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作文

时间:2023-04-28 19:42:23
  • 相关推荐
实用的文明礼仪作文集合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明礼仪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明礼仪作文 篇1

  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忙;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细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做为中华民族的传人,我们有职责为祖国文明礼仪的继承发扬和现代社会的文明提高作出我们自我的努力。

  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注重自我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自我言谈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自觉履行我们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在学校,应当尊教师,爱学校,同学之间要友好;在家里,应当敬家长,爱弱小,见到客人要问好;在街上,应当遵纪律,守秩序,各项守则要记牢:“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文明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文明经常能够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古代的汉明帝就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他在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教师,之后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教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教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教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可见,他是多么的尊敬教师啊!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不文明用语的现象。一件事情,本来互相是有商量的余地的,可是因为你一句、我一句的脏话,导致事情恶化,最终大打出手。我们要文明待人、尊重他人,以此为戒啊!

  最终,让我们一齐牢记一首歌谣吧:

  文明文明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文明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教师有文明。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文明礼仪作文 篇2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这是一条古代的古训,教导我们,人们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礼貌、友好的往来。

  其实每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我们班的顾琳珺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下课了,见到老师,她定会向老师行队礼问好,见到同学,她也会友好的挥挥手或微微一笑。

  顾琳珺在学校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互帮互助。收到她的`问候总能让人心里暖暖的。

  有一次,有个同学不小心把她的鞋子踩脏了。那个同学连忙向她道歉,一向爱干净的她并没有生气,还笑着说:”没关系。“两位同学用礼貌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化解了矛盾。

  我们班的顾琳珺同学是礼貌、文明的楷模,我们要先顾琳珺同学学习这种礼貌待人的好品质。

  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来继承这个传统,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让社会更加和谐,让文明伴我们成长!

文明礼仪作文 篇3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她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为少先队员,就应该从小学礼仪,用礼仪,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少年。

  “礼”和“仪”,在通常被认为是礼节仪式,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应该以诚相见,以理相待。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学校要尊敬老师,与同学和平相处。在公共场所也要讲文明,懂礼貌,我们要学会排队,坐交车时,要懂得给年龄大的人和需要的人让座,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会说“您好”,会说“请”,会说“对不起”,会说“谢谢”……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课,才艺课,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也一样的重要,我们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比较平凡的,或许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么,我们每个人的文明就是社会的文明。因为社会就是一片海洋,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汇聚成海洋的小小水滴。如果我们做到了文明,我们就是文明礼仪好少年,而这个社会就自然成为文明的社会。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懂礼仪,讲礼貌的好少年。

文明礼仪作文 篇4

  前一阵子,常州在申请“文明城市”,可是有些人就根本不文明,什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尊老爱幼……数不胜数。

  前几天从乐购回家,乘车时,在我身边站了一个看似文质彬彬的人,手中拎了两大袋东西。车缓缓的开了过来,我第一个走了上去,找了一靠后的位子坐了下来,那个人呢,则是在最后面靠窗的位子,又顺手把东西放在了旁边的位子上。这不算什么,因为还有好多位子呢!

  可是过了几站后,人渐渐多了起来,按道理,那个男人应该把东西拿掉,可他呢,却不,拿着手机,津津有味的玩着。

  后来上来了一位老人,可除了那个放东西的位子,其他位子都坐满了。车上人都向那个男人投去了异样的目光,可他全然不顾。我看不下去了,确又不好意思说。就站了起来,对那个老人说:“您坐这吧。”他点点头,坐了下来,我瞟了一眼那个男人看出他也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了。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对祖国来说,礼仪却是生活习惯,品德的反映。

  让文明礼仪想好朋友一样,在生活中帮助我们,提醒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国人,也是一个文明的人民。让外国人以前对我们的印象全部删除,让他们重新对我们刮目相看!

文明礼仪作文 篇5

  文明,是我们从小就接触到的一个词,它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必备的美好品德,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标准。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也许你现在读了只会觉得恶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些人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以至于路上到处是痰,吐掉的口香糖都结成了硬块儿……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注意并改善这些严峻的不文明现象,我们全家也在积极参与这项行动。

  一次,爸爸和我在街上走,突然,他擤擤鼻子,“呸”一口痰落在了草丛里。我连忙阻止说:“爸爸,不可以随地吐痰,您想,如果别人踩到了,那多不好!有毁市容哦!”爸爸被我说得羞愧难当,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对,我下次再也不这样了。”从此,爸爸不仅自己做到这一点,还劝身边的同事不随地吐痰,带动大家一起为建设文明社会而努力!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作到文明呢?首先,培养自己美好的内心,虽然文明行动是外在的,可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内心对文明的态度,文明是一种美德,不是做作的约束,要做一个文明人,就要重视文明,有所表现,让它形成一种习惯。

文明礼仪作文 篇6

  “我是中华好少年,真善美贤记心田。讲文明,守规范,乐学善学人人欢……”大家都知道这首歌吗?对,它就是“四礼八仪”礼仪歌。可是,大家知道歌中所提倡的,是什么吗?告诉你吧,是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这些词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国素来就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使我们在国外的中国人,能够骄傲的抬起头,为我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而自豪。陌生,是因为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越来越来不讲卫生,不懂文明。这令我们抬起的头,又迅速的低了下去。由于一些人不讲文明,竟被外人而唾骂。原本富饶美丽的中国,竟随处都能听到一些令人不寒而栗的脏话,看到一些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中国原本文明的风采哪儿去了?“礼仪之邦”的风采哪儿去了?

