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文

时间:2023-07-27 07:25:59
清明节作文(共14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作文 篇1

  我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算得上是最有特殊氛围的一个节日,既有祭扫已故亲人、生离死别的辛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对我来说,去乡下过清明的最大乐趣是又可以和堂姐妹们一起在田野里玩耍了。今天,大人们约好一同前往奶奶家祭祖、过节,我甭提多兴奋了。

  天公似乎并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细雨,空气中多了一丝悲凉的味道。路上,我和妈妈玩起了接龙游戏。妈妈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我答:“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妈妈接上,我立即脱口而出:“牧童遥指银杏村!”大人们连声说好,因为爷爷住的村名叫“银杏村”。

  我们到奶奶家时,亲戚们已经到了,一不小心,我家成了“最后一名”。我走进客厅,发现堂姐在织围巾,虽然织得简朴,但也不失淡雅,我以后也要学习织围巾,这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奶奶手忙脚乱地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大人们聚坐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得不亦乐乎。我和堂姐妹们却焦急得不得了,期盼大人们快快吃完饭,因为我们的心已经飞到田野里去了。终于可以去祭拜了!一大队人浩浩荡荡地向太太公、太太婆和太公、太婆的墓地出发。按照以往习惯,祭拜结束后,大家抢糖果吃,这是祭拜中很吸引我的一个环节。不过今年有点怪,所有人都没有去抢,而是慢慢地挑选着,连我也不由自主地这样做,场内显得寂静了,大概是因为我们长大了,知道该冷静了吧。

  回来路上,天居然变晴了,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田野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金黄的油菜花、白色的芝麻花、淡紫的'豌豆花争奇斗艳,和煦的春风拂面而来,真是春意盎然,让人赏心悦目啊!不消说我们小孩子,连大人们都变得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在油菜花旁摆pose拍起照来。看着这些童心未泯的大人们,我想:太公太婆们肯定喜欢看到他们的子孙健康幸福,我们开开心心的,他们在天堂里会更安心了。

  想着想着,我不由笑出声来,偷偷地摘了几枝油菜花,向墓地的方向挥了挥手,算是和太公太婆们告了别。我兴致勃勃地和堂姐妹们在田野里玩耍开来,我看到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就像春天的花一样的灿烂。

  清明节作文 篇2

  又是清明时节,又是雨纷飞日。

  回老家,上坟,吃饭,清明三部曲。这季节是个怀旧的好季节,这日子也是个团聚的好日子。不像过年,只有高兴,只有吃饭,只有笑,高兴的是为了什么,为了过去的一年?还是为了新的一年?我发现,我喜欢这样冷静的团聚,我喜欢在屋里静坐喝茶的叔伯,他们不似平日那般,总是教训人的样子。他们在怀念自己的父亲,或着是自己的青春少年,亦或者是在想着自己几十年之后。

  明天是清明。今天我就在老家。天气真好,阳光真好。奶奶又可以抱着自己的老猫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了。姐姐说过,奶奶的安详让她羡慕,可她的老暮也让她害怕。年轻时候想象老了以后的样子,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情。那种能够恐惧可以吞噬你的勇气。

  我一直总见到那只老猫,从我记事起就有它。奶奶说,一只猫能活十五年,可我觉得它比奶奶还老,它懂得比奶奶还多。更多的时候,它总是在睡觉,它太老了。房前屋后,奶奶怀里,有太阳的地方。奶奶和她的猫像极了,只吃一点东西,只睡一会就醒,只醒一会又睡,走路慢吞吞,我觉得奶奶和她的猫不像是主人和宠物,倒像是天生就该在一块。更多时候,总是奶奶找她的猫,她做饭做得好好的就找,她刚睡起来就找,她想抱着它晒太阳的时候就找,人总是比动物更忍受不了孤独。她也不怎么跟她的猫说话,有时候象哄孩子一样拍着老猫,有时候还踢它骂它,老猫不动也不叫,奶奶被这只猫宠坏了。

