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1-23 09:45:53
  • 相关推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

  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我就想到了一部电影《美丽心灵》: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天才与疯子的区分标准是社会制定的,正确与否,也只是公知的理解而已,真理不必然掌握在大众手中。天才之为天才,必有其对某一事物超乎常人的偏执与痴狂;疯子之为疯子,也只是其内心的深爱与痛苦不能得到理解。◢

  作者高铭从精神病患者的眼中为我们展现世界的另一个样子,相信每个人都曾这样怀疑过: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么?那些无法解释的神鬼灵异超能事件全部只是迷信么?自然科学对世界的解释已经得到终极答案了么?科学与迷信之间有确凿无疑的分界线么?"伪科学"之为伪科学是因为它的迷信还是因为它无法被科学所否定?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就一定是错误的么?不要忘了,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已经统治地球1300年了。天才与疯子的评判标准,不是事实,而是人心。

  本书50个案例大概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最常见的精神病,比如妄想症,精神分裂症,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某人的爱人去世以后,他却能一直认为爱人还活着,而且是平常饮食起居都在一起,还能和爱人对话等等,这种就是因为极其强烈的爱和无法接受的刺激导致的幻觉,对于此种症状,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如果精神病患者自身是快乐的,而且又不影响他人的生活,我们就应该尊重他,而不是强行的改变,西方还有专门的'人权机构来维护精神病患者的权利就是这个意思。"他们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内心很痛苦。"

  一部分人是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总是能梦到别人梦不到的东西。比如有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做同样的一个梦境:梦到自己一个人住在海平面上,天非常蓝,海非常静,空气非常清凉,可是只有他一个人,每次视线里移动的都只是冰山,耳边的声音都只是海水。那里有十个房间,但是另外九个房间里的都是干枯的尸体。他宁可自己是那些干枯的尸体,也不愿意一个人那样一直等。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一个人,一座城,对那时候的威尔史密斯来说,最大的希望莫过于找到一个同类,我现在都能回想起史密斯那深入骨髓的孤独感,那种孤独感紧紧抓住他,甚至自言自语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一个患者能记住自己所有的前世,能记住所有的生生死死,能记起自己前世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特别是那些极其痛苦的经历,活着非常快乐的日子,那么多挂念的人都消失了,而他却一次次转世后还能记得,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对于这些患者,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用"精神病患者"来称呼,他们承受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痛楚和压力,日常生活中出现不正常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每个人生命中都曾有过不能告知的痛苦,不表达不意味着没有,我们看不见不代表我们可以否认存在。

  第三种精神病患者是最神奇的。这些人往往是对物理学生物学match哲学心理学等有独特的认识,他们自己建立了某种伪科学理论体系,之所以说是伪科学,是因为他们是在现有科学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而且是现有科学否定不了的,更神奇的是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现有科学理论解释不了的问题。不管是四维理论还是广义相对论惠勒理论平行宇宙理论超炫理论虫洞概念黑洞概念。

  从绝对四维理论来看,流逝的不是时间,流逝的是我们自己,在物质三维理论上加上时间轴的话,我们自己就像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虫子,从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学校超市,延伸到好多地方。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是不同的,所以跨越时间来看,我们都是一条条虫子。从某一个时间段开始,到某一个时间段结束。

  从惠勒理论来看,再加上去年刚刚上映的《星际迷航》,在宇宙中的某个地方,因为多个重力扭曲造成某个平衡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的行星不会公转和自传,自身的重力也被其他重力场吸收掉了,这个行星就会停在那里,那里就是时间的终点。书中的某个患者就坚信自己到过了那里,关键是他能自圆其说,还能让很多人相信他。

  从果冻理论来说,我们的物质世界是有极限的,就像果冻一样,果冻中的一些细小的气泡就像是我们的精神。佛教道教基督教都告诉人们有一个天堂或者仙境,其实说的都是一个精神的领域,但是只要精神是受制于肉体等物质世界,人类就不可能超脱出果冻这个物质极限进而到达无限的精神世界。精神存在于不存在之中,存在于无物质之中。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禅修的时候,只有忘记自己和周围物质世界的存在,达到忘我的状态才能享受精神的愉悦。

  读这本书的过程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物理学基础,要不是作者用一些比喻来解释我几乎是一点看不下去的;另一方面我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在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恐惧。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很多研究心理学精神病学哲学的人会有点不正常了:在自己没有牢固的世界观体系的前提下去深入研究新的理论是很容易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会有走入邪教徒的危险,作者也在书中说好几个患者都有邪教主的潜质,但是在已有的坚实的世界观体系下是很难获得突破的,因为用已知去解释未知,用已知去开发未知本就是互相矛盾的,就像我们用三维的理论去理解四维是不可能成功的,就像用男人的思维去理解女人只能是徒劳,你家的小狗狗永远也不会知道你今天早上不高兴是因为你昨晚失恋了。人类真的很渺小,从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来看,现有的认识也许只是天书中一个标点而已。

