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19 10:01:13
  • 相关推荐
年味作文700字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味作文7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味作文700字1

  以前每到过年我们家便会烧一桌美味佳肴来迎接亲戚,迎接新的一年,今年也不例外。这不,爸爸在忙着洗菜切菜,我的妈妈在忙着做饭烧菜,我这个小主人呢?也在帮爸妈端菜,客人已到齐了,我手忙脚乱地拿出一些花生瓜子小蛋糕摆在大圆桌上:“你们先吃些点心吧,饭等一会就好了!”“丝琪宝贝。”(我的笔名:璃丝琪,我让爸爸我的妈妈这么叫我)我的妈妈说,“快来,帮我们一下!”我笑着:“知道啦,我这就来!”刚说完,我便飞一般的`冲了过去。帮我的妈妈端住一盘芹菜炒肉丝,哇!真香啊,不愧是我的妈妈!我走到一旁,偷偷摸摸的从盘里拿出几根芹菜,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啊!真好吃。

  “湲湲姐姐,你偷吃哦!我要告诉祭拜娘(干妈)!”表妹坏笑着说,“嘻嘻,你惨了,这是文物!”(七小罗汉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韩王钦(表妹的名字)你敢,那我就把你上回尿床的事告诉你我的妈妈,你告吧,反正把你的糗事说出来对我又没坏处!”我一脸不在乎。“你……你,哼!不告就不告!”表妹急了。我还是淡定的把菜端到桌子上,这一切被表哥看见了,我转过身,向他抛了个媚眼,他也回赠我一个飞吻,紧接着就做了个呕吐状。我捂着嘴笑了。

  菜上齐了,随着我的一声嘀咕,长辈们笑呵呵地把我叫了过去,并慈祥的摸了摸我的头:“湲湲啊,来来来,我们几个老人家,看你那么辛苦帮爸爸我的妈妈的份上,过来过来,该给的还是要给的,喏,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你一定要收下!”我嘴上说不用了,假装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最后“勉强”收下了。其实心里甜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今天真是收获多多呀!

  何为年味,年味年味,顾名思义,当然是过年的滋味,我终于品尝到了这种特别的味道,春节,I love you!

年味作文700字2

  大年初三,回到大城市的家,坐在房间透过纱窗望着院外的街道,稀稀疏疏的两三个人骑着脚踏车缓慢地踩过,早晨的小雨将本已清淡的街道淋得更加冷清,偶尔传来的几响鞭炮声把我的思绪勾回到了前些天,那是一幅在爸爸老家过年的热闹画面……

  爸爸老家在台州温岭的石塘镇——一个小小渔村,新千年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早就听说,那里过年很热闹,在外拼搏的“游子”都在这个团圆的时节回家欢聚;那里过年很丰富,会选一个黄道吉日“谢年”和祭祖,摆件和仪式都尤为讲究;那里过年很有趣,特别是那场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文化活动——抬阁,渗透着浓浓的“闽南味儿”。

  抬阁,因四个人扛抬着一个阁子式的台柜而得名。自打我出生以来第一次在爸爸老家过年,我还从来没有看过,百闻不如一见,今晚我可要大饱一下眼福!

  我们全家早早地吃完团圆饭,兴高采烈地跑出家门,只见本来就不大的小村镇上已是人山人海,最靠前的位置已全部被占领,我挤都挤不进去,只能借助爸爸的肩膀“登高望远”,我翘首等待。过了一会儿,突然传来一声:“来了!来了!”人群顿时骚动,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只见一辆装饰绚烂的彩车开道,大鼓、小鼓、号角的声音越走越近,抬阁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了。

  每一次听爸爸讲述,这样的场景在我脑海中曾想象过无数遍,今天终于眼见为实。有“嫦娥奔月”、“杜鹃仙子”等装饰得五彩缤纷的抬阁;更令人感动的是那个“八仙游渔村”,听说那是全渔村80余户朴实的.家庭,为了祈福家人出海打渔能平安回家,自发组织一针一线、一木一杆制作而成的抬阁,里面还有着8位村里人家的孩子扮成八仙,小演员们扮演得惟妙惟肖!回头,我发现身旁的友人们有的脸上乐开了花,有的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有的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也不禁为之感叹。“又来了,又来了”人们兴奋地高呼着,又见“济公斗蟋蟀”、“猪八戒背新娘”……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个抬阁背后都有一部美丽的传说,这是一个流动的舞台,一场活生生的演出,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寄托着他们朴实无华的新年祝愿。

