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

时间:2024-01-02 07:37:36
(精华)《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以责任、忠诚、能力为重点,浓缩了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忠诚与责任的深刻内涵、责任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以及责任感对培养道德品质、对工作成效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这本书对我触动很大,使我深受教育,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只要你能够勇敢地担负起责任,认认真真地做好分内工作,你所做的一切就有价值,就会获得尊重。所以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每一个能够成功发展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责任感是最基本的能力。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如果你缺乏责任,组织不会聘用你,团队不会让你加盟,搭档不愿意与你共事,朋友不愿意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最终将被这个社会抛弃。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正如书中所说的“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

  尤其是本书的最后一章谈到:责任即荣誉。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荣誉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为企业分担忧虑,给领导减轻压力,给上司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助;为荣誉而工作,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职责,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忠诚于企业,在捍卫企业荣誉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荣誉。自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誉和尊严。责任让人坚强,责任让人勇敢,责任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因为当我们对别人负有责任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责任。无论你所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能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

  责任胜于能力,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我们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知道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也只有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承担责任。我们只是认清责任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所以我们不仅要认清自己的责任,还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平时讲爱岗敬业,其实敬业是一重责任精神的体现,是对责任的一种升华。我们要让这种精神成为自动自发,变成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习惯。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让责任成为习惯。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如果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那么勇于负责的精神更为可贵;无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组织、一个人。一个民族缺乏勇于负责任的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组织不负责任,就会作茧自缚,失去客户,最终倒闭;一个人不负责任,就会被人轻视,失去信任,碌碌无为。对于民族而言,只有每个人都承担责任,做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崛起!对于组织而言,只有每个人的责任汇聚为整个团队的价值,这个组织才能持续发展、持续进步、才会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对于个体而言,只有每个人选择责任、承担责任、坚守责任,才能真正增强内控力,成为强者!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相关文章: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01-29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03-13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通用09-03

[精华]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12-08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9篇02-15

《忠诚胜于能力》读书笔记02-25

《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04-12

《态度胜于能力》读后感04-30

态度胜于能力读后感04-30

责任胜于能力演讲稿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