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物馆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02 15:30:14
  • 相关推荐
游博物馆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博物馆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博物馆作文1

  游学第二日,我坐上前往陕西博物馆的大巴车,车外闷热的天气让我喘不过气来,可太阳似乎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继续炙烤着大地。忍着,熬过陕博门外排队的时间,一进门一股凉风袭来,顿感愉悦非常,观看文物的心安静了下来。

  陕西博物馆的文物众多,据闻珍藏万件之多,我们所见到的从远古蓝田人开始到大唐王朝的物件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但若有人问我至今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国宝文物?我的脑海中立马浮现起的是彩绘打马球俑。

  彩绘打马球佣有三个,皆是我大唐巾帼正着红妆,策马飞扬,争夺一球的造型。它的色彩艳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你看,那骑在棕马上的是身穿大红交领襦裙的圆润少女,她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任何的荆棘与磨难都不足为提。一阵风吹过,混掺些尘土,少女的裙角微微飘起,她心高气傲,索性原地站立,等着马球滚到自己跟前。正当球落马脚边的瞬间,骑白马的绿衣少女以迅疾之势一举将球击入框中。一片欢呼声自周围响起。绿衣女子一脸得意,她扭头看向红衣少女,“占得先机又怎样?鹿死谁手还说不准呢!”才不管她俩吵得火热,一旁的黄服少女明显已做好准备,你瞧她她将头高高昂起,双眼炯炯有神,盯着发球者手中即将抛出的球,心想:“虽然这局输了,但下一场我可不会再大意了。”

  看着她们跨马击球,我的思绪不由得随着这球,这马,这些女子潜入了历史的长河。

  女性在古代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被束缚被压抑的群体。三寸金莲、束胸束腰的规矩可为证。这些一条条一框框规矩,残害她们的身体,更是禁锢她们的思想,把她们变成任人把玩的傀儡。但唐朝不同,在那个民风开放的时代,女子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她们中有以舞剑闻名天下的公孙大娘,有靠政治手腕称帝的武则天和做相的上官婉儿,也有因才华而得到人们青睐的鱼玄机与薛涛。就连这些平民女子也可以骑马外出,做前人不能做与不敢做的事情。

  正当我想着,她们的马球比赛却结束了。我收回思绪,看着她们三人的脸上定格的那道光,那种用尽此生力气摆脱束缚,追寻自由的光不禁让我心生深深的敬畏之心。

  所以,若有人再问我,旅行归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国宝”是什么?我会说是——唐代彩绘女子打马球俑。

游博物馆作文2

  我们的家乡是杭州,大家知道杭州的特色吗?杭帮菜就是杭州的特色之一。今天,我们就要去见识一下家乡特色——杭帮菜博物馆!

  我很快被一个奇怪的“茶杯”所吸引了。走进一看,原来是蟹酿橙,它巧妙地将橙子皮割成茶杯状,让一个垃圾成为了一个茶杯,这主意真不错!外观这么可爱,里面的东西怎么能输给它呢?这里面放着好吃的蟹肉呢,据说只有官儿才能品尝!这道菜真让我“大饱眼福”了!

  突然,我看到了旁边有个褐色的小点,好像在招我过去呢!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道装在精美的陶瓷碗里的.东坡肉。看它软绵绵的身体依靠在碗上呼呼大睡,整块肉都被粉色“化妆”成褐色了,鲜嫩可口的汤在它的下摆流淌着,估计多数人绝对不相信它是猪肉!此外,这小家伙还有一个动人的来历: 据传那还是苏东坡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后农历除夕夜,民间家家户户都制作东坡肉。相沿成俗,用来表示对他的怀念之情。现在成为杭州一道传统名菜——东坡肉。

  杭帮菜不但有主食,副食,满汉全席,还有点心等等,样式都很有创意,让我们“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对于杭帮菜了解多少?不了解的话赶紧来游览一下杭帮菜博物馆!

