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时间:2023-07-01 17:58:11
读《昆虫记》有感14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昆虫记》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昆虫,大家都一定见过吧!在路边,在树上,在草丛……随处可见,可是你知道这些昆虫的名字和生活习性吗?想必你也不大清楚吧。可是法国的一个小男孩——法布尔,却是一个了解各种昆虫习性的“科学家”。他长大后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昆虫学家,最终他将自己一生的收获都编进了一本书——《昆虫记》。

  这本书生动有趣地讲了各种昆虫的生老病死、生活习性,如蚂蚁,蜜蜂、马蜂等等。它们全部被法布尔一一观察过,因此法布尔也受了不少苦,一次他被一整窝的马蜂蜇了手。为了观察红蚂蚁和黑蚂蚁的战争,一蹲就是好几个钟头,但是这些苦都是值得的,他写出了昆虫界的“荷马史诗”,也让人们更加了解了昆虫!

  在这本书里,我最想说一说的一种昆虫就是——蝉。蝉在寓言故事中总是像蚂蚁乞讨,不劳而获,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是蚂蚁霸道!书中写到:有一天,蝉在树上吸食树的汁液,许多昆虫见里都想来喝上一口,蚂蚁知道来立马爬到蝉的井边,他们不惜用一切办法去霸占这口井,他们咬蝉的腿尖,爬上蝉的后背,有的还想拔来蝉的“吸管”!最后,蝉被蚂蚁扰得生气了,他离开了井,走之前还向蚂蚁撒了泡尿,你看蝉多么清高,不与蚂蚁这些小人们计较。没想到蚂蚁是寓言中的.蝉,而蝉是寓言中的蚂蚁呢!

  法布尔的这本《昆虫记》幽默生动地叙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他描写的每一种昆虫都各具特点,例如:蝉是那么的可爱、高尚,蚂蚁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他赞扬了蝉的这种不为小事计较,宽容大方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自从我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就渐渐的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从小时候起,就要做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心、认真。一定不能马马虎虎的去做每一件事,这样就会一错再错。

  《昆虫记》里面全都都是讲法布尔观察动物,或描写昆虫的特点、相貌以及住址,还有昆虫的繁殖情况。更写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我也养过一种可爱的小昆虫——蟋蟀。自从爸爸把它送给我的时候我就非常开心,有时拿小草逗它。它那小胡须左右摇摆,真是好玩。它住在一个小玻璃瓶里,下面铺满了青草。你看多漂亮呀!

  小蟋蟀,你给我打来了快乐,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笑声。无论我有多么的伤心,你都能安慰我,让我开心起来。真是谢谢你了,小蟋蟀。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一小块注入了生命的能感受苦与乐的蛋白质,远远超过庞大的无生命的原料。”法布尔在书中写道。

  走进《昆虫记》,我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多彩,书本语言的形象优美,作者探究事物时的不懈努力……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更是引我思考,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更是让我收获颇多。故此,我想谈一谈对“生命”的理解。

  法布尔认为,浩瀚的星空比不上树丛中蟋蟀演唱的小夜曲;宏大无比的宇宙比不上渺小的蟋蟀所带来的生命的颤动。为什么?他说生命是我们的灵魂,而那宇宙星空是孤寂的没有生命的,就没有灵魂。所以即使是同蟋蟀一样小的或是更小的事物,它们有生命,那它们就有充盈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只是一具躯壳,而有美妙灵魂的它们是鲜活的事物,自然比星空更加璀璨。

  于法布尔来说,生命是无上珍贵的灵魂;于我来说,生命只是一颗平凡的种子,却会开出炫目的鲜花。谁会想过,出生的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漂亮的蝴蝶,生在石缝里的松树竟也能存活生长,一个平凡的人也能获得成功。其实,无论是动物,植物乃至人类,刚出生时,都是一颗小种子。可渐渐的,种子开始抽芽,生长,慢慢孕育出漂亮的花骨朵,在经过时光的冲刷,开放出独一无二的生命的花。每个人都有开花的机会,生命的种子充满无限可能。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些许“恶魔”,亲生摧残他人生命的花朵。

