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道天凉好个秋作文

时间:2024-01-01 07:50:34
  • 相关推荐
[合集]却道天凉好个秋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却道天凉好个秋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却道天凉好个秋作文1

  秋风涌着寒意吹落片片树叶,淡黄的叶子像一只枯叶蝶,随风飞舞在屋檐下,徘徊在马路边,或者偶尔的调皮一下,随人群旋转落到哪个姑娘的身上。

  眼前的萧索之景,让多少被贬的诗人忧愁低吟,又有多少怨妇闺中思愁。自古逢秋悲寂寥,谁言秋日胜春朝?若是秋日胜春朝,何会逢秋悲寂寥。我认为,秋日也好,春朝也罢,各有各的风趣妙景,各有各的品性特征。

  你说春日,万物复苏,小草露出绿芽,清风送来暖气,不就是应了一个生机盎然吗?再说这秋日,百草枯零,大树叶黄枝枯,秋风一派萧索,不就是一个寥寥无生机吗?这就是他们各自的品性特征。虽然如此,但并不代表一派萧然中没有生机勃勃。

  在百叶凋零之时,那菊花却璀璨开放,让人感到欢喜无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对于一个闲适的人来说,季节的变换只是换了一个睡觉的地方罢了。而对于忧愁的诗人来说,即使是春朝,也有无限的萧然。

  初秋时凉爽一片,而暮秋寒意却止不住的往上增。人们也随着天凉加厚了衣裳,短袖早已换成长袖,而在霜降之前,外套已然披身。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对季节的变化敏感,于是你可以看到,即使是这样的凉意,也总是有短服短衣的人走在马路牙子上。

  秋日的风景无限好,但如果没有观赏的人,又有什么用呢?你看那些生活在城市三点一线的人们,整日的在车窗上拥挤,在办公室里工作,还有那些加班加点的人,他们怎么能够知道一片落叶的美丽呢?只有那些空闲的.文人骚客和被贬的官员们,才会面对这一派秋景,若有所思般的舞文弄墨。

  当然最好是站在一处孤峰,一个高顶。也学学杜甫的气派,看一看那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场景。也做一会半吊子诗人,吟一点秋意,做着万里秋景的主人。

却道天凉好个秋作文2

  秋天,总是与成熟、清澈、广阔、回归有关。虽然它没有夏天来得热烈,也没有冬天来得柔情,但秋天的天空总是清旷高远,白云总是缱缩舒展。那些回归大地的,即使是疼,即使是碎,仍然美到心惊。

  南雁依依别秋去,流落半篱菊香,残阳微微凉凉,落叶红红黄黄。想来最美时节,却是最断人肠。古人总是用秋来表达自己的哀愁,但校园的秋,又是别有一番风味了。在校园里树影明明暗暗,秋风悠悠吹来。在落日的余晖里,看鸟儿起飞,扑扇着翅膀,细软的羽毛。眼睛里有明亮的金黄。

  路边的枫叶,像一把把精致的扇子,暗红的叶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们在秋风中自然地老,轻轻地落,恬淡顺从。各种的落花,即使不被人赏,但曾与清风明月旖旎相依,就足够了。到最后“思君若风影,来去不曾停”。那孤零零的树干张牙舞爪的树枝,没有了叶的陪伴,显得有些清冷,发着冷冽的气息。它为什么不快乐?是叶不顾它的挽留投何大地。地上的那些星星点点的小花也早已在无数凄清的深夜里如烟尘般悄然逝去。

  运动场是红色的跑道和绿油油的草坪,让人心旷神怡。操场上的体育生都尽情地挥洒着汗水,虽然很累,但总有一天他们付出的一切都会有回报。

  那火红的五星红旗,在秋风中招展。跑道周围那些雕塑,无不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秋风使那些周围的树奏起了美妙的音乐,为这原本清冷的大操场增添了不少生机。秋天的阳光一缕缕洒下来,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暖,在秋天连太阳公公也变温柔了。

  女寝室前面那个不大不小的池塘,绿绿的水,在秋风中一层一层的波浪仿佛能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忘却烦恼。走几步,就是一个亭子。亭的周围全是树木,树叶更青了。

  秋带给校园的可远不只这些,我们应该心怀珍惜,好好体会这短暂而又美好的秋日。

却道天凉好个秋作文3

  稼轩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看似随意细微,细琢之,却耐人寻味,仿佛词人立于楼头,遗世而独立的宏大气象扑面而来,故而一诵成千古。

  由是知,细微之处亦包罗万象,吐纳万物,那微中自有乾坤。

  不禁忆起那幅《孤钓江雪图》,满幅山水,整片满白,只剩一老翁,蓑衣钓竿,孤独而寂寞地品着这天地苍凉,这一隅的微小,却似乎吞吐了整个宇宙,那境界的开阔与渺远之气团团而来,裹挟的,是一份超然的气度与旷世的悲凉。

  如辛稼轩、柳柳州般的文人,仕途不顺,命途坎坷,故而随意吟诵,独坐江头,那细微之言、之景,虽然渺小,实则却包含了一番大气象、大境界。如微之言,若“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能将千言万语终化为一句呢?若不是经历了“飘飘何所似”的迷茫与朦胧,又何来“天地一沙鸥”的超凡脱俗呢?微小并非渺小,这“微”中饱含的实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大隐于市朝,小隐于山林”。正是看透了浮世的苍凉与人情的冷暖,方有了那小隐的怡然。

  或许有人会不甘地诘责:微小之物,何来吞吐天地的气象?非也!庞大之物看似强大,能操纵宇宙万物,实则真正的命主却只是一颗微小却内涵乾坤的心。如王阳明所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虽微小,却早已包罗万象,吐纳众生。如此,微小之物便早已如庄子的鲲鹏一般“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哪还来微小之态?

  微小实不小,它有吐纳宇宙的气度,也有开阔豁达的'胸襟。他是老陶笔下的一方桃源,归去来兮,隐逸着一颗远离尘嚣的心;他亦是苏子泛舟而游的那一处赤壁,“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潜藏的是对苦难的不以为意,对人生的乐观惬意。

  只愿与稼轩一处,斟满那桃李春风一杯酒,漫谈那江湖夜雨十年灯,那道不尽的秋凉,亦自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