  就像现在,我蹲在奶奶的摇椅跟前,看着那只老猫,跟奶奶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话。我想,奶奶真是老糊涂了,她隔一会就问我饿不饿。我说,奶奶,老猫又睡着了。我说,奶奶你的老猫快死了吧。奶奶就说,它早就死了。我一会又问,奶奶,你的老猫死了,你会哭吗?奶奶就说,它怎么会死呢。我觉得,奶奶真的老了,真可怜。

  我知道,明天爸爸他们又会带一堆营养品回来,又说要接奶奶回家,奶奶又会拒绝,吃完饭我们又会回去,奶奶又和它的老猫呆在一起晒太阳,第二天我又要回学校。我知道,也许马上,那只老猫就死了,也许马上,奶奶也会没了,我以后会变成爸爸大那样的大人,也会变成奶奶那样老的老人,如果我是只猫,也会成为那只老猫吧。

  日子还是要继续着。

  清明节作文 篇3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是宋代诗人王瑀偁的佳作,这首诗的意思是:‘没有花赏,没有美酒喝,这样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诗人来说都很萧条寂寞。今日潜心学习用作照明的灯火,还是昨日从邻家讨来的火种,

  在清明假期中,我陪着爷爷奶奶与父母前往山上为太爷爷和太奶奶扫墓。一路上,只听得见鸟鸣声和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没有城市里的喧闹声。这天,天空湛蓝的,白云在蓝天上悠啊悠,悠过一朵漂亮的“棉花糖”。地上的落叶纷纷,有棕色的,有深绿色的、有墨绿色的。粉红中夹着丝丝淡淡的'白色花瓣,被风吹下来落在叶子上,点缀着大地。大地一下子变得像一幅清淡而雅美的中国山水画。一棵棵竹子挺拨地站在山坡的一旁,新叶显得生机勃勃。路旁的蒲公英一簇一簇,像白色的仙女。

  经过弯曲的山路,我们到了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墓是水泥修的,过年时插的香还依然纹丝不动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红红的蜡流到了一半就被冻住了。墓的两旁分别种上两株四季青,已经特别茂盛,绿得惬意。爸爸放响了一串红彤彤的爆竹,声音响彻云霄,在山水回荡,这爆竹代表了我们一家对太爷爷太奶奶的衷心探望。我们向太爷爷太奶奶诉说完心事,希望太爷爷太奶奶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扫完了墓,我们一家就下了山,驾驶小汽车,开回家去,奔驰向前。爷爷奶奶的心还留在那儿,眼睛里早已盈满了泪水。

  现在大家在传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说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孩子希望孝敬双亲时,父母却已故。所以,从现在开始,多陪陪你的家人,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爱永远传下去。

  清明节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阳春三月,一晃便过去了,接着便迎来了清明。

  今年的清明可真合了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那天,一大早便下起了蒙蒙细雨,给青山环绕的小山村穿上一件薄纱,让小山村变得朦胧。既然是清明,当然少不了扫墓。一大早我便跟着爸爸妈妈去扫墓。拿着锄头镰刀向爷爷的墓走去,一路上山上的美景可让我大饱眼福,清一色的小黄花零星地分布着,零乱中又透着整齐,仿佛组成了一副画卷。不远处,一排整齐的小树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向他们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抹耀眼的青,可能是因为正在下雨的`缘故,使它们的青更深、更亮,也愈发美丽。我不禁向前凑了凑鼻子,进入我的鼻腔的是一股很清新的味道。沁人心脾。继续向前走,我看到了记住长势甚好的茶树,上面有正在萌发的新茶,一个个小小的叶芽,活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经过雨的洗礼,它们散发出的是一股自然的茶香,让人心情舒畅。渐渐地,雨停了,太阳公公从厚重的云层里钻了出来,散出一缕缕耀的光辉。

  走着走着,便到了爷爷的墓前,爸爸拿起锄头在墓前清理杂草,而我在采摘映山红,在清明期间,山上开得最好的便是映山红了吧,那一簇簇映山红在阳光的照耀下,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更加迷人。我拿着一束映山红来到爷爷墓前,为他献上这束花,让他也同我一起欣赏这份自然的美丽。对于爷爷,我从未与他谋过面,在我未出生前他便去世了,这对于我来说至今都是一个遗憾。我常常幻想他的样子,他应该是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吧。爸爸点上香烛,对着爷爷祭拜,然后对爷爷缓缓诉说着我们这一家子人。要走了,在这一切都处理好了之后,我们要走了。在临走前,我向爷爷的墓看了一眼,对爷爷说;“爷爷,我明年清明再来看你哦。”

