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

时间:2023-07-28 07:39:19
【实用】清明节的作文14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清明节的作文 篇1

  今天是清明节,说好了今天要上山去扫墓祭拜先辈的,所以我早早就起床洗漱了,做好扫墓的准备。

  爸爸妈妈比我起床得更早,他们早就将要去祭拜的东西放在一个大箩筐里。“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纸,还有;香蕉,准备好了,苹果,也准备好了;蜡烛……”我故意在一样一样的大声地数,妈妈也乐得在旁边看我数。“好,准备齐了,我们向山里出发了!”我叫道。我在前边引路,爸爸挑着祭品跟在后头,妈妈也一并随行。

  刚出门,就觉得不大对头,满天的乌云,那一朵朵黑沉沉的云仿佛是吸满水的大海绵,饱胀得就要滴下来似的,难道老天爷也是有灵性的,要祭拜了也非常伤感?我也不禁担心起来,对妈妈说:“看来,天要下雨了,真是麻烦。”妈妈说:“是啊,不过东边的天还好,比较亮。我看了天气预报,说今天只是雷阵雨,应该不会那么早下吧。走,快点,我们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个人住在村子东头。我们走向奶奶家。进了奶奶的房子。咦?怎么奶奶不在家呢?我叫了起来:“奶奶,您在哪里?”从后面的菜园传来了奶奶的声音,原来,奶奶在田里种菜啊!妈妈也赶紧走去帮忙。真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妈妈匆匆忙完,我们就去墓地扫墓了。

  我们来到墓地。啊,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群山起伏,连绵不断,那远处的山峰上还缭绕着淡淡的云雾呢,峰顶若隐若现,仿佛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树木茂盛,满眼的葱绿,好像是给山上穿了一件绿色的连衣裙。山脚边那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给裙脚镶上了花边吗?再看看近处的小草,草尖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了个美梦流下的羞涩的眼泪啊。听,还有清脆的鸟鸣声,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颂这里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张开双臂,做拥抱状,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

  我们结队走到爷爷的墓地,放下祭品。妈妈对我说:“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那边去玩,让妈妈和爸爸好好除掉这些杂草。”说完,妈妈和爸爸就开始动手拔草。爸爸将较大的树木砍倒。我问爸爸:“为什么要砍倒呢?这不是滥砍乱伐吗?”爸爸笑着说:“这不算是滥砍乱伐的,在墓边的树要砍掉,就好像家里打扫卫生一样。要不砍掉,到时连墓在哪里都找不到了。”我点点头,闪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机。过了一会儿,墓地清扫干净了,奶奶把东西摆好,插上香,点着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在说什么。我见了忙把手中的手机放下,问爸爸,奶奶在念什么。爸爸微微一笑,摆摆手,意思是叫我这时候不要说话。五分钟左右,奶奶念完了就叫爸爸去放炮烧纸,接着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说是许许心愿,那些列祖列宗会保佑我的。我听了,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我是希望我们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绩好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我们许完愿,就开始放爆竹了。那劈啪劈啪的声音在山里显得格外的响亮,连小鸟的声音也停止了,树木也站立不动了。

  天,又下起雨了,我们不得不赶紧收拾东西回家。一路上,我们还看见了许多人也来扫墓呢,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

  清明节的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清明节,每到这时候,人们怀念亲人的心情不禁更加强烈。

  在这个三天小假里,我也随着家人去为已故去的亲人扫墓。或许是因为要写作文的原因,我今年认真观察了许多人,却有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年近半百的大叔,高高瘦瘦的。可以清楚地看出已经有些皱纹过早的浮上了脸颊,头上的银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清晰可见,一看就是在生活中很不顺心。他还背着一个大包,左右手中各拿着一盆花。因为有了这些特点,所以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看着他,我的心中冒出了许多问号。他怎么背了那么大一个包?他为什么拿了两盆花?他为什么显的那么沧桑?……这一堆的问题使我对这位大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我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只见他在和我隔着三排的墓碑前停了下来。他缓缓地弯下腰,把两盆花轻轻地放在了地上,又站直身子,把肩上的大背包摘了下来,从里面拿出了很多贡品摆在了他面前的墓上,又把地上的花摆在了上面,然后他缓缓地抬起头,用他那悲痛的目光注视了一会儿墓碑上的照片。

