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作文

时间:2023-04-20 18:26:35
舌尖上的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舌尖上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舌尖上的作文1

  离家久了,越来越想念家中的美食。

  奶奶是我们那一带有名的厨师,一双巧手能根据四时的食材,让家里的饭菜丰富多彩、色香味俱全。春天吃荠菜水饺,夏天吃糖醋鲤鱼,秋天吃蟹黄豆腐,冬天吃羊糕。这些美食无不让人垂涎欲滴。

  我最爱吃的要数荠菜水饺。每年春节过后,天气回暖,奶奶便会到田野里挖荠菜,给家人包水饺。农田里、小路边、土坡上,经常有拎着竹篮、拿着小锹挖荠菜的人。

  晴朗的日子,奶奶会早早地来到田野。这时的荠菜还残留着昨夜的露水,绿油油、水灵灵的。奶奶手握小锹,对准荠菜根部,轻轻一铲,便将它铲断。

  回到家中,奶奶将篮中的荠菜倒出,抖掉泥土,仔细地拣去杂草,摘去黄叶;然后放到清水中反复清洗;最后用刀将它们剁碎。案板上,鲜绿的荠菜随着刀起刀落的节奏翩翩起舞;咚咚的声响仿佛是正在演奏的一首交响曲;腰系围裙的'奶奶俨然就是乐队的指挥。

  我家的荠菜水饺里,猪肉是必不可少的主料。猪肉得有肥有瘦,剁成肉糜;葱、姜、蒜等配料也需捣碎,然后与荠菜一起倒入菜盆中;接着打入鸡蛋,淋上色拉油、芝麻油,撒上适量的细盐、味精、胡椒粉;最后用筷子均匀地搅拌。馅料在奶奶灵活的双手搅拌下,红的、白的、绿的,裹上了一层金色的油花,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馅料调好后,奶奶从冰箱中拿出饺皮。只见她拿起一张饺皮,放在左手掌心上;右手用小勺挖出一塊桃核大小的馅料,放在饺皮上;再蘸点水弄湿饺皮边缘;最后将饺皮对折,捏成元宝形状。这些动作连贯娴熟,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盘子就被一个个水饺排满。

  在一旁观看奶奶包饺子的我,忍不住也想一显身手。不过,我包出来的饺子不是“露馅”了,就是“萎靡不振”,全不见奶奶包的饺子的“精神抖擞”。

  等奶奶包完饺子,我就迫不及待地催她煮水饺。水饺得等水烧开了才能下锅,然后再用大火把水烧得翻滚。这时,水饺渐渐浮出水面,不过还需再煮七八分钟,才会熟透。煮好的水饺圆润饱满,晶莹剔透。夹上一只,轻轻咬开,里面冒着热气。吃在嘴中,野菜的鲜嫩、猪肉的油润、葱蒜的清香,恰到好处地混合在一起,让你满口生香,百吃不厌。

  前几天,我又梦到了家中的美食,梦中的饺子还是那样鲜美诱人……

舌尖上的作文2

  旅行总是可以让我们带来惊喜,旅行中的美景也让我们大饱眼福,而这一次,“美食的俘虏”主题活动也让我的舌尖来了次旅行,让我大饱“口”福。

  “现在讲几点注意事项:一、安全,要注意不……”随着老师缓缓道完的声音,活动开始了!炸鸡翅、凤尾虾、土豆泥、牛肉串……一盘盘精美的食物就目不暇接地端了上来,摆在桌面上。当然我也不例外,打开准备好的食物的盖子,黄澄澄的、香甜可口的芒果西米露和五颜六色的寿司,在等待着它们忠实的“粉丝”。

  这时,一群在门外等待已久的小吃货们如蜜蜂般叽叽喳喳地涌了进来。“哇!有喝的耶!我要那个黄的!”一个同学的尖叫迅速引来了一群人。应声、抽杯、倒水、递杯,我虽然动作熟练快速,但对应声而来的同学还是应接不暇,看着同学们脸上期待、满足的表情和杯中一点点减少的西米露,我不禁想到了制作的过程。

  “呀!呀!啊!”我一手拿着刀,一手握着芒果,一下一下地艰难切着,我皱着眉头,龇着嘴,头一点点地往后缩,都挤出双下巴了!对于从来没用过刀的我,这把刀于我来说有千斤重,我的手瑟瑟发抖。“妈妈——”还好,我还有杀手锏!妈妈犹如雪中送炭,迅速赶来帮我。在妈妈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给你一个贴纸!”一声叫唤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接了贴纸,道了感谢,正要自己喝点,忽然发现芒果西米露竟“销售”光了,我不禁有点愤愤不平,自己都还没品尝呢,现在都没了!可转念一想,同学们喝到我的西米露时快乐和赞赏的表情,我突然觉得自己没喝到也没关系,因为分享是一种快乐嘛!

