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读后感

时间:2023-12-21 17:34:20
  • 相关推荐
《甲午战争》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甲午战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甲午战争》读后感1

  暑假里,妈妈又给我买了许多书,其中《甲午战争》这本书最吸引我。读完《甲午战争》,我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看到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88年,日本工业革命出现高潮,急需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他们盯上了当时软弱好欺且拥有庞大市场的中国。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击沉了清军的运兵船,拉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陆军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战力相当,但最终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日军占领朝鲜全境结束。

  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海军的决战。北洋水师英勇奋战近5个小时,重创日舰多艘,但北洋水师“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艘战舰在海战中沉没,牺牲了600多名官兵,其中包括邓世昌、林永升等优秀爱国将领。经此一役,北洋水师退入威海卫,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之手。

  甲午战争后,日本提高了国际地位,开始称霸亚洲,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中的一员;而中国割地赔款、备受欺辱,被西方列强称作“东亚病夫”。

  读完《甲午战争》一书,我想起《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现在,我们国家安定繁荣,但国际形势不容乐观。“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勇攀科技高峰,掌握核心技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甲午战争》读后感2

  在中华民族悠久而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令人骄傲的事情,也有一些让人悲愤的事件。1894年发生在威海卫、刘公岛一带的中日甲午海战就是一段令中华子孙痛心疾首的耻辱历史。今年夏天,我的姑姑去威海出差,参观了甲午海战陈列馆,并买了《甲午海战》这本书送给我。在阅读中,我感到北洋水师众多爱国将领全身心地投入到保卫祖国海疆的战斗中,他们置生死于度外,拼死奋战,却遭到清政府的阻拦与刁难,致使清军丧失战争主动权,让日军步步紧逼,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作为一名华夏子孙,当我想到这段历史,心中充满了惋惜与悲愤。历史见证,清政府的无能是这场海战惨败的重要原因,但清军将士誓死保卫我疆土的献身精神是不能忘记的'。在黄海大战中,管带邓世昌带领致远舰官兵拼死一搏,最后发出命令:“全力以赴,撞沉吉野舰”全船将士全部遇难。在保卫刘公岛战斗中,虽受黄海大战重创的北洋海军临威不俱,抵挡住了日军七次猛烈进攻,在战时,日军大将曾送去劝降书,提督丁汝昌看罢怒道:“目下我师虽难,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职也。”并与敌人更加猛烈对抗,直至2月12日水师弹尽粮绝。这些铮铮铁骨的中华男儿,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存。115年过去了,“知耻后勇”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有多少圣哲贤士披肝沥胆,奋力开拓,有多少英雄豪杰英勇捐躯。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把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下去,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培养优良品德,将来为祖国贡献力量。

【《甲午战争》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0-08

目送读后感,目送读后感例文11-26

漂亮朋友读后感漂亮朋友读后感10-25

心灵捕手读后感《心灵捕手》读后感09-19

拿来主义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9-05

读后感《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2-14

读后感03-24

经典读后感03-30

读后感精选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