  他的下一个举动,让我的`心中又产生了许多问题。

  他向右迈了一步,同刚才一样,把贡品和鲜花摆在了上面,用一样悲痛的目光注视着照片。这两个都是他的父母吗?为什么不合葬呢?为什么只是他一个人来的呢?……

  许久,他站了起来,叹了一口气,走了。我看着他走了很远,我的脚便不自觉地走向了他刚刚看的那两个墓碑。走近一看,我不禁心头一震,左边的墓碑上刻着“先父xxx慈母xxx”,右边的墓碑上刻着“爱妻xxx”。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天的心情都不是很好,想起墓碑上的字和大叔沧桑的面容,我的心里便酸酸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件事,这个人和这句话都让我感受颇多。我们现在要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不要在将来面对他们的死亡、离去时,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清明节的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甫的这首《清明》千古传唱。不过于我家乡来说,我记忆中的清明节大多是凉爽天气,并不下雨的。过了那一天,蜀地的天气才摆脱了冬的影子,开始逐渐转热起来。

  蜀地的清明节有许多讲究。我的家乡是个小城,四面环山。城里的人大多是从山上下来住的,祖坟大都在山上,死了的人也陆续在山上掩埋。所以清明时节,大家都忙着往山上赶。那山不高,步行也是可以去的,但为了图方便,也有人坐车去。不过相同的是,你定可以看到大家都提拉着酒、水果或者一些已故之人生前喜爱的物品食物等。当然按照各地都有的习俗一样,也用袋子装了纸钱、花圈等祭奠已故之人的东西。

  我母亲做事常爱提前准备充足,她说那样心里才踏实。所以我们家去山上祭奠故人的琐物想来都是清明前夜就已备好,第二天清晨趁着爽朗的天气就上了山。

  我家坟地在隔壁的小城里,听说我家以前住那儿。清晨坐车到了山前(那也算不得山,挺平缓的)的小坝,才开始步行。土地很软,弥漫着各种混杂的.营养物质的香气,道路两旁长着高其它地方很大截的油菜花秧子,一眼望去那种黄澄澄、翠幽幽的感觉,我的笨笔是描绘不出一二的,只得亲自临境,才可知晓那让人流连忘返的静谧。

  步行过一片稀疏的竹子丛,就到了外公的坟地。放下东西,母亲就忙活开了,是不是还命令爸爸和我这俩风俗白痴也掺和进去。我人小,只用帮着把纸钱弄蓬松(以便用火点着)以及把那各种色彩都有的彩花圈插在坟头,父亲在一旁点火,红的蜡烛上去。这些花花红红的定是为了图吉利。而为什么一定要把纸钱烧着呢?我问过母亲,母亲说那是为了让死去的人看着光能够找到回来的路,还有就是烧掉的东西,死去的人才能够收到。最后就从坟地四周过去十米的地方捧土堆到坟头上,这么做说是垒土。

  一切准备就绪,大概要上个十几分钟。再就是作揖。这个可是讲究中的讲究。通常先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并包住右手,身体再向前弯曲,使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夹角成90°。作揖时眼睛要闭上,心头得有诚意,嘴上还得念念有词地说些吉利话,等等。由于太麻烦,我们小孩儿大多趁大人们不注意就三下五除二地草草了事了。但大人们绝不如此,个个恭敬谦卑,颇有诚意,有时我望上他们这几下子,还会出神。虽说并不全都很规范,但诚意是肯定足的。

  祭拜外公过后,还有什么近亲、远亲的,只要是记得的,都得一一祭拜。这么反复下去,也不觉累。母亲说只要心里有诚意,尽想着“逝去故人安好”,这么一来,花上半天时间也就不算得什么了。

  我不知道自己经历过多少个这样的清明节,只记得后来有一次听父亲讲“灵魂值二十一克”的故事,说是当一个要死去的人往生时,他的体重会减轻二十一克,而人虽死,但灵魂却会飘荡在空气中。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做的一切,先人都是看得到的,什么都看得到的,他们好坏皆知。

  清明节的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四月四日,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溪水发出的“丁冬”声,在此时听来,似乎是一首悲惋的乐曲,湿软的土地上印着人们深深的脚印,这好像是大自然的哭诉,是对死去的生灵的哀悼。

  我和大人们撑着伞,走在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经过的小路上,心情十分沉重。

  走了一会,我们来到了躺着太爷爷的墓前,我一出神,眼前仿佛出现了太爷爷活着时候的和蔼和帅气,虽然我出生时,太爷爷就已经不在了……在不知不觉中,我瞟向了身后已满头白发却不显老的爷爷,他比我更出神地望着用石头砌成的墓,两只有神的眼睛里有几颗晶莹的泪珠在滚动,脸上则是我平时从来都没见过的忧愁和伤感。

