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1-25 13:40:01
  • 相关推荐
《乌塔》读后感【荐】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乌塔》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乌塔》读后感1

  周末我家里看了《乌塔》这篇课文。文中14岁的乌塔就独自一个人旅游欧洲,她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她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旅游的快乐,打工挣钱的快乐……

  而我呢,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就连我的头发都是妈妈梳。其实这些小事我自己能做,可妈妈就是不让。唉,没办法。正如妈妈听说:我的.任务就是学习!好像乌塔是快乐飞翔于蓝天上的苍鹰,我只是养在金丝笼中的小鸟。

  在中国的家庭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不止我一个。我曾听大人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为不会自己洗衣服,叠被子、甚至连书包也不会整理而被迫辍学。由此可见,中国的孩子缺少了多少独立,生活上能有大多的依赖,思想有太多的束缚,行动上有大多的无奈!那些把我们“紧锁”的家长们,快“放开”我们,让我们拥有一片独立的蓝天吧!

  乌塔是多么幸运,她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有亲自实践、亲自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辡的神奇经历。而我虽然是幸福的,但却是有缺憾的幸福。在这里我要向中国的父母说:“给孩子一片独立的空间,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乌塔》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对文中的小姐姐乌塔特别敬佩,我们可能一个人游揽重庆的胆量都没有,出门都是父母陪同,而乌塔却可以一个人游历欧洲了!我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我特别想对我的父母和中国的许多父母说:爸爸妈妈,过度的爱有时候反而是坏事,只会让孩子们坐井观天,无法真正认识外面的大千世界。你们为我们撑起的保护伞并不能为我们撑一生,那么给我们多一些锻炼的机会,也是一种爱!我们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个是小公主小皇帝,可是我们长大了怎么办,离开了你们怎么办?如果习惯了你们的溺爱,习惯了处处依赖,那我们会失去独立自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将来同龄人的'竞争中,你们辛辛苦苦宠大的孩子将输得一塌糊涂。

  爸爸妈妈,请收起你们的保护伞吧!我们需要沐浴阳光,也要迎接风雨才能茁壮成长!请收起你们的“翅膀”吧,让我们展开自己稚嫩的“翅膀”慢慢学会飞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许多中国的爸爸妈妈们,如果再不改变你们的教育方式,等我们再大一些就晚了,放手让我们自己去拼搏吧,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呢?!

《乌塔》读后感3

  在这几天里,我学了一篇名叫《乌塔》的课文。使我感悟深刻。

  课文讲述了“我”在一次旅行中偶遇了乌塔一一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我”在与她的交谈中得知,乌塔趁着这次暑假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地。为了这次伟大的旅行,她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聊到最终,她给了我一个启示:爱孩子,就要给他们自由,放手让他自我去完成。

  学完课文后,我心中思绪万千:乌塔,一个14岁的小姑娘,一个人游玩欧洲,假如换做是我,可是连想都不敢想啊!但乌塔,不仅仅心中抱有这个目标,更何况还实现了它!那里也正是我对乌塔的钦佩之处。

  乌塔的故事使我想起了我自我:小时候的我是家里的“国王”,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爸爸妈妈自我却挑起了家务的担子。可我呢?连双袜子都不曾用水浸过。

  一个周末,父母有事外出,我不得不一个人留在家中。临走前,爸爸交代我:“儿子,一会儿把卫生间里的衣服洗一下。”“哦。”我懒洋洋地应一句。

  这活儿看似简便,对我却十分伤脑筋。我把衣服泡在水里。“我在洗手间耳濡目染,这点只是小意思!”唉!我也期望如此。可惜事与愿违:我对衣服又哄、又拧、又扇耳光,可它们仍不怀好意地冲我嬉皮笑脸。到了大中午,洗衣任务还没完成。

  此刻,我洗衣服肯定不会那么笨拙了,可我仍忘不了小时候的事情。我依旧忘不了那句千古名言: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乌塔》要告诉大家的,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乌塔》读后感4

  看了Uta这篇文章,觉得Uta是个细心又大胆的德国女孩。每当她去一个地方,都会先查一下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免得让父母担心,或者给父母打电话寄明信片。她很细心,愿意学习。她花了三年时间准备去欧洲旅行。乌塔独立自主,所有的路费都是自己打工挣来的,没有花爸爸妈妈一分钱。她的父母让乌塔亲自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我羡慕和佩服Uta 14岁就能一个人去欧洲旅行。