  我去品尝了其它同学的美食,吃饱喝足后,便退出了吃货的天堂,到一边观看着。大家有说有笑,有的塞了满嘴食物还不停嘟囔着;而有的却选择一枚安静的吃货,在一旁默默地咀嚼着;而又有的`却充当“打赏人”,把自己少数的贴纸大方地贴了出去。大家都在做着不同的事,而相同的是当别人吃了自己的东西时便会十分快乐,分享真的是会给人带来快乐呀!

  舌尖上的旅行带给我味觉上的快乐,同时又带给我精神上的启发。分享是一种快乐,让我在自私中解脱出来,让我的心灵得到真正的快乐!

舌尖上的作文3

  不吃奇香鸡,枉来石龙镇。

  父亲一直对奇香鸡赞不绝口,情有独钟。年轻时常常骑着自行车不远百里只为品尝奇香鸡。后来,常常带着尚年幼的我也往返于此。

  父亲开着车,我坐在后座。他熟练地打着方向盘,从东江大道拐入中山西路。街上骑楼商埠林立,各色招牌斑驳脱落,一座座老屋散落在市井,老人们闲坐在街边石阶,上班族骑着自行车穿行而过。

  石龙中山路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但石龙奇香鸡的浓香历尽变迁依然如旧。

  揣着对童年味蕾的回忆,循着宽窄街巷,踏着坑洼石径,追寻那份岁月的独家记忆。

  鸡香巷远隐散来。身处陋巷,却吸引着怀旧的故乡人,以及慕名而来的外乡人。店内声鼎沸,人满座,足以证明石龙第一鸡名不虚传,街知巷闻。

  店内,老莞风格装饰,大大小小的奖章及照片挂在墙上天下第一鸡,犹在向每个位顾客把昔日光景娓娓道来。

  奇香鸡,恰如其名,鲜美奇异香芬之鸡,选用湖南三黄走地鸡,一口老锅,熬制多年的浓老汤滴滴及日月之精华的'陈年汤底。冒起蟹眼般大的水泡时,快速将鸡放入汤中。浸鸡汆烫,随即捞起放进冷汤浸泡,如是反复。汆烫时,鸡汤渗入鸡肉里,鸡肉入味,肉质紧实饱满;浸泡时,在冰汤里将高汤鲜味封锁入肉中,同时也不失鸡皮爽脆。可谓一举两得。

  鲜浓高汤沸水和清鲜爽凉冷汤二者天衣无缝。旺火烧开后,撇去漂在上层浮沫,上下翻动鸡,盖上锅盖,改用小火煮鸡肉。

  摆盘简易,却暗藏乾坤。奇香鸡一上桌,只见皮色泽金黄,但闻香气浓郁,配上秘制酱汁,撒一小撮葱白细丝,蘸汁夹食入口,皮软肉嫩、味道鲜甜浓香。鸡皮软肉嫩,酱汁味极鲜。淋上私家酱汁,搭着浸满酱汁的葱花,轻嚼爽滑的肉块,鸡肉酥烂脱骨,滋味鲜美,肉丝入口化渣,瞬间满口生香。

  唇舌芳香触及了记忆中的曾经,这确实是不愧三十四年的真功夫。随着世事变迁,繁华兮不复还,但奇香鸡之味,岁月沉淀,时光窖藏,依然如初。

  奇香鸡,奇香,奇,鲜奇美异,天下奇味;香,香传至今,香冲唇口。

  看着窗外,傍黑冥冥,暮色深深,光景旧曾谙。

舌尖上的作文4

  不知何时起,我爱上了鸡蛋这种食品,或煮或炒或炸或煎。

  我认为煎荷包蛋太难了,可父亲总是煎得最好。每次我从学校回到家,父亲总是要煎一两个,而我总在一旁垂涎三尺地看着锅里的蛋。鸡蛋刚下锅时,油泡“磁磁磁”地跳起,而我则远远地站着,反观父亲,倒是从容不迫地拿着铲柄默不作声。等油接纳了蛋轻轻跳动时,我又跑过去期待地看着锅里的荷包蛋。蛋的一面已显出金灿灿的颜色,而上面却包着液体状的金黄色的蛋黄。每当这时,父亲总是对我说:“煎荷包蛋要有耐心,不要使蛋黄流失在蛋白外。”父亲边说边慢慢地挥动铲子,一点点把下边粘锅的'蛋漂亮地翻了个身,蛋白也稳稳地居在锅中央,父亲的眼里充斥着欣慰,眼角的鱼尾纹因喜悦的表情微微跳动,嘴也轻轻弯起弧度,像极了孩子讨到了糖,心里美滋滋的。而我早把父亲的那番话忘到九霄云外,一颗想试吃的心呼之欲出。

