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诗词

时间:2025-04-24 11:25:30
  • 相关推荐
红色经典诗词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色经典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红色经典诗词 1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译文

  白云山顶的云层滚动,好像要凌空直立起来一样,山下的敌人狂呼乱喊,鼓噪而上,根据地的军民同仇敌忾,就连干枯的树木,老朽的树桩龃也齐心协力为红军助战。英勇善战的`红军好像飞将军从天而降,无数的刀枪刺向敌人。

  在十五天里,红军长驱直入,从苍茫的赣江到青翠的闽山,驰骋七百余里,把来犯的敌人收拾得干净利索。国民党反动派泣不成声,“步步为营”的战术破产了,叹气又有什么用!

  红色经典诗词 2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译文

  记得当年红军在战争中总是行动迅速,你我虽同在军中却常常互相见不着面。

  艰难卓绝的长征现在看来已不算什么,真正考验我们的大问题是如何对待取得的胜利。

  那鷃雀欺戏我大鹏屡为世闻,它非难中国完全是昆鸡嘲笑老鹰。

  此时此刻你却不幸辞世,今后国家大事的.商讨可问计于谁?

  红色经典诗词 3

  《梅岭三章·其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赏析

  诗的前两句用倒接法。照理说诗意顺序应是先写革命事业的开创自然是备极艰难,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谈如今自己面临即将来到的牺牲的心情。但做诗要是顺着这个意思去写,就显得太平实。诗人把“断头今日意如何”一提前,恰似睛空中的一声惊雷,把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整个组诗造成了一种苍茫悲壮的基调。对读者来说,则能产生一种凝精聚神,急欲一读的强烈效果。再说这一组诗主要在于抒写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胸怀,而不在于述说革命创业的艰难,所以这一提前又有侧重意义。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开头对整个组诗起到了大气包举,笼照全篇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发端突兀,豪气凌云的极好的起句。后两句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作结,是对前面自问式起句的.呼应,也可以说是自答之词。但这里丝毫没有议论式的叙说,而是以一种奇特的悬想,形象地表明了陈毅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雄兵十万,将反动的统治者彻底埋葬!这个结句犹如空谷中一声惊天动地的长鸣,壮怀激烈,使人拍案叫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视死如归,正气凛然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昂然挺立在读者的面前。

  红色经典诗词 4

  1、《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2、《就义诗》

  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3、《赠友人》

  朱德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4、《狱中诗》

  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5、《绝笔诗》

  周文雍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6、《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陈独秀

  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

  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

  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7、《七律》

  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8、《吊鉴湖秋女士》

  柳亚子

  黄金意气铁肝肠,革命运中最擅场。

  天壤因缘悲道韫,中原旗鼓走平阳。

  飘零锦瑟无家别,慷慨欧刀有国殇。

  一笑人间痴女子,如君端不愧娲皇。

  9、《无题》

  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10、《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这地下的烈火将我比同这活棺材烧掉。

  红色经典诗词 5

  江城子·迎一九六六年新年

  词牌名:江城子|朝代:近现代

  革命江山风光好,红旗飘,干劲高,大地争艳,比学赶帮超。磊磊胸怀盛世界,私全抛,难不倒。

  万里征途奋今朝,党领导,人年少,万紫千红竟妖娆。峥嵘岁月宏图起,东风荡,春来早。

  红色经典诗词 6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已经与故乡阔别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铁鞭。

  因为有这么多敢为自己伟大理想而去牺牲的人,敢去改变旧的日月换新的天地。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

  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

  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巨大而彻底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要学楚霸王在彭城之战胜利后没有对刘邦穷追猛打,而让刘邦卷土重来。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更新和变化,这是必然的规律。

  《七绝》

  直面倭刀试此身,匹夫遗烈壮昆仑。

  八十二具英雄骨,敢笑田横五百人。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译文

  西风吹过孤城,城头上的红旗,正在夕阳映照下随风飘扬。保安城里来了新人,窑洞里酒宴待客笑语缤纷,招待刚走出牢狱的女作家。

  她手中的笔,吊民伐罪带来文名满天扬,回顾四海谁能比得上?那不是毛笔啊,是三千手握钢枪的精锐武装。跨进革命军队的行列,昂首挺进向陇山。曾经的文人小姐啊,成了今天一身戎装的将军。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译文:

  吴起镇山高路远地势险峻,红军骑马纵横其间奋勇杀敌。

  有谁敢手持武器,纵马驰骋,在我看来只有彭大将军。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译文:

  暮色苍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树,任凭翻腾的云雾从身边穿过,它仍然泰然自若。

  天设地造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创作背景:

  作诗之日,是作者引以为豪的“秋收起义”三十四周年纪念日。作者此时心中虽有忧愤苍凉成份,但更多的却是作者性格中的坚韧自信及不畏压力的奋争精神。

  《题三义塔》

  鲁迅〔近现代〕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1933年6月21日写下的。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中日两国友好的愿望。

  无题二首·其二

  鲁迅〔近现代〕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译文

  雨花台边埋葬着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断流传给后代。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经被杀害再也见不到了,只有在归来的路上为追忆他们面对祖国的河山慷慨高歌。

  古风·党旗颂

  作者:佚名

  九秩党旗红,笑唱南湖风。

  情洒西柏坡,霞映北京城。

  旗手前引路,亿众续长征。

  雄心写壮志,和谐奔复兴!