  Uta利用暑假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准备去希腊。

  我的暑假,时间一般都是父母安排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老师留下的无聊作业上,不能像乌塔一样去旅游。或者说,时间是花在舞蹈课上练习舞蹈。真的很希望一个人去玩,但是父母能支持吗?当然不是。这就是为什么我休假时缺乏自由。

  为了实现自己的世界旅游计划,Uta花了三年时间做准备,阅读这些国家的相关资料,努力赚钱支付差旅费。

  我也去过很多地方旅行,当然是和父母一起旅行,旅行路线是父母安排的,旅费也是从父母口袋里拿出来的。我在反思自己,也和父母一样在反思中国教育。

《乌塔》读后感5

  乌塔,她是那么勇敢啊!一个人独闯意大利。想想我们,也许我们里面没有一个人敢去。亲人太娇惯我们了,主要的是我们没有常识,碰到困难也不知道求救。乌塔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查警察局的号码,那里想必碰到的困难很多,可乌塔却平安无事。

  我想乌塔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这样会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也可以了解一些国家的知识,并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她在预备去意大利的旅费时,从不向大人要,是她自己周末去分广告单,暑假去帮人看小孩,这种做法也是对的。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乌塔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她明确的对作者说:“从电视上看到意大利许多次,但到这里她的漂亮才深深感动了我。”

  我虽然不如我虽然现在还不如乌塔那么勇敢,但是我会从小事做起!我和乌塔相比,如她,但是我比以前好了许多,如:我爸妈不在身边,但我学会了自觉自理生活、我奶奶家里有事,我锻炼自己走路;但与乌塔相比,我还远远不够,以后我要努力改变缺点,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多看一些书籍,增加知识,向乌塔学习,做个勇敢的人。

  乌塔,这个名字深深感动了我。每个人要是都有这样的胆量,他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乌塔》读后感6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最难忘的是乌塔独自一人到国外旅游的经历。她14岁就能独立到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家旅游了。想想自己,虽然已经九岁了,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大人一步。

  有一次,我想和同学去利川旅游。回家和爸妈说了这件事,本以为他们会同意的,没想到爸爸妈妈却说:“去利川多危险呀!万一迷路或遇到坏人怎么办?不行!”我不满意的说:“如果你们总是不放心我,那我长大以后怎么独立生活?”可无论我怎么说,他们的脑袋都摇得像波浪鼓一样。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小鹰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而不是像风筝一样总是让捆绑自己的'绳拽在他人手里。

  不过这也不全怪家长,我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确实很差。比如,我吃饭的时候总要家长不停地催促;每次都要别人提醒才知道带好红领巾;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天热了不知道减衣服……再看看乌塔,会先设计好旅行的路线和日程,提前想好出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措施,每到一处都会及时给家里报平安等等。

  如果我也能像乌塔一样,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放心的,也就会答应我独自一人外出的请求。所以,我要向乌塔学习,不断地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争取有一天能够独立地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乌塔》读后感7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乌塔》,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深刻。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第一眼看课文题目的时候,以为课文讲的是一个很著名的桥,或一个很黑很暗的桥呢?答错了。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德国的小姑娘,独自一人外出旅游,很勇敢,怕困难的事情。

  接下来,就由我,领着大家来回顾一下课文吧!

  我在罗马下了车,来到一家青年旅馆。我走到房间推门一看,吃了一惊。正对门的床上正躺着一个金发小姑娘,睡得正香。

  到了晚上,我通过和小姑娘交谈,知道了小姑娘叫乌塔,出生在德国,在三年里设计了很多旅行路线。暑假已经游览了很多地方了。

  乌塔问我:“你们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自己独立旅游?”我一时语塞。说:“在中国,家长是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单独出去旅游的。”

  乌塔不同意我的说法,说:“以前我光从书和电视里看过意大利,但还是亲自来到才能感受到意大利的美丽。”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有时候我们真的要好好学习一下外国人的好习惯。

《乌塔》读后感8

  这个星期,我学了一篇课文——《乌塔》,使我有无限的感触。

  14岁的乌塔要游欧洲,可旅费是自己挣的,还阅读关于要旅行的国家的`书。外国父母和中国父母一样,都爱自己的孩子。可爱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外国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去闯,让自己的孩子受磨难,让他们有自理能力,一切靠自己。而中国家长呢?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封”起来,“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记得一次,学校搞“夏令营”是在大堰,我想去,大堰并不远,可父母怕我过不好,吃不好……我只好作罢。在家里,我是“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要我开口,父母金山银山也会拿来,只要家里那件事不依我,我会大吵大闹,父母只得依我。还有一次,刚开学,外婆外公、爷爷奶奶都来了,过马路时爸爸、妈妈分别站在我的两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形成包围圈,团团把我围起来。溺爱会使孩子没有自理能力,自私自利。