  父亲关掉煤气,小心翼翼地用锅铲把蛋捞起,放进我早已准备好的碗,看着我急不可待,那荷包蛋被蕾丝般的蛋边包住,呈现出金黄且略带焦黑的颜色,而蛋白总是绸缎般光滑似乎欲吹可破,纯白的颜色总让我叹为观止,蛋黄被裹在两层蛋白中,隐约看得见的金黄欲滴。整个荷包蛋散发出扑面而来的香味,让我有些不忍破坏。想是这么想,可肢体已向美味奔去,柔柔地咬一口,这是灵感的诗人千回百转地提笔不下的口感啊。这时我近乎崇拜地看了父亲一眼,父亲裂开嘴笑了。我不好意思地问:“爸你吃吗?”“看你那么想吃我就不吃了,我不是很喜欢吃。”父亲轻描淡写地说道,嘴边的笑像绽开了的一朵朵花,那心语就叫父爱。

  嘿!你有尝过伴着爱萦绕唇齿的美味吗?你有吃过对你来说最好吃的荷包蛋吗?这一刻我是幸福的,我想我懂得了舌尖上的爱……

舌尖上的作文5

  在我的家乡,年糕是过年的必备品。请菩萨,祭祖宗,都要用到年糕。除了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好口彩外,还有这样的传说:

  一只叫“年”的怪兽,凶猛无比。到了冬天,找不到食物了,就跑下山吃人。人只好躲起来,给怪兽充足的条块粮食充腹。渐渐的,这种避害的方法传了下来。条块粮食演变到现在,就成了“年糕”。

  那么年糕是怎么制作的呢?据妈妈说,他们小时候,每个村子都有人组织起来互相伴工打年糕,现在,渐渐失传,要看打年糕,只能到桐乡非遗馆的年会上去看了。

  非遗馆广场热闹非凡。

  一声令下,年糕老师傅们开始拌粉,就是在磨好的米粉里放进去一些水。那要放多少水呢?我问老师傅们。老师傅们说:‘说不准,要看粉的干湿。主要是手对粉的感觉,差不多了就行。““那如果感觉错了,会怎么样呢?”我有些奇怪地问。“如果水放多了,会成烂粉,年糕打不结实了,吃起来会粘‘乌机板’;水放少了,年糕就打不动了。”我听得一愣一愣的,全凭手的感觉,真是神技啊!

  这里,其他老人齐心协力,挪动沉重的石臼,准备开工。那个拌粉的老师傅开始用一只筛子筛粉,通过筛网的粉,渐渐堆起来,越堆真高,中间尖尖的,真像一座米粉山。

  筛好的粉,撒进蒸笼,开始用旺火蒸粉。

  “好了。”不知道老师傅又是凭什么断定粉蒸好了。反正他说好了,另外的老人都没意见,他们合力将蒸笼里的熟粉,倒进石臼。

  老师傅举起笨重的.木榔头,使劲打下去,一下又一下。石臼里飘出的雾气环绕在我们身边,犹如置身在仙境中一般。在老师傅的千锤百炼下,年糕渐渐地被打得扁扁的。

  “好做了。”老师傅又一声令下,其他老人七手八脚,把面团从石臼搬到了桌子上。

  大年糕经过拉升,拍平,切割,最终变成砖块大小的小年糕。人们在年糕上点上红花,象征着来年更加红红火火。

  我用右手托起一块,闻着清香,在年糕上咬了一口,细细品味,仿佛还有一种甜甜的味道。

  可我始终想不通的是,老师傅到底是凭什么把握打年糕各个环节的“火候”的?

  高手在民间哪!