  虽然下着雨,可我们并不在意。我们仔仔细细地将长得到处都是的杂草给清理掉,原本杂草乱生的墓在我们齐心协力之下焕然一新。我帮助妈妈烧一些买好的纸钱和帅气的“西装”,而爸爸则帮助爷爷将早就准备好的食物摆在太爷爷的墓碑前。做完所有的`一切扫墓工作后,我们才快马加鞭的收拾好东西朝山下赶去。

  回家的路上,悲伤已悄悄跑没影了,爷爷的脸上也重新挂上了严肃,可我的心里却一直装着两个问题:1:为什么清明节会在四月四日:2:关于清明节到底有着哪些传说?于是我拉着妈妈的手使劲摇换着,向她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可是妈妈却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我无奈的低下头去,摆弄着悬在空中的两只小脚,心想:哼,等我再长大一点后,一定要找遍所有的电脑,找到答案,一定要!下意识地,我握紧了拳头。此时,我忽然相信这两个关于清明节的问题好像已经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它就等着开花结果的那一天,等着答案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四月四日,清明节,你是我们与死去的亲人近一步的桥梁吗?

  清明节的作文 篇5

  清明节将近,突然想起竹子。我对竹子的好感,却是在清明节那天的一场大雾里产生的。曾祖父的坟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当天凌晨,大雾漫天,几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出门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今天得去好几个山头祭拜先人。只记得,当天早上,父亲挑着祭品走在后边,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边,如一只脱笼的小鸟。嘴里似乎还在哼着曲调吧,或许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长到我的胸前。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过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一条峡谷里。父亲轻轻喊了一声:“别跑得太快,前边是一片竹林了。”我应了一声,却一个劲地往峡谷里跑。父亲在后边摇了摇头,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欢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风中吹来一阵沙沙的轻响,在弯角处我终于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绿色般的潮水,从此在我的人生里扎了根,再也无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叶子雀跃地随风倾倒,发出寒战的声音,宛如一片绿色的急流,所有的叶子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修长而青翠的叶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争渡。我站在万千的竹子当中,只觉得自己已被绿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耸云霄,一直长到了峡谷的顶端,遮没了天空,嬉戏着白云。细小的竹子,刚刚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绿地,也在枝头泼洒出一簇簇细小的舟子,加入这雾中的争流。绿色的震撼铺天盖地,万千的翡翠招摇在我的面前,我抚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间绕来绕去,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亲放下肩头的祭品,站在林间,也有点出神。

  林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是山雀吧,在绿色的枝头上跳跃着,尽情地享受这天地的气息。潺潺的声响,那是从岩缝里渗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莹。寒雾在竹子身上渗出一颗颗的水珠,有的顺着竹节轻滑而下,留下溪流走过的痕迹;有的从叶尖晃了几晃,便顽皮地荡了开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坠而去。

  后来,或许是第一缕刺破林间雾气的阳光唤醒了父亲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递给了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小脑袋,唤道:“走吧,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或许是年幼吧,也或许是不对先祖们感情不够深沉。荒山中的孤冢总让我感觉阴森,要是没有父亲在身旁的话,我敢担保我会吓哭的。那年的清明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祖先的记忆,却永远铭记了那片竹林,那片绿色的,空灵的世界。也记得了父亲削给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亲唇边吹响的竹子。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

  是的,后来我长大了。读到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句,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的吧,又读到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王维的吧。读了很多很多,也见过许多人画竹,如郑板桥的画,但却总觉得失落。那片空灵的世界,没有任何诗句,没有任何画笔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我感慨万千。让我们共同继承先辈遗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向上,长大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清明节的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缅怀先烈、祭奠亲人是这个节日的主题。不知不觉间我已度过了四十多个清明节,并且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清明节的认识各不相同。

  幼时的我对清明节的印象是模糊的,现在想来是因家庭条件还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无忧无虑的童年随着父亲的去世而定格。清明节变得清晰起来,那时的我明显感觉到生活的艰辛,还没到清明节,就数着指头盼,为了吃上两个平日吃不到的鸡蛋。等到了那天,母亲便早早的'煮上为数不多的鸡蛋,我们姊妹四个便不分大小地抢那个大的鸡蛋,往往会争执不休,最后母亲只好出面协调,我们这才高高兴兴地捧着两颗热鸡蛋跑到小树林里荡秋千,霎时树林上空便荡漾起孩童们的欢声笑语。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饭了—”母亲那悠长的声音在村子里回荡,我们便随着这声音跑回家。午饭过后,母亲便领着我们姐弟四人去上坟,路上十岁的我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弟弟妹妹们还小,打打闹闹的。到了那里,帮母亲把杂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摆上,倒酒和上香,过一会,烧纸钱,然后母亲盘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来,我们几个也都哇哇地哭,那时候不知道劝说母亲,直到喉咙哭哑了才做吧,收拾好东西一步一回头地回家。现在想起来都感觉好凄惨,经常泪流不止。