  作者最后用"人生若只如初见"来结尾,是因为作者在接触精神病人的过程中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迷茫,学的越多,疑惑越多,虽然一直在不停的思考和学习,也有了渊博的知识,可是总没有一个结论,总不能形成一个足以说服自己的理论体系。作者为此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读到纳兰容若这句诗:只要能对未知世界保持着敬畏之心和尊重之心,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给自己思考和探索的可能,这不就是自己的初衷么,至于能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2

  太多种说法来证明这个世界是怎么开始的,不是证明是推断却很少有人认真研究过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真的嘛?

  中国古代神话里说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于是天地开始,生命开始,世界开始;而在欧洲《圣经》里的观点备受推崇,神用六天创世,夏娃偷食禁果,于是有了世界;而近现代科学则更认同是在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及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到的“大爆炸”的奇点处时空开始。这里提到一个奇点概念,但是提法错了。奇点是不完备测地线所趋向的点极,无限弯曲时空,没有实体,所以也就不存在“奇点处”,没必要的话这种要花很多功夫解释的专业名词最好是不要用。

  或许我们不用费心费力弄懂这个世界或者是我们,、究竟是怎么来的,因为相对于常人来说这个由于太过久远且对于部分学科要求较极高,所以显得用处不大。但我们不得不关注我们所在、所生活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也许是一个哲学问题、科学问题,但在我看来它更是一个生活问题、现世问题。生活和现世放一起有点别扭想弄清世界是怎么样的,也许我们应该先理解一个概念,什么是世界?在每个人那里,一直都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真实世界,另一个则是存在于精神领域的我们的思想世界。建议参考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和斯宾诺莎的《知性改进论》。

  没错,事实上,我们一直在用思想构筑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我们内心深处矗立着的。而这个我们共同拥有的物质世界会与我们精神领域控制的世界相互碰撞,互有芥蒂也互有联系的生存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物质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是表象的世界,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世界,它也是任何人的世界;而经过思想加工,具有我们个人独特标志的世界,则是我们所感觉到的最本质的世界。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叔本华,也很类似他《作为意象和表象的世界》里面的说法。其实我不知道这个是否真这么有必要解释其根本区别在于他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我所认同的基本,还是马克思所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都是单纯思想和人脑意志层面,不知道和唯物有什么关系,特别是历史唯物真实世界是表象,但是却也是属性为真的表象,因为它具有社会性、群体性,所以是由各种生物以及各种思想共同影响,在先天的物质基础上构成,物质上有思想的烙印这是谁都没办法否认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必然也要改造这个世界。然后就是精神世界,它并不是纯然的精神,全归属于意志,只是因为加入过多主观理解而变得与真实的世界有偏差,因此它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并不适用,但对于他各自而言,却是最符合的。

  韩寒说,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其实在我看来,世界观就是用思想构筑成的自己精神世界里的观念。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观没观,而在于,思想。但我讨论了这么久意象与表象、唯心与唯物,并不是想真正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一个哲学高度,我只是想充分的说明,每个人都有做表象的真实世界背后的他所理解的意象世界,因此,独立思考,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弯是怎么转过来的…思想领域必然是个无与伦比的存在,它是以物质世界为依托,以其为源为本所产生,却又像燃烧的`太阳强烈的覆盖着物质世界,这种说法颇有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大多数人会在思想延伸处停驻,这种停驻谁也说不好到底是一种受限,抑或仅仅是因为走不下去。但这些人却被分为了徒有其表的空想家和开天辟地的先知者。我觉得空想家想得不必先知少吧,只是有没有联系实际的差别。这种想象作用的不同判定很有意思。但我觉得本质还是一样的,似乎思想的某一处与生俱来的生长着物质的门。

  于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了通过阅读去探索,去触碰这个世界,蜗居在别人的思想巢穴中去仰望明亮的星空,注视神圣的道德,其实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因为我们要想充分了解意象之外的真实世界必须要借由别人的眼,借由别人的思维模式去体验生活,但太多人却只是习惯去阅读,这种习惯式阅读会让人变得麻木,因此最终探索到的世界也只是残缺的世界,完完全全别人的世界。这不仅无益于自身,还可能混淆视听。毕竟综合的世界是混沌的,我们的身边也有那么多混沌,听到了太多声音,看到了太多事情,有时候会不由的把自己带到那种模式中去,但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思考模式也越来越混沌,失去棱角。