  近日,发生了一件令人气愤不已的事。一位女士在乘飞机时,希望狗狗能好受些,选择了飞机托运。可无良商家为了赚钱,将空运私自改为陆运,狗狗在密不透风的大巴车车厢里被活活闷死,主人伤心欲绝,从此人犬分隔两地,再不能相见。这件事里的商家为了多赚些钱,就丝毫不顾生命的`脆弱,用极不负责的态度和轻视生命的行事方法,使狗狗惨死。或许狗狗死亡的最后一刻,都在希望有人能救它出去可没有。没有人知道,狗狗去世时是如何的绝望。更没有人知道,女主人看见死去的狗狗时,该是何等的伤心,何样的悲痛。每一条生命都一样重要,我们应该尊重他们。你或许将他们看得很轻,可在他人眼中,他们是千金难换的珍贵。所以,尊重他们,不恶意伤害他们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那我们要为了生命而不吃不喝吗?当然不。为了生活,我们杀猪宰羊,捕鱼网虾,这错了吗?没有。为了吃喝而杀伐是不可避免的,生物循环也是自然界的规则。但我们必须对生命心存善意。猎人不杀哺乳期的母羊,是他的善;渔民不捕幼鱼,是他的善;农民不杀一生劳碌的老黄牛,是他的善。凡此种种,皆为对生命的善意。有了这一点一滴的小善,生命必会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命的鲜花而更加美丽多彩。

  生命是有限的,让我们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可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生命之花愈开愈灿,越绽越美。用短暂的时光,让自己的生命不留遗憾。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在过去的这个寒假,老师推荐我们一本书——《昆虫记》,当我捧起这本书,立刻被深深地吸引。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幅精美的图画:一只蝉,一只蚂蚁和一只小松鼠,蝉那明亮的眼睛和一节节的小脚都十分逼真和细致,松鼠的毛色也十分亮丽,就连树纹也被一丝不苟地画了出来。

  于是,我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翻开这本书。书里藏着一个迷人的世界:有可怜的鸣蝉,胆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蝎子,勤劳的蜜蜂,长毒刺的黄蜂…… 这是我第一次读描述昆虫的书,书中的故事像光一样透射到我的心里,让我的整个人也有了光芒。

  我一会儿被昆虫的愚蠢逗笑;一会儿被昆虫、动物的母爱所感动;更让我啧啧称奇的是昆虫的世界竟是那么奇妙。 书中的描述妙趣横生,让我身临其境,仿佛在昆虫的世界遨游。由此我也想到,平常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角落,其实都是一个个五彩缤纷、充满生命的乐园。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受到童话梦幻般的神奇。

  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的夏季音乐家》。蝉,一个多么耳熟的名字,一听到这个名字。每个人的耳边肯定都会拂过那动听的声音,它在人们眼里肯定是懒惰的,认为它只会游手好闲地趴在树上,没事时唱唱歌,唱完了就喝点树液,其实,他也挺可怜的,因为它的生命极其短暂。蝉竟然只能活五六周,之后它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但是,它们死后也不忘把自己的身躯奉献给勤劳的蚂蚁们,以此犒赏这些忙碌的员工。看到这儿,我开始佩服蝉了,他不再是我心目中懒惰的形象,我真想为蝉献上一首赞歌。

  相比《昆虫记》的精彩内容,我更敬佩它的作者法布尔。他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拥有昆虫诗人的美称。令我没想到的是,法布尔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困而使学业无法继续,但他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坚持不懈,对他热爱的昆虫,热爱的大自然,安静地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终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昆虫记》。

  从作者身上,我学会了细心观察,学会了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奥妙。同时,我也决定,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还要持之以恒,就像丹小校园里悦耳的铃声中说的那样: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事。

  读《昆虫记》有感 篇5

  有一本书在昆虫学界和文学界都有很深的影响力,它描述了昆虫世界的多姿多彩,并以文字的方式带领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虫趣”吧。

  书的开头就讲述作者是如何迈入昆虫世界的,讲述了他从小到大的对于昆虫的喜爱和对于昆虫学的贡献。往后,作者先后介绍了蝉、泥水匠蜂、螳螂、萤、两种稀奇的蚱蜢、蟋蟀、娇小的赤条蜂、寄生虫、条纹蜘蛛、蛛网的建筑和蜘蛛的几何学。

  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是一个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他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对待一切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在昆虫学上创造出这样的丰功伟绩。法布尔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充满智慧的头脑和一颗对万物怀有好奇的心,创造出了一个属于昆虫的天地,他自己一个人,独自在那里工作着,天天以昆虫为伴,活得既孤独,又快乐,这种快乐,并不是一般的获得物质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我们虽不能像他那样伟大——为事业奉献出生命的很多时间,但我们可以像他一样,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看世界,去发现世界,去改造世界。让世人们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受益,仍世界因我而精彩。

