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2 13:59:39
  • 相关推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1

  新课程标准提倡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冯君莉笔下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描绘了高原湖泊青海湖神奇而壮丽的风光,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从以上教例可以看出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段落,先前虽然对学生强调要读出你喜欢的语气来,当琅琅书声充溢每一个角落,其神色、声调,却不尽人意。后来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蓝的纯净”,“蓝的深湛”,“蓝的.温柔甜雅”,“湖面起伏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湖水十分的蓝而晶莹,非常的美,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由此可见,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真情能够流露其中。特别是有的课文、段落或者某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如果对课文内容没有理解,情感就不容易参与朗读。

  只有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得到生动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这是使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恃,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2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是一篇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充分让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课文。积极地创造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如诗如画的优美的世界里,在学习,在感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把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小组合作决不是走过场。要作出结果来。

  另外,当学生读不好时,要给他们机会和指导,让他们自信地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见解,这点是我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3

  教学设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体裁为游记,同时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可以让学生自读,重点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两个问题。

  青海湖质朴、粗犷、自然的美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清新、柔美的词句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展示青海湖的画面,加之入情入境的朗读,给学生更强烈的震撼。

  在形式上,我决定采用旅游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充当导游,给大家介绍青海湖的情况,引起大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时,可联系青海湖的现状,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青海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如画。就名湖来说,有娇小玲珑的西湖,有烟波浩渺的太湖,有变化莫测的千岛湖。今天就请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专列,一同去领略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风采吧!

  2、旅途漫长,不如我们先请几位导游来给我们介绍介绍青海湖吧!

  3、导游介绍。

  生1: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前往青海湖旅游,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有关青海湖的知识。青海湖,作为我国第—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略呈椭圆形,面积463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为360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19米,最深处为28.7米,湖面海拔3196米。1975年建立面积达56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鸟岛保护区。1997年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外,这里气候十分凉爽,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祝大家旅途愉快。

  生2:大家好。青海湖有着梦幻般的美景,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青海湖的秀丽风光。青海湖中共分成五个美丽的岛屿:鸟岛、海心山、三块石、砂岛和海西皮,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著名的游览胜地。特别是鸟岛秀丽的风光和奇特的禽鸟生活,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相信青海湖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青海湖到了,下车看看吧!

  (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图片)

  2、从图片中,我们欣赏到了青海湖的美,当代作家冯君莉在欣赏美的同时,也用笔描述下了这里的美。同样,文中描述的美,也是令人神往的。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页,看课文,听录音,并请思考:

  (多媒体出示)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生:到达青海湖观赏草滩一观赏湖水一观赏乌云一观赏万里晴空一观赏草滩与山峦一观赏海岛一观赏结束。

  (2)课文从哪儿方而描写厂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生:从青海湖的湖水、环境氛围的清新幽静、丰富的物产三方面来写的。

  三:晶读课文

  1、文中由许多好词佳句,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好在哪里?

  2、学生汇报:

  生:我认为文中的“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这句话写得非常好!因为它形象地表现出了湖水蓝得“醉人”。用“醉人”表达了观赏者的心态,已陶醉其间,同时也表现出湖水蓝得可爱、迷人,“纯正”、“深沉”表现出湖水蓝的程度,浓浓的,毫无杂色。

  生:我认为第四段中关于湖水的蓝的描写非常好。作者先是直接赞美湖水的蓝,接着,将湖水的蓝与海水的蓝、天空的蓝作比较,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水的蓝比作“蓝锦缎”、“水灵灵的眸子”,下面又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湖水蓝的原因。

  3、我这里有一句,觉得非常好(多媒休展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4、请学生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但不改变意思。

  生:这是大胆的梦幻,不是大自然的现实。

  5、分组讨论,联系文中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的水那样湛蓝,那么晶莹透澈,景色那样令人陶醉;又有各种各样的鸟,在蓝天翱翔,在水面浮游,在草滩栖息;那么多鱼儿成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么神奇、美丽的地方,简直就是扑朔迷离的梦境,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仿佛进入梦境一般。

  6、教师总结

  “梦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开头写了作者许多关于高原的梦,中间部分描述了梦幻般的现实,结尾处写了未来关于保护青海湖的梦想。

  四:课外扩展

  1、青海湖的美景,我们是尽收眼底,在领略美景的同时,我们了解一下青海湖的现状。

  2、(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现状)

  a 水位下降;

  b 草场植被严重退化;

  c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d 渔业资源迅速减少:

  e 鸟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请同学们讨论:

  我们如何保护青海湖?

  生a:可以采用人工降雨,增加雨水量,减水蒸发。

  生b:多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生c:出一本游青海湖必读的书,介绍青海湖的现状,呼吁人家保护青海湖,还要说明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生d:实行南水北调工程,将其它河流的水引向青海湖。

  生e:在青海硝底装有五台强力水动结冰,四季运转,旁边装有冷光灯这样不仅增加青海湖体积,而且有冷光反射,湖面晶莹,增加梦幻境界。

  五:作业

  认真观察,运用修辞,写一段景物描写。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青海湖的画面,那—幅幅优美的图片给学生以更生动,直观的形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后来将图片与青海湖的现状作一比较,问大家如何办时,大家更是兴味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讨论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讨论,大家对环保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4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在《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的教学设计时,我就十分注重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青青的草地、清朗的天空、迷蒙的鸟岛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情境的创设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高原湖泊青海湖神奇而壮丽的风光之中。

  其次,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如:

  (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如何写草地、湖水,又是如何写鸟岛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试找出几处,品味其梦幻般的意境。

  (3)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能否调整一下顺序,或者只写湖水?

  再次,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如:细看青海湖的现在,展望青海湖的未来,你想到了什么?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青海湖?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有时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对话式阅读教学给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的启迪,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洋溢的思维碰撞的激情,让阅读教学更富有灵性,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这样的对话才会丰富人的生活,触动人的思想和灵魂,实现人本回归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5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方法,此时我放手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为了让学生有的放矢,自学前我们共同复习了自学方法。

  阅读是思考的前提,没有熟读课文,就合作探究那只能呈现出表面的繁华,实质仍是一片空白。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前要读三次课文,第一次速读,认识、积累字词,了解课文大意;第二次慢读,画出游踪,找出文章是如何展现景物特征的;第三次品读,欣赏优美的语言。初步完成这三步后再到小组交流讨论。这样做希望能尽量避免一部分学生学习,另一部分学生等别人的的答案的现象。

  《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教师与学生、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小组学习后我设计了对话环节。师生间彼此问答,发表阅读体验,探究未解的问题。希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但是真正的对话应是对话主体间精神的的相遇,情感的交流,对话主体是平等的。教学中我们很难做到或是忽略了这一点。首先对话机会很难平等,教师稍不注意就会抢占语权,学优生也常占据较多的机会,学困生的机会则少得多;其次,我们常常重视说自己的意见,忽略了倾听,这样很难擦出智慧的火花等等,还有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梦幻般的青海湖作文12-09

青海湖作文05-21

游青海湖作文06-18

美丽的青海湖作文03-06

青海湖优秀作文03-05

青海湖作文[通用]10-28

青海湖之旅作文12-16

游青海湖作文07-14

青海湖小学作文02-04

大美青海湖作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