  老家的年味,浓浓的,是根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年味作文700字3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听说爷爷婆婆正在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婆婆,想让婆婆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婆婆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婆婆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年味作文700字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家户户守岁放烟花,爷爷写的红对联,大圆桌上的山珍海味,以及吃上从五湖四海赶回来的家人难得的团圆饭,欢声笑语从不间断,这便是我记忆中最原始的过年。

  “年”,每年都要过,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个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

  我相信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吃团圆饭,守岁,收红包,看春晚,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以前,人人盼着过年,小孩子盼着吃糖果,拿红包,大人盼着回家看父母,与亲人团圆。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春晚上少了许多老戏骨,老艺术家,多的是用来抓眼球的流量小生,以前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小品相声,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却成了一家人在电视机前刷手机,在朋友圈其乐融融。

  从前,没有互联网和无线网的孩提时代,小伙伴们聚在院子里放鞭炮,下象棋,欢声笑语从不间断,现在,几乎人手一台手机,即使坐在一。起也话不投机,顶多一起打几盘游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么拉远的

  现在,新衣服一年四季都可以穿了,不必等到新春过节,也更潮了,通讯更加发达了,相隔万里也可以随时见面了,饭菜还有,更加丰盛,烟花也在,更加绚烂,可是,尽管这样,看起来什么都比以前好,什么都不缺的今天,就是让人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知少了些什么。

  其实,少的'那个东西,叫”年味“。过年,就是要有过年的样子,要滚出中国人自己节日的感觉。

  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们都知道,正是这样,我们现在也依然愿意守岁,盼着新年第一天的到来,然后跟亲近的人说声新年快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仪式,向过去告别,向未来挥手,这个最基本的仪式,我们到底还是守住了。

  可是,与此同时,我们要守住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一个新年好的仪式,我们要守的是一份传统,一腔血液,一些来自老祖宗的祝福,我们的脚步被生活逼迫的快速甚至踉跄,我们一年都在忙碌,那就在新春过节的时候,放慢脚步,享受悠悠的岁月,聆听的新春的祝福,守住传统,守住年味。

年味作文700字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满满的都是喜庆。

  一过腊八,家家户户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乡里人还会杀猪,做豆腐,让人们闻到了年味。

  过了小年,人们便争着购买年货,男人们会到集市上购买鞭炮烟花,挑选春联、窗花;女人们会到市场上购买一些水果糖果,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最后便是一家人都会到商店中挑选新衣裳,准备漂漂亮亮的过个新年。这让年味愈加浓厚。

  春节一大早,男人们便起来贴春联、挂灯笼;女人们也在厨房里忙碌的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孩子们就穿着火红的新棉袄在门前兴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单位的门前也挂上了大灯笼,有的单位还在楼体边缘挂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道中央隔离带中四季常青的松树也被缠绕上五颜六色的小彩灯,远看像一件色彩缤纷的纱衣。街道两旁的.路灯也用绳子连了起来,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美丽极了。春节让人们充分品尝了年的味道。

  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年夜饭,收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从内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让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尽情享受这顿丰盛的文化大餐。随着那熟悉的“5、4、3、2、1!”旧的一年在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向我们挥手告别,新的一年便大踏步向我们走来。这时,外面早已炮声漫天,震耳欲聋。空气中都弥漫着火药味,而我和妹妹却没觉得危险,我们跑出家门,却被那直冲云霄的烟花和鞭炮声挡住了路。我们慌忙捂住了耳朵,脸上却还露着灿烂的笑容。感觉到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都是快乐的。心想:“让火药冲破所有的不悦吧!让我们共同迎接这新的一年吧!”

  到了初一,许多亲朋好友们会提着拜年的礼物来到我们家中,当然也少不了给孩子们最喜欢的大红包。不仅是亲戚来我们家中,我们也会提着礼物拜访个个亲朋好友,并祝贺他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玩耍的欢笑,年夜饭的快乐,发红包的喜悦,都深深地藏在浓浓的年味儿里呢!