  这样过了四年,我慢慢地步入了少年时代,对清明的认识不仅仅是吊念亲人,还要纪念给了我们和平生活的先烈们。连着两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我们去朐山烈士陵园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参观烈士纪念馆,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教育了我们,然后去电影院看战斗片,身临其境感受艰苦的战争岁月,明白了和平日子来之不易,格外珍惜度过的每一天。以后上了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使清明节又淡化了,无非多吃几个鸡蛋而已,到了以后也仅是在新闻媒体上感受罢了。

  弹指一挥间,我已进入中年,生活逐渐富足,清明节感觉就是为了怀念亲人而设,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欢吃鸡蛋,煮鸡蛋这道程序也省去了,最近两年,国家对民族的传统节日重视起来,放小假几天,清明节过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联系两个较远的妹妹,希望清明节那天欢聚娘家。到了清明节,我们姐妹几个边聊家常边包水饺,四个孩子在周围跑跑跳跳,母亲更是高兴地合不拢嘴。饭后我们一块去上坟,一路上,麦苗青青,果树发芽开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美不胜收。对亲人的悼念不再那么伤心,好希望父亲九泉有知,能看到现在的好日子。回来的时候,顺便挖些地里的荠菜、苦菜、菊花芽之类的野菜,成为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们更是像放飞的笼中鸟,欢呼雀跃,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宽广和美丽。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清明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清明节也过的不尽相同,但怀念亲人,纪念先烈这一点是相同的。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并发扬广大。

  清明节的作文 篇7

  清明节又到了,天空中又飘起了纷纷扬扬的清明雨。怪不得杜牧大诗人会吟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祭奠亡灵的日子,清明节是缅怀逝者的日子,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全家显得尤为隆重,因为我们都聚集在一起,要去乡下拜祭去年刚刚去世的外公。

  这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乡下,准备了一番后,我们就上山了。大人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拿着铲子,有的提着篮子。他们脸色严肃,流露出哀思之情。我默默地跟在后面走着,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映入了我的眼帘,一簇簇、一丛丛,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开得那么热烈,开得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也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吧!

  踩过泥泞的田间小路,终于到了山上。一座新坟赫然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外公的坟墓了!一看到这座坟,妈妈和大姨就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我也默默地流着眼泪,外公的面孔仿佛就在眼前,想起与外公在一起的日子:我与他一起下棋,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可如今,外公却躺在冰冷的地下,怎不令我们伤心欲绝?

  爸爸和姨父从远处铲来了一些新土给添上,妈妈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的供品,一一摆放在墓前,并深情地说:“爸爸,我们来看你了。”然后开始烧纸钱了,妈妈今年买得纸钱特别多,我挑了一些面额大的:一千万的、一亿的、一百万美金的……我希望外公在阴间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妹妹也不甘落后,一张张拼命地往火里扔。大姨一边烧,一边念念有词:“爸爸,快来拿钱吧!希望你在天有灵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保佑孩子们学业有成……”我也在外公墓前许下心愿:保佑我考上清华大学。纸钱烧完后,爸爸又用酒在墓前洒了一圈,我们每个人在墓前作揖。之后大家带着沉重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雨又飘飘洒洒地飞舞起来,丝丝细雨好像在诉说着我们对亲人的哀思。

  父亲!您离开我实在是太久太久了。我已由一个小婴儿变成一个老太婆。祖母和母亲及姐姐,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挣扎,都相继离开了人间,随您而去。只留下我一人孤独而又寂寞,留下我对你们无限的怀念。七十年的光阴,早已吧人间世事冲刷得一干二净,唯有我对你的思念,永远藏在心间。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依然看见您二十九岁的模样:英俊,萧洒,深邃而明亮的.眼睛,充满了善良和聪慧。您亲切地默默地望着我,给我寒寂的温暖。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苍天为何这样残酷,它夺去了您年轻的生命!我相信,如果苍天有眼,您会是一个大孝子,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一个好医生!想到这里,我肝肠欲断……

