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3-26 11:31:05
  • 相关推荐
《封神演义》读后感(汇编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封神演义》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封神演义》读后感1

  商汤末年,纣王昏君,贪念女色,在深宫饮酒作乐,常信奸臣费仲、尤浑之言,把朝廷闹的`天翻地覆,人心惶惶。Hi,我是王书浩“小书虫”,咱们这次来“啃”《封神演义》吧!

  由于纣王过度昏庸,人心已离,纣王一怒之下听了王妃妲已(狐狸)之言,造了炮烙特地乱杀忠良;甚至用金瓜击碎人脑,把文王困在朝歌里,把他大儿子做了肉饼,幸得雷震子托文王飞越五关,那时已是春天,文王看了:黄莺啼叫,溪水流淌,微风吹拂,白云飘飘,毫无人烟,文王只得步回西岐。

  却说终南山白光入云霄,元始天尊对姜子牙曰:“你在山上40多年,毫无成果,只可享尽人间之福,下山吧!”子牙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终南山,借了土盾而行,过了北海,隐居在竹林中钓鱼度日,文王久揽贤士,亲自请子牙入军,进了竹林,左右林子青翠欲滴、挺拔。心想“子牙圣人也!” 之后,子牙被文王诚意所打动,跟文王图谋,已把三分天下占了二分。

  文王去世之后,文王次子姬发(武王)封子牙为大元帅,攻五关,直杀入朝歌城下,与从诸候相会,杀上摘星楼。纣王无奈,只得跳入火中自焚,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我想,武王之所以受人爱戴,是因为他仁德四海,鸟兽都受之其恩,纣王恰恰相反,最后落得众叛亲离,跳火自焚的下场,古人尚且知道这些道理,我们更应该懂得应该善待每一个人,因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已。

《封神演义》读后感2

  《封神演义》是明朝小说家许仲琳所著,他记录了隆庆,万历年间的故事,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仙山,洞府和三界之间的恩怨情仇,充满中华文化的迷人魅力。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青色面孔,红色头发的雷震子,他震动双翅倏地飞上天空,抡起金棒,“轰”的.一声,半山头就被打掉了。还有身材矮小面黄肌瘦的土行孙,你可别小看他,他可是能在地下行走如飞呢!还有我们都十分熟悉的精通72般变化的杨戬,以及三头六臂,大闹水晶宫的哪吒。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哪吒出世这个小故事了。小哪吒在妈妈肚子里三年零六个月还没出来,一出来就是个大肉球,都把家里人吓坏了。后来小哪吒带着“乾坤圈”围着“混天绫”。别看他小小年纪,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连东海龙宫都敢闹个天翻地覆。他把老龙王的儿子敖广抽了龙筋给父亲做束甲,还把老龙王打得嗷嗷直叫。为了不连累自己的父母,甘愿自杀抵命。母亲为他建了个庙宇,谁知半年后又被父亲发现一把火给烧了,使得他不能重生。太乙真人又为他造个莲花化身,他一怒之下又与父亲大大出手,最后被玲珑金塔罩住,使得他不得不求饶,从此父子二人也和好如初,小哪吒可真是个小顽皮啊!

  《封神演义》里有许多小故事,每个都充满了神奇,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绚丽神奇的故事书吧!

《封神演义》读后感3

  我寒假里读了一本书叫《封神演义》我最喜欢里面的一个人,名字叫做姜子牙。他武功特别高,人还很善良。我喜欢姜子牙是因为一个故事,我才喜欢他的`。有一次姜子牙的徒弟金咤被闻太师抓了,闻太师让姜子牙晚上去一个地方找他,如果姜子牙不去,闻太师就会把金咤给杀死。姜子牙听完,马上去那个地方,找闻太师叫他放了金咤。在那个地方姜子牙和闻太师大战了三十多个回合,闻太师用了一件法宝,名叫捆仙锁,把姜子牙捆了起来,闻太师说:你们之间只有一个人能走,你们谁走?姜子牙说:让金咤走,闻太师把金咤放走了,姜子牙却死了。