  现代的《梅岭三章》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赏析

  第三首“投身革命即为家”,表达了诗人面对死亡的坦荡胸怀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陈毅早年投身革命,从此就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马前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英勇奋进,义无反顾。艰苦的斗争生活锤炼出坚定的革命意志,从战友们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血雨腥风应有涯”,反动派对人民的血腥屠杀总有一天要结束,人民终究会得到解放,光明的社会总归会到来,共产主义的理想必定会实现!为了革命的胜利,个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就是对第一首自问式起句的最后回答。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壮烈的气概!

  在陈毅光辉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时间是在铁马金戈的枪林弹雨中度过的,而赣南的三年游击战,正如陈毅自己说的那样,“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梅岭三章》可以说是反映这一历史阶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杰作。诗人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谱写成这一不朽的壮烈诗篇。三章比秋月,一字偕华星。它犹如挂在夜空中的皎洁明亮的秋月,它的一字一句犹如黑夜灿烂的明星,将永远激励人们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奋勇前进。

  《自题小像》

  鲁迅〔近现代〕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灵台无计逃神矢”,诗一开头就用希腊神话白虹神箭射心这个形象的比喻,倾诉了作者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作者鲁迅还在南京求学时,就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密切注视当时的政治局势,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到日本后,又接受了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影响,因而祖国的垂危、人民的苦难,更象神箭一样射中了他,使他无时无刻不为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担心和忧虑。这句诗展示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挽救国家危亡看作自己神圣职责的革命胸怀,表现了鲁迅积极战斗的人生观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

  《题西乡南洲游猎图》

  年代:现代作者:陈独秀

  勤王革命皆形迹,有逆吾心罔不鸣。

  直尺不遗身后恨,枉寻徒屈自由身。

  驰驱甘入棘荆地,顾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

  《五律·喜闻捷报》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译文

  秋风瑟瑟,轻轻从河面上吹过,目之所及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

  中秋佳节随着前方归来的人一起到来,夜空中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

  家里的音信已经彻底断绝了,妻子儿女的书信也无法收到。

  广大人民都翘首以盼,渴望听到胜利佳音,边城奏响凯歌之日,正是人民额手相庆之时。

  《七律》

  漫步青阶登宛平,卢沟桥畔几多情。

  眼前又现硝烟起,耳畔犹闻战马鸣。

  无数弹痕言旧事,几多壮士刻英名。

  清悠河水轻轻荡,古朴城墙伴月明。

  红色经典诗词 7

  1、《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萎蓉。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倾情日,看红素裹,分外妖娆。汕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多骚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天很黑,风很大,鞑靼人的酋长们正在黑暗中逃跑。正要带领轻骑兵追上去,雪落满弓刀。自从金朝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地,十年了,回首故乡洛阳,路是如此的漫长。青墩溪畔龙钟客,东独立看牡丹。等我死了,我知道一切都是空的,但我难过的'是我看不到九州,而王师在北方立下了中原天,我也一直不忘告诉你家祭的事。

  3、《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七律·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老虎的龙牌比过去好,上下颠倒,大方。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6、《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7、《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了牺牲和野心,我敢于把日月换成新的天空。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红色经典诗词 8

  1.沁qìn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áo。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xùn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

  2.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赏析】《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y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xuè。

  【赏析】《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4.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赏析】《大江歌罢掉头东》是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于1917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充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力图“破壁而飞”的凌云壮志和献身救国事业的革命精神。此诗作于1917年9月,青年周恩来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

  5.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这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赏析】《囚歌》是近代革命者叶挺于一九四二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极端虚弱的本质,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气节,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

  6. 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赏析】 1928年初,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临刑前,凶手问他有无遗言,他挥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悲壮地牺牲了,时年仅28岁。

  7.青春(节选)

  李大钊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赏析】《青春》是李大钊于1916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1916年的春天,李大钊先生27岁,正是“青春”的年纪,在那个水深火热的时代,他由季节上的春天想到了人生命中的春天,想到了政治上的春天,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的局面而重新找回国家的春天。这篇文章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叫醒了无数青年,也叫醒了时代。

  8.胜利

  邓中夏

  那有斩不除的荆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须奋斗着,猛勇的奋斗着;

  持续着,永远的持续着。

  胜利就是你的了!

  胜利就是你的了!

  【赏析】那: 同“哪”。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工作时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同年9月21日,南京雨花台刑场,邓中夏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9岁。这首现代诗用词简约凝练,极具号召力,三个排比问句,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显示了作者无惧任何困难的英勇品质。之后作者强调了奋斗与坚持的重要性,只要持续不断地奋斗,胜利终将来到,彰显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红色经典诗词 9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译文

  短暂游览了碧波荡漾的`湘江,又踏上了峰峦层叠的岳麓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远远看到橘子洲上树木摇动,长江上卷起阵阵波浪;雨从那青青原野上直向山上扑来。

  好友相会,你的声音、举止、性情如旧,而想到一些为争夺个人名利用尽心机、流落海外的人,觉得可悲。

  回想三十年前事,不要感叹人生易老,今日不是又登上岳麓山的赫曦台了吗?

  红色经典诗词 10

  1、《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陈毅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2、《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5、《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6、《无题》

  杨成武

  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7、《无题》

  聂荣臻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8、《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9、《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毛泽东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0、《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1、《长征》

  林伯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12、《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坐地随意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3、《七律》

  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14、《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5、《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红色经典诗词】相关文章:

红色的唯美句子03-05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07-09

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09-28

红色的画教学反思11-18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11-01

弘扬红色经典教育的句子11-20

粉红色的回忆作文10-28

粉红色的回忆作文10-23

《红色的画》美术教学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