  走下石阶,太阳已经很大了,照得让人睁不开眼。下山时,我又看到了那一幅幅美景。继续感受那份自然的美好。在城市,应该永远也感受不到那份清新吧。

  清明,给我带来了一份清新美景和对亲人的怀想。

  清明节作文 篇5

  4月4号是清明节,那天,我没有去扫墓,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事,三年前的那个梦。

  那次,我并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扫墓,我越想越晕,便到头大睡。

  我突然发现,我身处一片草地上,旁边是河,还有一簇簇野花摘迎风摇摆,多美啊!我似乎知道这是梦,便跳入水中,随着水流奔跑。

  一路上,我时不时吓吓小鱼,玩玩小乌龟,小鱼也回应我,腾出大片水花。突然,来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小孩问大人:“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我也很想知道,就继续听她们讲,老人望了望天空,想了想说:“不,我不知道,不过,明天去问老师吧。”“好的,小孩回答道。”她们说完,场景瞬间就变了,不再是那晴朗的天气,没有那清澈见底的小溪,也不会传来那阵阵芳香,只有一幢幢高楼。忽然,我又看见了那个小孩,拉着那位老人,问老师,:“静老师,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呢?”老师回答道:“安甜池,我们之所以要扫墓,是因为要纪念祖先啊,我们要尊重长辈呀。”安甜池正想继续问时,突然从教室里走出来一个女孩,她大声说:“静老师,你又帮助安甜池!”老师还是刚才的表情,笑眯眯地问那个女孩:“兰颜娇婷,你知道我们偏偏要选清明节来纪念祖先吗?”兰颜娇婷的脸红了,她摇摇头,跑开了。安甜池正想说话,静老师又问:“安甜池,你想问的是我刚问兰颜娇婷的吧?”安甜池点点头,说:“老师,我真的很想问这个,求求您告诉我吧!”老师点点头,说:“我和你说吧,清明节也叫寒食节,你知道吧?就在古代,有个叫重耳的人,有一次饿晕了,一个叫介子推的.人,就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熟了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做回了君王,却把介子推给忘了,后听人说起介子推,他才想起了介子推,可介子推不愿意出来,重耳只好三面烧山,留下一面,希望介子推能出来,可他偏偏不出来,被火烧死了,重耳就把这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的这天不能有烟火,只能吃寒食。第二年,重耳登山哀悼,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从此,我们就要去纪念祖先。安甜池,你懂了吗?回家吧。我也明白了。突然我醒了,感觉全身没力气,似乎我就是重耳,对不起介子推的样子。

  我从那以后,不敢轻易在清明节不扫墓,不知道为什么,就像就像对不起介子推。

  清明节作文 篇6

  如烟雨中,几缕微醺的阳光在阴郁的乌云中穿梭,灰白的墙壁星星点点散着亮。微微眯眼,打量老旧的大门,有些破碎的墙面,推开门后淡淡的霉,心里没由来的一阵酸――外爷走后,这里的变化,有些大了。

  天气转阴,阳光哆哆嗦嗦藏在云后,只留下亮晶晶的错觉,我们出来了。

  我们就这样站着。

  任细雨纷纷欲断魂。

  我们就这样想着:

  总是习惯把老旧的影像放在回忆里,却也掩盖不了静静的流光。

  距外爷去世已有几年,一些记忆,却还在咕噜咕噜冒着泡。那偶然间的风吹开一本书,将五个字送入我的.眼帘,那是“大地的耳朵”,勾起了我回忆中藏匿的往事。

  大地的耳朵――木耳向来是我们讨厌的食物,且总是讨厌的毫无理由。妈妈和婶婶就算用上所有的招数来诱我们吃下这黑乎乎的东西,也总是无济于事。但看我和妹妹视“吃”如归的模样,除了叹气也没有其他动作了。