年味作文700字6

  盼望着,盼望着,阳光缓缓地打破冬日的沉寂,新疆的年踏步将近了。

  灯笼跃上屋檐,一排排街道看去,处处冒着喜庆的“炊烟”。卖年货的店铺周围围着不少人。烟花爆竹店亦是如此,在这,烟火的光仿佛溅进我的脑海,心里自是激动的,因为,这是“仙女棒”伴着我过的第十个春节了,那是次次过年所期待的,仙女棒的“烟火”中,似乎映着我的回忆,那感觉,就像是看电影。

  离过年不过十日之余,我便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想着让父亲出门时顺便捎回来些,怕去晚了就没有了,父亲的不紧不慢的说:“这玩意儿多的是,不怕没有,我要是得空,给你买回来罢。”说罢便出门了,我在家里等着,心里盘算着,父亲倒是利索,不久就回来了,我接过她手中的袋子,“没有,没有,也没有。”“那玩意儿现在不多了,我问过,得去团场买。”父亲道。那之后,我虽失望却也不再过多要求与父亲。

  第二次去寻,看到楼下有“仙女棒”的踪迹。便兴冲冲地去询问,他们指明了地址。似乎在附近的烟花爆竹店里,便激动地去寻,那一路,别提有多开心了,远远看到那门面牌,我便一路小跑过去,走近,去拉门,打不开。像是晴天迟到的风雨终于下了般。仙女棒再次落空,唉,到手的鸭子飞了。那次之后,我便再也没有寻过。因为临近新年,家里很忙,年夜饭,大扫除,似乎没有空去想它了。

  “听说你在找仙女棒,我在团场买到了,顺便帮你带了些,今儿早就回来啦!”听到这话是大年三十,是邻居发的消息,那时才想起来有这么一回事,很是开心呐,好像新年之际,幸运愈加浓烈了。

  不久便拿到仙女棒,三十那晚全家共同放的,当打火机的火苗点燃仙女办公室,我的心似乎亦点燃了,火花向四周迸发,抵挡不住。十几个一同放映,向周围看,烟花的光亮在漆黑中点亮家人的面容,满满的幸福,此刻,“电影”开始,光亮溅进脑海中的回忆,细细的想着。烟花似乎不仅映着我的成长,还有年年家人团聚的面容。可我,似乎被未曾注意,原来烟花象征着的,是属于咱家的团圆,这种团圆幸福感,伴了我有十年之余,今日,终于被挖掘。

  自此,我眼里仙女棒似乎象征了大年三十的团圆,这是属于咱家“烟火味儿”的年。

年味作文700字7

  最怀念的,还是过年的味道。

  早上跑到超市,忙活了一上午,将家里装饰了个新,桌上都放了只小金狗,窗上都贴满了窗花,就连衣架和柜子上都挂上了小灯笼,长长的对联贴在门口,还真是有一种红火的感觉。我们也穿上了艳色的新衣服,互相拜年,也收到了不少的压岁钱。

  年夜饭中的菜品可不少,整整摆了一桌,饭差点没有地方放了。一双双筷子齐齐争抢碰撞着,也用了许久才结束了这场隆重的宴席。

  过年总不能漏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一家人喜气洋洋坐在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春晚中,倒计时的声音响起,我们的心像是一条勇敢的鲤鱼,仿佛即将高高跃过龙门,眼睛里透露的,是兴喜,满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脸上自然流露出浅浅的微笑。我们一齐欢呼了起来,“五,四,三,二,一!”

  随着电视里新年钟声的响起,手机中的各种祝福和电子红包争先出现,我和弟弟夺门而出,用如闪电般的速度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无数的礼花腾空而起,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红的,似节日的灯笼,黄的,似田中的稻谷,紫的,似熟透的葡萄,绿的,似生机盎然的草丛,点点白色的烟火,在蓝天的映衬下,犹如银河堕入人间。耀眼的礼花犹如蜜蜂在空中飞舞,闪闪发光的`星辰这时羞得不敢露面,路灯也失去了它的用处,原本皓洁的明月竟显得黯然失色。

  烟火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在空中竞相绽放,鞭炮声不绝于耳。我们小跑回了家去,婶婶早已端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等待着我们,急匆匆挤进显得“弱小”的沙发,揭开布满水珠的锅盖,热气扑面而来,使我的心也暖洋洋的。这一锅是专门给我和弟弟的,我吃12个,弟弟吃10个,意示着我们又长大一岁,香气混在热气中,形成烟雾,笼罩着我的鼻子,俘获了我的嗅觉,真不知是吃在嘴里的香还是嗅进鼻子里的香了。