舌尖上的作文6

  每一个地方都有让人难以忘怀的东西,有些是风景,有些是让人垂涎三尺的味道。

  我的故乡——鹤山,是远近闻名的侨乡,也是咏春拳的发源地,也是许多美食的发源地。如果你在鹤山的市场看到有一群人在一个店铺前围着,不要觉得奇怪,这时你只要深吸一口气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烧肉味,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上南烧肉”

  每当我回到故乡,就总是能吃到爷爷烧的上南烧肉,它的美味让我念念不忘。

  1965年,上南烧肉诞生于雅瑶上南云蓼墟,故又名云蓼烧肉。它以皮脆肉爽、色香味俱全而赢得众多顾客的青睐。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烧肉店一开门就被抢购一空,连广州、佛山也有不少人订购,还有许多港澳同胞在回乡归程时带回去赠给亲友。

  上南烧肉能有此盛名主要源于它别致的做法:首先要将调味的五香粉、糖、盐等味料均匀擦抹在猪肉上,然后腌制半小时左右,再在猪肉身上扎小洞,这是为了味料均匀分布于皮下的深浅部位;接着将猪肉吊在用柴烧红的焗炉上,在70°C的环境下烤90分钟后取出,着样美味的上南烧肉就此烧制完成。

  每次回到故乡爷爷都会制作出美味的上南烧肉让我大饱口服。一大早,爷爷就去购买上好的食材,开始精心制作上南烧肉。等到吃饭的时间到了,我就早早地等候在餐桌旁,爷爷端出烧好的上南烧肉,我迫不及待搛起一块,一口咬下去,烤得金黄的表皮焦香脆口,伴随着一声脆响,冒着油光的烧肉皮应声而断,“滋”的一声,满嘴都是油香!

  爷爷看着我吃上南烧肉的开心样子,就满脸笑呵呵地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吃着美味的上南烧肉,看着爷爷的笑容,我的心里就暖暖的。爷爷的爱,就如这上南烧肉一般,美好而令人难忘,幸福地滋养着我的身与心。

  在家乡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如今,每次我吃到烧肉都会想起我的家乡,想起上南烧肉,想起爷爷慈祥的微笑和满满的爱。

舌尖上的作文7

  幸福,是来之不易的,食物,也是来之不易的。如今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谁又会珍惜眼前的食物呢?

  今天,我们来到了小树林学校上课。这节课与以往有些不同,因为这里即将展开一场“美食的‘俘虏’”活动。只见每个走进教室的同学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美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对即将到来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老师把注意事项和卫生问题讲了一遍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美食放在自助桌上。我看着大家摆上来的琳琅满目的美食和我亲手制作的食物,心里涌出满满的幸福感。我拿着筷子一一品尝后,那个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在我的舌尖围绕,令我不由得想起傍晚时,妈妈教我制作食物的过程,因为初次体验制作食物,其过程略显艰辛。

  傍晚,灿烂的夕阳余晖拂过红色的房瓦洒进厨房,我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为今晚的活动做准备。“去冰箱里拿两个鸡蛋和一根葱来!”妈妈说,“再拿一盒牛奶!”我拿着食材风风火火地跑回厨房,好奇地问:“妈妈,我们要做什么食物呀!”只见妈妈从消毒柜里拿出一只碗,再从柜子的'最顶层拿了一个打蛋器和一包面粉,接过我手中的食材,应道:“做花生浆,煎饼和水果让你带去。”我挽起我的袖管跃跃欲试地说:“那我们就动手吧!”

  我拿着冰凉的鸡蛋在碗沿上敲了两下,蛋液从蛋壳的裂缝里流出,我拿着打蛋器,摆出一副大厨的架势打起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面粉倒进碗里,可是风儿却从门缝挤进来捣蛋,倒完面粉后,我发现我的脖子变得和白种人一样白。和好面稀,妈妈帮我打开了煤气,把平底锅放在灶上,我往锅里倒了半锅的油,然后把蛋稀倒进锅里。油“噼里啪啦”地跳着舞,争先恐后地往我手臂上跳,我慌忙地躲避着“兴奋”的油,只得请妈妈帮我完成后面的工序。

  原来做饭是这么的艰辛呀!我吃着桌上的美味佳肴感慨到。桌上的这些食物都是每个同学费尽心思准备的。再想想,每天妈妈为家人准备三餐,不仅要准备食材,还要看看合不合每个人的胃口,真是不容易啊。

  如今,人们都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要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当我想不劳而获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告诫自己,这句话激励着我。

舌尖上的作文8

  “踏踏踏”黄昏,我迎着那微红的夕阳走在小路上。

  刚打开门,便见一盘糖醋白菜和一碗青菜汤静静的躺在餐桌上,旁边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有妈妈的留言,大意是她今天回不来了,让我自己吃。