  我被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今年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课外书,书名叫“神魔大战——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他一下山就去了西岐,在那又有了哪咤,雷震子,土行孙等一起帮助周反商。

  那时,商的纣王是个昏君,昏君纣王用可怕的炮烙害死忠臣,纣王每天不无正业,只知道美色。忠臣们都很无奈,有的甚至被逼上了绝路。当时天下百姓日日夜夜都叫苦。

  姜子牙看不下去了整军反商,最后也把纣王逼上了绝路,这叫自作自受。百姓终于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里面还有很多经典的故事,我就不都一一介绍了。

《封神演义》读后感4

  《封神演义》是一本讲了姜子牙带领周朝的军队还有自己的道友攻打商纣王,最后妖魔除尽,攻破商朝,统一天下,最后再封神的故事。里面有各种神兽、法宝、还有拥有很高的法力的人。对决的时候,人会拿着法宝,骑着神兽,用着法力。这里面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着很高的法力,凶猛的神兽,强大的法宝。只是每个法宝和法力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或者是因为有勇而无谋中了人家的计,被擒或杀。

  天下大乱,纣王昏庸。宠爱狐狸精、王贵人、胡喜妹这三个妖精。诛杀忠臣,制造刑具,杀人无数。惹得人神共愤。诸侯里面的姬昌决心反商得到姜子牙的辅佐,后来姬昌死了,他的儿子姬发和姜子牙一起攻打商朝。

  商纣王那些镇守各个地方的'将领们都会左道之术,还集结了各自的道友,还有一些妖魔也自动投奔商朝。姜子牙根本不是商朝的对手,就找来了元始天尊、老子、二郎神、李靖、木吒、金吒、燃灯仙人、观音菩萨等人。一起征讨商纣王。

  其中我觉得闻太师太厉害了。骑着墨麒麟,找来的道友一个比一厉害。只可惜,英雄末路,谁叫闻太师所忠的是昏庸的商纣王呢?我觉得就算是闻太师最后还是活着,也就是被俘,被关在大牢里,被抓去,去掉官职,投降。如果要是说闻太师一直在商纣王的身边的话,早就被那千年九尾狐狸精被设计陷害死了。

  这演义告诉了我们,有了天下,千万不能自高自傲啊!

《封神演义》读后感5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封神演义》的历史神话小说,书名叫《封神演义》。

  一开始我听人说:“这本书是一些神啊鬼啊……打打杀杀的,一点也没意思”所以我也不看,心想:这种神话故事哄哄小孩还可以,我这种现实主义思想者怎么能看这种老掉牙的神话呢?要是被同学们知道了,还不被他们笑掉大牙!

  可是我也耐不住妈妈的死缠带托,不得不看一看了,刚开始看,我还觉得没意思,可是接下去那曲折的`文章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了,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本书不但有历史典故,最吸引人的是在商周两派的斗争中,还有许多身怀特异功能、能呼风唤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将、神仙道士参加了斗争。闻太师、申公豹代表了维护商纣的_势力,姜子牙、那吒等代表了西周正义势力。正邪双方运用各种异想天开的法术进行斗争,刀对刀、法宝对法宝,使得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谋,哪吒调皮有趣,纣王残暴无道,黄飞虎忠诚,武艺高强以及妲已(千年狐狸精)_诈、可恶……等等。但邪不压正,正义最终战胜了_,商纣违反天意,倒行逆施,终于逃不脱灭亡的结局。

  《封神演义》不愧为一本古代优秀的历史神话小说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被纣王挖去眼睛的杨任,被赤精子所救,从眼里长出两只手,手里却还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上观天,下观地……看着看着,我彻底被书给迷住了,太好看了,我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

  听了我的感受,你认为怎样?不妨你也买来以读为快。

《封神演义》读后感6

  产于明代隆庆年间的《封神演义》,是一部长达一百回的神话小说。对于该书的主人公姜尚,即姜子牙,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十有八、九都是在夸他聪明。说他大慈大悲――在我看来,此非也。说他不仁不义――亦非也。那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呢?他给我留下的感受又是什么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姜子牙在金台拜将之后变得老奸巨滑,越来越阴险了,心也变得越来越狠。比如,佳梦关总兵胡升准备向他献关投降。这样他应该感到高兴,感到满意才对么,他一高兴应该把胡升无罪释放了呀!因为胜利者是宽容的.,是不拘小节的嘛!可他却下令将胡升斩了。所以他这是乱杀无辜。――这就是不仁。