  我和乌塔呢?乌塔在烈日炎炎下打工,我在空调房里看电视。相比之下我可算养尊处优了。与此同时,外国孩子在成长,真正认识到社会。而中国孩子却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寄生虫”。

  中国家长,放手吧。你们的溺爱会使孩子没有快乐。中国家长,孩子不能一直是温室里的花朵,经过大自然的字样生长的花朵才最美。“花盆里栽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只有让孩子自己闯,才是真正的爱。中国家长,放手吧,让孩子去闯荡世界,让孩子成为最美的鲜花。

《乌塔》读后感9

  语文书里有许多篇课文,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题西林壁》……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乌塔》。

  许多人都觉得《乌塔》这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不可思议,我也不例外。课文主要讲了“我”在德国罗马的`青年旅馆遇到了一位金发小姑娘——乌塔。她年仅14岁,独自周游欧洲。

  文章的内容确实让人惊讶不已,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居然能独自赌欧洲!在中国,如果孩子要去旅游,都是家人陪着去。而外国的孩子却可以一个人出远门。是啊,既然中国人和外国人一样疼爱自己的孩子,那为什么外国孩子可以独自旅游,而中国孩子却不能呢?这其中有几大因素。

  第一点是治安,外国比中国的治安更好,孩子出门时父母更放心一点儿。第地点是生育,外国没有计划生育,即使丢了一个也有一点儿安慰。第三点是外国家长从小就注意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他们把孩子独自出远门看成一次锻炼的机会……

  那我们没有这种机会,会不会变得太依赖父母呢?机会还是有的,比如:出门旅游时自己订火车票,飞机票;去旅馆时自己办房卡,这些不正是锻炼独立自主的机会吗?让我们做一个像乌塔一样独立、有主见的孩子吧!

《乌塔》读后感10

  我学了一篇课文叫《乌塔》,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乌塔有很强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乌塔为这次旅游整整准备了3年的时间。每到一地,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时或困难时请求帮助。她还会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让家人不要担心。而我呢?顶多只能自己去学校,和她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为了挣钱,乌塔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可我们却花得都是父母的零花钱,而且还是一天花光,也没有攒钱,这实在时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

  乌塔说过:“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可我们一写完作业,看一会儿电视和书本,就已经很不错了,不多数同学把笔一挥,直接出去玩了,连最后一个句号都不写。而从不知道亲自去体验一番。

  所以,我希望爸爸妈妈能把我们放开,让我们自己去学会独立。

《乌塔》读后感11

  昨天晚上读了《乌塔》这篇文章,为乌塔的勇敢!独立!有主见!做事有规划性不盲目而深深的震撼!

  文章讲的是年仅14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乌塔为了出国旅游,用三年时间做准备,如她亲子设计了旅行路线,急用周末时间打工挣旅游费,阅读资料和有关这些国家书籍。她每到一地,就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给家人寄明信片。同时,课文还描写了乌塔关心中国小朋友有没有出去旅游的机会。文中的乌塔认为,父母爱孩子,就应让他们单独出门,亲自出去看一看等。这些,都反映了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做事有规划性。

  这就让我想起了暑假里,我们到尧山去,我和两个孩子一起查关于尧山的资料,从封丘县城到尧山大概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玩漂流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需要带哪些东西?两个孩子经过一次小小的出行,学会了查地图,学会了做事前要做好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尧山之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尧山归来,孩子们对自己的课程也进行了规划,妞妞说:她对数学成绩不够满意,就数学一学科提前进行学习,对于没有弄懂的做了重点圈画,还准备了错题本,新学期里,数学成绩就比以前来说有了明显的`进步!儿子的英语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与孩子们对自身学习的规划是分不开的!

  其实,不论学习还是生活,独立自主,并对自己的阶段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条不紊,经过不断努力,才会在自己的规划下走向成功!

