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作文

时间:2023-06-04 18:40:16
  • 相关推荐
年味儿作文汇编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年味儿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味儿作文1

  传说

  关于春节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住在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过去

  妈妈说她小时候春节可好玩了,因为平常吃不到好东西,于是村里的小孩都盼望着春节,盼望着吃肉、吃饺子、穿新衣服、看烟花,别提有多开心了!

  当姥姥煮饺子时,姥姥的孩子们就坐在旁边看着,眼睛像是被姥姥控制一样一直盯着姥姥。饺子煮好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大口的吃饺子,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守夜便更是欢乐。吃完饭就开始放烟花了------“轰”随着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冲上了天空,霎时漆黑的夜空变得一片透亮,大大的红色球状的烟花,把天空染得十分红艳,慢慢地红点四面散开了,人们的惊呼声还未完,另一颗烟花带着啸叫又急急地飞升入夜空,把红色的夜空变成了明亮的绿色、眩丽多彩。

  现在

  可是现在呢?放假只为了休息,也不盼望春节了,连新衣服、好吃的都构不成诱惑。

  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打个比方,以前的人平常不吃糖,一到春节突然吃到了糖,所以开心、幸福;而你们呢,舌头一直泡在蜜罐里,早已麻木。你们平常就买新衣服,到了春节自然不显得珍贵了!”

  如今,网络上已经传疯了-----年味真的淡了,可是究竟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是经济进步了,还是人心变了……

年味儿作文2

  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家在过年的时候自己打年糕呢?

  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家在过年的时候杀自己养的猪呢?

  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家在除夕吃大猪头的呢?

  还是从腊月初旬开始讲起吧!

  “嘿哟!嘿哟!……”每到过年,爷爷定是要打年糕的,爸爸帮忙算账本。一大袋一大袋的糯米清洗过后,放进木头蒸桶里蒸煮,好长时间后,一桶一桶热腾腾的还未成型的年糕才出炉,马上就倒进一个石臼里,一群上了年纪的叔叔伯伯们拿着木棍,木锤子,轮流打起了年糕,一边打,一边搅动,加水。据老人说,打过的年糕吃起来更香,更有味儿。年糕坊里里外外都是人,大人总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就偷偷地弄一点儿年糕来吃,农村里管这叫“对食猫”,入口的年糕温热,香糯,吃了一口就想再吃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年糕的寓意大家都知道,就是年年高升嘛!在农村,打年糕时,人越多越喜庆,来年的`福气就越多。近些年来,手工年糕越来越少了,大多是用机器打的,也没有了原来那香糯可口的味道了。

  第二件大事就是杀年猪,别的人家过年都是去菜场买猪肉,我们家可不这样。爷爷养了很多头猪,每年春节前,一群人围在一起,准备杀猪。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杀猪般的嚎叫”嘛!在杀猪时,那声音,绝对可以用惊恐来形容,充满了无助和绝望,那猪肥肥胖胖,猪肉切成一块儿一块儿,有的人特别喜欢,也有的人会觉得腥气。在我们家,肉会当成年货送人,留些分给邻里乡亲,自己却不多留,几块肉和一个大猪头足以。肉是早早烧了吃的,除夕那天也会吃,那大猪头会留着放起来,猪耳朵上串俩个纸铜钱,除夕前一天煮。

  打年糕,杀年猪,充满了过年独有的味道,虽然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希望这些风俗习惯能永远传承下去!我永远忘不了这独特的年味儿!

年味儿作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声声喜庆欢愉的鞭炮响起,一阵阵温暖和煦的春风拂来,春节在大家忙忙碌碌的准备和温馨祥和的期盼中到来。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街道上挂满了红艳艳的小灯笼,像是一个个会发光的小精灵,手拉手,连成一串串,在风中抖动着曼妙的身姿,左摇右晃地起舞。花坛中,红的、黄的、紫的、蓝,花儿一朵朵,一簇簇,昂首挺胸,挨挨挤挤。勤劳的园丁们,把花儿呵护得娇艳欲滴,摆成“新年快乐”的花型,迎接美好的春节。过往的'行人,有的健步如飞,有的闲庭信步,每个人的脸庞都被浓浓的年味熏得红彤彤的,一个个喜笑颜开。