  但外爷就不一样。

  吃了大地的耳朵,可以耳听八方。”笑眯眯的语调于耳边响起。“可是,大地是会疼的,怎么能吃人家的耳朵呢?”“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们闻言也不见可以反驳的话来,便只能张嘴乖乖吃下。

  他总是耐心的引导我们,没有严厉的话语,却格外管用。

  直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书,犹如五雷轰顶,炸响了我们的天空。

  踏进病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敛去眼底的焦虑,患上不知名的情愫。我们默默站在床前,一向顽劣的堂弟妹们也褪去了嬉笑的神色。见到我们的外爷,双目含泪,却只说了一句话:“你们一定都要听话,这样,我才能放心。”我们听后,都使劲点头,直到脖子酸疼。

  听说,外爷是笑着走的,安详的悄无声息,生怕破坏最后一场有我们参与的梦。

  那天,雨落千丈。

  到今天,雨还在下,但是有些东西,变得不一样了。我们把手中的天堂鸟放在那里,上面有一张卡片,卡片上只有一句话:外爷,您知道吗,我们有好好听话。

  那雨不曾停过。海棠花落了,又匆匆的过了,清明,却是又一次相见。

  清明节作文 篇7

  前些年时,我不大懂清明,只觉得它与正月弥漫的气氛不同。而它所有的习俗和更深一层的意思,却也算不上一无所知,对此我说不大懂,却也说不出哪点不解。

  清明的气氛是凄凉哀婉的,古诗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短短几字,勾勒出一副忧愁悲凉的画面。你看,清明的愁,总是不同的,它总是淡淡的',却又哀婉,似乎是因人们的“愁”久久不散,便都融于这天之中了……

  四月的清明,却不禁感觉有正月般的彻骨寒意,兴许是天公也寄思念与泪于此,不愿作美。黑夜破晓之际,灰暗的云层和烟雨代之,雨里的远景,呈现一片朦胧的美,一大片一大片连结的,偶有几座高耸的青山映入眼里,待细雨过后,微凉的风伴着轻淡的雾,显得更为清寒。

  会有一行人徒步走到山下,路程挺远,说是踏青。雨后的叶,特别青,泥土的气息被风翻起,在空气里与青草香一同酿着。山依旧那般,与从前相比,路上的荆棘少了许多。再晚些,便陆陆续续来了些人,小孩儿跟在大人身后亦趋亦步地走着,而大人们则有两个在前头除了荆棘,为“后者”开出一条路来。汗珠从面颊滑落,滴进土里……

  扫完墓后,归途的凉风令人舒爽许多。在别处,你可以闻到淡淡苦涩,那是艾草的气味,若还有未焚完的,你可以闻出它自身的气味,与气候较干燥时相比,有一丝潮潮的味与艾香一同浸进心里。

  这天的雨下得不大,也不长,但总断断续续的,难免使人心生烦躁。饭,是凉的,但绝不是生的,我记得有一种墨绿色的小点心,在清明时分几个小摊上有卖着的,一般摊主是近中年的妇女,说话挺和气。点心有些油,泛艾草香,淡得很并不惊艳,却需在摊边买上几个,一是不常见得(至少岛外没见着,觉得稀罕得很),二则是不怕没有人吃下。它,挺甜的,似乎像要冲走清明的凄苦,带着甜味儿到心头最苦的地方。

  清明雨来携愁思,看着清明的雨,心底会不由自主地掀起层层涟漪,印象里它的天就没晴过。前有故人诉清明气氛之凄楚,后便有许多人应和着,我还是不全懂,但现在也大抵明白了,或许,我不懂的,可能永远不会懂,有些时候,也不用太执着罢。

  清明节作文 篇8

  细雨蒙蒙,透过细腻的雨丝,仿佛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叹,又是一个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的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的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的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的香味带了出来。是的,这的的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的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的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的,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院子里两棵高达的梨树以及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的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的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的时候所吃的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与我同岁,与我一起成长。

  时间还早,又与堂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的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的.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与伙伴们冒险留下的快乐与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吹一样的风,却又不一样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的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的红色似的,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及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的门。