游博物馆作文3

  自然博物馆,我一听到这名字就心想:是不是里面都是学问、地理一些的东西。还有我们不懂的知识,让我们不喜欢。我也没有多说,就跟着妈妈进去了。

  一进入博物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只庞然大物——非洲象,它庞大的身躯傲然挺立,让我们感觉它能一脚踩死我们。

  来到地球馆。有着介绍地球的知识: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是多么好,空气是新鲜。但人类在创造度文明的时候破坏了地球,污染了地球。所以人们现在要了解地球并好好保护地球,因为地球连接着我们的生命,地球的环境好了,我们也就没事了。在这里还有对星座的认识,有天蝎座、巨蟹座、水瓶座、金牛座等学多星座,每一个星座都不同,都有不同的故事。还介绍了地球有哪几部分,还有陨石标本和石头标本。

  下一个是恐龙展厅。里面有着巨大的恐龙骨架和恐龙化石,还有一些小标本。里面讲有恐龙诞生、发展、灭绝的全过程。其中,在这里面我最喜欢一颗暴龙头骨化石。那颗暴龙头骨非常完整,非常大,巨大的牙齿有的高有的低,但排列的非常整齐。我从不同角度给它照了相。

  接下来是海洋生物,巨大的黑露脊鲸标本,重达66.7吨,背上是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嘴巴却是拱起来的。这样庞大的鲸鱼标本在国内独一无二,很是震人。那里还有鲸的.骨骼化石、下颚。展出的还有抹香鲸、须鲸、虎鲸等,都是极其珍贵的标本。在这里面,我了解了古鲸的祖先:中爪兽。它长的样子是狼身牛蹄模样。还有许多关于鲸鱼的知识:鲸的声音、鲸有多大等等。不只是鲸鱼,还有硬骨鱼和软骨鱼等好多海洋生物标本陈列其中,让我们增长许多自然科学知识。

  还有东北森林动物展馆。里面有虎、鹿、野猪、猫、熊等,都是生活在森林深处的动物。虽然都是假的,但整个场馆装饰的非常逼真好看,我们像真的走进了茂密的原始森林。

  这座博物馆真有意思,不像我说的没有意思,让我们完全入了迷,都不想出来,特别是了解了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可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急急的看完出来了。到现在 ,我还怀念着这座博物馆呢。

游博物馆作文4

  今天,我随妈妈和哥哥来到了北仑港口博物馆。

  远远看去,博物馆门前摆放着好多个集装箱,原来今天博物馆在举行“宁波北仑之20xx集装箱艺术展”。这些集装箱颜色丰富,形状独特。有的像字母“I”,有的像字母“R”,还有的像一辆大卡车……。集装箱的各个面都有五彩缤纷的图案。有的画着美女在海滩上晒太阳,有的画着一条大蓝鲸,还有的画着一条巨龙在天空盘旋。

  博物馆的形状像一只大海螺,模样有趣极了。这只“大海螺”内部分为7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特色。

  首先我们进入了1号展厅,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三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帆船模型。这艘船很大,甲板上竖着两片几乎同样大小的帆;甲板的一侧还有一顶大乌篷,用来遮风挡雨;甲板的两边还绑着几支船桨。

  在帆船的左边,我们看到了一段战国时期的故事。它讲述了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救,秦王派出大军从都城出发,先沿渭水向东,再改汾河北上,最后直达晋国都城。由此可见,在古代,各国军队都十分依靠水路,这样一来,港口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沿着壁画向前走,就看见了隋唐大运河。它的形状像一个大大的“人”字。它其实就是京杭大运河。据说,它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长约2700多千米呢!

  运河的右边,可以看见唐朝码头。码头分为两种,一种是挖入式,一种是顺岸式。挖入式码头是将大陆挖掉一块,灌入海水,让船舶进入凹进的陆地。顺岸式码头是将船直接停靠在岸边,比较方便。

  最后,我们来到了郑和下西洋的展厅。郑和的`雕像就矗立在展厅平台上。只见郑和的五官紧凑,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前方。他的手中还拿着一卷书籍。旁边的模型船酷极了,上面齐刷刷竖着七片大帆。两侧还有好几艘救生艇。船尾还有豪华的住宿供船员们住呢!