  漫天的细雨还在飘飘扬扬,山谷里迥荡着鞭炮声和悲悲泣泣的哭声,远近的坟头上各色纸钱像彩蝶在飞舞。不知是清明的冷雨还是伤心的血泪,湿透了我的衣裳,我全身发抖,跪拜在您的面前。

  父亲,女儿永远想念您。

  清明节的作文 篇8

  清明节又到了,天空中又飘起了纷纷扬扬得清明雨。怪不得杜牧大诗人会吟诵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祭奠亡灵得日子,清明节是缅怀逝者得日子,清明节是寄托哀思得日子。

  今年得清明节,我们全家显得尤为隆重,因为我们都聚集在一起,要去乡下拜祭去年刚刚去世得外公。

  这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乡下,准备了一番后,我们就上山了。大人们有得扛着锄头,有得拿着铲子,有得提着篮子。他们脸色严肃,流露出哀思之情。我默默地跟在后面走着,那漫山遍野得映山红映入了我得眼帘,一簇簇、一丛丛,像一团团燃烧得火焰。开得那么热烈,开得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也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得哀思吧!

  踩过泥泞得田间小路,终于到了山上。一座新坟赫然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外公得坟墓了!一看到这座坟,妈妈和大姨就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我也默默地流着眼泪,外公得面孔仿佛就在眼前,想起与外公在一起得日子:我与他一起下棋,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可如今,外公却躺在冰冷得地下,怎不令我们伤心欲绝?

  爸爸和姨父从远处铲来了一些新土给添上,妈妈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得供品,一一摆放在墓前,并深情地说:“爸爸,我们来看你了。”然后开始烧纸钱了,妈妈今年买得纸钱特别多,我挑了一些面额大得:一千万得、一亿得、一百万美金得……我希望外公在阴间过衣食无忧得生活。妹妹也不甘落后,一张张拼命地往火里扔。大姨一边烧,一边念念有词:“爸爸,快来拿钱吧!希望你在天有灵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保佑孩子们学业有成……”我也在外公墓前许下心愿:保佑我考上清华大学。纸钱烧完后,爸爸又用酒在墓前洒了一圈,我们每个人在墓前作揖。之后大家带着沉重得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雨又飘飘洒洒地飞舞起来,丝丝细雨好像在诉说着我们对亲人得哀思。

  清明节的作文 篇9

  雨哗哗地下着,洒在头发上,洒在衣服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在这阴雨绵绵的日子里,清明节无声无息地来了,它带来了悲伤,带来了忧愁,带来了一个美丽的由来。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重耳带着大臣出走逃命,在逃亡间,大臣介子推对他有救命之恩。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晋文公。执政后,对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大臣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为他割肉充饥的介子推。经人提起后才想起,晋文公非常愧疚,立刻派人去请。可介子推已经背着母亲躲进了深山,晋文公只好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大火灭后,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躺在柳树下被火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都要禁烟火,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上山祭拜,柳树居然复活了,他把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有趣的,有扫墓、祭祖,插柳、荡秋千等。最香甜美味的是青团。新鲜的青团一出锅,圆溜溜的,光滑如玉,像一群可爱的小娃娃。咬一口,甜甜的味道,从嘴里一直到心里。最开心愉快的是放风筝,一阵风吹来,风筝高高地飞了起来,渐渐地,在空中化为一个黑点,带走了我们的.不快,留下了欢声笑语。最休闲愉悦的是踏青。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好季节,适合在郊外散步游玩。一边放松紧张的心情,一边欣赏美丽的春景,是多么悠闲自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忧郁、愁闷的,也是喜悦、欢快的,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习俗,让我难忘。

  清明节的作文 篇10

  春姑娘带着生命和希望,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人间。她越过山峰,飞过河流,一刻也没有停息,便迫不及待地活跃在了高山平原。她所到之处,无不蕴含着自己的容颜。就在这美丽的春天里,一个特殊的日子来到了——清明节。