  清明节作文 篇9

  送走冬天,春天又来了。我不禁想起那年的清明。

  那一年,赶去南京上坟,顺带游览风景。天,蓝湛湛的,被大朵大朵的棉花云包裹着,宛若一个香香软软的襁褓。

  这样的晴天,一点也没有杜牧《清明》的淡淡忧伤。漫漫路途,听首歌吧。耳机里循环播放着许嵩的《清明雨上》,不知怎的,我听出了一种无奈。埋葬太爷的地方到了,是一座青葱幽静的小山。树不少,长得很自由。破裂的石阶上冒出点点绿芽,彰显着青春的活力。

  山上有不少墓,孤零零地散落着。我蓦然想起一句话:终南有墓,名不老。这些孤独的墓又是谁心中的不老呢?太爷的墓隐在一丛荒草处,墓碑后的小土堆里是不是埋着他的骨灰盒?大家慢慢烧着纸钱,絮絮叨叨地说些什么。我站在后面,想着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他们的遗憾怕是没有说声再见吧。姑奶奶让我上山转转。其实没啥好转的',然而站在山顶上看风景,吹着山风,突然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我往山下走去,感到还是贴着地面更有人情味。

  上完坟后,我去了玄武湖。正值春天,满园花开。郁金香开了大片,绚丽多彩。阳光洒在花瓣上,像撒了一层金粉,美得不可思议。沿着小路散步,柳树发芽了,那柔嫩的枝丫绿得令人心醉。湖面波光粼粼,风不大,湖水却掀起细碎的'浪花,很安静。这是一座遍生樱花树的园,风中到处都是飘飞的绯红色花瓣,就像下着一场无边无际的温软香艳的雨。追逐幸福的人们摩肩接踵地行走樱花雨里,脸上呈现出痴迷的表情,恍惚而迷离。我在花雨里缓缓走着,想起一句话:樱花飞逝,何去何从。怕是化作春泥滋润万物吧。最美的时刻竟是生命的死亡,我不曾这般庆幸我的生命很长,还有太多美景等我欣赏。

  我知道,今年的清明不同往常。

  清明节作文 篇10

  细雨蒙,透过细腻雨丝儿,仿佛能看透街上行人,就好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街上行人不多,叹息,又是一个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开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几滴小雨,伴随着这种天气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齐绿,铺满老房子前面那块地,听爷爷说那是米麦,他还笑我没见过这东西。下地后一股清晰味道扑鼻,似乎是从天空飘下余地溅落在大地上,顺便还吧藏在土里香味带了出来。是,这确确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麦,整支米麦里都沾着春雨,一有什么动静,水珠就滴溜溜地滚进叶子于杆缝里去。细看这支米麦,有六股,它们还没成熟,青幽幽。一粒粒一颗颗,都有以根常常须冲天向上。爷爷告诉我它们是先长壳再长肉,成熟后可比现在大多了。

  其实刚进老家小道,我先注意到并非这片麦绿,而是远处大院子里两棵高达梨树以那漫树白花。看完这片绿,我就迫不待地跑是看这片白了,哦不是,是雪白。真很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这片雪下,满地都是春风带下来花瓣,零零散散,洒洒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转了转,欣喜发现14年前那棵枇杷树结果了。有好几棵枇杷树在支小小土地里孕育,生长。那是14年前妈妈怀我时候所吃枇杷,随便一扔,谁知所扔之处必有发芽,它们我同岁,我一起成长。

  时间还早,又哥哥去了后山,这个小小村庄依山而建,后山不是一座儿是一片。找了最近地方上了山。这是一条经常走路,小时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却找不到什么宝藏,今日却感觉整座山都是宝藏,它正坚守着小时候伙伴们冒险留下快乐回忆。上山依旧做着那同样事,走同样路,吹一样风,却又不一样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春风中,都沉浸在有趣回忆中。依旧做着看似幼稚事,采了一大把红杜鹃,小时候也如此,仿佛上山就是为这片春风春雨滋润过红色似,时间怎么过还是如此风尘不变。

  这些植物以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回忆,触摸着空气,触摸着风,看到它们仿佛打开了记忆,那扇陈旧门。