  大家都知道五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谈礼貌》,这篇文章在里面把各个人物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牛皋的粗暴无礼,岳飞的彬彬有礼,周总理的和蔼可亲……一定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总理身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普通人民面前一点都不摆架子。对于那些犯了小错的人,不仅不训斥他,还用话来安慰他,原谅他。为人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牛皋就不同了,他在向一位老者问路时,他不但言语粗鲁,还不尊重人。他这样没礼貌,当然要被老者骂了。看,伟人都那么有礼貌,我们要好好地向他们学习。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人。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能体现文明礼貌的事情,如:有一个青年男士抱着孩子上公共汽车,没人给他让座。这时有一位老先生起来给他让了座,慌忙中男青年踩了老先生的.脚,疼的老先生呀!呀直叫。可这位男士并没有向老人道谦。乘客中有位中年人看不过去了,指责他不懂礼。他还理直气壮的回答道:“给抱小孩让座是应该的”。众人指责这个不懂礼貌的男青年说:“老人岁数都这么大了,起来给你让座,你踩了人家的脚既不道歉,更不要说声谢谢,你怎么能这样呢?”男青年不服气,大声的与众人吵了起来。最后,还是这位老先生出面劝说大家,才没继续吵下去。看,这位老先生品质多高尚啊,真令人赞叹不已!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些事迹,让我们记住与他相伴的美德。让我们记住“八礼四仪”歌。“仪表美,贵洁净,勤洗头勤换衣。穿和戴,不攀比……”做一名懂礼貌,讲文明,守规范的中华好少年。

文明礼仪作文 篇7

  经典,礼仪,文明是中国国家民族特色,从古至今,中国的特色流传至今。

  经典,中国的瑰宝,中华的文化之精粹。

  我国的经典大多是古人写的对人们有帮助的人生哲理,教人做人处事的道理,如何学习,如何尊师敬长,如何孝顺父母。就像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告诉我们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们也要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就像孔子《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告诉我们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学习就要按照时间复习,才能更加好。就像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的“为学莫重于尊师”。告诉我们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就像孟子《春秋》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抚人家的儿女。”也就是说要像尊重我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尊重别人家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中国最精彩的经典,还不是这些。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不仅在中国是经典,许多国外的人也喜欢这四大名著。喜欢《西游记》里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喜欢《红楼梦》里人物的真实,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一点一眼,一字一句的描画中,一个用力维护封建统治,但却也深受封建势力毒害的`形象跃然纸上。主线,写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但同时又描写了四大家族,特别是荣国府的兴衰发展。更穿插了诸如甄土隐的穷衰潦落,无论是讲述时的语言还是人物对话的语言,都极为精美且富有感染力,字里行间,都不经意间带出隐晦的嘲讽与暗示。喜欢《水浒传》里的英雄。把人物置身於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总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徵。情节生动曲折,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引人入胜。有一些段落,集中了很多人物、精彩的场面,而每一组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喜欢《三国演义》里的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主要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这就是中国四大名著的特点,受人喜爱的特点。我们应该多多诵读经典名著。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享誉海内外的礼仪之邦。文明礼仪距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礼仪,一个人,一个国家的道德体现,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程度,道德品味。

  礼仪并不是见个面问个好,面带笑容就好了的事。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所以礼仪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从小懂礼仪,善用礼仪,才会变得更好。“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礼仪必须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学习礼仪、传承礼仪,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民族和团体的一员。个人文明礼仪一旦养成,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它有三大要素:语言、行为表情、服饰器物。一般地说,任何重大典礼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种要素才能完成。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学礼仪是我们必须做的事。

  文明,中国的素质体现。

  文明,从小看,是一个人素质。从大看,大到是一个国家的素质。在国外,人们在墙上的标语写的是“禁止吸烟”“禁止吐痰”“禁止践踏草坪”而这些标语是用汉语写的,而这意味这什么。意味着他们只是说给中国人听得,写给中国人看的。意味着他们认为我们中国人是多么不文明,多么没有素质。听到这很气愤吧?但少许中国人在外国的确是这样做。所以我们不仅要知文明,懂文明,更要这样做,避免别人以为我们中国人素质差。

  文明的中国人,文明的社会,文明的国家才能给别人带来好的看法。

  读经典,学礼仪,知文明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读经典,学礼仪,知文明从我们做起。

文明礼仪作文 篇8

  “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礼”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

  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的美称,会不会断送在当今青少年手中。可见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周爷爷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但是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务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爷爷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的榜样。

  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应该要发扬祖国的传统和“礼仪之邦”。让祖国越来越昌盛,越来越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