  初升的太阳笼罩着大地,一切都显得静谧与美好。而此时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的睡着大觉。突然,我感觉被什么东西给打了一下,睁眼一看,呀!妈妈正在床边叫我起床呢!只听妈妈说:“懒熊,起床了,太阳公公都照你屁股了!”太阳公公也太敬业了吧?连节假日也不休息?我在心里愤愤地想。“想什么呢?还不赶快起床!问你一个问题,你猜今天是是什么日子?”妈妈一脸神秘地说。“是六一儿童节还是中秋节?……莫非是我的生日吗?不对啊,我的.生日是10月,现在才四月呀!到底是什么节日啊?”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般的问道。妈妈见我答不上来,就故意卖起了关子。我心想:看来只有激将法这招才能让妈妈说出来了……于是我故意抱有怀疑的语气问妈妈“切,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不会你也不知道吧?”妈妈听后果然上了我的“鱼钩”,便不屑一顾地说:“我当然知道了今天是清明节!”“哦,是清明节啊!”妈妈见上了我的当,便不再说什么,只说了一句:“快起床!等会有与往日不同的早饭哦!”我听见了“往日不同”这四个大字,便已每秒10000000000000000000000万亿倍的速度起床来到了餐桌,期待着“与往日不同的早饭”,心里想着“龙虾、燕窝、海参、鲍鱼等美味的食物。可妈妈将早饭拿上桌的那一瞬间让我傻了眼,桌上只有:鸡蛋、大葱和酱。妈妈又向我提问题了:“你知道清明节早饭为什么要吃鸡蛋吗?”哼!这可难不倒我,因为老师以前和我们讲过,于是我便用老师的答案来回答妈妈刚刚所提出的问题:“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不动烟火,只吃凉的东西,所以清明节就吃鸡蛋了!”妈妈见我回答流利,便说要带我去踏青,听了这个消息,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我们来到田野,真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田野上长得茂盛的野草,

  每年一度枯荣,又一度繁荣,春风吹来,它们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充满了生气。“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田野无边无际,一阵清风吹过,草儿低伏下去,显现出成群

  的牛羊,给静寂的田野增添了无限乐趣!

  这次过清明节告诉我:我们时刻不应忘记先烈,没有先烈,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这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应缅怀先烈,向那些为新中国的献身的战士致敬!

  清明节的作文 篇11

  阳春三月,正是踏春出游的好时光。俗话说的好:“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说明清明时节,万物更新,春意正浓,油城景象必定给力,不让我们失望。我们一家人随着春游的热潮,到各处踏春,油城无处不飞花,清明时节玉柳斜,让我给大家一一道来。

  长长的广利河穿过东营,流淌在家门口,没走几步,就来到了第一处景点——新区会展中心公园。一进公园,便有了新发现,公园中出现了不少野餐队伍,有的扛着帐篷,支在地上,往里打气;有的搭起烧烤架烤肉;还有的孩子做游戏,放风筝……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在广利河边,河水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微波中荡漾着黄色、绿色、红色……让人心旷神怡。湖面游人荡着船划来划去;有的孩子乘着皮艇在河中游弋;还有的大人乘着木舟在水中行驶……别有一番景色。河边的岩石十分奇特,有的几块堆砌在一起,仿佛一只大乌龟在岸边休憩;有的长条横条搭成山洞;还有的像老虎下山、猴子捞月。石山上开放不少让人叫不上名的野花,粉红的、深紫色的,和路旁的大柳树、松树相伴,画面更生动了!我试身手,从一条芦苇道爬上假山,身边荆棘盘绕,一不留神,碰上荆棘,就有好戏看了:裤子被它勾住,用手去拉,又被刺划伤,在爬山时,好几次出现这样的险况。不过,当我爬上终点的时候,那种痛苦便无影无踪了。站在山顶,瞭望远方,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展现眼前,美不胜收的清明时节。

  我们又驱车来到了湿地公园,这里虽没有红花绿草,只有一大片光秃秃的沙滩,可在这片沙地上,仍有在野餐、休闲的'人群。孩子们比公园中更多了,在沙地上堆地堡、挖河道、捞鱼……大人们有说有笑、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吃着水果,显得十分惬意。

  最终,我们来到了森林公园,呦!来这里踏春的人们更舒适了,架起遮阳伞,铺上帆布,支起帐篷,摆上收音机……真有一派休闲无事一身轻的景象。清明时节从古至今就有插柳的习俗,正当清明,柳条随风舞动,柳芽、柳絮掉了一地,好像铺了一层美丽的绿色地毯。我们各折了一根柳条,盘在头上。我还多折了几支,编成了各种形状,套在头上,挂在胸前,圈在腰上。哈哈,柳枝儿给我们带来不少乐趣。

  踏春不误锻炼,最有趣的还是拓展器材了,十米高的木梯、二米高的攀岩峭壁……当我试图往上爬的时候,让人胆战心惊,腿直打颤,从胆的我,再加上恐高,经过父母一阵劈头盖脸的“训斥”,可算爬上了一层梯子。嘿,别看我长得胖,可我动作相当迅速,蹭蹭几下,便爬到了杆顶,望着层层森林,心里美滋滋的,要是每周都能来这里玩耍该多好啊。