  我看着桌上的糖醋白菜,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从前。

  记忆中的母亲,总是会在傍晚夕阳将落的时候,掂起锅,为她的宝贝女儿炒一盘糖醋白菜,她会先将新鲜的娃娃菜一片一片的剥落,放在一个大盆中,再用清水仔细的清洗,动作轻而缓但又不失优雅,“哗啦啦”转眼间但原本还在水中沐浴的白菜便整整齐齐的躺在砧板上“任君宰割”了。

  这时,母亲便会拎起菜刀快速地切着白菜,恍若刀光剑影,将白菜切好后母亲便不再管,而是拿出一个瓷白的小碗,将透明的白醋倒入小半碗,那透明的白醋装在瓷白的碗里,经过那一抹微红的夕阳的照射反射出缕缕的红光,令人产生一种迷离感,仿佛那是一摊平静的湖水,忽然,恍惚间,那湖水平静被打破了,啊!原来是母亲将几滴赭红色的酱油滴入碗中,刹那间,碗中便氤氲开一朵朵赭红色的小花,像极了一副水墨画。

  刚“画”完“画”,母亲便转身打开了火,放上锅,在锅中刷入少许的橄榄油,待油炸开后,便将白菜一股脑儿地全倒进去,用锅铲巧妙地翻转着,使白菜受热均匀,不会糊掉,油也不会乱炸,过了一小会儿,待白菜和油都不再闹腾后,母亲便将那幅“画”倒入了锅中,“哗”顿时,厨房中弥漫着一股勾人馋虫的味道,母亲再拿出白砂糖,倒了一点点进去,再开大火,翻炒那么两三下,使糖、醋、白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这时,母亲便会拿出一个漂亮、精致的白瓷盘,将炒好的.糖醋白菜盛入盘子中间,当母亲将这盘凝聚着她心血的菜端上桌子时,脸上总会带着微笑,仿佛那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件艺术品。

  母亲自己不喜欢吃这道菜,她总觉着又甜又酸是串味的,是不好吃的,但因我喜欢吃,所以每天晚上的餐桌上,便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每次看到糖醋白菜,便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她对我无限的包容和爱!

舌尖上的作文9

  不论你已经走过多少春秋,不论你身上有多少褶皱,我永远不会觉得你已经苍老,那素洁的外表下是你浓郁芬芳的内心,沉沉浮浮中不变的是对家的想念……”

  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一年过得怎么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都年终盛宴。饺子美味,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百吃不厌。

  在我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韭菜猪肉馅的饺子了,韭菜要刚摘的,那样的话更鲜嫩多汁,猪肉也最好是手工剁的,可以一粒一粒清晰的嚼到肉粒,最好略加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嫩融合在一起,味道恰到好处。饺子皮也颇有讲究的,必须要用死面制作,不然味就变了。这几年新出了“饺子粉”,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的,其实味道也没什么不同的。擀面皮讲究中间厚两遍薄,所以又想快又想好,挺不容易的。

  饺子做好后,就该下锅了,大约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刚一出锅,一股又香又暖的热气扑面而来,我迫不及待的盛上一碗,饺子的颜色如同银子一样纯白,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里面馅的.颜色。蘸上醋再撒上一点辣椒粉,轻轻咬上一口,醋的酸爽,辣椒粉的辣,韭菜的鲜嫩和浓郁的肉香立即袭卷了整个口腔,它们在一起不仅不起冲突,还更显得相得益彰。

  饺子虽然好吃,但在南方并不盛行,最多算是一道配菜,不是主食。我姥姥是北方人,年轻时候随姥爷嫁到了南方,几十年都没有回去过。她一直很想念故乡,因此,过年团圆的时候总会煮上一大盘饺子。现如今姥姥年纪大了,有些糊涂了,有时候会把盐当糖来放,很多菜都忘记了怎么做,就唯独这饺子依旧还是那个味道,一直是我记忆里的那个味道。

  每到除夕的时候,姥姥总会在厨房里忙来忙去,因为家人的工作原因会带来作息时间上的差异,所以一家人很少能坐一起吃饭。姥姥说过年了大家终于可以坐下来一起吃饭了,当姥姥端着饺子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腾腾的热气让她的脸上更显红润,看起来似乎变得年轻了许多。

  每每吃到如此美味的饺子,我都会从中品出家的味道和家的温馨!