  屋子里,外婆和妈妈一早就开始为晚上的年夜饭忙活了。煤气炉上一会儿炖,一会儿煮,一会儿炒,一会儿炸,腾腾热气与香味一同弥漫开来。白胖的饺子排着队地赶着下锅,在汤水的沸腾下一个个变得晶莹剔透。水龙头的水哗哗地流着,风扇一刻也没歇着,锅碗瓢盆儿叮当作响,真是热火朝天!夜色降临时,屋内的灯光照得比白天还亮堂。亲戚们陆续地到来,爸爸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入席就餐。外婆坐在桌子的一头,掏出一个个吉祥如意的红包,笑嘻嘻地递给我和哥哥妹妹,希望我们明年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突然,“噼噼啪啪”的一阵鞭炮响,把我们仨吸引到了窗户边。原来是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开始放烟花了。这可是年三十的压轴好戏呀!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向爸爸妈妈讨要了打火机和烟花,便循着小伙伴的欢声笑语,一溜烟地撒腿跑到了门外。妹妹胆子小,点燃引线就往我和哥哥身后躲,这时,绚丽多彩的烟花,像是一条条火龙腾空飞起,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又轻盈地喷射出五彩缤纷的火花。我们一个个拍手叫好。就连原本有些害怕的妹妹,也不由捂着耳朵仰着头,看得入了迷。当烟花棒快要燃到尽头时,火苗慢慢地随着夜幕化为一色。太有趣了!我和哥哥看得手痒痒、心也痒痒,纷纷加入队伍,点燃各自手中的烟花,再看着烟花像流星般璀璨地发光,又看着它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空中。

  “当——当——”客厅的钟声划破了子夜的宁静,而我们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我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在心中默默许愿:祝愿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国泰民安。

年味儿作文4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最爱看的节目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过新年七天更乐呵的了:贴春联,挂福字,包饺子,放鞭炮,一个个忙得不亦悦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春节失去了兴趣,人们都在忙,亲戚们根本没有时间聚在一起。春联依旧贴,红灯照样挂,鞭炮仍然放,可是总觉得春节不是这么回事,总觉得春节真的是越来越没有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

  我经常想:“如果这样下去,那么再过几年,人们也许就要忘记春节这千年节日的习俗了?忘记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不过,今年的.除夕之夜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亲人都聚到了那里。大家一起贴春联,挂福字,忙碌中隐隐透着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饭,大家畅谈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获。共同畅想美好的未来。大家一个个敞开心胸,开怀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声中化解了。这时还有人在楼下放了一串象征辟邪的鞭炮。我从饭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兴地架起麻将桌,玩起了麻将。输钱赢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边玩着麻将,一边谈论。我们小孩打开电视,所有的节目都和过新年有关,越发让我感到了浓重的年味。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着过新年的钟声还没有到来,我们下楼去放鞭炮,楼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们的和别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鞭炮的火药味中我嗅出一股浓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来了!离新年的钟声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给亲友发短信,打电话祝福,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我很高兴,因为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并没有摒弃千年的传统,依然可以感觉到过新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团团圆圆。

年味儿作文5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乡在陕西。陕西人如今扔把春节叫做“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去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野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的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得无影无踪。之后便逐渐构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贴对联、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当然,我是经常有空的。我们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划火柴一样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还有点着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的冲天炮;晚上,我们就放烟花,放礼花弹。“满天星”、“冲天炮”……各个村庄的上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烟花,耳朵里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渲染着新年的'氛围。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了!

