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3-10-02 06:57:56
  • 相关推荐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

  一、游戏引入激发探索欲望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与老师比记忆力的形式引入新课,游戏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活动,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发现老师每次都能猜对时,会产生好奇与疑问,当老师告诉大家学了这节课的知识也会像老师一样猜出来时,更加产生了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具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二、改编教材降低学习的难度

  教材上的两道例题是通过学校举行活动同学们帮忙摆盆花的生活情境引入的,其实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引入新课也很不错,但我考虑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竖式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崭新的,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力求减少每一步的.难度,因此在这节课上我采取了直接摆小棒的做法,我认为这样做更能使学生将摆小棒的过程和竖式每一步的含义结合起来,直观了当的让学生去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另外在数字的大小上我也降低了难度,两道例题被除数都是10,而通过改除数的大小从而串联了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两道例题,我认为除法试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而试商问题需要学生在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慢慢去练习体会,从而达到很快试出商的目的。

  三、注重操作,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

  在整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摆小棒的过程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从摆小棒展开教学到学生看除法竖式联系小棒说含义再到教师课件展示小棒和竖式相结合的演示过程,都是力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理解算理,突破重难点。

  反思整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

  1、在介绍竖式写法时,教师说的过多,语言不够精炼。

  2、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调控的不及时不到位,对于学生的发言评价的不够准确具体。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

  (出示手偶)“大家好!我是兔宝宝,我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想出几道问题来考考大家(出示题卡),谁能说出小动物身上最大能填几?”

  生:回答问题

  2、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师:兔宝宝它们班要召开联欢会了,它负责布置教室,昨天它已经搬了15盆花了,大家看(多媒体展示例1中摆花的情景)它是怎么摆的?摆的结果怎样?

  生:每组摆5盆,摆了3组,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可是兔宝宝看了看觉得还不够,又和小伙伴们搬来了8盆花(多媒体展示例2中搬花的情景),这回一共有多少盆花了?

  生:一共有23盆花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兔宝宝布置教室,摆花盆,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23个圆片代表23盆花,动手分一分,摆一摆。兔宝宝给我们提供了4种摆法(板书)

  第一种:每组摆3盆;

  第二种:每组摆4盆;

  第三种:每组摆5盆;

  第四种:每组摆6盆。

  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摆法,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写一写,可以两个同学摆,两个同学列算式,边摆边思考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生动手操作)

  师:有哪些小组采用的是第一种摆法?请一名同学来汇报一下。

  生1:我们组用的是第一种摆法,每组摆3盆,摆了7组,还剩2盆。(课件展示第一种摆法)

  师:选择第一种摆法的同学和他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有哪些小组采用的是第二种摆法?

  生2:我们组用的是第二种摆法,每组摆4盆,摆了5组,还剩3盆(课件展示第二种摆法)

  师:选择第二种摆法的同学和他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有哪些小组采用的是第四种摆法?

  生3:我们组用的是第四种摆法,每组摆6盆,摆了3组,还剩5盆(课件展示第四种摆法)

  师:选择第四种摆法的同学和他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有哪些小组采用的是第三种摆法?

  生4:我们组用的是第三种摆法,每组摆5盆,摆了4组,还剩3盆(课件展示第三种摆法)

  师:选择第三种摆法的同学和他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剩下的这3盆花还能不能分成一组?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每组摆5盆花,现在只剩3盆了,就不够一组了。

  师:23盆花,每组摆5盆,摆了4组,还剩下3盆,这里剩下的3盆就是余数。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

  生:23÷5

  师:这道题的得数应该怎样写呢?谁能说一说?

  生:先写5,再写几个点,然后写3

  师:写除法得数时,要先写商4,再在商的后面打六个小圆点,再写余数3(边说边板书)

  师:读作23除以5等于4余3,跟老师读一遍

  生:23除以5等于4余3

  师:这里商4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

  生:商4表示4组,余数3表示3盆

  (师板书单位名称)

  师:这道题的竖式又该怎样列呢?余数应该写在哪?请你们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写一写,然后再和小组的伙伴研究研究

  师:谁能说说23除以5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生1:商是4,因为分了4组

  生2:商是4,因为4乘以5等于20

  师:那么这两种方法哪个算起来更快一些呢?

  生:第二种

  师:23的下面该写几?

  生:20

  师:20表示什么?

  生:表示分掉的20盆花

  师:余数是几?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生:余数是3,是用被除数减去分掉的数得来的,表示多3盆

  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今天摆的结果和昨天兔宝宝摆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摆的结果有剩余,而昨天兔宝宝摆的没有剩余

  师:昨天兔宝宝搬了15盆花,每组摆5盆,正好摆了3组,没有剩余;而今天23盆花,每组摆5盆,摆了4组,还多3盆,这里剩下的.不够再分的这个数就是“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师: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其他三种摆法分别列出横式和竖式,再说一说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是什么

  (生计算,三名学生板演)

  师:看见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兔宝宝的好朋友也赶来了,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出示)让我们和啄木鸟一起来给大树看看病吧!

  (生给大树上的竖式改错)

  师:兔宝宝还为联欢会准备了好吃的,你们看是什么?(课件出示53页第2题)

  生:面包

  师:有多少个面包?

  生:21个

  师:兔宝宝给大家提供了三种装法,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可以动手分一分,也可以动脑想一想,然后说出能装几袋,还剩几个

  (生汇报)

  师:说一说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余数的问题

  (生汇报)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帮兔宝宝布置教室你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

  师:笔算除法应该注意什么?

  (生汇报)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同时倡导学生学习数学应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上述新课程所体现的重要理念中,都涉及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问题情境”。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了以下情境:由一个可爱的小兔手偶将孩子们带入到数学的王国,并创设了帮助小兔布置教室,摆花盆这一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走进了本课的学习,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的动作性还占相当的比重,合理的操作性练习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23个圆片代表23盆花,来动手分一分,摆一摆,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余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了余数的含义和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含义。

  为了使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问题。学生们畅所欲言,如一位同学说:“妈妈买了10个苹果,三口人分,每人分得3个,还剩1个。”这时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还有办法把它分平均了,把这剩下的一个苹果切成3份,每人就能吃同样多的苹果了,这样还可以看出他们家很团结。”听到他的回答,我想:这不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机会吗!于是我号召全班同学为这个懂事的孩子鼓起了掌。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师要积极探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

  在我上完《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感。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动手摆三角形,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一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试商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的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

  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1、借助直观操作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教学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直观操作来进行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首先是6根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过程的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恰好分完没有剩余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其次是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接着动手摆正方形,创造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研究发现:

  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小于除数,突破本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合作很好,到后边由于时间原因,导致自己手忙脚乱,有点慌,学生也有些急。不过整体来看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学生也能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此类算式的含义,能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和思维表达能力。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5-18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3-28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04-21

除法教学反思10-10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2篇08-07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2篇)10-18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4篇11-05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07-28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04-22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