舌尖上的作文10

  记忆里,每个人都会有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菜,在我的心中,莫过于是那一片在风中摇曳,开着雪白小花的果实。

  小时候,阳光洒在肩头的季节,奶奶种满豌豆的地就开了花。大片大片的绿,深深浅浅,素白的花夹在其中。偷偷的四周瞄上几眼,在奶奶不注意之下,轻轻捏住花茎,拦腰斩断,放在鼻下嗅嗅花香。那花,不精巧却落落大方,不绚丽却清纯可爱。奶奶在给他们浇水,花儿上挂着些晶莹的“胖娃娃”,在阳光的普照下闪烁。

  “奶奶,这花能吃吗?”我大声喊着。“这花呀,结果才叫甜呢!”奶奶和蔼慈祥的笑着,结果了,做给你吃,很甜。我望着花儿的眼定是明亮了不少,便把花儿喂进嘴,像是冬雪般清凉,还带着甜,又似孩子般的性格,说变就变,成了苦涩的味。“好个馋嘴猫儿,”奶奶见我一脸挣扎的吐掉嚼了几口的花儿,忍俊不禁。我则是不好意思地红着脸,拉着奶奶的衣角,“奶奶,别说了。”

  花开花谢,豌豆结果,胖胖的绿帐篷里睡着几个“豌豆公主”。我和奶奶就俯在豌豆丛里,采下大筐大筐的豆儿。回家洗干净,放入锅中蒸煮,我眼巴巴望着那升腾着热气的锅,生怕豌豆会随着那蒸汽跑掉。

  期待已久的豌豆煮好了,便迫不及待地剥开绿帐篷,“豌豆公主”就一个接着一个溜进了我的'无底洞,那味道不似糖果的蜜甜,但像带着花香的晨风,又像春风吹绿草原,轻轻咬开,里面的果肉是自然清新的。我这个时候还会笑着夸,奶奶:“你做的真好吃!我还想要。”那个时候她脸上的笑容比我还灿烂。

  有些恍惚,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了好几年,豌豆地还在,可上面早已空空如也;奶奶还在,可已被时光折磨的满头白发;我还在,可已经长大了的我得整天忙于自己的学业。有时候,我很想叫奶奶种豌豆,煮豌豆,可见她那苍白的发丝,佝偻的身躯,话到嘴边,眼圈却是先红了,我不舍得让她劳累,我知道与她相处的时间已经在倒计时了……

  我看向窗外雪白的小花,舌尖上像是泛甜,是豌豆的清新。我想起了一句话,这花呀,结果才甜呢!

舌尖上的作文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笃笃笃,笃笃笃。”妈妈又在做什么好吃的呢?我凑到厨房里一看,原来是在准备清明节必吃的食物——青餣。

  妈妈先把“青”捣碎成汁搅拌到面粉里,再用力地揉着面团,只见平时力气不大的妈妈,在揉面团的时候,整个人的力量仿佛都集中到了面团上,她眼睛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小绿团,踮起脚尖不停地揉着,过了好久,妈妈舒了口气,我知道面团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捏青团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从面团上揪了一小团,然后放在手心搓成一个圆球形状,再用手指在圆球上轻轻按一个小洞,那真像一个小酒窝呢!我把一只手指伸进“酒窝”里,然后一手托着圆球,一手旋转着,边转边揉,转出了一个小碗形状。我举着它问妈妈:“妈妈你看,我的`‘小碗’做的好不好?”妈妈惊叹道:“哎哟,还挺不错的嘛!”最后,我在捏好的“小碗”里放上了香喷喷的馅料,这个时候的“小碗”再也不是空空如也的啦!我又用手边转边缩“碗口”,捏好了小口又用手揉成圆,一个小青团就新鲜出炉了!

  接下来,妈妈把我和她做好的青团放上锅开始蒸,看着锅里冒出的阵阵白烟,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青餣终于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吃一个。“哎呀,太烫了!”妈妈忙说:“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可是她刚说完自己就捏起一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您刚还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您自己怎么先吃起‘热豆腐’了呢?”

  “大人皮厚,没关系的!”哎,这嘴馋的妈妈呀!看妈妈吃得这么香,我也安慰自己,我是男孩子,皮也厚的,于是用筷子叉起一个,也学妈妈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太好吃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呀!”我不顾烫嘴,边吃边为自己做的青团点起赞来!

