个个饱满的包子被整齐的放在篦子上、一个个圆圆的馒头像一排排士兵笔直的站立在案板上。还有枣馍、口袋馍、油灯馍、大馍??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油灯馍,蒸熟后,在里面倒入一些香油,用一根棉线,用火就可以点着,就像油灯一样闪着耀眼的.红光。等香油熬完灯灭,就可以吃香喷喷的油灯馍。我们小孩子会比谁的“油灯”亮的最久,谁的最香、最好吃。那是我们过年常玩的游戏,也是蒸馒头时我们最期待出锅的馍。妇女们忙着做各种馍,男人们要一直待在厨房烧锅,蒸熟一笼笼的馒头。小孩们则各人手拿一个馍,一边玩耍一边吃。我记得那时我们打赌看谁吃得最多,结果我吃六个包子加馒头、堂弟竟然吃七个,小妹也吃五个,邻居家的小男孩也吃七个。我们是从中午吃到晚上且一边玩一边吃所以才能吃那么多的。直到晚上各种馒头才算蒸完。大人们也都累一整天。

  接下来就是炸各种东西,有:馓子、丸子、油果子、油条、麻叶??这也要几家人的帮忙,也要忙活一整天。我们小孩子只可以吃,是不准待在厨房的。因为大人们怕小孩子乱说话,如说“少”,大人就认为说“油”很多,认为是不吉利的。诸如此类的话是最忌讳的。所以最好的法子是不让小孩子待在厨房。

  贴春联也是很受人们重视的。那时候还没有卖印刷的春联的,所以每家每户贴的多是自家手写的,也有找写字好的代替的。那时我家的春联都是爸爸写。尽管我爸只上过小学,但他写的字还是很好看的。大概是怕字太难看贴出去被人笑话,才刻意练习的吧。我当时看爸爸写,就想我也要好好练字,等我大我就可以写春联。可以让来拜年的人都看看我的“好字”,那时我会听到父母说那时谁谁写的,然后邻居们夸奖一番,而

  我躲在一边偷偷的乐。一般,都是二十九写春联,年三十早上贴春联。吃过午饭是不允许再贴的,因为只有家里有人去世才在下午贴一种纯色的纸,有紫色的、白色的、绿色的等。好像每年贴的不一样,要贴满三年,即亲人去世后三年,才能换上大红的春联,这个我不太懂。

  年初一,人们会起得很早。小孩子也是兴奋的睡不着,外面还是一片漆黑呢,小孩就到处跑着拜年。拜年,那可是真真实实的磕头。有的大人会逗小孩子说:磕得不响不算。于是童真的孩子们牟足劲磕一个响响的头,大人这时又会心疼。慌忙拉起孩子往他们兜里装瓜子、花生糖果等好吃的,最主要的是压岁钱。孩子们会一家家的拜年,摸着渐渐鼓起来的口袋,数着兜里渐渐加厚的钱,甭提多高兴。

  而现如今呢?春节味变得越来越淡,有时都过完年还感觉年还没过呢。馒头不蒸、馓子不炸、春联不写??若要问这怎么过年呢,一个字“卖”。钱多,人懒。年初一,也不起早,拜年也不磕头,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说那已经out。春节味淡,人情味也渐渐淡。

  我还是喜欢小时候的春节,忙碌的春节,充满节日味道的春节。我记忆中的春节还是那么美、那么吸引我。

【春节的记忆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记忆作文02-05

春节的记忆作文02-06

我的春节记忆作文03-15

【精选】记忆春节的作文四篇03-19

有关春节的记忆作文三篇02-28

春节的记忆作文合集5篇03-03

【热门】春节的记忆作文3篇03-02

【精品】春节的记忆作文三篇03-08

实用的春节的记忆作文4篇03-16

有关春节的记忆作文四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