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接班六步走

时间:2024-02-18 08:36:13
  • 相关推荐
新手接班六步走

  接班对于很多老师都是比较痛苦的。无论是刚入职的新老师还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接班都意味着经历一段辛苦的磨合期,如何才能顺利过渡,让班级平稳进入正常运行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第一步:稳定人心

  刚接手一个班级,老师的内心是忐忑的,而家长和孩子更是有许多疑虑和担忧。开学前家长总会打听接班的老师怎么样,凶不凶?教学能力强不强?有没有经验?面对这些,我觉得老师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自己的简历或简介。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教学经历以及一些教学的理念等等,另外可以多附上一些获奖情况及证书照片,让家长和孩子比较信服,打消他们的顾虑。特别是新教师,首先要稳定好自己的心态,尽管经验不足,但还是有很多自己的优势的——年轻活力有干劲、了解新事物没有太大代沟、时间精力比较充足等。积极展现自己的优势和自信,稳定班级人心,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工作。

  第二部:了解学生

  作为老师,必须要了解和关爱每一个学生。所以在接班之后,老师需要尽快了解每个学生,包括基本的家庭情况、健康情况、心理情况等,班主任老师最好给每个孩子建立一份个人档案,并整理筛选出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告知相关任课老师并上报学校。平时可以尽可能多的去班级转转、找学生谈谈心、和家长交流孩子在校在家情况以及组织参与一些班级活动或课外亲子活动,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另外,接手初期也可以制作一下学生的姓名牌和班级的座位表,方便老师尽快认识和熟悉学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第三步:制定规矩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要步入正轨,必须要有合适的班规。每个班的情况不同,所以班会最好也量身定做。不要网上去找一些模板,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看也记不住。我比较喜欢让学生一起参与制定班规,利用一两节班会课,学生会给你惊喜。其实容易犯什么错,平时班级里容易出什么意外,学生心里最清楚。所以列出的问题和相应的处理办法最有针对性。此外,学生参与的过程,也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激发了他们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为后续建立班级管理团队做了良好的铺垫。班级同学一起制定的班规,最后全体同学投票通过并签字确认,班级各处张贴几份,时时提醒。

  第四步:建立团队

  良好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团队的协助。有的班主任什么都是自己管、自己做,最后自己很累,管理效果还不理想。所以在接手一个班级后,我们就要开始物色合适的班干部和家委会人选了。班干部不一定要选成绩最好的,成绩中上、有责任心、勇敢干练的孩子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家委会的委员要有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配合好老师的工作并能够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此外,在发生一些家校矛盾、误会时,家委会也可以充当沟通和缓和的桥梁,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管理好一个班级,不仅仅是老师个人的事,更需要家长和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

  第五步:营造氛围

  接手一个班级就意味着一份新的责任,我们不仅仅要管理一个班级,更好管好一个班级。所以老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和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班风决定着一个班级的走向,所以老师们要重视班级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建设。适当地布置一下班级,可以买些励志的标语挂牌、墙贴等,也可以在窗台上养护一些绿植,在醒目的位置一定的争优榜单,争取让班级“活”起来。良好的班级布置,既有家的温馨,也有学习的动力。另外,老师要多进行表扬和奖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班级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

  第六步:加强沟通

  最后,接好一个班,还需要老师加强沟通。不仅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还要加强与现在任课老师以及之前任课老师的沟通。沟通能帮助老师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班级和学生的情况,沟通可以帮助老师解决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沟通也可以拉进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沟通不一定是在出现问题时才开始,平时日常保持一定的沟通,能让让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占据主动。此外,沟通要注意分寸,不建议与家长和孩子走的过近,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老师才更有威严。沟通要注意文字和电话相结合,一些事情注意留痕,能够很好的保护老师,一些事情不建议文字,最好电话沟通。沟通是门艺术,需要老师一辈子去学习。

  总之,接班的情况各不相同,但老师们只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就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度过磨合期。希望老师们都能顺利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