  我们必须先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思想去贴近世界,在形成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后,不断搭建思想的桥梁,与太多不一样的因素相互考量,这样才不会轻易被人影响,还能更加容易的修正自己的错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算等来这句话比阅读更重要的事情是思考,藉由思考的力量,我们才有办法辨识万物。世界观有柔软的部分,也有坚硬的部分,我们在不断对话就是在不断锤炼世界观。总会有被改变的部分,毕竟看得多听得多视野也就不一样了,但是基本的东是会坚定的占领每一处。我们反复揉炼的世界观总有一部分是坚定到不由得一丝诋毁的。叔本华曾经说过,优秀的作品拥有思想,也呼唤思想的头脑。在我看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可是算是一本充满人文情怀的思想启迪书。书中的那些人,研究松散生命的女老师,活在梦境中孤独感倍生的守望者,以及拥有煽动潜质的“邪教教主”,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独特的精神世界,如果不是因为这种思想与人类的整体格格不入,不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多多少少违抗了普世价值观,他们将是很伟大的思想者。

  在思想的态度面前,在偏执的研究面前,对与错也开始变得苍白。我们有思考的权利,必然也有思考的义务。这不一样,权利和义务两码事,这是个人追求问题。思想照耀人类,有了思想,我们才拿到认识世界的钥匙。这个世界因思想而变得更加迷人。我们应该拆掉思维的墙。我们最初因好奇而忖寻,为解决困惑而探索,奔走,我们从不知思考最终将把我们引向何处,那条路是否永无尽头,又或者还是不可避免的生长着阻挡的门。世界有无限种可能,暂时受拘于世未必永远受拘于世,我始终相信,完成才是毁灭,不止于境就永远不会偏狂。即使我们所有的感官与思想都将被袭击,我们仍不可以衰老,全身的血液和细胞会因答辩和控诉永存。这两个词用得也是迷之。

  愿我能终己一生,成为一位思想家。这一句话结尾有点虚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3

  一步很近,我轻轻一跨,就是一步;一步很远,我走了无数步,却依然跨不过面前这道鸿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20xx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铭。

  该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

  就如高铭受采访时所说:“有人说这本书有意思,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玩,我在写一个大悲剧。他们知道很多东西很了不起,但是他们没有释放出来,你不能了解到他们的目的。我跟他们接触很多,并没有看不起他们,我很尊重他们的存在,但并不代表我认同。”

  当看到这句话时,我删掉了之前对这部书籍的书评,不为什么,只是我感觉这本书不一样,我要尊重作者,我更要尊重这本书,同样我也不能写爽文来取悦你们——亲爱的看客。我重新回顾这本书,我要从他的角度重新认识这本书。

  本职工作是影视策划的高铭,20xx年纯粹出于好奇,开始接触精神病人,带着复杂的心态,他开始接触精神病人这个特殊群体,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窥探精神病人的非正常世界。4年里他密集接触了一百多号精神病人,把大多数空闲时间都搭在这上面。就像有的人喜欢去K歌、泡吧一样,与精神病人聊天成为他的乐趣。

  我对待这部书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已经很少有人可以用四年的时间来构造一部书籍,更很少有人用不一样的方法来让我们认识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天才”。

  20xx年2月出版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内容更是引起了剑桥物理研究院等机构的关注。

  这也算是对高铭先生四年沉淀的一种回报吧。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从那些所谓“疯癫”的话语中你或许能得到对自己世界观的一种启迪和思考;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虽然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但内容却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就像书目导读中说的一样: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对劲?一切都好像有点问题,但是又说不清到底什么地方不对劲,看不透什么地方有问题。有些时候会若隐若现的浮出来什么,等你想去抓的时候又没了,海市蜃楼似的。你有时候会明显的感觉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物体后面总有些什么存在,而且您可以确定很多规律是相通的,但是细想又乱了。这个世界有你太多不理解的',就像隔着朦胧的玻璃看不清一样,你会困惑到奔溃,最后你只好用哲学来解释这一切,但是你比谁都清楚,那些解释似是而非,不够明朗。

  就像高铭所说,这部书是一个大悲剧。

  在这个让我们置疑的世界里,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询问着自己,询问着这个世界,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循规蹈矩的接受命运给我们的一切。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不再询问,而作者笔下的这些人,往往过于偏执,高铭用他们的偏执,给了我们一个血淋淋的讽刺。

  当所有人不再追求真理的时候,这不是最大的悲剧吗?当一群人真实存在却不被我们所接纳和认同,这不是一种悲剧吗?