  不过,姜子牙很多地方表现得还是很好的。像,他助武王打退来敌;帮天下诸侯共伐无道。这些,他都做出了丰功伟绩的。如此说来,他应该是一个中等人物。

  他给我留下的总的印象是“聪明又阴险”。

  《封神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小说,他将三界完整的结合了起来。虽然说是神话,但它里边儿的内容生动,任务栩栩如生,显得非常形象。作为读者,我们往往会在自己仰慕的英雄遇到困难、挫折时,为他们担心,在他们成功、胜利时为他们感到高兴。

  你说,这部小说是不是有独特的吸引力。

《封神演义》读后感7

  《封神演义》是一部平民娱乐文学。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夸张奇特的想象,赋予了各类人物的奇异形貌,比如雷震子身具翅膀、哪吒三头六臂、杨任双手生目、杨戬额生第三眼等。各色人物也被赋予了奇幻般的仙术道法,如杨戬七十二变、土行孙遁地之法和陆压的躬身杀人之术等,此外,还有各种仙器、阵法,令人目眩神迷,这些都反映了本书作为一部神魔小说的独特风貌。《封神演义》大胆的想象力让人折服,基于这么好的题材,至今也已经被翻拍成许多的影视作品。

  本书在人物描写上有着较为突出的成就,比如闻仲的.赤胆愚忠、杨戬的机敏勇敢,尤其是对妲己的残忍毒辣和申公豹的歪曲是非描写得尤为出色,让人恨之入骨。书中描绘了纣王的残暴不仁,比如他设立残忍的炮烙之刑、建造虿盆等,这样的描写奠定了全书的情感基调。在历史上,周与商是两个没有从属关系的部族,但在本书中,作者将它们设置为君臣关系。这一方面突出了西周反商的正义性,另一方面也突出反映了以下犯上、以臣伐君的伦理思想。这些都是“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反映,残暴的统治必定成为众矢之的。

  此外,书中充斥着一种“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的宿命论,每个参战的人物都是为了“完天地之劫数”,而阵亡之后也一起被封神,这就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难道神界就这么缺人吗?这也是本书的不足之处。此外,书中还意在宣扬儒、道、佛三教合一和“最毒妇人心”的“红颜祸水”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本书的价值,让众多的女性同胞背负着几百年的误解。

  《封神演义》这部幻想奇特的神魔小说告诉我们,残暴的统治走向灭亡是必然的,而正义的力量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封神演义》读后感8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封神演义》的历史神话小说,书名叫《封神演义》,读封神演义有感。

  一开始我听人说:“这本书是一些神啊鬼啊……打打杀杀的,一点也没意思”所以我也不看,心想:这种神话故事哄哄小孩还可以,我这种现实主义思想者怎么能看这种老掉牙的神话呢?要是被同学们知道了,还不被他们笑掉大牙!

  可是我也耐不住妈妈的死缠带托,不得不看一看了,刚开始看,我还觉得没意思,可是接下去那曲折的.文章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了,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是在商周两派的斗争中,还有许多身怀特异功能、能呼风唤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将、神仙道士参加了斗争。闻太师、申公豹代表了维护商纣的邪恶势力,姜子牙、那吒等代表了西周正义势力。正邪双方运用各种异想天开的法术进行斗争,刀对刀、法宝对法宝,使得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谋,哪吒调皮有趣,纣王残暴无道,黄飞虎忠诚,武艺高强以及妲已(千年狐狸精)奸诈、可恶……等等。但邪不压正,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商纣违反天意,倒行逆施,终于逃不脱灭亡的结局。

  《封神演义》不愧为一本古代优秀的历史神话小说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被纣王挖去眼睛的杨任,被赤精子所救,从眼里长出两只手,手里却还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上观天,下观地……看着看着,我彻底被书给迷住了,太好看了,我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