  雾在空气中弥漫,萦绕在我身旁,家人陪伴在身边,我的心中,暖意融融。

年味作文700字8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妈妈烧的家常菜;年味,是放鞭炮时的喜悦;年味,是领压岁包时的兴奋……其实任何一个打动你的细节,都能体现出浓浓的年味。

  早晨,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坐在床上,仔细回想。原来今天就是除夕了!我立马下了床,洗漱过后,我发现父母早已起了床,在准备晚上年夜饭的食材了。走进厨房,各种各样的食材呈现在眼前:鸡肉,鸭肉,鱼肉,猪头肉,年糕,山粉饺(我们家乡的一种独特的美食,与饺子相似),豆腐丸以及各种青菜。此刻我体味到了浓浓的年味。

  午饭过后,一家人就忙活开了,该处理食材的处理食材,该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了。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一家人陆陆续续地来了,来赴约这一年一度的盛宴——年夜饭。望着满桌精致美味的菜肴,一家人和谐地待在一起,一股暖流渐渐进入我的心中,这就是亲情啊!一家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齐地聚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饭桌上欢笑不断,大家都是那么高兴啊!此刻我体会到了连绵不断的年味。

  吃了年夜饭,我便同爸爸,姐姐一起,去放烟花了,这是我们家过年一个独特的习俗。首先,我们先去我妈妈办的幼儿园里,把所有灯打开,然后在幼儿园门前摆上烟花,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便开始放烟花。只听一声声巨响,“轰——啪”,烟花在空中绽放开来,像极了春天里怒放的花朵。烟花不停地变幻着色彩,把漆黑的天空照得五颜六色。别的人家也开始放烟花了,此刻,天空变成了一块画板,这幅画中满是绚丽多彩的花儿。这已不仅仅是供人观赏的烟花了,更包含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在这包含着人们美好希望的“花丛”中,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年味!

  新的一年如约而至,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为美好的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年味作文700字9

  记忆中仍有很小的时候在山西老家过年的琐碎片段,只记得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后来断断续续也回过几次,都是匆忙赶脚,直到今年我终于体验了一把北方的年味儿。

  几经辗转,我跟着妈妈终于回到老家,和姥姥一起坐上了前往乡下的汽车。开车的是我的老姑父,大人们在车上说着话,而我则把好奇的目光投向车外。渐渐地,车窗外不再高楼林立,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层层叠叠的梯田,还有一簇簇低矮紧凑的平房。这里虽比不上城市的繁华热闹,却多了一分宁静与淳朴的味道。只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大红的灯笼,贴着喜庆的对联,不时地还有人儿走家串户,好像是在互相拜年,唠唠家常……我心里不觉就有些期待了。

  走过凹凸不平的一段小路,车子终于停下。我们在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的迎接下下了车。看着一张张半生不熟的面孔,听着大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一些我半懂不懂的话,随着姥姥的指引一一叫着面前的人们,我在些许的羞涩中感受着家乡亲人真切的温情……

  经过大人们一下午的.忙碌,老舅做的北方特色火锅终于端上了桌。锅一上桌我就呆住了,这锅怎么像装了烟囱似的,正中间兀自立自一个空心柱,外圈儿一层层码着整整齐齐的排骨、火腿、各种蔬菜,有白嫩可人的白菜、晶莹剔透人人爱吃的粉条儿、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姐姐在一旁告诉我:“白菜粉条就肥肉,越吃越有味儿!”再淋上几滴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啃上一口枣花儿馒头,别有风味儿!只见二舅端起碗来胡乱扒了几口,随即拍着身旁的哥哥说道:“今天大年初二,大家吃好,明年我们好好儿干!上班的赚钱翻一番,上学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大家听到这话,都随声附和着“好好儿吃!”“多赚钱!”……这一刻,锅碗勺筷的碰撞声悦耳动听,就像一支交响乐,在我的心中升腾;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充满着整座小院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亲朋们围坐在炕边热聊,在宽敞的院子内外放鞭炮,还有那一个个压岁的红包,我的春节就在这欢腾的北方年味儿中度过!