  天才与疯子仅在一线之间,而我们就在这条线上逐渐“平庸”。

  什么是“天才”?什么是“疯子”?什么又是“普通人”?我们嘲笑他们的同时会不会被同样嘲笑着?

  这就像三个世界,天才属于一个世界,我们属于一个世界,疯子属于一个世界,虽然互相交融却互相不理解。

  他们偏执,异类,高傲,倔强……在我们眼中,无论天才还是疯子,他们都是怪人,追其原因,不过是他们与我们不一样罢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有许多很有意思的情节,例如对生命尽头的理解、四维空间的理解、对真正世界的理解、对永恒的理解,对时间的理解……

  纷呈的观点,看似荒唐费解,天方奇谭,却被这一群非正常人用严密的逻辑语言和无懈可击的原理破解。令人瞠目结舌之余不禁感叹,原来世界并不是我看到的那样!是他们真疯,还是我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对于自己信念的笃定与专注使他们无限的接近真相,令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汗颜。

  其中有一个患者与作者的交谈彻底“引诱”到了我:

  他陶醉的半眯着眼睛回味:“当我决定结束的时候,就拿出预先准备好的苹果,把苹果洗干净,看着果皮上的细小颗粒觉得很陌生,愣了一会儿,试探性的咬下去……我猜大多数人不知道苹果的真正味道!我告诉你吧:用牙齿割开果皮的时候,那股原本淡淡的清新味道冲破一个临界点开始逐步在嘴里扩散开,味道逐渐变得浓郁。随着慢慢的嚼碎,果汁放肆的在舌尖上溅开,绝对野蛮又狂暴的掠过干枯的味蕾……果肉中的每一个细小颗粒都在争先恐后的开裂,释放出更多更多的苹果的味道。果皮果肉被切成很小的碎片在牙齿间游移,把味道就跟冲击一样传向嘴里中每一个角落……苹果的清香伴随着果汁滑向喉咙深处……天呐……刚刚被冲刷过的味蕾几乎是虔诚的向大脑传递这种信息……所有的感官,经过那些天的被遗忘后,由精神、感觉统驭着,伴随着一个苹果,卷土重来!啧啧,现在想起来我都会忍不住流口水。”

  是不是感觉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精神患者”倒像一个美食家?

  我也这么感觉,我已经被他所说的话感染,但当我拿一个苹果放在我的面前时,还没有等到一天,我就把它吃了……

  我也很无奈,不吃不喝也就罢了,拿一个苹果放在面前引诱自己,我是受不了这种诱惑。

  整部书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根本看不懂患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但有人问我这本书值得一读吗?

  值得。

  为什么?

  你想了解真实的世界吗?每一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一个世界,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肯定有一种世界观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

  就如高铭所说:我尊重他们的存在,但我并不代表我认同。

  以一个“疯子”的思想重新审查这个世界,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或许你赞同,或许你不赞同,但无论与否,你脑海中的世界观都将受到洪水猛兽一样的冲击。

  到那是,你必将重新认识这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4

  “有人说这本书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玩,我在写一个大悲剧。他们知道很多东西很了不起,但是他们没有释放出来,你不能了解到他们的目的。我跟他们接触很多,并没有看不起他们,我很尊重他们的存在,但并不代表我认同”——高铭(作者)

  有人说这本书在打着纪实文学的幌子,愚弄着读者,利用精神病患的噱头胡扯:有人说这本书在了解精神病患的内心世界,在为精神病患者洗去污名;有人说这是一本奇书,是在让普通人理解天才,是在启迪人类。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道说:“是人间。”佛说:“是六道之一。”上帝说:“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是无穷的辨证迷雾。”历史说:“是时间的积累。”很显然,每个学说都有各自的解释。然而如果我们去问身边的人,大多不会得到态度认真的回答。大家都很忙,忙于应对考试,忙于生计,忙于各自的事,所以很少会有人在乎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正因为如此,作者决定去问问另一个人群——“精神病患者”们,或者说,我们眼中的精神病人,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书中的精神病人是某些特殊的、有思想的病人,或者说他们也许是某种程度上误入歧途的天才,但作者想让我们去关注的实质是异于平常的思想本身。书中有自认了解了“四维世界”的少年,认为在当今我们所认为的三维空间上跨越时间这个可变维度来看,每个人都会如同“四维虫子”一般,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都是不同的,“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但在这位少年接受专门为他安排的量子物理考试时,结果却很糟糕,也许正如歌德所说的“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吧。书中也有传承了几百年、世代都是中国原生萨满教教徒的姓怪(gui)的先生,他因家族的传统保存着父亲、祖父的头骨与用他们背上的皮所做成的书籍而被认为是“精神病人”,他背负着家族的重担,忍受着自己的命运,他坚守着源于几千年的东西,一直延续到现在。站在当今社会伦理的角度上来看,也许他确实是人们眼中的精神病人吧。可作者认为就是这些“死心眼,有病”的人,用他们的坚持,我们才能了解到历史和过去的某个角落曾发生的那些故事,并且,正因为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的坚持、死心眼,才有了目前所有领域的那些成就。

