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3:13:38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必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前几天收拾书架,我偶然发现了一本尚未读完的书,仔细一看是在读大学时同学送我的《沉默的大多数》。当时翻看了几页觉得枯燥且难以理解,我便没有读下去,如今静下心来仔细品读,却猛然发现自己何尝不是这大多数人中的一员。

  沉默是一种态度表达,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王小波说:“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生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缩影。沉默寡言的父亲、温柔慈爱的母亲,他们不善于表达,但是在子女生病发烧时会有母亲悉心照料,在子女出远门读书时会有父亲一路相送。即使家中产生了争吵,一句“吃饭了”也会将所有的矛盾瞬间化解。“我们的人品的一切可取之处,都该感谢沉默的教诲。”

  当然,话语和沉默是可以选择的。王小波之所以选择不再沉默,是因为他发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因为话没有说出来,所以没有人看到他们的需求;因为话没有说出来,所以有些人认为他们不存在。没有机会、没有能力……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新媒体平台的诞生,它给许多普通人提供了表达话语的平台,让一部分人能够有机会发声。然而,“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对于参加工作、投身基层事业的我而言,这个大多数就是我日常所接触到的人,是我工作时要面对的男女老少。我要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让他们被更多人看到,让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以话语不仅是选择,更是责任和义务。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这是他眼中成功的人生。于我而言,如果能在沉默中聆听教诲,同时又能站在科学的、理性的立场,保持真实与坚定,勇敢地发声和追求正义,承担起一名基层青年干部的责任与义务,那就是成功的人生。

  一本好书总是能带给人无限思考,希望有机会大家也能读一读这本《沉默的大多数》,去倾听那些沉默中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