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2-12-09 08:31:19
  • 相关推荐
啥是佩奇观后感2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啥是佩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啥是佩奇观后感1

  最近,一部短片《啥是佩奇》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大家刚开始看的时候充满着欢笑,但是在最后却都被故事所感动。其实这部短片是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电影中充斥着了一系列商业元素比如“中国移动”、“咪咕视频”、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等。这些商业元素却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感,还带来了一些笑点,更是戳中了人们的泪点。短片《啥是佩奇》不仅是为电影带来了极好的宣传效果,更是为即将到来的新年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在短片中较为真实的展示了城乡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冲突以及融合。短片客观的记录了原生态的农村环境,荒草丛生的大山,荒凉衰败的农村,只有年岁大的老人在农村生活。在这种客观环境下老人自然不认识“佩奇”这种舶来品。老人在自己所熟知的生活环境中努力寻找佩奇,在经历了“查字典”、“佩琪护发素”、“佩琪”直播、人名“张佩奇”、“刷红猪佩奇”、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后终于用鼓风机制作了一个“佩奇”,其实是烘托了农村物质及精神世界的匮乏。而当老人误听“不回家过年了”那种落寞感不由让人心酸。令人可喜的是短片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的努力。老人竭尽所能寻找并制作佩奇,反映了其关爱孩子并为融入孩子世界所做的努力。而孩子的父亲回家接老人也反映了年轻人渴望孝顺老人的努力。影片中坐在餐桌前的小男孩渴望看到礼品的那种水灵灵的眼神着实是本片最温馨的一笔,既表明了孩子对于这件特殊的“佩奇”的渴望又反映了对爷爷努力的感恩。全家人坐在电影院里其乐融融的看电影则是中国式大团圆的传统结局,也反映了三代人的精神世界的融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老龄化趋势日趋严峻。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类似“啥是佩奇”的问题。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城市工作生活,他们习惯于城市的高楼大厦,习惯了城市车水马龙的生活节奏。老人们故土难迁,习惯于鸡犬相闻,习惯了农村的闲适舒服的生活氛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老人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当遇到某个节点的时候,这种冲突就会显现出来。短片中以影院看电影这种皆大欢喜的形式做大结局,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家庭却得不到这种待遇。在农村还有许多老人独守空房孤独的过着节日,许多老人冷冷清清地将就着过一天一年,许多老人只能聚在一起相互“取暖”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盼望孩子们能回家走一走、看一看。

  最终,希望孩子们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事没事回家看看。快过年了,无论是远在天边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儿女,希望各位放一放手中的工作,尽一切努力回家看看。也许农村的生活会让年轻人感到无趣,也许老人们会不厌其烦的唠叨你几句,也许老人给孩子做不出造型新颖的“鼓风机佩奇”,但是他们会准备好热气腾腾的饺子,用真心的笑容给你们最衷心的祝福!

啥是佩奇观后感2

  春运,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学表征之一。

  没有上世纪末以降的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人口迁徒(这背后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进程),是不会引发每逢佳节之时,全国所有铁路大干线的超负荷运转。春运的繁忙隐约意味着,我们正在现代与传统之间飘来荡去。

  为了缓解某种对逝去传统的愧疚,也是出于某种自己认为的“好”,很多人选择渐渐带领老人从地域上摆脱“落后”的传统,渐渐以新的地域,城市化的地域,调整老人的“固步自封”,就像影片中的父亲一样。但这种文化差异并不能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小猪神奇地成为不同地域中精神向往的共鸣的外在影射的物质载体,成为了三代人之间重新认识和理解的契机,成为一种大时代湍流中令人温暖温馨的港口。

  万玛才旦曾表达过对传统文化因一代代人与其距离的增加而逐渐消失的忧虑,同样的,新兴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呈现出一个倒三角式的形态。对文化的疏远、包容和沉浸是永恒不变的事实,一个家庭,也固然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和阶层分化。但这部短片,尽管我不喜欢它的剪辑,因为我觉得太过迅速并略显凌乱,但在这种快节奏叙事中可以看出爷爷讨得孙子喜欢(并非贬义,因为很多老人都想要在后辈面前证明自己并不是年老不中用,依然可以为这个他眷恋的家作出贡献。我并没有指摘所谓的底层阶级向上层阶级投降的意思)的迫切。而这种迫切,显然并不能求助于滞后的知识系统和老去的权威,势必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新的方式向着新文化靠拢。

  令我感动的是,全家人最后都接受了这种新的“蒸汽朋克”般的造型。其实“佩琦”从来都不具有什么真正神圣不可侵犯的“肖像权”,它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给孩子带来喜悦和幸福,这种原初的创作理念和这个老人的目的貌离神合,别无二致。虽然这种尝试偏离了约定俗成的轨道,但更具有更高层面的普适价值。尽管在事物诞生之初,解释权常常归属于精英阶层,但这并不妨碍也无法剥夺较为底层的阶级用美好的情感对事物的重新定义。同时,带出了现在很多老人的现实处境,想要接受新文化,但因种种非主观因素而接受不了。孩子那种惊喜的眼神,不仅代表了对作品的认同,对爱的认同,更代表了血脉上的认同,新文化时代者对老旧文化时代者的认同。

  我初中时经常和别人说一句话,“物理距离并非四海八荒,心理距离才是山高水远。”我们被安排在不同的物理空间,势必受到地域限制和经济程度影响,但我们从文化高原眺望文化断崖时,不应该以知识分子的俯视视角侵扎,而应该以一种后来者的尊敬将其扶起,因为是他们将我们推至那样的高度。也只有他们,跌跌撞撞地尝试去理解我们的高处不胜寒。

  这部影片在自诩为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的眼中可能有内涵上的不足之处,但在普罗大众看来,已经丰满而温暖。

【啥是佩奇观后感2篇】相关文章:

心灵奇旅观后感9篇12-04

心灵奇旅观后感7篇12-01

有关奇思的妙想作文11-17

推荐奇思妙想的作文11-07

有关奇思妙想的作文10-21

热门奇思的妙想作文10-17

不足为奇造句05-05

奇思妙想的作文(15篇)12-07

奇思的妙想学生作文12-06

奇思妙想的作文15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