  《昆虫记》虽然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也不忽略。正是由于没有忽略,法布尔才会发现昆虫界与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法布尔才会让那些我们平素看来陌生的生物变得亲切有趣。

  法布尔就是少了忽略,用他求真求实,勇于探索发现的科学精神,在为我们讲解生物知识的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大自然的大门,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广阔。

  读《昆虫记》有感 篇6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的科学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的第一个特点是从自己的观察、实践出发,体现了昆虫研究的科学性。法布尔一生的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涵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为之献身的,正是这种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伟大事业。

  在法布尔那个时代,研究动物是蹲在实验室里做解剖与分类的工作,昆虫学家的研究是把昆虫钉在木盒里,浸在烧酒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翅膀、足,对这些器官在昆虫的劳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却很少思考;昆虫生命的重要特征本能与习性等,登不了昆虫学的大雅之堂。法布尔却挑战传统,将自己变成“虫人”,深入昆虫的生活,用田野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探求生命的`本质。

  《昆虫记》的第二个特点是语言生动,体现了很高的文学性。《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及其成果大部分用散文的形式记下来,在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拟人化手法,使昆虫具有人的爱憎感情和思想行为,读来感到十分亲切。

  《昆虫记》的三个特点是从昆虫思考人类,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法布尔凭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描虫、悟虫,以虫性反观人性。他笔下的昆虫世界其实是人类生活的缩影。在法布尔看来,一切自相残杀的行为都是有违人类道德的,昆虫世界如此,人类如此,人类对昆虫更是如此。任何时候,人类都不能违背人性和道德去做一些悖于自然法则的事。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读《昆虫记》有感 篇7

  你有没有发现,泥土里总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小虫子在爬动?如果有,那恭喜你,你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法布尔!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们仿佛都有奇思,有个性,成了精灵,每日为了自己喜爱的生存事业而努力。“也许三个月以前,那时它还很年轻的时候,它曾经为了自己和后代们在这里单枪匹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干得筋疲力尽,一直到现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没有停下劳动,它还在用它微薄的余力守卫着这个家。它已经不能再做母亲了,可是它依然能够为家人守卫大门,抵挡不速之客。”这段话出自《昆虫记》里关于遂蜂门卫的介绍。

  这段话乍一看好像平平无奇,但细读之下,令人感动不已——在它年轻的时候,它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后,它仍然用自己的努力来守卫这个家。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的许多母亲不也是如此吗?她们为了自己的儿女而操碎了心,在儿女长大后虽然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帮忙的了,可是心中却仍然装满了沉甸甸的母爱,想要再做点什么。母亲,世上最伟大的!母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

  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美食。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好像都跳出了书本。我真感谢这位感情细腻、思想深刻的`天才,用哲学家一般的思考,美术家一般的观察,文学家一般的叙述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向昆虫世界,更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钥匙,让我又一次接触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中昆虫的奥秘。

  法布尔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写出《昆虫记》,研究昆虫是他的爱好,将他的研究所得写成书本广为流传,是他的选择。通过这本书,我想:我们应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有始有终,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别人看来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信心,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奇迹的。

  读《昆虫记》有感 篇8

  我带着对小昆虫的种种好奇,打开了这本书——《昆虫记》。《昆虫记》的作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那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因此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读完大学后,便转身投入了昆虫的世界,写成了这本《昆虫记》。

  《昆虫记》这本书中,记录了许多有关昆虫的故事,写了昆虫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它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生活折射出人类的世界。

  有吝啬鬼似的杨柳天牛,有“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的甲虫,有即使被毒蜘蛛咬伤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的小麻雀……

  住在城市里的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看在眼里怕丢了的孩子,如果有空到广阔的田野中看一看,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每一朵花,每一只昆虫,似乎都会向着我们诉说关于它们的故事。

  一个人,能每天呼吸大山中那清新的空气,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可是,这恰恰是在城市中的我们感受不到的,每天出去,都是汽车排放的废气,呛人的烟酒味,还有那垃圾桶的腐臭味,根本没有清新的空气。

  在农村,虽然条件不好,但是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使人神清气爽;然而在城市里,虽有良好的条件,却没有良好的空气能呼吸,使人人死气沉沉;也不能……

  同学们,放下你们手中的遥控器,放下正在打开冰箱的手,放下你们正在鼠标、键盘上的手,放下你们手中的智能手机,离开你那沉迷已久的网络游戏吧!