  书中有能看见每个人性格对应的动物的少女、有从小信奉基督教却甘愿做撒旦衬托基督教的少年、有能看见每天发生的事情对应的颜色的女孩、有整天只研究玛雅文化而“走火入魔”的学者等等“患者”。书中也穿插着作者自己的思想与人生观念,他坚持着“朝生暮死”,在每天早上“出生”时便做好了接受不同世界的准备;而晚上时他便会“死”掉,结束掉该遗忘的,储存他所需要的。

  我认为评价某一本书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该去纠结这本书的内容的真假性,也不应去纠结文中有多少华丽的辞藻,而应在看完这本书,合上封皮时,静下心来去思考作者想通过这本书去表达什么,而我们又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多少。我承认,在我初次偶遇这本书时,确实是封面上的.“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吸引了我。我在初次读这本书时,也曾质疑过这本书中故事的真实性,可当我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读完合上这本书时,我才觉得我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却也从不敢说读透了这本书,也许只是有了某些共鸣,只是有了一些拙见。

  原来这本书从来就没有在歌颂精神病患者,而是在写着现今社会中的大悲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初遇这本书的新奇感早已被时间所磨灭,可一次又一次的重读,让我真正爱上了这本书。我对这个世界、对我们的认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渴求着、祈祷着我能去真正认识、真正了解这个世界;我也对这个世界的变幻感到困惑,我也想去寻找到这一切背后的原动力,所以我变得不安,变得焦虑、惴惴不安,以至于我在深夜对着搜索栏不停地查找答案,在图书馆中翻阅一本又一本书籍,在闲下来时一遍又一遍的思考着他人觉得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可对于我来说,未知还是太多太多了,我们都被未知所奴役着。

  现今的人们大多在乎着功利,大多为着金钱权力而活,而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些无关利益而真正有意义的事了,金钱的多少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从来如此,便对吗?”他人所认为无关物质生活而变得毫无意义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认为毫无意义吗?

  生命在永不停息的流逝着,如何让生命流逝慢一些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去探索生命的深度,如何让生命过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未长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或许,我们只有经历过痛苦、挣扎和绝望,才能如雨水冲刷过后的明镜一样,真真切切地看清自己的人生!我也曾因被黑暗包围而深感无力、也曾在无人的角落哭泣、也曾被路上的碎石绊倒、也曾被前行路上的荆棘划得遍体鳞伤;可即便如此,当我在漆黑一片的世界中,只要看到一抹光亮,我就会从这前行的路上重新爬起来,哪怕这光再远,哪怕这光再微弱,哪怕这一抹光终将散去,哪怕这路上的荆棘会使我皮开肉绽、血流满地。我都会倾尽全力去追,去握,因为我知道这抹光就是我的初心,是我真正想要的,是我所渴求的。

  书中的精神病人不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映射那些在某些不被众人看好的领域苦苦坚持的人吗?为了常人眼中无意义的东西而疯疯癫癫一生,被人打上精神病人的烙印,囚禁于精神病院中。不是说我们要去学习精神病患者,而是说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在面对未知没必要害怕,而是要学会尊重未知的存在。其实,那也是对自己存在的尊重。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也就才有思考和探索的可能。只有认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会认识到自己的灵魂。

  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还有生命时,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地追寻那个答案。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满期待。潘多拉盒子里最后一件礼物是希望,就算被质疑,就算被攻击,那又怎么样?不需要为此痛苦或不安,因为人类本就如此,就是有一颗充满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脏。

  我喜欢的是新鲜的世界,而不是习惯的世界。

  人间一世,我不愿为了完成活着而活,我愿为了梦想而活。

  “whereas I was blind,now I see”(从来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见)《约翰福音》第九章第二十五节。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4篇】相关文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1-20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5篇01-21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篇01-21

天才眼镜狗观后感(15篇)12-13

《女神》读后感01-22

搞定Ⅲ读后感01-22

《态度》读后感01-22

干法读后感01-22

哈姆雷特读后感01-22

《廊桥遗梦》读后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