  清明节作文 篇1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漫步来到田野,眼前一片明艳。春天的田野,最迷人的要数那黄澄澄的油菜花了。那狭长的油菜田就像是大自然那金灿灿的腰带,那方方正正的油菜田则似小朋友那金黄的手帕。从远处看,那黄灿灿的油菜花连成一片像是给绿色的地毯铺上了黄绒。我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麦苖,他们的颜色似翡翠,绿得鲜亮,绿得发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的叶子发出耀眼的光彩。微风拂过,它们互相“握手”,“絮絮低语”,生怕让人听见。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张家浜战斗纪念碑前。纪念碑真高大啊!只见纪念碑底部是一座方形的'石墩,显得是那么得沉稳,正面上方赫然刻着“张家浜战斗纪念碑”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碑身一位新四军战士正怒视前方,手握手榴弹,做着准备投掷的姿势,似乎要消灭这前来侵犯的一切敌人。看着他那高大的形象,我仿佛看到了新四军与日本鬼子在战场上撕杀的情景,听到了那隆隆的枪炮声。一阵微风拂过,芬芳的气息让我想起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

  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随后,我来到了烈士墓前,行了个队礼,双手把一朵白色的野菊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

  回来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的先辈为了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无憾。我们要向烈士们学习,学习他们的顽强的意志,学习他们满腔的热情,学习他们先人后己的品德。我们一定练好本领,增强素质,长大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明节作文 篇12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来临,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转眼就到了。此时春光明媚,我、表弟安安还有外公要去山上扫墓。

  一路上风景优美。“你好,你好!”小花、小草伸着懒腰,向过路的人挥着手,打着招呼。“欢迎,欢迎!”一眼望去,各色的无名花竞相开放,白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在歌颂春天的到来。但这美丽的风景却无法抚慰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外公边走边给我讲起了这清明节的传说。那是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眼看重耳饿得都快要晕过去了,介子堆割下了自己的'肉,放进了野菜汤里。19年后,重耳做了国君,重赏了当时的随臣,却忘了介子堆。介子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背着老母亲隐入山中。重耳听说后,放火烧森林,原以为他能出来,却不见身影,于是上山找他,终于找到了他和母亲的尸体。他为之感动,于是定4月4日是寒食节,4月5日是清明节。

  穿过一条条杂草丛生的小路,我们终于到了祖坟。“咚、咚、咚……”一阵金属落地声震耳欲聋。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大人们在用锄头仔细地清理祖坟旁的杂草,一根根一片片的杂草很快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墓碑。我们开始缅怀、祭祀祖先,只见大人们先摆上香蜡、贡品,再拿着香叩拜三次。轮到我和表弟了,我让表弟先拜,平时滑稽可爱的他单手拿着香,身体呈90度鞠躬,弯腰三次,显得十分认真而且虔诚。

  礼毕,我们坐在山坡上,一眼望去,还有许多人三五成群地赶上山去,他们神情黯淡。思绪飘回了亲人和他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他们手棒黄色、白色的花朵以表怀念,整只队伍像军队那样庄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前几日下了一场春雨,泥土中依然散发着的芬芳使人心旷神怡!我闻到了,那分明是思念的味道……

  清明节作文 篇13

  那年清明,又岂是小雨纷纷,幽静的山林里,耳畔只剩下雨珠滚落的声音,上天将思念混为雨,寄给大地下的“人们”,雨,只会越下越大。

  按照这边的习俗,小时从未去扫过坟,只能听亲戚朋友讲讲故事,虽只是听听故事,但规矩也渐渐懂了,也会了,心里时常也会念叨着。讲个几年,就熟悉了,人也大了,是个小伙子了。

  开春的那几个星期,天很冷,时不时刮来几股强风,那冷的是会让人发抖,让人心颤。那是四月,我夹在亲人当中。

  那次上坟比往常要早的多,刚从床上坐起便有一股凉意从后脊卷来,心里不禁哆嗦一下,但再冷又能怎么样呢?摆着僵硬的手硬生生将衣服挂在了身上,随手去拿了放在桌上的艾草球,自以为可以帮我辟邪。

  街上其实也没什么人了,只有小贩日复一日的吆喝着,我在一家店,一家卖着纸钱和纸花的店——家里人都喊着叫“卖界”,我自然便是去找这个所谓“卖界”的店,城里面不给卖,想买只有去乡下,但总有不要命的小贩偷偷卖着,显然,我已经找到他了!