舌尖上的作文12

  快过年了,爸爸说:“你这么爱吃春卷,今天我们就做一回吧。”说完,爸爸把春卷皮、菜馅放在桌子上,叫我包春卷。可我哪里会包,只好向母亲大人求助。

  妈妈站在我旁边,给我做起了示范:先将春卷皮放在桌子上,取适量的菜馅放在春卷皮的边缘,然后将春卷皮一层一层地卷起来,这样,一个春卷就做好了。

  我照着妈妈的做法包了起来,先夹一些菜馅放在春卷皮上。这时,妈妈提醒我说:“馅不能放太多,不然会漏出来,也不能放太少,不然会不好吃。”我看着自己的春卷,发现菜馅太少了,马上改正。要卷春卷了,妈妈又提醒我说:“不能裹得太紧,也不能裹得太松。”我照着妈妈的说法,开始裹起来。裹好后,让妈妈检查。妈妈一看,夸奖道:“不紧不松,正好!”听到妈妈的夸奖,我不禁自我欣赏起来:看,这春卷是多么标准啊,不大不小鼓鼓的,似乎就要把皮撑破,可又是那么牢固,根本不用担心皮真的会破掉。

  欣赏完了,我加快了包春卷的动作。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生产出了两大盘春卷。

  我托着两大盘春卷,送到厨房。爸爸打开火,向锅中倒了一些油。油热了,就把春卷一只一只地放入锅中。没过多久,春卷就穿上了金黄的`衣。爸爸又番动了几下。不一会,春卷起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刚想狠狠地咬一口,爸爸说话了:“刚炸好的春卷,又烫又韧,还不能吃。得等到放凉才又香又脆。”啊!原来吃春卷还有学问呢。我耐着性等,等到差不多凉了,拿起一个,一咬,外脆里嫩,还夹杂着新鲜的蔬菜味,太好吃了。

  吃着吃着,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叫春卷呢?“卷”字,一看就知道,是跟形状和做工有关,可这“春”字,又怎么解释呢?为什么不叫“冬卷”,不叫“夏卷”,不叫“秋卷”,偏偏要叫“春卷”呢?

  这传统美食里,肯定有文章,我得好好探究探究。

舌尖上的作文13

  时光不经意间流走,蓦然回首时光老人已在我的头上画了11个圈。儿时的记忆愈发的模糊不清,但爷爷那时烧的红烧老鹅沉淀下了舌尖的真情,回味无穷……

  小时候,每逢过节,我总和爸爸一起回到爸爸的厂里吃饭。每到这时,爷爷总会提前去老远老远的地方买只老鹅,买好香料,然后算好时间杀了鹅,然后把心、肝、血等等取出,洗干净,然后热好锅,把老鹅和佐料、香料给放进去,煮一段时间接着又放心、肝……最后经过好一段时间的熬炖。我和爸爸还有工人们到了,老鹅也就烧好了,老远就闻到一阵浓香,就连小猫小狗也被吸引到了厨房门口,喵喵地对着姥爷直叫唤。

  五点半到了,工人们全都到齐了,菜也被爷爷奶奶一盆接着一盆端上来,可那红烧老鹅却只闻到了香味,却不见本物。这时,一阵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哇!是那做梦都想吃的红烧老鹅!

  比黑板还大的大餐桌上摆满了菜,可我别的菜看都不看,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盆老鹅。坐在一旁的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把那盆老鹅移到了我的面前。“来来来,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鹅头,来,小贝贝快点吃,冷掉了可就不好吃了。”爷爷用他那粗糙的手给我夹来了一个鹅头。我看见鹅头,先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鹅舌头。“嗯!”顿时,一股熟悉的味道又缠绕在了舌尖上——那肥而不腻的味道勾起了我第一次吃老鹅时候的情形……

  酱料香伴随着老鹅本身的滋味,棕黑色的鹅肉上拌着黑色的'香料,吃起来营养又美味,使人垂涎欲滴……正当我想咬下第二口的时候,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了爷爷那再大热天奔波到市场上买老鹅的情形——爷爷不顾满头大汗,辛苦地为我去买老鹅,还要自己动手加工。我的眼睛突然酸酸的,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却又感受到了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着。“爷爷,不好吃。”我假装做出一副不好吃的样子,把鹅头夹到了爷爷的碗里,爷爷咬了一口又一口,他很奇怪地问我:“不是很好吃吗?”当我大笑过后,他才发现被我骗了呢……

  时光,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我作业繁忙很少有空再去工厂里看望爷爷,但爷爷烧的红烧老鹅的味道却一直记在我的心头,只为有种爱的味道……

舌尖上的作文14

  阴雨连绵的早晨,四(13)班的卢老师,身着碎花小裙,俊眉修眼,顾盼神飞,如仙女下凡般降临到我们班,开始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我的一个朋友办了一个糖果工厂,今天,她想让你们给她做个广告宣传……”卢老师神秘兮兮的,还没说完,同学们便开始议论纷纷,想知道卢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卢老师,你的桌板底下放的是什么啊?”心直口快,平时嘴巴像开闸水龙头似的覃义杰喊了出来。“我早就看到了,唔……是苹果!”“不对,应该是糖果吧?”周子灿慢条斯理地说道。卢老师小心翼翼地拿出桌板底下的包装盒,然后轻轻地掀开盖子,大家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不断张望,“啊,真的是糖果!”