  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了,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最浓是子夜。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既有了口福,填饱了肚子,还温暖了心坎。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心思涌动,欢歌飞扬,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儿作文6

  光阴似箭,岁末年初,大家又迎来了最开心的节日。要说哪一个节日最热闹,那当然非春节莫属。要说对春节的祝福与心愿真的太多太多了。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看春晚、吃饺子、拜年……

  从大年三十那天开始,人们就忙着迎接春节的到来,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我家自然也不例外。爷爷准备把旧春联撕下来,我不禁想到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春联分为上下联还有横批,左边贴的是上联,右边贴的是下联,横批贴在上面。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这些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到了晚上,人们放鞭炮、放烟花、吃年 夜 饭,最重要的是亿万观众看春晚。我们即将和20xx年说“拜拜”,迎接崭新的20××年,这让我兴奋不已。我把早已备好的小零食放在床边,八点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翻到中央一套,静静地收看春晚。丰富多彩的春晚节目,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个个精彩无比,我最喜欢的节目是:《爱你1万年》《美丽中国年》《在此刻》,《真情永驻》。春晚中最令我自豪的一幕是:景海鹏,陈冬等航天英雄手捧太空花,高呼那句我们“完美的完成了祖国的航天任务”。这让我们感觉到伟大祖国实力增强了,科技进步发达了,同时感受到作为中国人,格外光荣、自豪!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当你睁开眼睛打量周围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年份,新的太阳,新的'衣裳,新的鞋子,就连脸上的笑容都是新的。新年,给我们带来好多新奇的感觉,给我们带来好多新鲜的想法,让人忍不住对美好的新年充满热切的向往,坚信一切理想都能实现。美好的20××年我们会有更多的追求,更多的期待!

  总评:

  这篇作文不但写了小作者春节“所见”,还写了小作者春节“所感”,有感想,有感悟,写出了小作者通过春节,对祖国、对未来、对自己的新认识,作文的主题得到升华,这是很好的。从取材来说,小作者选取的材料有点宽泛,作文前面的贴春联、放鞭炮,可以少写点,就从春晚里看到航天员登场,来写祖国的日益强大,这样也许重点会更突出、更集中一些。不过,四年级小朋友,能写出这样文通字顺,有材料有思想的作文来,不错了,值得称赞。

年味儿作文7

  现在的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浓郁的味儿。

  “从今天起,我国正式进入了春运高峰,今年乘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广播里、电视上,都在传播这样的消息。年味开始酝酿起来了。

  会有亲朋好友来我家拜年,热闹增添了一点儿“年味”,但是奇怪的是,来的人不少,送的礼不少,待的时间非常短,说的话非常少,好好像礼到任务就完成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还个礼走个过场罢了。

  我们也会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好多次我们刚坐下甚至还没坐下,主人好像是有许多事情要办一样的,我们茶杯还没捧上就离去了。刘少棠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写过年的情景是人们从腊八开始就酝酿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门聊天,热闹得不亦乐乎,尽管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很贫乏。而现在,送礼几乎成了串门的唯一目的。

  唯一比过去更有“年味”的就是大量购置年货。人们刷着贵宾卡、会员卡,把一推车一推车的年货搬回家。超市里的人们洋溢着物质满足后的笑容,却因失去了精神的依傍而显得僵硬没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的座位早就被定完了,大家去饭店吃所谓的年夜饭,看似“年味”非常浓,但在情感还没来得及充分沟通就该散了,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几家亲戚,送礼呢。

  “年味”发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了,但是它好像一只未熟透的苹果,吃起来酸涩涩的。还是以前小时候的过年过瘾呢。虽没有那么多好吃的零食也没有饭店里的美味佳肴,但兄弟姐妹们一块儿放两元钱一包的小烟花能够玩得痛痛快快,拿上个小电筒就可以去幽暗处探险,一副残缺的`扑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乐就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个小红包就让我们对新的一年憧憬无限……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好像有讲不完的话……那种心心相通毫无防备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才有真正的“年味”。

  现如今,许多过年时的仪式都开始简化甚至省去了,贴春联、迎灶神、祭祖宗、喝腊八粥的习俗都少见了,人们认为这些太形式化了,那么请问,实实在在的东西究竟在哪里呢?

  当外国为中国春运规模之大而感慨,连纽约帝国大厦都为中国年而亮起喜庆的红灯时,他们是否知道,中国年的“年味“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呢?