  随着参观的路线,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1号展厅,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其他几个展厅,感觉十分好玩,还富有港口文化知识。如果你有空,一定要来北仑港口博物馆玩玩哦!

游博物馆作文5

  一个城市,最能代表它的历史、风俗、文化的就是它的博物馆。而在重庆,三峡博物馆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重庆三峡博物馆始建于1951年,原名西南博物馆,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展示三峡文物抢救成果,国务院办公厅于20xx年9月成立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这里收藏着17万余件文物,包括陶器。国庆期间,我来到了三峡博物馆。

  它坐落在重庆最具特色的人民广场对面,与人民大礼堂遥相呼应,是建设在山坡上的“山水园林式现代建筑”。进去后,一抬头,就看到了大厅顶上气派的中式花灯。我在历史沧桑的气息中感受着岁月的变迁。

  从远古的石器陶瓷、夏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的玉器武具、秦朝的货币,到汉朝的雕刻陶俑、唐朝的书法字画、宋朝的纸币、元明清的瓷器。一片片瓦,一尊尊兽,曾经凝结着祖先们多少智慧结晶?那一个青瓷花瓶,一个五彩陶盘,是祖先的能工巧匠们挥洒着怎样的辛勤?

  令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的,便是那三峡纤夫们。他们的雕塑骨瘦如柴,腰弯到了地上,肩头是粗粗的钢缆,脚踩着石头,踩着泥沙,用力地拼着命,嘴张着,似乎在怒吼,又似乎喊着船工号子。那块大石头上,留下一条条深刻的磨痕,斑斑驳驳,静静诉说着几百年前的苦与难,这是三峡地区的纤夫们拉动大船走长江,经历过不知几代人磨砺出来的历史见证;这,是千年的`功夫所成。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现了及半年前人民的生活艰辛,就如同纤夫们被生活压弯了的腰脊,那该是怎样的岁月?

  走出三峡博物馆,我不禁为重庆沧桑漫长的历史岁月而感慨。如果说重庆人民大礼堂是20世纪50年代重庆的标志性建筑,那么,重庆三峡博物馆将是21世纪初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一颗镶嵌在山水园林的山城重庆心脏的璀璨明珠。

游博物馆作文6

  你一定听说过美丽的西溪吧!在那儿,鸟儿可以无忧无虑地飞翔,树木可以无拘无束地生长,水可以自由自在地流淌……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上午,我们走进了西溪,来到了中国湿地博物馆。

  远远的,我们就看到了一幢外形奇特的建筑,上部像飞碟,下面的主体建筑被许多的绿色植物掩盖,一下子就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中国湿地博物馆与传统的博物馆大有不同。传统的博物馆里面尽是一些介绍的文字资料和相应的实物,参观久了便会觉得乏味,其中的内容很容易看过就忘;而中国湿地博物馆则巧妙地把资料和游戏结合在一起,比如,外来生物种类一旦出现,就需要把它们打回洞里去,不然,西溪湿地的生物的多样性就会被破坏。而博物馆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游戏则是“投票”。屏幕上会出现各种问题,你可以根据问题来选择答案,站到相应的区域内。最后,屏幕上后还会显示出人类如果这样做的后果。我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保护湿地以及如果人类破坏了湿地,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还加深了我们对这些问题及答案的印象。无意中提醒我们生活中关于如何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做法。

  在湿地博物馆,还有一个展厅展示了生活在西溪里的各种各样的.鸟类的标本。与照片不同,这些实物更立体,更能近距离地观察它们曾经美丽的羽毛。

  游览了一圈下来,我觉得,如果博物馆能再加些设施,就更加完美了。比如,可以加一个3D电影院,里面播放一些西溪一年四季的风光,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溪是鸟的天堂,树的乐园,水的家园;可以增加一些休息区,因为博物馆较大,一圈逛下来,有点累,都想坐下来休息休息。如果,这些都能考虑周到,那么,西溪不但是动物,植物的天堂,也是我们人类的乐园,是人和自然共同的家园。

