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04-15 18:53:37
  • 相关推荐
【实用】老家春节的作文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家春节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中牟县,我们这里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下旬就开始了,我们的春节大同小异。

  腊月的二十三就过小年,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鞭炮,特别是男孩子。第二件大事就是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恐怕第三件大事才是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风筝,玩具枪,口琴等。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大人们要预备过年吃的、穿的、喝的、用的、玩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还要再大扫除一次,把新的一年里的坏运气都给赶出去。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敢做年菜,一进家门就能闻到酒肉的香味。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穿起新衣,门外贴着家里自己写的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种各样的'年画。除夕夜家家都灯火通宵。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看春晚。这一夜,几乎没有人睡觉。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关着门。到了下午,小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元宵到了,春节的另一个高潮来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小孩子们买各种各样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在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一天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过年也就结束了。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2

  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说是小年,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

  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说是小年,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每当这一天晚上,村子里就会传出一阵阵参差不齐的鞭炮声,那声音直冲云天。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十二点,家家户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别人家拜早年,女人们在家里等待别人拜年。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但都在炕上包,边包水饺边等待。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能吃,吃完水饺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春节后的几天晚上村里开着路灯,小孩子们都出去放各种礼花。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3

  老家的春节是热闹。

  腊八这天,照例是要吃腊八粥的,腊八那天,奶奶很早就起来熬腊八粥,清晨起床,头晚上泡好的米跟豆都鼓鼓涨涨的,好似蕴蓄了足够的力量,精神焕发起来。大锅里,米豆翻腾,蒸汽氤氲,不一会儿,就闻到了各种干粮煮熟的香味,混着灶膛的烟火味儿在厨房中萦绕,飞窜,追逐,盘旋。揭开锅,一颗颗色香味俱全的豆子,粘粘乎乎的缠绵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似的,相互依偎着。挖起一勺送入口中,绵软香甜,一粒粒豆子在我嘴里融化,滑入我的胃里,顿时,身心的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了,说不出的惬意舒畅。

  腊八,大概就是豆香米香的味道。

  过了腊八就是年,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贴满了红红的对联,在暖阳的映衬下泛着柔和而绚丽的光芒。每年贴对联的任务是我的爸爸共同完成的。打浆糊,整理对联,刷浆,上墙,一系列的步骤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仿佛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

  下午,就开始包饺子了。过年的饺子也叫大钱饺子,洗好的硬币一个一个包裹在白花花的饺子里,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使劲盯着有钱的饺子,希望能记住它们的样子。煮饺子了,一个个白胖胖的饺子飞入锅中,在煮沸的锅中嬉戏追逐,在雾气里旋转浮沉,孩子们盯着大锅里的饺子,看哪个饺子沉到水底,狠狠地记住它地样子。饺子出锅了我即刻抓起一个送入嘴中,鲜美的汤汁在嘴中迸发出来,滋润着我的每一条血管。

  夜幕降临,鞭炮声声,红红的鞭炮在清冷的空中炸开,点点殷红散落在年三十的`夜空里,满地的碎屑,给整个院子铺上了一层红毯。

  八点,春晚开始了!伴着熟悉而欢腾的旋律,餐桌上的年夜饭争奇斗艳,各种花样儿目不暇接,全家举杯同祝,期望来年能好运相伴。半夜守岁,再次升腾起的鞭炮声划破了刚刚平静下来的夜空,发纸、上香、上供,一系列程序化的仪式重复一遍,入睡。

  凌晨四五点就要出去拜年了,一句过年好囊括了多少难以言表的祝福和期冀。吃包钱饺子,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目,随着叮叮铛铛的钱币碰击声,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没吃到饺子的鼓着腮帮子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咬咬牙往嘴里再塞上一个,吃到了的则乜斜一下,拍案欢呼。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从早饭开始就吃的是元宵,灌满汤汁的元宵在嘴里碎裂来来,那种汤汁溢满口腔、胸腔的感觉令孩子越发兴奋起来。元宵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晚上璀璨的烟花在空中朵朵绽放,像无数颗梦幻的流星,又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一条条流动瀑布,暗淡的夜空也变得星光灿烂。

  也许,对我们来说,春节只是一种热闹的感觉;对长辈来说,春节,是一种庄重的仪式;但是,把这种感觉和仪式绵延下去,它们也就成了文化。

  我喜欢老家的春节,喜欢它的味道,它的热闹,它的喜庆。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4

  老家——潮州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五就开始了!从这天到除夕,人们要把家里大扫除一遍,以表示“除旧迎新”。还要到街上买过年用的各种东西,比如吃的、玩的、穿的,过年时换上新的东西,显出“万象更新”的样子。

  除夕夜,在外的儿女除非有不得已的事情,都必须回家吃团圆饭。全家人一起吃着饭,边吃还边说着这一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饭后,大人们在家中闲谈,看电视、喝老家特有的功夫茶。小孩子们就跑到门外,“啪啪”地放着鞭炮。看着那闪烁的火花,孩子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微笑。

  一觉过后,便是大年初一。这天,家家都关门闭户,停止营业,拿着年桔(又称大桔,代表着大吉大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一天下来,不知拜访了多少户人家。

  直到初六,人们才开张营业,但过年的味道仍没有淡,鞭炮爆炸的声响依然回荡在整座小镇的上空。

  正月初七这天,家家吃七样菜。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吃了这七样菜,这一年来还能财运亨通。这七样菜并没有固定搭配,但一般以芹菜、葱、韭菜、春菜和芥蓝为主。不同的`菜都有不同的含义:芹菜代表“勤”;葱代表“聪”;韭菜谐音“久菜”,与春菜一样代表着“长年回春”。

  再过两天,便是初九。这天,人们将庙中的神像都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上几圈,到家家户户的门前。家中的妇女把准备好的祭品供给神佛,求神佛保佑。过后,当人们要把神佛送回庙中时,有的人把神佛狠狠地往地上摔,有的将草绳子套在神佛的脖子上,拉着四处乱跑,恨不得将其五马分尸。据说,如果把神像弄得越破越烂,则来年的运气越旺。而神像只需事后修补完整就行了。

  ……

  老家的春节,忙碌,但热闹、喜庆,还有春节带给我们的难以忘怀的欢乐。我爱老家,更爱老家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