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14 07:02:31
  • 相关推荐
课文《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阿里山纪行》一课,不甚满意。现列举十大败笔:

  1、导语不熟练,不能做到目视前方。

  2、第一个问题应该齐答。顺势引出的课文结构和开头、结尾的特点应该有更明晰的思路。

  3、第三个问题处理仓促又费时,需要找合理引导学生的方法。还有,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缺乏必要的点拨,原因在于备课不够充分,对学生可能说出的答案没有准确的'预测,如“青苔”“林区”,教师没有架好桥梁而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另外,这是板书的内容,可以不必展示幻灯片。

  4、第四个问题神木的涵义理解很表面,忘了挖掘到其深层的意义。

  5、第五个问题赏析语言时,缺乏一个规范的回答模式,如“我欣赏______________(句子),因为它用_____________(方法)_______________(好处)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或感情)”。

  缺乏一个朗读的提示或指导,以第五段为例,如“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要轻柔,“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禅的世界”形容词要读出重音,语速要慢,如“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要读出喜爱之情。

  缺乏一个恰当丰富的激励性的评价。

  当然,语言的特点音乐美和情韵美也有硬塞之嫌。

  6、导学归纳在“我欣赏了……”一部分关于五“美”教师有不必要的重复,“我学会了……”一部分除了移步换景、融情于景之外,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特征也是非常必要的。

  7、反馈训练时间不够,没有起到练习的作用。

  8、临近下课,心理素质太差而语无伦次。

  9、不停地为完成任务赶时间,凝固了思维,漠然了表情。

  10、没有真正融情于课堂,这是最大的"失败。

课文《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2

  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游记类散文,也是现代美学家吴功正的一篇美文。教习本课时我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二、品味本文语言的音乐美和情韵美,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后,做了以下总结:

  比较好的地方是:

  一、结合本文特点,在目标一中设计了导游角色扮演版块。请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今天游览的路线安排,理清本文的思路。课前把导游介绍行程的题目布置给学生预习,学生对课文心中有数了,介绍起来才会更生动。所以这个目标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很容易完成了。

  二、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三、作为一篇游记,本文语言优美。我要求学生在书上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中认为精彩的语句,做赏析批注。

  四、以从《阿里山纪行》这篇课文中学到什么做为小结,既能很好地让学生回顾了课文,又锻炼了学生的小结能力。

  五、拓展作业以“我的校园”为题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一篇短文,学以致用 。

  不足的地方有:

  1、教师的教学语言欠准确,如快速“看”课文。

  2、对语言的品味学生的参与不够。应该多给时间给学生朗读课文,在反复的读中品味语言。

  3、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缺乏必要的点拨,原因在于备课不够充分,对学生可能说出的答案没有准确的'预测,如“青苔”“林区”,教师没有架好桥梁而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4、神木的涵义理解很表面,忘了挖掘到其深层的意义。

  5、缺乏一个朗读的"提示或指导,以第五段为例,如“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要轻柔,“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禅的世界”形容词要读出重音,语速要慢,如“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要读出喜爱之情。

  6、缺乏一个恰当丰富的激励性的评价。

  7、反馈训练时间不够,没有起到练习的作用。

  8、没有真正融情于课堂。

课文《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3

  很多同学对宝岛台湾是心驰神往却无法前去亲眼目睹,所以倍感遗憾。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看到后面有一个导游词的学习,所以尝试在这方面作些探索,上完本课,感觉还是有些收获的,现做如下反思。

  一、查找资料,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去查找关于台湾的一些资料,尤其是风景名胜,让学生先对宝岛台湾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他们渴望实地一游的兴致。课上交流介绍自己所查资料后,就让学生看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阿里山一饱眼福。

  二、利用导游词,介绍阿里山风景

  课前已经向学生介绍过如何写导游词,所以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先从文中找到并概括作者所介绍的景物,并用一些恰当的词语归纳出景物的特点。全班交流后,让学生试着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两个景物,以导游的身份,对大家作一介绍。要求尽量不照搬文中语句,体现移步换景,语言生动优美,表现景物特点。学生口头准备几分钟后,再在班级进行交流,大家点评,推选出最佳导游。

  在这一过程中,难度较大,花时也长,但因为课前已经对台湾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该怎么写导游词,而且口头介绍之前先对文本有一个充分的阅读,所以学生在介绍景物的时候,捕捉到位,语言优美,很好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既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所以还是要敢于尝试。

  三、优美语句的赏析与摹写

  作为一篇游记,本文语言优美。在我的示范和指导之下,学生在书上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中认为精彩的语句,做赏析批注。最后全班交流补充,并且从中寻找写作窍门,然后尝试写一个小片段,最后交流点评,比一比,谁写得最好。点评后再重新修改写到作业本上,继续提高。

  应该说,这节课,并不仅仅是带着大家欣赏了阿里山的优美风光,更是品味了优美的词句,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以后如何写景是比较有帮助的。

【课文《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课文掌声的教学反思06-04

课文教学反思01-04

课文《称赞》的教学反思02-15

成长课文教学反思12-11

课文《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09-15

课文《桂花雨》教学反思09-20

大鹿课文教学反思06-09

《梅花魂》课文教学反思02-02

语文课文《大海睡了》教学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