  听了我的感受,你认为怎样?不妨你也买来以读为快。

《封神演义》读后感9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青少版《封神演义》。这本历史神话小说通过大量描写天神,鬼怪的故事来表现商周之争。

  在这本书里,最能吸引我的是有许多身上有特异功能,可以呼风唤雨、填海移山的天兵神将,妖魔鬼怪。申公豹、闻太师等代表了维护商纣的邪恶势力。姜子牙、哪吒等代表了西周正义势力。邪恶和正义双方运用各种各样的法宝还有法术拼了一个你死我活,不过最终,正义还是打败了邪恶。

  《封神演义》也叫《封神榜》,《封神榜》主要写了纣王进香提诗渎神,女娲娘娘命令三妖:千年狐狸精、雏鸡精和琵琶精去迷惑纣王,祸乱纣王的'江山。纣王和妲己荒淫无度,残害忠良,还有姜子牙助周灭纣等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其间写了阐教、截教诸仙破阵斗法、斩将封神的故事,小说的最后纣王自焚,武王克商,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作结。

  在《封神演义》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哪吒,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红彤彤的肉球,他的父亲李靖用刀劈开肉球,哪吒就蹦了出来,他出来时就戴着两件举世无双的宝物——金镯子和红肚兜。他顽皮可爱,抽了龙太子的筋,剥了龙王的鳞,为了他的父母,剔骨还肉,死的非常壮烈,他的师傅太乙真人把他的魂魄往莲叶和藕上一推,哪吒又活了过来,但他变成了一个莲花化身的少年,更是成为了一个正义的化身。我也喜欢姜子牙,他非常喜欢读书,很有本领,可是在他做丞相之前,做生意都是屡屡失败,总是被别人笑骂,甚至被妻子抛弃。不过,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应该饱受磨难。

  我喜欢《封神演义》,喜欢书中的情节,更喜欢书中的人物。这一切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长河中!

《封神演义》读后感10

  我读了产生在隆庆、万历年间的《封神演义》,这是一部长达百回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小说,三四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甚广书中的内容为“三分实事,七分虚构”;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使人们回味无穷。

  整本书主要说了:纣王看见了女娲的美色,找了一个狐狸精做贵妃,还有两个奸臣伴在左右。于是纣王就残害百姓、杀害忠良。这时候,周武王和姜子牙带领众神仙和百姓开始起义。最后商朝灭亡了,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带领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书中还有我们熟悉的人物,例如杨戬、哪吒、土行孙。每一章故事中包含了出神入化的神奇想象;气势磅礴的人妖鬼神的阵容;十分奇异古怪、变化无穷的斗法场面……这些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令我眼前一亮,使我对这本书更感兴趣,便如饥似渴的读下去。

  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十章:孔宣兵阻金鸡岭。孔宣是一只修炼千年的九色孔雀,他身后有黄、蓝、黑、红、白五种颜色的光柱,用手一抖,将领或兵器就会被收走,颇像《西游记》中兕怪的金刚琢,可以收走所有武器。最后,西方极乐世界的准提道士来助阵,破了孔宣的`妖术。这一段的孔宣法力高强,众将敌不过,经过许多波折后,终于破了孔宣的妖术,历经“千险”后,有一种一波三折的感受。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小人的话听不得,否则会引来杀生之祸;要明白谁对谁错,不要为错的一方效力,还知道了不论多好的人,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磨炼出来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百姓顺和,国家延续,百姓不和,国破家亡。纵观历史,凡是顺民心、顺民意的朝政,都政通人和,经济发展,国家兴旺。读史,使人明鉴。水宜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封神演义》读后感11