年味作文700字10

  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茂名化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必说隆重的祭祖仪式,一年一度的年例,满怀祝福的拜年;也不必说精彩的舞狮表演,令人大为惊叹的杂技表演,拥有深厚韵味的粤剧欣赏;单是普通平凡的贴对联就有无限趣味。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来到门口贴对联,我和妈妈不够高的地方爸爸就像巨人一样帮助我们一起完成。这何尝不是最有爱,最温馨的事情呢?

  大年初一似乎是最平常无聊的了,早上整个村庄的人集中在一起后,一起拜完神后,就各自待在家中,没什么特别的。初二,也要拜神,之后,就一家大小团圆到妈妈的娘家去拜年,而我们也会十分开心,因为又可以收红包啦!“放鞭炮啰!”源源不断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让人震耳欲聋。家家户户都会在年三十晚12点以烧鞭炮的方式祝贺新一年的到来以及希望一家人能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整个春节期间,大年初十是我们村最忙而同时又是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因为我们村庄的年例在初十。做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每个村庄都规定了一个日子是从初二到初十五之间的,到了别人的`年例,亲戚朋友们就会去吃。在那天,会有舞狮团到每家每户醒狮,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在整一天也会有各种各样精彩的表演为我们增添更多欢乐的气氛。虽然做年例是又累又辛苦,但都是值得的,因为亲友们能欢聚一堂,是赏面、是亲情、是无比珍贵的友谊。这就是做年例和吃年例最重大的意义。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过年不仅仅是一顿饭,一挂鞭炮的形式。离家越远,越是想念家的温暖。现在努力读书,将来拼命工作也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家。

  过年,就是一家人一个都不能少,那浓浓的亲情也就是那最浓厚的年味,就像一坛陈年老酒,无论时光怎样流逝,始终在心底里散发着醇浓的幽香,让人对过年有了一种怀旧,一种追忆。

年味作文700字11

  窗外,响起阵阵炮竹声,伴随着炮竹声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没错,春节踏着这番热闹,渐渐走近了。

  屋内的桌上,摆满了各色的菜肴。红烧鱼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味,而其寓意又更是美好——年年有余。而就在其旁边,是谐音于“吉祥”之“吉”字的清汤炖鸡。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许多,比如象征团圆美好的汤圆以及比喻十全十美的什锦饭。

  到了饭点,全家人一同坐在大圆桌旁,说说笑笑,时而夹些菜置于碗中,再又时而吃上几口。一家子人就这么和和气气地,吃着美味的年夜饭,说着各种祝福的话语。餐桌上,一派温馨祥和的场面。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又一起来到沙发旁,吃些许蜜饯。而此时啊,我的心也像蜜饯一样,甜甜蜜蜜的。

  不一会,外婆端上一大碗的胡萝卜肉馅以及一大团和好的面团。好了,这代表我们家过年的.主打戏来了——包饺子。踩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幕,一家人围着小茶几坐了一个圈,那圈内的小茶几上便是饺子皮与饺子馅。爸爸率先拿起一大块面团,甩了甩,又使劲儿的揉,将其揉成一长条,再用手掐,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丁,摆在面板上。只见他撒了点面粉,便一手拿小面块,一手拿擀面杖,边飞快地旋转着慢慢变薄的面皮,边快速地擀着。只见那小面快在爸爸手里如变戏法般,变成了如羽毛般轻盈而薄的面皮。爸爸真不愧是西安人啊!也不知道,我有没有如此般的手艺呢?我暗想着。于是乎我打算在另一个方面超越爸爸——包饺子。我随即拿起一块出自爸爸之手的面皮,又用筷子夹起一大块馅,放在面皮正中间,铺平,然后便“啪”的一声合上面皮,用力地捏了几下。当我自豪地抬起手看时,却被吓了一跳。这是什么饺子啊?已经完全没有饺子样了:它好似脱了力,一边陷下去一大块,另一边却又露出了点肉馅。全家人看着我的这个“饺子”,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也忍不住跟着笑个不停。我们一家人包着饺子,不时又笑笑,隔一会又看一下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我想,这就是过年的味道吧!

  “年”的真正意味在于什么?仅仅是一家人吃个团圆饭,放个大鞭炮,看看春晚吗?我想并不是啊。如果在这就停了步子,那何谓之“年味”呢?年味啊,当然就是一家人和睦说笑,其乐融融啊!