游博物馆作文7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五天,我本想静下心来做些作业,可丰富的活动让我无法“脱身”

  我的好朋友马奔约我一起游览刀剪剑、伞、扇博物馆。

  走进刀剪剑博物馆的大门,一股有古代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首先参观了刀和剑的的发展历程,最原始的时候还没有刀,只有剑。骨剑顾名思义是用动物的骨头削尖面成。

  后来发明了刀,那时刀只是用石头磨尖所成的,但并不锋利。进入新石器时代,石刀变得平整而较锋利了。并从最初的单孔石刀演变成了双孔石刀。而剑的家族中,多出了杀伤力更大的可用范围更远的`长竹刀。接着发展到青铜时期,刀和剑分别演变成了青铜刀和青铜剑,但是青铜剑的质地较脆,因这个弱点,所以剑不能做得太长,但虽如此,越王勾践用的那把青铜剑有一米多长。可谓青铜剑中的极品,至今还闪闪发光,历史再往后,智慧且勤劳的劳动人民提炼出了钢铁,钢铁弥补了青铜剑不可做长这一弱点,而钢刀则有了质的飞越,有一种长柄刀,竟达两米多长。这时开始,刀后来居上,略胜剑一筹,再往后,刀完全取代了剑。成了战场上刀兵相见的主要武器。皇家御用军能及皇家卫队所用的刀剑的柄镶金银宝石和象牙,极其奢华。它起到了贵族们身份的象征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最高等是皇帝级,只皇帝一个能使用,第二级是亲王级,是各亲王所用。第三级为诸候王级,第四级才是官吏级,是大小文武各官所用。可想当时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再往后,到唐朝时期,是刀的鼎盛时期,种类花样虽不级清代,但刀是人人护身必备品,到了宋元明三朝,剑重新站了起来。一般是由短剑配长刀作战。到了清代,可谓刀的王国,不管种类花样,都飞常齐全,随着西方热兵器的入侵,像刀、剑、箭之类的冷兵器渐渐退出战场,刀的最后一次辉煌在于抗日战争中的大刀队,之后就再也没上过真正的战场了。

游博物馆作文8

  太阳仿佛要把大地烤焦,就在这个火炉般的天气,我们来到了成都博物馆。站在太阳吞食的有毒区,耐心的排着队,等待进馆,退烧。

  终于熬过了漫长的烘烤区,进入了博物馆大门,一阵凉意扑面而来,让人心神气爽。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对着博物馆大门口的平面图,决定了游博物馆的路线。我们规划好,从我感兴趣的五楼,皮影戏文化看起。

  叮咚,电梯停在了五楼。五楼展馆分二个大厅,一厅是皮影戏展馆,二厅是木偶戏展馆。我们直奔一厅,大厅里灯光昏暗,投影仪显的更加清楚了。四面墙上龙飞凤舞,一个个精巧的皮影碎片,瞬间拼接成羽羽如生的人物画像,有孙悟空,黑白无常,关公,张飞等,看的我眼花缭乱,连张口的嘴巴都惊的合不拢了。

  哎吆,一个不小心,腿撞上了一个玻璃柜子。来不及喊疼,眼球早已被柜子里的皮影人物模型给吸引了。 一张张皮影画,像五彩的糖纸一样透明,皮影画的每一个关节,都用细细的丝线连接着,摆出一幅幅各种姿态,特别有趣的人物,甚至连变脸这样高难度的人物画像都制作的惟妙惟肖。

  这时,墙壁上的一个九头人虎把我吸引了过去。他们都扎着清朝特有的麻花辫辫,额头光的像葫芦瓢,个个怒目圆睁,好像在怒视着每一个进来的游客,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待在一旁的我,应该早就一命呜呼了。而老虎身体的姿势,则是动物即将扑食的姿势,吓的我两腿直哆嗦。

  二展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布偶。这些布偶看着长相都很相似,用法却各不相同。木偶戏分三种:体积最大,上面掉着一根根绳子的是提线木偶,体型渺小,像手套一样的',是布袋木偶。而不大不小的,则是用木棍操作的是杖头木偶。

  这些在我看来,最容易模仿且最好玩的便是布袋木偶了。只需要伸出五个手指,跟着视频一动一动的操作几次便成了。视频上的木偶戏专家,正拿着两个小孩木偶,啪啪啪的玩着孩子打架呢!