  对于钱我不是很排斥,我总是认为这是对故去之人的慰籍,虽然当时我也不确定自己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后山上有很多小土坡,看久了人,不免有些可怕,去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家挺有钱的,至少在那时候是的,因为这一整片后山都是家里的。这些土包里自然会有两个是我的祖父祖母的,碑上刻的落款是儿孙辈的名字,当时还没了解过,当我看到我的名字时,心里颤了一下,现在回想过来,是挺可笑的。碑前是埋了东西的.,是家里祖谱和家训祖训,留下来的规矩让我们跪着读完再磕头,我接过那家训的时候,我跪下的时候,我拜下的时候,心中都很沉重,即使前一秒笑得再欢,现在脸上也必须十分严肃了。我跪下来,跪在祖辈前,小雨滴滴答答打在了石碑上,很安静,听不出有一点杂音,那雨顺着石碑落下,拍在地上,化成一滩小水坑,口袋里艾球被水泡开了,散发着艾草的清香,伴着大自然,伴着目光,我磕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头。

  雨落在了地上,打在头上、脸上、身上,将思念化雨,寄给了大地下的“人们”!

  清明节作文 篇14

  故乡的油菜花悄悄得又开了,遍野金黄。蓦然间,又是一年清明时节,该给爸爸妈妈上坟扫墓了,弟弟也在电话里讲,要回家一趟,给爸爸妈妈上坟,他远在枣阳,路途遥远,我讲,算了吧,由姐姐和我代劳。

  听姐姐讲老宅已经拆了,上午我回了趟家,已不见任何老宅的踪影,只剩下孤零零的几颗水沙树,和稀稀落落的几根毛竹,妈妈健在时栽了一颗柿子树,秋季里硕果已压弯了枝头,也不见了。记忆中妈妈还养了一只黄白相间的花猫,也已年迈,但一直由她照顾,妈妈走后,它久久不愿离去,因为饥饿难耐,被一个好心的邻居收留,时不时它也光顾一下老屋,但目前也不知流落什么地方了。

  我站在残垣断瓦上良久,睹物思人……

  这旧房曾伴随了爸爸妈妈苦难与艰辛的青壮年与安详的暮年,也留下了大家兄弟姐妹的艰苦的童年记忆,少年的欢乐,和很多生活的泪水,现在呀,它与妈妈和爸爸一样也成了永恒。爸爸妈妈在时,汤峪河是我的家乡,爸爸走了,家变老了,房屋沧桑了,妈妈背驼了,双眼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妈妈在,这还是一个家,最后,妈妈也走了,家没了,家乡就如此成了故乡。

  妈妈走后,我和姐姐回到家,在整理遗物时,见到家整理井井有条的生活器具和妈妈生前用过的衣物,仿佛妈妈刚刚去了小河边洗衣一般,又仿佛她刚刚去了屋后菜地……,我和姐姐在家等呀等,等她回家,一直不想同意这个现实。记得那个下午,当一缕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一个房间里时,只见妈妈腌制的'几个泡菜坛上还留下还明确水痕,牙膏牙具仍放在茶几上,草帽也挂在原来的墙边,姐姐呢喃到:母亲你如何就如此舍得离开大家嘞?

  妈妈她走的太匆忙了……

  因为担忧老宅无人照顾,年久失修,只好卖给了一个亲戚,目前刚赶上了扶贫搬迁,亲戚就将老房拆了重建,现在已是物非人非,故乡也就离我渐行渐远了。

  愿老房涅槃重生……

  夕阳西下,我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远眺南山麓下的故乡——那个我昔日的家,小桥依然,涓涓的小河流水依然,青山不改,还是那样的明确,又是那样的朦胧。

  天堂里的妈妈和爸爸呀,你们怎么样?

【清明节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节作文[经典]07-21

(经典)清明节作文07-21

【经典】清明节作文07-22

【精选】清明节作文07-22

[经典]清明节作文07-22

清明节作文(经典)07-22

清明节作文【精选】07-22

(经典)清明节作文07-22

清明节作文【经典】07-22

清明节作文(精选)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