年味作文700字12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俗称“过年”它是孩子们期盼,大人们相聚的好日子。

  大年三十的早上,随着闹铃铛的欢唱,我早早爬起床匆匆洗漱后便踏上回家之路,一路上人烟稀少,平日里喧嚣热闹的城市变得静谧安详。不到40分钟的车程,我们便到达了爷爷家。一下车便体会到浓浓的年味: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温暖的大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孩子们嬉戏着,大人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轻切,那样令人兴奋。长辈们忙碌的身影那是在为年夜饭准备。这时,哥哥窜过来邀我一起贴春联,我欣然同意了。哥哥拿来扶梯,小心地将对联按在墙上,回头对我说:“如果我贴高了你就喊‘健康’,贴低了你就喊‘发财’,贴得正好你就喊‘新年快乐’。我站在一旁紧握着扶梯说:“健康,发财,发财,健康,新年快乐…”最后哥哥贴上横批,一个倒写的福字,喻意是福倒(到)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一阵玩闹过后,便到了春节最重要的`环节——吃团圆饭。哇!多么丰盛的团圆饭啊!红烧鸡,干锅鱼,小炒牛肉,清蒸排骨…琳琅满目的佳肴令我垂涎欲滴。爷爷举起筷子,夹住一块又大又香的扣肉送进嘴里,咀嚼着过年的幸福味道,一大家子终于在今夕团圆了,欢声笑语,兴致勃勃。爷爷端起酒杯,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我赶紧献上内心最真挚的祝福:爷爷健康长寿!饭桌上我们玩起了古诗词的飞花令游戏。“春风又绿江南岸”,“二月春风似剪刀”…顿时诗词飞扬,为年夜饭推向高潮,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夜幕降临,熟悉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凝聚着新年的味道。我们打开电视,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员在台上尽展风光,尤其是小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不知不觉中,新年的钟声敲响,烟花齐冲上天,在夜空绽放,在欢送旧年中新年悄然而至…

年味作文700字13

  碧瓦红屋,又回到了故乡。故乡的味道,令我魂牵梦萦。

  城市的年,空虚而无味——吃饭、春晚,几个人坐在大圆桌旁,默默无声、相顾无言,或者各自玩着手机,气氛反而有些沉闷。想要找寻浓郁味道的传统年,故乡不会令人失望。那馥郁的年味总是飘荡在故乡的老屋里,菜地中。

  飞机、高铁、火车,一通折腾过后,终于回到了那个山水环绕的小村子。一路走来,家家户户挂着红灯笼,里面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还夹杂着大人们爽朗的笑声。推开老家厚重的大铁门门,喧哗的声音就传入我的耳朵,映入眼帘的是亲人们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大家围坐一桌,年夜饭菜一个接着一个上来了。东北四宝,一个不少——除了糖醋鱼、炒鸡肉丁、酱焖猪蹄、酱排骨这四个硬菜,还有其他叫不出名字的菜品。婶儿调的饺子馅儿倍儿香,饺子还没下锅,我已经垂涎三尺。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围着桌子,天南海北的胡侃,电视上的春晚更是增添了一份喜庆。刚出锅的佳肴,蒸腾的'热气儿将每个人上一年的铅华洗尽,重新面对新一年的征途。

  饭后,我们小孩子跪在捂热了的炕上用自己的指尖在结了寒霜的窗玻璃上一笔一画地写福字。透过“福”字,我猛然发现,雪几乎铺满了整个世界,到处银白素裹,让这年凭添了几分妖娆。电视里传来了新年倒数的声音:“五、四、三、二、一、零”窗外噼里啪啦的炮声一家接着一家响起,我们兄妹二人相视一笑,抓起外套和鞭炮就往外跑。

  外面虽然冰天雪地,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寒冷。各家灯火通明,人们在外串门拜年,小孩儿放着炮。我一根一根点着爆竹,飞快地跑到远处捂住耳朵。“嘭,嘭”几朵灿烂的烟花照亮了乡村,如照耀万般的黑夜,火星子随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火光照亮了每个人的脸——脸上写满了对新年的向往,对未来的热爱。

  这年味儿便在这一张张喜笑颜开脸上晕散开来。原来年在,未曾远逝。

年味作文700字14

  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便是春节了。

  在我的家乡,年味真正浓起来,是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在这时,村里的人们已经提前约定了顺序,依次放鞭炮,放烟花,让整个村子从从头到尾响到底,直到天亮至人们醒来才肯罢休。所以每到除夕晚,我都会早早的去睡,就怕那响彻云霄的炮声扰的失眠。