  清明踏春结束了,整个油城让我们大开眼界,处处美景令游人陶醉。那美丽的春天,正在我们身边,迎春花先来报到,杏树的白花漫天飞舞,蝴蝶成为春之使者……我们踏着青草,感受着美好的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好好地播种希望。

  清明节的作文 篇12

  唐代的诗人杜牧说的好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一句谚语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反复地想:为什么清明节的时候总会有人欲断魂?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呢?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就让这清明节的过程来告诉你们吧!

  早上8点钟左右,我和妈妈来到表哥家,准备邀他们一起去扫墓。当我们到他们的家时,他们两家早已去山上等我们了。我们也赶紧朝着山上走去。

  到了墓地,只见他们手拿一卷草在当扫把扫地,很是奇怪,就远远地问他们:“你们这是做什么?扫地应该不是这样扫啊?”你说是为什么?原来是他们忘带扫把和锄子了,就简单地把周围的一些草卷在一起,来当做扫把扫,不然就借隔壁家的扫把。我连忙向那儿奔去,谁知到了半路,一头长着长长的鼻子的肥肥的猪从旁边冲了再来,在前面阻挡着我前进的路。“妈呀”我后退了几步,可不敢和这“猪八戒”一般见识。后来,看见有几个人也要过去,我才跟着他们。要不然,我还不敢过去呢。经过了猪的旁边,一股臭臭的气味扑鼻而来,我不禁这样想:这还是人走的路吗?这些臭臭的东西这儿一坨,那儿又一坨。真是人间地狱啊!刚刚过去,哥哥就问我:“是不是下面有一条猪阻挡着你。”我不假思索的说:“是啊!我当时还有些害怕呢!”只见哥哥笑了笑说:“呵呵······”“那猪屎还很臭呢!”哥哥还没说完就被我的话给打断了。

  开始烧香了,我向妈妈拿了三根香,走到墓碑面前,拜了3下,又顺势回去了。我闲着无聊没事干,就跟着他们一起把大钞放到中间烧。里面有1000万亿大钞的、50元的'、100元的、1000元的、10000元的,还有100000元的,真是应有尽有啊!旁边的人不禁说:“你看!这么大张的钱,1000万亿啊。够你用一辈子了。”这些人真是太贪钱了,不过谁不贪钱呢?火势越来越大,我无法接近,只能躲在别人后面。但熊熊烈火仍然让我感到更炎热,我只好跳到台下,再顺势上来,没有接近。我又闲着无聊没事干,到后台爬上去,把一些纸从上面扔下来。扔完了,就去玩一下树,摇一下,看一下,晃一下。仪式已经完成了,我们回家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去另一个地方扫墓,我带头时,一路上有很多“阻挡者”我用树干把阻挡者弄进去,到了那里,我用树干一起把树叶弄走了一点。我又用周围的草捆在一起来扫。这次带了锄子,就方便多了,我就向舅舅借我砍一下,舅舅就说:“你会砍吗?”我就说:“应该会。”我拿着锄子把杂草给除掉了。又拿着锄子在那随便乱砍,看到一个黄色的东西,就问舅舅:“这是什么东西啊?”舅舅说:“那是毒蘑菇,不要去碰它。”我接着砍其他东西,砍着砍着,就不想砍了,把锄子放下,又拜了3下,说:“我去车上等你们。”说着,就去车上等他们了。

  我摸了摸头说:“原来,他们嘻嘻哈哈是为了庆祝啊!”清明节真是一个不仅有意义,而且值得庆祝的节日。

  清明节的作文 篇13

  过去的清明节是值得怀念的,因为清明节有着多重意义。

  首先清明节是天气转暖的标志,在过去没有供暖条件、没有保暖衣物的情况下,冬天是漫长难熬的。那时候人们脱了棉衣就是单衣,没有适合春天穿的毛衣绒衣等,所以春天的温暖是人们最期待的。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过了清明才是真正的春天,人们可以脱掉缠绕了一个冬天的笨厚棉衣,一身轻松沐浴阳光。此时春暖花开,燕雀归来,记得有一句谚语是:一百五,燕子来到青州府,说的就是清明前后。走出家门,杨柳吐绿,春风拂面,那春花柳帽的童年,至今记忆犹新。田野里麦苗返青,野草野菜陆续长出,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布谷鸟声声啼叫,提醒人们勿忘农时,适时播种,于是人们出栏备粪,整好土地,准备播种高粱、谷子、地瓜了。“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坡里吃”,正是对春播大忙的生动描绘。休闲了一个冬天村民们,脱掉棉衣,开始了新一年的耕耘,美好梦想从此开始。