  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封神榜》,觉得很好看。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一本小说改编的,于是,我又找来家里的《封神演义》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是从商朝末期讲起的。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就是纣王殷寿,他非常的残暴,一天他去纪念女娲娘娘,在墙上做了一首歪诗惹恼了女娲,女娲要铲除纣王,灭掉商朝,便召集众神和许多妖魔鬼怪,其中一个是千年狐狸精,在纣王要娶苏护的女儿苏妲己为妃时,这个狐狸精利用这次机会,吞食了她的魂魄,附在了她的身上,以便迷惑纣王。妲己进宫之后,纣王更加不关心国家大事,相信小人,残害忠良,杀害了很多忠于国家的大臣。更可气的是,纣王还想出了多种残暴的刑具,使得人民生活在困苦和恐惧之中,很多大臣不愿再为他做事,投奔了西伯候姬昌,一起来反对纣王,纣王成了孤家寡人,很快,商朝就灭亡了,建立了周朝,帮着姬昌、姬发建立周朝的姜子牙、黄飞虎等都被封了神,所以这个故事就叫封神演义。

  我很喜欢看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成语都出自于这个故事,比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画地为牢”等,“助纣为虐”则是讲像闻太师这样的`坏人帮助纣王残害姬昌这样的忠臣。还有我很熟悉的传说人物,有哪吒、二郎神杨戬、托塔天王李靖,这些人物我在《西游记》中也看到过。更重要的是,我看了这个故事感到很神奇,因为里面有神,像哪吒能上天,也能下地;也有妖,像狐狸精能妖惑众人。无论是神还是妖,干的都是些千奇百怪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神与妖斗智斗勇的情节,神那种充满智慧、从不鲁莽、勇敢斗争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封神演义》读后感12

  我自从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就被他给吸引住了。这本书很好看,里面的人物有:纣王、妲己、姜子牙、哪吒、邓九公、元始天尊、木吒、金吒和土行孙。我最喜欢的就是哪吒,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哪吒有一个爸爸和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妈妈。原本妈妈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木吒、还用一叫金吒。妈妈生了最后一个就叫哪吒,他的爸爸觉得他是妖精就要杀了他。可是却跟太乙人学艺了。后来哪吒想出去玩儿于是就骑着鹿出去玩了。他玩了好长时间,于是就去洗澡了,他来到大海边,纵身跳到到海里。谁知他的正下方是东海龙王的.宫殿,龙宫被他摇得一晃一晃。东海龙王拍自己的侄儿上去看究竟是谁在捣乱。他的侄儿大喊道:“什么人在此捣乱!”哪吒见了就把他打得落花流水,哪吒直接把他的筋给拔了出来。东海龙王见侄儿死了,就去找哪吒的爸爸讨个说法。到了哪吒家,哪吒的爸爸听到了自己的儿子犯弥天大错于是就叫哪吒道歉。哪吒到了歉以后,东海龙王就去给玉皇大帝告状去了。过了几天后,东海龙王、西海龙王、北海龙王、南海龙王。就把哪吒的爸爸和妈妈帮里起来要杀了他俩。哪吒见了这番情景,便对东海龙王说:“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们不要连累我的母亲和父亲。我今天要割肉断骨。”东海龙王点头同意了。他的爸爸妈妈看到他自杀了。就痛哭起来。他的灵魂飘到了太乙人那里,然后太乙人把它拼成了莲花。然后哪吒就投奔西岐去了。

  我要学哪吒一人做事一人当的习惯,我长大也要向他学习。小朋友们你们也来看这本书吧!

《封神演义》读后感13

  寒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封神演义》。

  这本书讲的是商代享国六百年后帝乙的三儿子寿王登基,他就是历史上荒淫无度的纣王。此时朝中文有闻太师,武有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一天,纣王到女娲宫进香,忽然一阵狂风,露出了女娲娘娘的圣像。纣王十分好色,见女娲娘娘国色天姿,就在女娲宫墙上题诗一首,诗中说:“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常乐侍君王。”读到这儿,我觉得这纣王好色、无理。女娲娘娘很生气,所以派三妖去断送纣王江山。这三妖中的狐狸精化作美女去迷惑纣王。纣王在狐狸精的挑拨下杀忠臣宠小人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忠臣来劝都被他杀害。看到这儿我觉得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了。

  一天,昆仑山玉虚宫阐教道法元始天尊见商朝气数已尽便命姜子牙下山助周灭商。姜子牙到了都城,遇到玉面琵琶,用三昧真火将她烧死,然后当了商朝的下大夫。狐狸精变的妲己设计要杀他,姜子牙水遁逃走了,来到西岐。

