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04-29 12:53:37
【精华】家乡的春节的作文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河南的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听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开始的。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因为人们想来年有个好收成。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必须大扫除,并且还要把年货准备齐了。

  除夕这一天是热闹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家家都贴上了春联和年画。吃罢午饭,家家就开始忙着做年夜饭了。傍晚时分不知从哪家开始大家都陆陆续续的响起了鞭炮声。男主人拜祭祖先后一家人就开始围着桌子一起吃团圆饭了。吃完团圆饭大家就开始守岁了,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到了零点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家都忙互相拜年。

  元宵节,大家都忙着买元宵、煮元宵、吃元宵。夜晚到来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灯笼,真是热闹非凡哪!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七春节也就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做往日的工作。一切又恢复正常了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2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七腊八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了,而到了这时,春节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按照本溪的老规矩,腊八节这一天,不但要泡腊八蒜,喝腊八粥,还要吃黏米饭,它是由江米或黄米做成的,吃起来黏黏的,如果再加上一些糖,口感就会更好了。

  二十三是小年,这是,春节的气息已经展现出来了。天刚刚擦黑,鞭炮声就响了起来。你听吧,这边噼噼,那边啪啪;远处砰砰,近处叭叭;天上哧哧,地上咔咔,动听极了。

  二十三之后,人们就要把家里打扫干净,寓意是把妖魔鬼怪都赶走,这样才能高高兴兴的过年。很多人还去买年货,蔬菜,水果,海鲜,糖果,酒水,样样都不能少。

  除夕终于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穿上新衣服,在外面做事的人也要赶回家来,吃一顿团圆饭。晚上,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一直不停。因为这一晚人们要守岁。

  午夜十二点整,整座城市的上空,顿时变得火花满天,绚丽多彩。看,那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飞舞着,有的.像光彩照人的钻石,有的喷着红光冲到天上,照亮了夜空。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划破了沉静的黑夜。孩子们的欢呼声,大人们的议论声,鞭炮的爆炸声,汇成了一支雄壮的交响曲。这欢快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3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由五谷杂粮做的,它们是玉米、小麦、大米、花生、绿豆、芸豆、别看这不起眼的腊八粥,悄悄告诉你呀!这可是我们祖传的,必须得喝。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到了二十三,二十三就是小年了听奶奶说:“二十三这天送灶,要把灶神送到娘家去,到三十才能回来,所以二十三的灶糖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候我们小孩可高兴坏了。嘴上不停的说:“过年了,过年了。”

  眼看到了除夕,除夕可真热闹呀!家家赶着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到了正午时分,按照家乡的习俗,有男的去祖坟上把老祖宗请回来,然后回家贴对联、年画,等做完这些事,就能放鞭炮、迎新年了,而小孩则高兴的窜前跳后,喜悦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在这时候,无论是在外上班的还是打工的人,都必须得赶回来,吃团圆饭。到了午夜十二点,所有人都要放鞭炮,迎新年,听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一夜,家家灯火通明,我们老家还有一个古老的传统,就是在三十晚上,家家都得到庙上上香。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事事顺心。

  大年初一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会出去拜年,年少的给年长的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大人们坐在一起划拳喝酒,忘掉了所有的烦恼,尽情的畅饮。

  很快,元宵节到了,花灯是必不可少的。而最讲究的则是吃元宵,家家都要煮。为得就是一家团圆,甜甜蜜蜜。

  到了正月十六,家乡的春节也就结束了,无论是上班还是种地的,都开始了他们忙碌的生活。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2-05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02-05

家乡春节作文02-05

家乡的春节作文11-26

家乡的春节作文12-11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01-31

我家乡的春节作文01-30

描写的家乡的春节作文01-18

关于家乡的春节作文02-05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