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学生》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2:05:59
  • 相关推荐
《怎样读懂学生》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怎样读懂学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师者,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读懂孩子的心,才能让其未来有绽放的人生。

  有老师常说,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一天到晚不知道什么是正经事。其实,这一切都只因你不懂孩子的心。

  一、孩子,我相信你能行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名校。但是,偏偏有些孩子或学习不努力,或智力一般,或偏科,搞得家长焦虑不安,想方设法帮孩子提高成绩。

  作为老师,我也希望自己所教的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于是采取一定的激励评价手段来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一次,我在发奖状时,发现孩子们有欢喜有忧愁。这是为什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能够获得老师的肯定,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优势也是不同的。而我们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孩子,就显得不公平,也会对一些孩子造成伤害。于是,敏锐的我果断地取消了评价激励手段。

  而今,当我看了在书中关于《偏科生与“木桶效应”》案例,就更加坚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在此案例中,作者写了一位家长咨询时说自己儿子严重偏科。而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你们的儿子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如何评价的?他自己认定的理想成绩是怎样的?你们期待的理想成绩又是怎样的?”

  在作者与孩子见面后,了解到原因。孩子在幼儿园时,对读儿歌、讲故事都不喜欢。老师总是给背得又快又好的女孩子发小红花,而他从来没有得到过。所有,他最讨厌讲故事比赛。与之相反,他算术和变形金刚则有时得到老师的表扬。

  看,孩子偏科背后隐藏着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得到表扬而讨厌这学科。那我们老师在班上普遍认为效果好的评价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并非是完美的。

  有的孩子是为了得到鼓励而做一些事情,当这些评价鼓励都没有了,这个孩子也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了,也就是他是靠着外力来学习的。

  好在我取消了这样的做法,但习惯了发小红花的孩子,一时还无法适应,呈现出学习劲头不足的状况。但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会慢慢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从而自动自发地学习。

  二、孩子,我愿意听你说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总喜欢围着我们大人转来转去,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那时的我们总是嫌孩子吵。可是,随着孩子长大,状况却发生了变化,我们总是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孩子却很少说话了。

  这是为什么?同样是因为我们不懂孩子的心。

  当孩子考个好成绩,高高兴兴回家告诉我们时,我们会说:班上有几个一百分?你不要骄傲……

  当孩子不小心犯了错误时,我们就会嫌弃这嫌弃那,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

  当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回家和我们说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太过无能,连这么小的事情也处理不好。

  当孩子想出去和小伙伴玩耍时,我们就会以各种理由加以制止……

  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不再与我们交流了。于是,他们就沉迷于网络,那里有人可以倾听他们说话。

  在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很多家长也为此头疼。

  这不,书中也写了这样一个案例《只想找个人说说话》。一个高三的孩子主动找到作者说了自己心中一直不高兴,心里有很多事儿都没处说……一个非常渴望身边有一个能够说话的朋友的孩子。她对父母的关爱既理解,又排斥;对友情既充满期待,又带有怀疑;对爱情既无法割舍,又必须离开。

  我认为,当孩子的心里话无处可说时,孩子的情感就无法安放,情绪也就没有发泄口,就会生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

  那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之余,多留意孩子的状况,抽时间和孩子们坐坐。只要他们想说,我们就愿意聆听。当然,他们不想说,我们也不逼他们。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师者,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读懂孩子的心,才能让其未来有绽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