  参观完五楼,我们还分别参观了四楼的成都历史【民俗篇】,三楼的成都历史【隋唐至明清】和二楼的成都历史【先秦至南北朝】等。

  参观完成都博物馆,我们对成都这座城市又多了几分了解,对蜀川文化的源远流长有了新的认知。

游博物馆作文9

  10月2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青岛,井过几天的玩耍之后,我们来到了海军博物馆,我们到那里的时候是上午10点,正是一天当中人最多的时间,而且这里还离着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很近,而且还离着第一海水浴场很近,所以人很多,马路非常的堵,终于“挪”到了海军博物馆的大门口,大门口很小,而且旁边就是售票口,售票口很大而大门很小,真搞不懂这是什么设计。

  进了大门,第一眼看见的不是大船,也不是飞机,而是一个破停车场,而且旁边还是没建设完成的写字楼,我顿时失望万分,我还以为这能有多宏伟呢,原来就是一个破地方,我闷闷不乐的下了车,走向入口,检票过后,就是一个陡坡,下去了陡坡,我一抬头,我的妈呀!映入眼帘的是大批大批的`战斗机还有水雷、鱼雷等军事物品,真是得留一手啊!

  往里走,就是战斗机停机坪,其中,有一架喷气式飞机,编号为81254的超音速飞机,机身非常的小,而且机舱全场只有22米多长,驾驶舱也很窄,坐在里面连个小孩都撑不下,真佩服那时候的飞机设计。再往里面走,就是鱼雷的摆放区域,有的鱼雷是全自动的,还有的,是半自动鱼雷,就是自己发射,然后人们在潜艇上控制一下方向就行了,还有一种超大型鱼雷,全身长30米,高11米,重13吨,可载重量(这里指在中炸药的重量)为1吨,可以炸毁远洋舰,但是我感觉用这种“东西”来炸军舰和前潜艇,有点太大材小用了吧!

  再往里面走就是直升机的停机坪,直升机的梯子很难爬,而且离地面也很高,当我爬上了梯子以后,我摁了一个红色按钮,接着,就听桄榔一声,梯子开始往下方放,这是令我和我旁边的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你们肯定会觉得我讲的这一段很无聊,但是,你只要知道它的来历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吃惊了!

  这架直升机编号为81257,1974年服役,曾在演习和战斗中屡屡胜利,曾经被称为“战无不胜的好兄弟”,而且这架飞机在1978年退役,1979年进入博物馆,在这里已经放了整整33年了,而且,33年了,这个直升机的电钮还是这么好用,不仅体现出了人们对这架直升机的“关爱”。

  这就是博物馆里的所有内容了,你们可以自己去体验,欢迎大家来青岛

游博物馆作文10

  茶,人人都爱;茶,沁人心脾;茶,提神醒脑……茶,始于中国。在古代,茶是非常流行的,宋代的郑清之在《春茶》中这样说:“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清代的醉月山人在《狐狸缘全传》中这样说:“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可见茶在古代的广泛流行。这不,我们就来到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的茶叶博物馆的双峰馆区,开始了这次的漫游之旅。

  刚进大厅,就看见一个大大的“茶”字刻在墙上,水流倾泻而下,代表着茶的历史与文化会源远流长。接着,我们来到了茶史厅。在这里我们了解了陆羽的《茶经》和宋代有趣的斗茶,以及元明清各个朝代的茶文化。“自从陆羽在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的《茶经》问世后,把茶文化推向了一个空前的新高度,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