《乌塔》读后感12

  课文《乌塔》讲了一个小女孩14岁就独自一人游历了欧洲,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不管来到哪一个国家,都不忘自己的爸爸妈妈,买礼物送给他们,这又是多么孝顺啊!而去欧洲时,有一半是自己挣的,这又是一个多么独立的女孩啊!她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整整3年的时间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还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我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独立,现在中国的孩子属于小公主、小皇帝,但却整天赖在父母身边。少有几个想独立的,又被家长困禁在那狭小的空间,没有那一片自由的天地,只能通过电视、书本理解观看世界,别说让孩子出国旅游,就是在国内,家长也都不让的。在“傻根”眼里,天下无贼无强盗;但在家长眼里,坏人太多了,似乎所有的坏人都瞄上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强迫孩子放弃快乐,让孩子终日在自己的.翅膀下生活。

  我希望我们中国小孩子能像乌塔那样有独立生活的自主权,我更希望从小在学校里能学到一些独立生活的知识和本领,如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夏令营、一日生存锻炼、每周义务劳动……让自己多吃些苦,多受点累来磨练我们的意志,有用锻炼我们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能适应任何环境而生存的之人。

  我一定要像乌塔一样:独立自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乌塔》读后感13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因为我被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深深的感动了。

  《乌塔》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在开始旅行之前,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人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乌塔的自立自强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我十分赞同乌塔的做法,因为独立意识会使柔弱变为坚强,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依赖,只会让我们走向失败。如果我们不能像乌塔一样独自生活,我们就会是“温室里的小草,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永远那样弱小。”靠别人只是暂时的,靠自己才是终生的。

  看到乌塔的做法,使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邰丽华,她2岁时因高烧失去了听力和说力,成了聋哑人,但她从未自暴自弃。6岁时爸爸送了她一双舞鞋。15岁时,她正式训练舞蹈,开始了舞蹈生涯。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却以坚强的毅力摘取了事业成功的花朵。

  《乌塔》这篇课文,给了我一个启示:我们要自立自强,拥有独自意识和独自生活的能力,而不是依赖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展翅高翔的雄鹰,而不是像风筝一样被拽在手里!

《乌塔》读后感14

  读过《乌塔》这篇文章,我觉得乌塔是一个细心、大胆的德国女孩,她每到一地都会先查警察局的电话,不让爸爸妈妈担心,或者给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寄一张明信片。她细心,肯学习,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了欧洲旅游。乌塔自主、自强,旅游的费用全部都是有自己打工挣来的,不花爸爸妈妈的一分钱。她的爸爸妈妈放开了手让乌塔去亲自体验生活,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我羡慕和敬佩乌塔14岁就能独自游历欧洲。

  乌塔利用暑假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还准备去希腊。

  在我的暑假里,时间一般都是有爸爸妈妈安排,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老师留的枯燥的作业上了,不能像乌塔一样去旅游。要么,时间都花在了舞蹈班上去练习舞蹈。我十分希望能独自去游玩,但爸妈能支持吗?当然不能了,所以说我的署假就缺少自由。

  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世界旅游计划,用了三年时间准备,阅读了这些国家的有关资料,自己打工挣钱做旅费。

  我也到过许多地方旅游过,当然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旅游,旅游的路线当然也是爸爸妈妈安排的,旅费也是从爸爸妈妈的要腰包拿出来的。我在反思自己,也在反思像爸妈一样的中国教育方式。

《乌塔》读后感15

  本周,我们学习了一篇很有意义的课文——《乌塔》。

  《乌塔》主要讲述的是“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认识了一个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在交谈过程中,“我”知道了乌塔家住在汉堡,她总是一个人出外旅游,她在每次出行前都会在家中自己设计好旅行线路和日程安排,每到一处,都会及时查询当地公安局的号码,以便有困难时求助。

  读完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在我们这个年龄,本就应该自己出外探索,去认识更多的事物,乌塔和我们年龄相仿,她勇敢地走出去了,可我们很多人却总是整天闷在家里,始终在家长的保护下不敢出门,父母把我们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来都没有自己去看看这个多彩的世界。

  记得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为不会自己洗衣服、叠被子,甚至连书包都不会自己整理而被迫辍学。这事看起来多么的不可思议啊!所以,我们从小要养成独立的好习惯,不能事事依赖父母,要不然就会像那名辍学的学生一样,无法在社会上自立,走上社会以后也会被淘汰。

  读了这篇课文,我要向乌塔学习,从小锻炼自己,要自己去亲身实践,才能发现世界的美。

【《乌塔》读后感【荐】】相关文章:

乌塔教学反思01-08

《乌塔》教学反思15篇12-08

《乌塔》读书笔记合集13篇12-28

读《乌塔》有感01-24

乌塔读后感 15篇01-23

《乌塔》读后感(汇编15篇)01-17

《乌塔》读后感(通用15篇)01-16

读《乌塔》有感(15篇)01-19

读《乌塔》有感(汇编15篇)01-19

遇见广州塔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