年味儿作文8

  本来,在记忆中春节是这样。

  老屋中很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竹竿挂满了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中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了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很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已经不一样了。祭祖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了些纸钱,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除夕夜,人是团圆了,但吃完了团圆饭,人们便各自活动,大人们打扑克,孩子们奔向网络,以往家人围坐看春晚日子不复存在。大年初一,传统上是要一起床就去拜年,但是本该如此我还是像机械般起床,过我学习生活。我不禁在想:是年味淡了,还是我长大了?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了我看到祭祖简化、焰火渐少,还有我看到各种新奇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了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人是越来越少了,电视前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从此来看,年味真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了,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结论。

  确,随着时间推移,我年龄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时候点燃。现在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了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游子,我也难体会其万中归家只为一聚艰辛,我没有像他们一样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孩子,我只能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变迁,但也不像老人般怀古伤今似,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是传承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力量,这是我无法否定。仅仅从我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

年味儿作文9

  今年新年,我们一家回乡下老家过年,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过年的习俗,让我觉得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

  农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停稳,我就飞快地跑进家门。这时,奶奶正在宰鸡宰鸭,爷爷也在写对联。我高兴地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来,十分欣喜。

  随后,爷爷教我和哥哥贴对联。爷爷告诉我们,写对联、贴对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贴对联的传统是先右边再左边。我便好奇地问爷爷:“上、下联和横批都是自右往左读吗?”爷爷点点头说:“是的。”我们首先贴堂屋大门的对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接着贴庭院门口的对联,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横联:马年大吉。爷爷让我们将“福”字写在红纸上倒贴于门上,他说民间有倒贴“福”字的习俗,意为新年福到。原来,贴对联也是很有讲就的。

  贴好对联,便开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摆上鸡和猪肉,然后分别整齐地摆好五套碗筷和酒杯,并盛上饭、斟满酒杯。接着,让我点上香和蜡烛,虔诚地插在香火堂前,并摆上糖果。做完这些程序,大约20分钟后,让我烧纸钱,放了一挂鞭炮。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换上新衣服,欢快地跑进巷子里,和小伙伴们放起了鞭炮。

  天黑了,我们便回家一边围着火炉守夜,一边看春晚节目。终于到子夜零时,伯伯带着我们放鞭炮,意为“迎神”。这时,整个山村都在燃放烟花爆竹,村子上空变成了烟花的海洋……让我想起了《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夜深了,山村又安静下来了,我们也入睡了。

  大年初一清晨,按家乡的风俗,我和哥哥向长辈拜年,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长辈们便乐呵呵发给我们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这一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拜年。

  大年初二,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友,离开了还笼罩着浓浓年味的的家乡。

年味儿作文10

  大年二十九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坐着高铁回到了阔别已经整整一年的家乡。我的家乡位于福建永定,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县城,爸爸是客家人,而我自称“小客家人”。我们准备在这里和爷爷奶奶一起过春节,过个客家人的传统新年。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一大早,爷爷就拿出了一张大圆桌,放在了家门口。爷爷在桌上摆上了茶杯、酒杯,并将这几个茶杯和酒杯分别倒满了茶水和酒。桌子最前面摆放了一个香炉,然后是一排供品,包括鸡、鸭、鱼和猪以及一些水果、糖果之类的。爷爷说,这是我们客家人过年时候的一个传统习俗,祭祀天神和祖先,感谢天神在过去的一年里给予我们风调雨顺的好收成,也要感谢祖先庇护我们平安。爷爷点燃了一对香烛,一把长长的香。爷爷把点燃的香也分给了我和爸爸。只见爷爷和爸爸都把香高举在前,嘴里念念有词的样子。爷爷说,这时候你可以在心里向天神和祖先说出你的感谢和你对来年的期望。我学着爷爷的样子,也把香高举在胸前,然后三鞠躬。这祭祀天神的仪式,庄重而神圣,既是对族规家训的传承,也是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思念。

