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07 10:43:40
  • 相关推荐
关于反省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反省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反省的作文1

  今天在上学路上,饭堂门口都见到为雅安的募捐活动人员。

  先说我前几天已经看到有人拿着箱子在那里站着,只是站着,望着行人。期间还下了一点毛毛雨。我经过了几次,最后一次我捐了10元+几毛零钱。我捐的时候问她们:”几毛钱可以捐吗?”他们微笑说可以。捐完之后,给了我一条小小的绿丝带。

  今天,我回宿舍时路过另一个不同的募捐地点,当时我已经没有打算再过去捐,可是我没想到竟然会有人拿着纸走上来想跟我说话,让我感觉像推销似的,我立马加快脚步走了,当时感觉特别不好意思,但还是走了。后来舍友回来的时候说,那个人在她们走了之后还追着她们。下午去上课的时候,又经过那个地点,我一个在学生会的同学在我没看到他时就叫了我一声:”--,为雅安加油吧。”我说:”上次捐了。”当时还是感觉挺不好意思的。

  我回来就在想,没有了以前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现在我们捐也可以,不捐也可以,而在这种情况下,好像更加考验我们的内心。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太虚伪,我转了几条关于这次灾难的微博,好像自己有爱心似的,但是当募捐这个活动来了的时候,我又没有一种非常强烈地感觉说要捐。那一天之所以捐了,是因为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冷漠的一员,当我看到那几个站着的身影,看到他们前面来来往往没有驻足止步的人群,我觉得如果我是站在那里的人,我的心可能都凉了好大半。因为这是一场灾害,是有关乎生命的,只是它离我们比较远,而我却没有对这些生命有着比身边或者给我影响大的人那样。或许这又跟我没有继续跟进消息有关。我想起了刚学的卡夫卡的那篇<饥饿的艺术家>,我们根本就无法体会到他们遇到地震,失去家园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以为自己悲伤,实际上我根本什么都不懂,根本就不能体会。当这些东西没有涉及到我自身时,就算感觉像悲伤,但实际上,我可能还是非常冷漠。

  另说说我对后来这几天募捐的看法。第一天的募捐,我觉得是做的最好的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尝试去煽动别人。然而今天,我总感觉有种”被道德”,道德绑架的感觉。似乎他们在利用推销项目产品的skills,动用人际,口才来让别人捐,当别人不捐时,你又可以给别人带上不道德的'帽子,我发现原来这真的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没有捐款之前,我看到人来人往觉得心凉,捐了之后,我才感觉,这些行人中,已经有人表达过他们的爱心,或通过其他渠道。甚至有些人已经捐过好几次,当然,我不是这样的人,我觉得自己在道德的境界上实在不高,丑陋的自己啊!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不应该自以为是地给别人扣帽子,因为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做到,我可能都还没意识到。

  真心觉得发现自己的丑陋之后,让我自己面对自己都无法直视。我需要好好地来修炼自己的心灵,要学习博爱,尊重,包容。

  晚了,睡觉。

关于反省的作文2

  半睁半闭着双眼,神情恬淡,既看不出过分的热情,又看不出厌世的冷漠。浮云玉垒,苍狗白云,无论怎样风起云涌,都丝毫不能惊动他们的法眼,不能掀动他们内心的宁静。这就是佛。不管是基督还是佛陀,他们都能把持着一份旷世的宁静,都会向世人半闭着那双内视的眼睛。我听过一个哲学家的故事: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晚年时把自己的两只眼睛弄瞎了。有人问他: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哲学家平静地回答:为了看得更清楚!

  意大利画家阿马代奥·莫迪里阿尼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极为相似,简直如出一辙。在这位画家创作的肖像画里,许多成年人的形象只有一只眼睛露出来。画家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眼晴审视自己。”

  我们每个人的'双眼都长在前额,都无法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是人与生俱来的“盲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看不清的“盲点”。上帝给每个人准备了二个布袋,挂在我们肩上,一个在胸前,一个在后背。前面的布袋装着自己的优点,后面的布袋装着自己的缺点。结果,每个人只要一睁开自己的眼睛,就看见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所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别人是最愚蠢的人,因而对别人总是求全责备,对自己总是肯定赞扬。我们每个人就是因为这双眼睛蒙蔽了自己的真实。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聪明人必须具备自知之明。什么是自知之明呢?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强调内省:“吾日三省吾身。”圣人都有自知之明,无非是因为他们都留着一只眼睛审视着自己。

  哲人说过,没有反省能力的人,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反省能力的人,都自以为是,没有廉耻之心,有的只是像兽一样的欲望。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住自己那一颗狂野的心和无限的贪欲,你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谁,你才能明白这世间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清人的本心,从而看清别人。因为你所思正是别人所思,你所欲正是别人所欲,你所苦正是别人所苦,这样推己及人,这正是儒家所倡导的“恕”道。人只有既看清了自己,又看清了别人,才能明白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获得内心的自在和宁静。所行所思,才能“发乎情,止乎礼”。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认真审视自己,你才可能成为一个觉悟的人。

  我们不是佛,我们没有佛那样的一双法眼,也不必效法哲学家和画家的做法,但是我们可以像圣人那样获得一点自知之明。唐太宗给我们留下了一句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既然我们没有法眼,也没有在后脑袋上长出一双眼睛,那么,就让我们找来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真实。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邹忌,他自以为是一个美男子,并且得到妻妾的赞美,等到见到真正的美男子徐公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差远了。由此,他发现了自己的盲区,并由此推断世人受蒙蔽的事太多,特别是至高无上的齐王,更是受蒙蔽之深,因而劝谏齐王纳谏,成为史上最有自知之明的人。只要我们善于借鉴,我们照样能够照彻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在心灵里安营扎寨,不再迷惘和自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