  另一方面西伯侯姬昌从商朝逃走后改称文王,睡觉时他梦到一只飞熊,他便以此找到了助他成大业的'姜子牙。文王诚心请出姜子牙,姜子牙助周出师伐商,在哪吒、杨戬、雷震子和很多道人的帮助下,胜张桂芳、灭魔家四将、胜闻太师、邓九公的军队、破十阵、万仙阵,终于斩妖怪、杀纣王,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政者不要贪恋女色,荒废朝政,那样会亡国。当官不能当昏官,否则早晚会有报应。还要认清楚哪些人值得重用,哪些人不值得重用,才能使国家一直富强。

《封神演义》读后感14

  这个寒假,我一口气读完了《封神演义》,这几天我又重读了几遍。这本书介绍了武王伐纣的艰辛过程,塑造了哪吒、姜子牙、雷震子等一系列的英雄好汉,透过他们我仿佛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画面,不由得令我沉醉于此,对这本书,我也爱不释手。

  在整本书三十八回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回,“伯邑考朝歌丧生,雷震子潼关救父。”这回写的'是姬昌被纣王囚禁,伯邑考救父心切,便只身前往,想救父,没想被妲己陷害,被千刀万剐后,想尽各种方法,通过纣王亲信被释放后,纣王又反悔了,命人紧急捉拿姬昌,这时,姬昌的第100个儿子雷震子前来保护姬昌,在儿子的掩护下,父亲姬昌返回故乡,伯邑考救父心切,有孝心,人人都夸。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只有善待老人,才是最大的孝顺。

  “父母在,不远游”是中国的古老传统,父母健在,子女尽量不长期在外地,即使因为工作或不得已常年在外,也要首先安顿好父母,或者把父母请到工作的地方以尽孝道,早晚请安、问寒问暖,使年迈的双亲安度晚年。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视野开阔了,离开家乡求学的、打拼事业的多了,离开父母的时间长了,在生活中,在广告里,在电视里经常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道歌,既是父母的心声,也是对儿女的要求。

  我不禁想到每次只有一有时间,爸爸妈妈就会带我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看望他们,估计也就是这意思吧?

《封神演义》读后感15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一部神话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以商灭周兴为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我最喜欢《哪咤闹海》这个故事。

  《哪咤陈塘关出世》这个故事讲的是:李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金吒,二儿子叫木吒,三儿子叫哪咤。哪咤的出世很奇怪,他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个月,而且一出生就是在圆圆的.肉球里这个肉球还会发光,从肉球里跳出来就会走路还会说话,他的肚子上圈着混天绫,手上拿着乾坤圈。

  有一天,天气很热,哪咤去外面玩,他看到有河就高高兴兴地跑到河玩,他拿出混天绫在河里搅动,河水突然变成了红色,河里住着龙王,龙王的水晶宫突然旋转起来,东西倒得东倒西歪,龙王就叫三太子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三太子出了水面看见有一个人在玩水就生气的问:“你是何人竞在此讨捣乱。”哪咤说:“我叫哪咤,你又是谁。”“我是龙王三太子。”……他们打了起来,三太子打不过哪咤,被哪咤抽了龙鳞死掉了。龙王知道后暴跳如雷,去找李靖叫他把哪咤交出来不然就水没陈塘关,哪咤知道后就跑到河边对龙王说一人做事一人担,跟陈塘关的百姓无关,我一命换一命,说完就拿气剑自剑了。他妈妈伤心欲绝,太乙真人出现把哪咤的七魂六魄收到莲花里,莲花就变成了哪咤的化身,然后把火尖枪和风火轮交给了哪咤,把他带走修行了。

  我最喜欢这个故事里的哪咤,因为他虽然是一个小孩但也是一个敢作敢当、惩奸除恶的小孩。

【《封神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封神演义的好词好句摘抄11-13

《封神演义》读后感02-27

《封神演义》读后感15篇03-14

《封神演义》读后感(15篇)03-21

国演义读后感02-11

国演义读后感15篇03-25

三国演义读后感12-03

数理化通俗演义读后感09-24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