  对孩子们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值得期盼的节日,因为过清明节能吃到鸡蛋,喝高粱米饭,那时生活困难,吃穿都不能满足,能吃个鸡蛋,喝上高粱米饭是一年中最大的奢望。记得小时候每逢清明节, 母亲都会煮上鸡蛋,分给我们,但都舍不得吃,装在口袋里拿给小伙伴们炫耀一番后才吃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吃顿蜀黍饭”,大概的意思是,那时候家家孩子多,生活艰难,孩子不听话时,难免被父母打骂,但过后又很后悔。清明节熬上一锅高粱米饭,让孩子们尽情喝个肚儿圆,也是父母对孩子们的一种补过。记得红彤彤的高粱米饭盛满碗时,孩子们的`眼睛就会瞪得滴溜圆,于是,喝了一碗又一碗,那种香甜的滋味似乎比今天的大鱼大肉还香。

  清明节打秋千据说是由古代屈原的故演变而来的。那时候家家都会在自家院内打上秋千,供孩子们玩耍。生产队时,村里会搭上很高的杆秋千,让青年们比赛荡秋千,一般是两人合伙,一男一女。杆秋千能有近十米高,荡得好的,能荡平上面的横梁,荡不好的,也会摔得鼻青脸肿。但青年人都会跃跃欲试。此时全村的人都聚在一起观看比赛,人们的欢呼声,孩子们的嬉闹声,让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变得其乐融融。所以,清明节也是村子里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清明节是祭祖的节日,家家会在清明节为先辈添土扫坟,摆上供品,祭拜祖宗,以继承中华民族感恩寻根,传递香火之美德。上学时,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给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扫墓,脸上留有长长伤疤的老县长董万祥,向大家讲述着当年为消灭日本侵略者,英勇的寿光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鬼子浴血奋战惨烈的战斗故事。英雄们的爱国壮举,为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做出了榜样,奠定了国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怀。

  清明节还是植树的最好季节,此时种的树成活率高,生长茂兴。古人对植树的季节很有讲究,比如清明节前种的香椿树,香芽是红的,味香扑鼻,而清明节后种的香椿树,则是绿芽,味道远不及红芽。所以清明前后是植树绿化的大好时机。

  记忆中的清明节是多彩的,是值得怀念的。

  清明节的作文 篇14

  小时候,我是个十分淘气的小孩,常常缠着年满七旬的曾祖父玩耍。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是很开心的,因为可以去扫墓,但是扫墓不是我的目的地,扫墓后的宴席上的红包才是我的终极目标,嘻嘻!

  往往扫墓是最无聊的' ,但是有了曾祖父的陪伴,便不再枯燥无味。有的年份,细雨绵绵,曾祖父必考我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气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诗:“街头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妖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天遍来禽一树花。”到了墓园,他也会考我另一首诗:“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我并不明白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朗朗背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每当此时,曾祖父就会高兴地说:“孙儿真乖,真聪明。”他对着自己的晚辈我的长辈们夸奖我,让我总成了大家伙关注的焦点。曾祖父大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我十岁时,曾祖父就患了严重的咳嗽,卧床不起。有一年清明节,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诗。他斜倚床前,眯缝着眼,头往后仰,静静等我开口。房间里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增加了好多个,连平日极少在家的父亲也来了。我隐隐觉得不妙,但还是有声有色地把诗吟诵了一番。曾祖父满意地点了点头,努力睁开眼睛,把我细细打量一番。父亲把我领了出来。

  不久前,曾祖父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严重的一次生病。曾祖父最后听我吟诵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诗,带着满足离开了人世。我后来也明白,在曾祖父的眼里,清明既是一个充满哀愁的节日,也是踏青赏游的好日子,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

  今年清明节,我和父亲来到曾祖父的墓前,我高声朗诵着这三首古诗,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们正诗意地活着。

【清明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节作文[经典]07-21

(经典)清明节作文07-21

【经典】清明节作文07-22

【精选】清明节作文07-22

[经典]清明节作文07-22

清明节作文(经典)07-22

清明节作文【精选】07-22

(经典)清明节作文07-22

清明节作文【经典】07-22

清明节作文(精选)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