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时间:2023-09-02 13:06:48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篇【集合】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寒假里,我阅读了许多课外书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这本书讲述了这位作家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故事,十分感人。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东京。调皮捣蛋的她小学一年级时就被退学了。后来不得不进入了巴学园读书,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她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并为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侯没有被大家所发觉,而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并因材施教,这样能让每个孩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最棒的学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听妈妈说过,有一个女孩,因为一场车祸,造成了腰以下部分全部瘫痪。她坐在轮椅上,和同学一起上课。但是,这样的她并没有得到同学的帮助、安慰与关怀,得到的只是一阵嘲笑——笑她不能走路,是一个没用的'人。

  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数不胜数,这样的事例每分每秒都在发生。让我们多一些关怀、帮助,少一点讨厌、嘲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得到快乐,才能让我们生活在唉的世界里。

  让关爱撒满人间……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我很羡慕小豆豆,她很善良、可亲和蔼的小男孩。妈妈出来了,看着我在看窗边的小豆豆,然后妈妈也坐了下来,和我一起看这本书。

  我很喜欢这本书,然后我就又看了一遍。在小豆豆的`妈妈二十岁时,小豆豆已经六岁了。他会扫地、擦桌······

  我看了这本书,它非常很好看。我受益匪浅,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小豆豆一样勤劳。然后我就把这一本书珍藏了起来。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内容有着每一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所经历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这本书非常的感人,真本书的作者就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黑柳彻子。她的代表作就是《窗边的小豆豆》。

  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截止20xx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到1938万册。这是一个日本的记录。1984年联合过官员称她是“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人了。”

  《窗边的小豆豆》教给了我许多的道理,让我知道了学习有很多的方法。我觉的效果最好的就是在玩中学习。这样知识才能记得牢固。还要帮助同学,非常感谢《窗边的小豆豆》给予了我这些道理。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

  寒假期间,学校要求家长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我们的共读书是《窗边的小豆豆》。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时,不禁为小豆豆的天真无邪、诚实善良而开颜,为豆豆妈妈的宽容大度、豁达耐心而感动,更为小林校长独特的教育理念而折服。

  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校长先生》这一篇。小豆豆刚到新学校,小林校长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中间没有打一次哈欠,没出现一次不耐烦的表情。这是怎样的`耐心和毅力啊!他将孩子爱在心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他将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6

  前段时间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当时只作为一种消遣来读这本“小故事”的。读过之后,感慨万千。如今再读,依然觉得回味无穷。几乎人人都有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这种异想天开是何等的奇妙和伟大,但现实的'教育世界里,这种顽皮和淘气却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

  这所带着校长梦想与学生梦想的学校,培养出了物理学家、植物鉴赏家、知名企业老板,他们中有人都没有读过大学、高中甚至初中,小学生活就让他们受益终身。

  巴学园是一所真正的好学校,在那里,学生们能优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之后还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能拥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更重要的是那里没有歧视。

  可惜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丽的巴学园毁于一场火灾。不过,坚持梦想的校长又开办了一所幼儿园,这种不气馁、勇往直前的精神,对学生们的影响同样深刻而久远。

  厚厚的一本书,轻轻合上,我的`眼前依旧是那校门、那七辆电车、那位校长以及那群脸上泛着幸福快乐红晕的学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8

  读着这本书,重新体验着童年时代成长的历程,突然意识到,这个历程其实是创造力和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试探着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

  在书的催化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回忆自己的童年,可能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小豆豆那么幸运,能够进入那样神奇的学校,遇到那么好的校长……在现实的教育世界里,或者说成人世界里,似乎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我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才会让这么多的人感动,这么多的人为之动容。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9

  一放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读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豆豆心爱的钱包不小心掉入厕所中,为了她心爱的.钱包,想尽各种办法去厕所打捞。

  校长先生看见了,不仅没有批评她,只是淡淡地告诉她要把东西最后整理好。我很佩服小豆豆为心爱东西的勇气,也很喜欢校长先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0

  我读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以后,感慨万千,我觉得作者黑柳彻子太幸运了,在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指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

  读了这本书后我想:要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也有像巴学园那样的学校该多好呀!一到学校,就能和自己喜欢的同学坐,上课的'课程也能随着我们的需要更改,更重要的是学校里有一位像小林宗作先生那样有趣的校长。

  如果这样,我们的祖国就会多出一些栋梁之才,为祖国做贡献,让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知道了小豆豆是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女孩。妈妈常说我也是一个特别的女孩,因为我也有许多奇怪的想法。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日本小女孩的故事。小豆豆是个很奇怪的女孩,她因为没有办法在一般的学校上课,所以才上一年级就被退学了。后来她被送到一个在大巴车里上课的.特别教室,而且想上语文课就可以选语文课,想上数学课就上数学课。

  我真想到这样的学校上学。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2

  值得深思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孩子是年轻的,天真的,无所顾忌的,那对她的教育难道应该用一套套的社会规定去约束吗?我们现在的`孩子,更多的,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上课必须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盯着黑板,不能开小差,课后还布置一堆堆对小孩来说为数不少的作业。甚至是学前教育都是如此,号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教育”。可这难道不正把孩子最现鲜活的创造力扼杀在了摇篮里。

  这个年纪的小孩,本就是活泼好动,充满想象好奇,一味的用各种规定去约束,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无益的。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3

  今天,我终于把《窗边的小豆豆》读完了。

  这是一个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他本人上小学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逐渐茁壮成长。

  没有本质上就很坏很顽劣的孩子,只有不得方、不得体的教育方法。什么样的孩子,只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引导得法,都能变成一个有用的人。这是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4

  我读了一本书叫《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的黑柳彻子写给已死的小林宗作老师。这本书写是一个真的故事,真的'叫巴学园的学校。

  小林老师发明了很多创意:教室是一辆电车,同学可以上自己喜欢的课,吃午饭的时候要唱《午饭歌》……作者很喜欢可因为那时候美国在攻击日本作者只能坐着电车看着巴学园灭亡。这本书记录了作者来到新学校的一段真实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

  最初妈妈给我推荐《窗边的小豆豆》时,我不太愿意读,因为觉得这本书图画不丰富,但是妈妈答应陪我一起阅读,我同意了并且慢慢喜欢上了这本书。

  故事的主角小豆豆特别有意思,很淘气,和我的年龄差不多。最初的学校把她开除了,然后她来到了巴学园,这里的老师和朋友能够接受她,她自己也很快乐,我很喜欢这样的学校。

  小豆豆很有爱心,同情别人,也很乐观开朗,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我还很喜欢书里面的`校长,他让每一个孩子都变得很有自信。我也想起了我的赵老师,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总是给我机会,鼓励我更加大胆自信,让我有了很大变化。我长大也要成为老师们这样的人,帮助别人,奉献爱心。作者:赵锦添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相关文章:

窗边的小豆豆01-13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04-10

窗边的小豆豆好句06-22

窗边的小豆豆好词好句好段 窗边的小豆豆好词好句好段及赏析06-22

窗边的小豆豆好句8篇01-13

窗边的小豆豆好句(8篇)01-13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2-01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2-27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02-09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15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