  班里的同学们都收到了卢老师爱心赠送的`一颗糖果。我收到了一颗银灰色包装纸包裹着的糖果。我小心翼翼地撕开,糖果是咖啡色的,长得圆滚滚,宛如桂圆子,闻着酸甜可口,煞是诱人。我迫不及待地把糖果放进了嘴里,然后轻轻抿了一下嘴巴,突然一股柠檬似的酸爽味从舌尖直入肺腑,肆意狂奔,迅速占领了我的味蕾,我不禁发出杀猪般的嚎叫,“啊!这是什么鬼……”我被酸得龇牙咧嘴,眯着眼往前一瞅,刘雯乐像一位痛苦的病人,眉头紧锁,双眼紧闭,嘴巴不停咂吧着,仿佛有怪兽在她嘴里翻滚。再往后看,所有同学都已经舍弃多年的偶像包袱,五官扭曲得像只小哈巴狗。特别是谢楚颜,只见她嘴唇发青,脸色惨白,估计已经酸到怀疑人生了。慢慢的,我嘴里的酸味渐渐褪去,我轻轻得嚼了嚼,一股香甜的菠萝蜜味道在我嘴里荡漾开来,再细细品尝,还有可口可乐的味道呢!这种甜蜜的感觉刹时让我如沐春风,果然是“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啊!”

  阴雨渐渐消退;太阳悄悄探出了小脸。我望着窗外万物复苏的样子,嘴巴里充斥着甜蜜的味道,欣然写下这难忘的体验。

舌尖上的作文15

  故乡,一个多么温暖的词;故乡,一个多么伟大的词。是故乡,让我吮吸着她的乳汁茁壮成长。

  我的故乡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上。

  故乡的味道——绵密、松脆。

  清晨,香甜的南瓜气息钻进了我的鼻子,让我从睡梦中惊醒,急急地披上一件外套,来不及洗漱就冲到了小院里。只见奶奶正在切南瓜。瞧,那南瓜黄澄澄,金灿灿的,条纹一条条的,十分清晰,看着就想让人咬上一口。奶奶将南瓜放到蒸笼上蒸熟,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笑眯眯地对我说:“小馋猫!”奶奶的笑容荡漾开来,皱纹跳到了脸颊,眼睛眯成了一条细小的缝,和蔼可亲,南瓜熟了,奶奶将热气腾腾的南瓜放到木板上,用刀背把南瓜打成泥儿,紧接着又把南瓜泥放入正在煮着的糯米粥内,放上几颗早已晒干的大红枣,大功告成!正当我眼睛死死地盯着冒着热气的南瓜粥时,奶奶把我带到院子里摘起了倭瓜花。倭瓜花上身呈绿色,一瓣瓣紧紧地包裹着,下身是一朵金灿灿的黄色小花,小花上沾着一颗颗“晨露”,照映着附近的一切。奶奶先在碗里打了两个鸡蛋,搅拌均匀后,把倭瓜花放在里面蘸了蘸,又让它在面粉堆里“转个圈儿,打个滚儿”,紧接着,再放入温热的油锅内炸至两面金黄。看着盘内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油炸倭瓜花,我不禁两眼发光,拼命吞咽着口水,真是让我垂涎三尺啊!这时,南瓜粥也煮好了,打开锅盖,香喷喷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拿起勺子盛了一小勺粥吹了吹就将它送入嘴巴。哇,软糯的米饭配着香甜的南瓜泥儿和一点儿甜汤,如此美味驻足在口腔内,将细腻的味道分布到了各个味蕾。再夹一个油炸倭瓜花,咬上一口,嫩滑的.蛋液包裹着油炸倭瓜花,酥脆的面皮松松脆脆。倭瓜花的美味也急切地冲进了口腔,邀请着成千上万个味蕾,在舌尖上跳起了“华尔兹”,真是香嫩爽口啊。

  奶奶的一举一动令我如今都还记忆犹新,奶奶做的每一道菜,都成为了我儿时的美味。舌尖上的故乡,要用心品味。

【舌尖上的作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浪费作文12-08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03-13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02-22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03-22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04-25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02-05

舌尖上的浪费作文02-22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02-22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04-15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