  完成了祭祀天神的仪式,我们把桌子以及桌上的供品收拾干净。爷爷拿出了一对红灯笼、春联和门神。我和爷爷一起搭手,把灯笼组装起来。我特别想爬上梯子亲自把灯笼挂起来,但是爷爷担心我会摔下来,所以挂灯笼、贴春联的工作由爸爸来做,我和爷爷在梯子下面给爸爸传递灯笼、春联,倒也忙得不亦乐乎的。爸爸刚挂好灯笼,我就想起了一句话——大红灯笼高高挂,描述的不正是这喜庆祥和的氛围吗?挂好了红灯笼,我们开始贴春联、贴门神。当春联和门神都贴好了,这些红红火火的装饰品把我们的.家装扮一新。

  忙完了这些事情,我们就开始忙忙碌碌地准备年夜饭了。今天的年夜饭有年糕、鱼……当然少不了我最喜欢吃的牛肉丸和芋子包。我知道年糕代表着年年高,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我们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电视里热热闹闹的春节联欢晚会,爷爷奶奶和爸爸都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而我也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这时候四周响起了绵绵不断的鞭炮声,但是我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也沉浸在兴奋之中,整个小县城都洋溢着春节的气氛……

年味儿作文11

  年味是传统的传承;一年的味道是岁月的沉淀;一年的味道是生活的反映;一年的味道是一个人幸福的指标。

  贴春联,告别旧年

  元旦,辞旧迎新,春联预示着一年的'到来。春联的内容丰富有趣。春联的形式是爱国的、祝福的、描写故事的、歌颂的。在注重平实对仗的基础上,它们是丰富多彩的。有回文,可以倒过来看,很有意思。30年的中午,父母给了我一个重要的任务——贴春联。我带着极大的焦虑和喜悦工作。我挪到人字梯旁边,放在门外。我站在梯子上,擦亮了大门和门框。我拿出春联。好像年复一年的过年都一样,日新月异。哇,写得工整,意思丰富,通俗易懂,连我三年级的孩子都能看懂!顶链接贴在哪边?我问我爸,他说,想清楚!我问我妈,她说,你自己想想,肯定!我想了想,想了想,突然说,春联是竖着写的,从上到下看。古籍都是竖着写的,先往右看,再往左看。我用双面胶把右面门框上的上联贴在我面前,下联贴在左面门框上,横批贴在门楣中央。爸爸妈妈看到了,交换着赞赏的眼神,把我揽入怀中。

  除夕,团圆快乐

  年夜饭做好了,我们一家人团团围坐,个个喜气洋洋。我和妹妹已经被厨房传来的味道诱惑到了,菜还没准备好吃,我们就准备吃了。我和姐姐在盯着我们最爱吃的糖醋鱼。我妈看出了我姐的心思,看着我们笑着说,我们要先孝敬爷爷奶奶!祖孙三代,谈笑风生,真的是春意盎然,其乐融融。年夜饭一直持续到春晚,一家人沉浸在春晚营造的欢乐气氛中。过去,除夕之夜,从午夜到正月初一中午,鞭炮齐鸣。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再也听不到鞭炮声了。

  新年快乐,祝好运

  正月初一,家家拜年!农历正月初一睡不着。当夜晚刚刚开始时,我被妈妈叫了起来。我爷爷奶奶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吃饺子。就在我和妹妹好奇的时候,我爷爷笑了,在我的筷子里放了一枚硬币,示意大家。我妈趁机让我和我姐给爷爷奶奶拜年。当然,我和姐姐也收到了爷爷奶奶的红包。吃完饺子后,我和妹妹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我们在爸爸妈妈的簇拥下到奶奶家过年。

  日子越来越红火,年味越来越浓!

年味儿作文12

  因为快过年了,所以,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去超市办年货,顺带也来感受感受十足的年味儿。

  ——题记

  今天,阴天,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可是并不能打消我们办年货的兴致,我们拿了两个大的环保袋,一路说说笑笑的走向了超市。

  路上,我们看到大街上车水马龙,有好多车的车牌上写的都不是以“豫K”开头的,这一定是回家过年的游子们,看着这些,我不禁浮想联翩,想到了老人看到孩子回来了的喜悦,看到了那些老人们特意准备的团圆饭,看到了孩子向父母说最近自己的工作顺不顺利,问老人最近身体怎么样,总之,因为牵挂。

  走到了超市,我们彻底惊异了,车棚里的车子停的满满的,很多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外走,我们被这浓浓的年味儿吸引着,随着人流涌进了超市。