  茶萃厅展示了茶的种类。茶是根据不同加工方法进行分类的,主要分为六大类。其中不发酵的为绿茶,微发酵的.为黄茶与白茶,半发酵的为乌龙茶(清茶,全发酵的为红茶,而最特别的是黑茶,它是后发酵的。杭州有名的西湖龙井茶就属于绿茶。茶中还有一个独特的品种,叫做花茶,是用植物的花、叶或者果实泡制而成的茶,属于再加工茶。茶的功效也各不不同:绿茶性凉,而红茶显温性,具有温胃的作用;乌龙茶(清茶)有助消化;白茶偏凉,具有防暑、解毒、治牙痛等功效;黑茶有消滞、开胃、去腻、减肥等作用……

  最后我们来到了茶事厅。“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等俗句,表现了茶在古代的重要性。“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则说明了泡茶的讲究,不同的水、不同的器具泡什么茶,那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

  走出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茶园,辛勤的采茶人也正在忙碌着。看着枝头迎风摇摆的两片嫩芽,我彷佛闻见了茶香味,连齿间都回味着的茶的甘甜。

游博物馆作文11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裴沁楠结伴参观了蚌埠博物馆,了解了蚌埠的历史文化及其发展史。

  走进蚌埠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具古菱齿象的化石,古菱齿象又名淮河古象,即使只是复原品,也仍然能让我感受到一股蛮荒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我的左手边,有一面展示墙,它是一面极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魔墙”。

  走进第一个展厅,里面有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如:陶罐、纹面人头像、书画、扳指、碗、铜镜、玉璧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上面纹有十分精美的纹样,大多为莲纹,整个陶罐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可谓是青花陶罐中的精品。

  沿着楼梯走上二楼,这里展示了蚌埠悠久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三万年前,西尤遗址初现了淮河流域人类活动的踪迹;七千年前,双墩遗址刻划了中国文字的萌芽状态;四千年前,夏王朝开始建立,大禹劈山导淮、娶妻生子,大会诸侯并确立“盟主”于涂山;两千六百年前,双墩钟离君“柏”墓揭开了钟离古国的神秘面纱;两千年前垓下古战场风云骤起,奠定了强盛的汉王朝的基石,历史上显赫的桓氏家族亦兴于两汉时期,堪称蚌埠地区第一家族;六百年前,明朝开国,汤和荣归故里,赐葬曹山,明朝中后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军与南明福王政权争战,给蚌埠的经济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清朝时期,蚌埠社会逐渐发展成形,公元1863年,蚌埠雏形初见,蓄势待发。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民国时期,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少民国时期的物品与房屋,真切的感受到了民国时期百姓们的生活。1937年,南京沦陷,徐州告急,日寇进攻方向直指蚌埠,历经了无数个抗战日夜后,国土重光,抗战胜利,蚌埠成为安徽省首个省辖市。

  游览完整个蚌埠博物馆,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我爱蚌埠!我爱我的祖国!

游博物馆作文12

  咸阳博物馆是中国地方性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原治城内中山街。馆址系由明洪武四年建的孔庙维修扩建而成。1962年开馆。

  在此馆一进门的地方,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文庙”两个大字。该馆收藏秦、汉、唐时期的文物约1。2万余件。一级品20余件,有安邑下管钟、六斗铜鼎、陈爰金币、兰池宫错金银鼎、西汉白玉奔马、汉武马蹄金、盛唐缠枝纹曼草鸳鸯金执壶等。

  该馆秦、汉历史文物陈列馆,展出咸阳宫、渭城及秦汉陵墓出土文物。

  第一陈列室主要展出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尖底瓶、陶体,秦咸阳遗址出土的铜矛、戈、剑、戟等青铜兵器。

  第二。三厅里,我看到了宏伟的兵马俑,还有古代墓葬中的陪葬品,主要是主人生前使用过的许多生活器具,有古代的茶杯、茶壶、酒器等,做工都很精细,有许多外国人不断拍照。我真为我们陕西人骄傲。