  早晨,伴随着炮声醒来,一开门便是满腔的硫磺味,满院子的烟和满院子的年混杂在一起。这是过年的感觉。

  过年,就是少不了美食的。老家有许多小吃,最特别的是一种特有的糍粑。用我的家乡话直译过来念“贼”。这种糍粑分为糯米的和面粉的.。

  爷爷奶奶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做糍粑。先备好一个大铁锅,就在铁锅里和面。奶奶扛着一大包面粉往铁锅里倒。佝偻着背,用力的双手青筋暴出,想控制出口的方向。我急忙想去帮手,一双黝黑的手却在我之前,抓到面粉的袋口帮助奶奶到。是爷爷。他从一旁疾步走来,口中还边念叨着:“这么重的东西也不叫我来帮忙,老了就别逞强!”“是是是,就你没老。”奶奶回道。两个人总是这样面露微笑地吵嘴。

  奶奶要开始和面了。爷爷又喝止住她:“一个女人家哪有这么大力。”便叫奶奶让开,自己带着老花镜和面。我好笑的看着爷爷瘦削的手在庞大的铁锅里翻来覆去,额上微微湿润,还倔强的“教导”奶奶,吩咐奶奶干杂活,时不时地再吵几句嘴。这些,都是记忆中年的一部分,年味的第一部分。

  等发酵好了,要开始炸糍粑了。在这间昏暗的小厨房里,中央摆着两个桌子,一个摆着煤气炉和上面的铁锅,一个放装面粉的盆和预备装糍粑的碟子。先洗净手,沾点油在手上以防面团粘手。然后捏适当面团在手里,揉圆,再压扁。奶奶说在糍粑中心要捏薄一点会熟得快。

  站在离铁锅最近的爷爷就会把已经炸到金黄色的糍粑夹起,擦油。每当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奇形怪状的糍粑,就会急忙的一口咬下。听到糍粑脆皮破裂,尝到嘴里油汁飞溅,甜甜的满满的美味,以为妙绝。我也总会骄傲地与奶奶炫耀,我的最好吃。

  看着奶奶慈爱的微笑,年味,就在我们的笑容里纷飞。

年味作文700字15

  大年三十的晚饭,我们一家团聚一桌。窗外绽放朵朵眼的烟花,伴随着阵阵炮响。大火锅摆在餐桌中央冒着腾腾热气如同翻滚的白浪,每一个围坐之人闻着这扑鼻的香气,心中更添了团园的喜悦。全家人不时会由一人带领向长辈敬酒,小孩和女人们则以茶代酒与大家共饮。敬酒还有些许讲究,针对不同职业和习惯有不一样的祝酒词,互相送上由衷的祝福,全家在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吃完旧年最后一顿晚餐,这就是年味。

  孩子们在年夜饭后,提着早就准备好的烟花怕不急待的跑到楼下开始了自己的庆祝。不同种类的烟花展开自己的舞姿,在七彩的光芒中伴着声声炮响。孩子们乐此不疲的点然朵朵绚烂的烟花,炸响欢快的炮,在孩子们银铃的笑声中,赶跑了年兽,迎接了新年的喜悦。这也是年味。

  饭后的.大人们围坐火炉边,吃着早好多天就开始精心准备的各种各样的零食,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不时的聊聊一年来的工作学习等家常话。晚会上的小品惹人发笑,一家人都开怀大笑,忘记了旧年里的所有烦恼;晚会上的杂技令人惊叹,一家人共同领略艺术的优美;晚会中的歌曲高亢向上,一家人怀着美好的希望憧憬的新年的到来。这更是年味。

  新年的钟声快要响起之际,孩子们便意犹未尽的回家,长辈们早早地准备好了红包逐个的分发给孩子们,孩子们一边说着祝福的话一边眉开眼笑的接过自已的压岁钱,这压岁钱承载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愿,愿孩子们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岁岁平安。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新年到计时,所有人都围着电视机屏息以待。"3、2、1”大家的心中都暗数着,直至新年的钟声敲响,一大家人都站起来鼓掌,欢呼雀跃。

  这一刻,所有中国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都能体会到来自同胞的祝福,这就是中国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