  刚刚迈进大门,一片火红的.颜色就在我们的眼前绽放了,原来了那些灯笼和新年挂坠展览,任顾客选购,走进展览区,头上是一个个灯笼,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挂坠,有鱼挂坠(年年有余——年年有鱼)还有鞭炮样式的,还有大大的“福”字,中间的柜台上当然少不了春联和窗花咯,总之,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走到食品区,只见一片人山人海,各个柜台都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想找一辆手推车都甭想,全部被人们抢走了,我们只好垫了个篮子笨手笨脚的挤来挤去,偶儿碰撞了,也不会发生口角,大家互相相视一笑,一句年货办齐了吗?办齐了!一句朴实的话语温暖人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呵呵,在这里,我又感受到了浓浓年味儿,这是一种拥挤的年味儿。

  走进服装区,这里也是人山人海,看来大家都在买新衣呀!看着一个个小朋友缠着妈妈要买走自己喜欢的那一件衣服,甚至流下眼泪,看着有的想小朋友眼睛上还挂着泪珠,但是脸上却笑眯眯的,手上抱着自己跟父母磨了好长时间才得到的衣服,心里只想笑,这些小朋友还是天真,不懂事儿呀!

  今天,我感受到了浓浓年味儿,感受到了浓浓中国情,那种拥挤的感觉,那种人与人之间的问候,那种团圆的味道,那种穿新衣的喜悦,这不都是年味儿吗?同志们,你们感受到这些年味儿了吗?

年味儿作文13

  新年到了,我们身边的年味越来越淡,大家都用上了现代化的过年方式,过年的感觉就跟平时的生活一样,新年我来到了哈尔滨的雪乡,感受到了和宁波不一样的年味。

  走进雪乡,即便是天上下着大雪,我们也感到了丝丝暖意,家家户户的都挂着一对对红灯笼,贴着窗花和对联,看这幅对联:

  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步步高

  一帆风顺年年好

  寓意着主人对新年的期盼。

  雪乡木屋的屋顶上都积着至少有六七十厘米厚的积雪,好像只有在童话故事的才能看到这样的房子,我和老爸老妈走进一家小院住下,东北人十分好客,看到我们这么冷,便马上烧火炕,邀请我们到炕上暖和暖和,一会儿工夫,杀鸡做菜,然后在炕上架上一张桌子,为我们摆上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我对在炕上吃饭感觉十分新鲜,我先是跪在炕上吃饭,吃了一会儿,感觉跪着挺累的,于是又换了一个姿势,两腿伸直离桌子远远的,一会儿又觉得不方便,还是盘腿坐着吧,哎呦!还没十分钟呢!脚真麻呀!脚一动就像针刺一样,还是站着吃,我来回折腾着,不过,雪乡这农家菜的味道可真不错!

  晚饭后,我迈出小院,一股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一座座相连的雪屋,一家家炊烟袅袅,一户户张灯结彩,这不是一个城里孩子经常能看到的景象。

  晚上睡觉,更是别有趣味,不是像家里那样一人一张床,而是大家都睡着一个炕上,一人一个炕位,就占一个被窝的位置,我和老妈刚好睡着炕边上,那个炕热得我睡不着,整个人都睡着被子外,在窄小的位置上翻个身也不容易,炕上虽然铺着被铺,可还是很硬,半夜就腰酸背痛的`,南方人根本就睡不习惯,凌晨时分,炕渐渐冷却,一股寒气钻进了我的衣服,我连忙钻进被子盖好,渐渐地进入梦乡睡着了。睡火炕的感觉是上半夜热死,踢被子,下半夜冻死,抢被子,这是在家睡觉体会不到的趣味。

  雪乡,虽然是旅游景区,却给我家的温暖。雪乡,虽然气温很低,却使我们的心烧得火热。

  走进雪乡,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年味。

年味儿作文1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近了,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大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到处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挂满了各处、喜庆的福字贴满了货架,一片喜气洋洋。可年味儿究竟藏在哪儿呢?