  第四。、六展室集中展出杨家湾汉刘邦陪葬墓出土的3000件兵马俑。全部兵马俑按发掘时的布局陈设,看来十分壮观动人。马俑姿态生动,人物立俑以武士为多,身披铠甲,严阵以待。歌舞俑活灵活现。彩绘兵马俑身上都刻有编号文字。

  虽然博物馆陈列着很多有名的文物,之后,我们参观了西汉的那三千彩绘兵马俑,它们出土于1965年的洋家湾。三千个彩绘兵马俑里包括1965个步兵和585个骑兵,骑兵的衣服有红、白、绿、紫四种颜色。

  今天我参观了一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就仿佛从猿人时代出发一直走,走过历史,到了现在,知道了各朝代的.礼仪,懂得了一些千奇百怪的物品的用处……

  当时的人们,用自己智慧造就出了一个个创举,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我们、新时代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呢?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为给世界作出贡献打好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游博物馆作文13

  在深圳植物园内,有个古代生物博物馆。星期天,爸爸开车带我们径直来到这里。

  一进门,我就看见许多的恐龙模型和恐龙骨头。玻璃橱窗里还有很多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我一见到这些新奇的东西,早就单独行动,不理爸爸妈妈了。

  我先往恐龙骨头那里走去,我一下子就看到一个超高的脖子连在恐龙身体上,要上二楼才能看到那脖子的头,那肯定是马门溪龙,马门溪龙的脖子最高可有42米长。我又看了几个恐龙的躯体骨头,有的恐龙头大

  身小;有的恐龙头像核桃一般大;还有的恐龙如同鸡一般大小,……

  我继续往前边的大型机械恐龙模型走去,那些模型是会动的,因为它是被机器控制的。我看见了一个恐龙的头,头的后面连着一个望远镜。介绍上说:“用望远镜看这附近的一切,你会看到恐龙的视野。”我就凑上望远镜,天呐,恐龙的视野是灰灰的一片,几乎连一个东西我都要分辨半天才知道。旁边又有个介绍,上面讲:“恐龙的眼睛视力不太理想,他们主要是靠牙齿、嗅觉来捕猎。”我简单的看了几个恐龙蛋,就上了二楼。

  哇,二楼更是新奇,有各种各样的体验项目,我先走进了叶子的内部体验世界。只见这里面全是大大的圆球,软软的,肥肥的,出来后,我看了介绍。介绍说,叶子的内部是有很多球体的`(如薄壁细胞、叶绿体、线粒体、……)我还去体验了琥珀的世界。琥珀的世界是让我们站在一个玻璃里面,背面是一个化石的背景。其中人类的进化我记得最清楚。

  人类的进化是这样的,从始祖南猿,到了直立人,接着到了智人,到了现代人,随后又到了爷爷奶奶的40后、爸爸妈妈的70后、哥哥的90后,我们现在00后,最后到了弟弟的10后。

  最开始的人是一种不会生活的猿人,后来经过无数祖先,生活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人类发明了镐子、斧头、剑、锄头,有了家俱、有了语言、有了国家、……人类的科技

  不断进步。现在,我们个个都是有房有车有电脑的人,相信未来,科技会更加发达!

  博物馆可真有趣啊,我能在这儿认识到恐龙的视野、人类的进化、叶子的内体、琥珀的世界……真是受益匪浅。

游博物馆作文14

  秋天像一位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四处飞舞,为农民伯伯带来丰收的喜悦。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五颜六色,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在这秋高气爽的“十一”假期里,我们来到了洼里博物馆,体验乡村生活。

  乡村博物馆,顾名思义,就是为我们介绍农村人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在晒场里,我们为晒干的脱粒,用磨石和碾子把它们磨成粗面,再用筛子筛出细面。在春播的园子里,一头小毛驴拉着犁子欢快地跑来跑去,把土地犁得又松又软。在做砖坯的园子里,我们学着农民伯伯在模具中做砖坯,学会了推独轮车、挑扁担。在一条清澈的小溪上,有几架不同样式的水车,有的是手推式的,有的是脚踏式的,还有的是手摇式的,它们不停地转动着,灌溉着田地。