  到了大年三十儿,大家贴起春联、放起烟花、开始准备团年饭……,我们家自然也忙得不亦乐乎。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早晨,我早早的起床,跟爸爸一起贴春联。绒面的'红纸,红得很鲜艳,金色镶边的字,金得很耀眼。我们先把门擦得干干净净,准备好胶带和剪刀,我们先贴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我按着春联,爸爸贴用胶带小心翼翼地一帖,然后用手抹平。接着再贴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最后再贴上横批“喜迎新春”,春联就贴好了。看着自己亲手贴的春联,心里也是乐滋滋的。原来,年味儿就藏在雪白楼道里一副副红彤彤的春联中。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采祥云绕绛台”。下午,阳光不再那么强烈、刺眼,渐渐化成橘黄色的夕阳渗入蓝天白云之中,直到天空蒙上一层灰蒙蒙的面纱,最后一抹余晖也消失在山峦中。天刚刚黑,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烟花,放在小院里,掏出打火机,小心地点燃导火线。一、二、三秒后,只听见“嗖”的一声,在半空中绽出五彩斑斓的花,越升越高,不时发出“啪啪”的巨大声响,像盛开的牡丹,在空中层层叠叠。绚烂过后,它们化成丝丝点点的火星,洒落下来。原来,年味儿就藏在漆黑夜空里一道道光彩夺目的烟花中。

  “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檀桌前”傍晚,该吃年夜饭了。春节最热闹的场面便是吃年夜饭,年夜饭昭示着团圆。大家不论多忙,总在这天聚聚。外婆和阿姨在这天下午就开始忙碌起来。到了七八点,大家都围着大圆桌坐着,一个挨着一个,十分紧凑。大人们大多喝酒,聊天,说到尽兴处,还哈哈大笑起来,真有股把酒言欢的感觉;小孩呢?统统都喝饮料,偶尔像大人那样碰一下杯,然后相视一笑,感觉有趣极了。饭菜的香味萦绕在鼻腔,酒杯触碰间的欢声笑语回荡在耳边。原来,年味儿就藏在家人团聚的年夜饭中。

  一年又一年,浓浓的年味儿在春联里,烟花下,年夜饭中,久久不散…

年味儿作文15

  放假喽,要过年喽,我们的心里那个美啊,那个甜啊。大清早,我跟着外婆来到农贸市场。只见农贸市场非常热闹。有又香又松的瓜子,有又甜又软的糕点,有又脆又甜的冻米糖,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箱箱叠得像城墙似的水果,一摊又一摊。“老板,这给我来两箱!”“老板,可以便宜一点吗?”一走进菜市场,进入我耳边的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人们拎着包,提着篮,个个笑容满面,在采购年货呢!人们的脸上、包里、篮子里,每个摊子上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我家也充满年味。要过年了,全家总动员,把房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接着就是到超市去买各种各样的年货啦!一进超市大门,我被吓住啦!只见超市里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放满了大包小包的商品。就连收银台前都排起了长龙。我和弟弟推着购物车跟随着爸爸妈妈在人流中穿梭。经过精挑细选,我们买了肉、海鲜、水果……还有我们爱吃的零食。看着货架上那琳琅满目的商品,真想都搬回家。

  大年三十最忙的应该就是妈妈。她有一个艰巨的'使命——烧年夜饭。随着妈妈忙前忙后的的身影,厨房里飘出了阵阵香味。小鸡炖蘑菇、春笋咸肉、可乐鸡翅、炸春卷……看的我眼花缭绕、垂涎三尺。最让我期待的是吃年夜饭啦!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看着面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恨不得下一秒都往自己嘴里塞。看着弟弟左手拿着鸡腿,右手拿着饮料,嘴里还叼着可乐鸡翅,那样子真的太逗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发红包咯。哈哈哈,我又有自己的小金库啦!春晚那触动人心的小品、优美的舞姿、惊艳的杂耍……还有那搞笑的相声常常逗的我们哈哈大笑。心里被幸福填得满满的。除夕的夜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和回忆。

  年的味道,在我们脸上洋溢着,在年夜饭的香气中飘荡着,在春晚的欢歌笑语中回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