  来到乡村“动物园”,那里的家畜真多,有马、牛、羊、野猪、兔子、猫、狗等等。其中有一只绵羊最有意思,我把玉米粒放在手心里逗它吃,它就伸长脖子,把嘴伸到笼子外面,尽力用舌头舔吃,一舔一勾,玉米粒就进嘴了。刚开始我还很害怕被它咬着,结果发现它根本不用牙齿,于是也就大胆了,试着也给别的羊喂食。

  这时它就不乐意了,用蹄子“咚咚”地踢笼子,发出抗议,好像在说:“给我吃,给我吃!”我也学着它的样子回踢笼子,说:“就不给你吃,就不给你吃!”引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在“动物园”里,你可以和动物友好地“交流”,你给它食物,它就亲热地舔舔你的手指。

  在那里,人和动物和平共处,构成了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除此之外,洼里乡村博物馆还建设了几处据有乡村特色的娱乐设施,比如:“一条巨大的砖墙迷宫、一些木制翘翘板、秋千、滑梯等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农村娱乐的快乐。”

  这一天,我们玩得既开心又学到了许多知识。洼里乡村博物馆真有趣!

游博物馆作文15

  去汉中旅游,一定要去汉中博物馆参观。汉中博物馆不仅是汉中市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还是陕西十大博物馆之一。那么,现在就让我带大家游览一番。

  博物馆由北向南贯通。从北门进入,只见一面高墙上攀满了常春藤,要想进入博物馆,必须从两侧的石级上去,便是望江楼。望江楼由7米高台构成的台基,此时,站在望江楼上远眺,让我想起望江楼真不愧有着“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的美誉。观赏完美景后,可以在二层或从内侧二层石级下到一层,参观馆藏宗教造像。

  背对望江楼左右两侧(东面、西面)是石鼓亭和铜钟亭。石鼓亭,亭中央是玉制的鼓,又名“月台苍玉”;铜钟亭,亭里放着一口很精致的大铜钟。

  由北至南,望江楼的'对面就是桂荫堂,来到桂荫堂,要穿过茂密的竹林。桂荫堂中陈列的是汉代史迹。我最感兴趣的是汉服陈列,各式汉家衣裳、禅衣、冕服、后服、甲胄等。在桂荫堂的西南方有一棵近百年的皂角树,古人摘取它的果实熬水洗衣服。

  出了桂荫堂,便是镜吾池。池中的水很平静。池旁有一个圆形的石头,上面刻着一首名为《镜吾池》的诗句:“池塘如镜水平芜,照得今吾即故吾。莫笑萍踪飘不定,春风一约自同趋。”池上方有一座石桥,池中有几条锦鲤在池中游动,就泛起一条条波纹,很是美丽。镜吾池的东面是东华厅,东华厅中陈列的是汉中革命史迹,也称“红色革命展厅”。

  继续向南走就是汉台碑林,这里是历代名人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地。穿过碑林,分东西两侧。东面是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室内有七条栈道的模型,记录着古时人民的智慧与勇气,令人叹为观止。西面是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里面陈列着13方精品摩岩石刻,又称“汉魏十三品”。看到曹操的题字“衮雪”二字,让我感慨万千,曹操题的字真是苍劲有力。向南走到尽头,正对着院门有一面碑墙,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中博物馆是国内外游客访古览胜的佳境,是汉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汉人老家”。相传是汉高祖刘邦在汉中称王时的府邸,所以你一定要来寻根溯源。

【游博物馆作文】相关文章:

博物馆的作文12-24

博物馆作文03-23

参观博物馆作文03-06

参观博物馆优秀作文03-07

参观自然博物馆作文12-05

博物馆游记作文02-27

参观自然博物馆作文02-07

博物馆标语01-11

参观博物馆作文15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