  多去感受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到那广阔的田野中,寻找那些昆虫吧!

  读《昆虫记》有感 篇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小小的昆虫竟有如此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昆虫记》给了我真实的昆虫世界,《昆虫记》给了我美丽的昆虫物语,《昆虫记》给了我细腻的昆虫写照《昆虫记》带着我遨游了昆虫的海洋。

  法布尔以不同的目光看待这个昆虫的世界,他将这看成拥有文明、文化的小人国;法布尔用现实反驳了拉封丹的观点;法布尔用尽毕生的精力告诉了我们昆虫的文明;法布尔能通过小昆虫发现人类不能及的能力;法布尔经实践告诉我们昆虫的智慧。

  小小的昆虫世界折射出了人类的社会。看呐!寄生虫鬼鬼祟祟的在蜂巢前,打算找一个机会牺牲别人,以便安置自己的家。这是一种叫金蜂的家伙,他外表美丽,你怎么也不会把他与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坏蛋联想到一起。金蜂会将卵产在另一种蜂的茧子里,等它的卵孵化成幼虫,茧子的主人就是它的第一顿大餐。这些从茧子里出来的便是沾满无辜者鲜血的金蜂了。

  法布尔它不仅敢于创新,他还敢于质疑,并能用实践证明他的观点。拉封丹的蚁和蝉的故事人人皆知,但法布尔发现的却截然不同。蝉潜伏在地下四年,只为出土放声歌唱一夏,便完结了它的生命,冬天不会有蝉的出现。其次,法布尔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观察反驳了这个观点。蝉在夏季放声歌唱,同时也用自己胸前的一个小吸管刺穿树皮,做成一口小井,在口干舌燥时喝个够。这时蚁也会口渴,便厚着脸皮来抢劫,最后蝉不得不放弃自己做的小井,另寻别处了。这个事实不正与寓言相反吗?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都有质疑的权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切事物,只有实践过后我们才有权力去肯定它。

  看那拥有纤细的腰肢,玲珑的身材,娇小的赤条蜂。谁能想象他捕食的样子呢?赤条蜂的食物是毛毛虫,他捕食的时候,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它用自己的刺在毛毛虫的每一节上刺一下,它知道刺在哪一个神经中枢上能使毛毛虫麻醉但不致死。

  这小小的赤条蜂竟然懂得如此精湛的技术,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自愧不如吗?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好处与坏处:蝇虽然有很多细菌,但他却是高级净化器,这些动物的好处与坏处不就类似于人类的优点与缺点吗?所以我们不仅要人人平等,还要物物平等,因为我们共处同一片蓝天,共享同一缕阳光,我们与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呢?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我便是“读昆虫记,晓世间理”。《昆虫记》教会了我不要懒惰,教会了我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教会了我要敢于质疑与实践,教会了我不能自以为是。

  读《昆虫记》有感 篇10

  读《昆虫记》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世界的神秘,知道了昆虫世界中许多奇怪的现象。

  这本书有许多个小故事,其中最好玩的是“昆虫几何学”和“大孔雀碟”。“昆虫几何学”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昆虫都是“几何学家”,比如这里说的:卵石石蜂的蜂窝,全都是几何学图形的房子,没有一个不是的.。从“大孔雀蝶”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大孔雀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跟鸟一样大,有些人会把它当成蝙蝠,但是它的寿命却非常短,只能存活几天,这是因为幼虫变化成的大孔雀蝶是没有嘴巴的,是不是很奇怪呢?!

  读完《昆虫记》这本书,我觉得以后我们要更加细心的观察这个奇妙的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 篇11

  今年的暑假里,我认真地读了《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叫法布尔,是个法国人,大约从1860年开始写《昆虫记》。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终于完成了《昆虫记》。

  关于蜘蛛,法布尔是这样写的':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如果没有看这本《昆虫记》,我们平时见到蜘蛛,会想到什么呢?所以,我还是建议同学看一看这本有趣的书。我最佩服的还是写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被誉为“昆虫之父”。

  读《昆虫记》有感 篇12

  当我轻轻地捧起《昆虫记》这本书,细细地读完下去时,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是多么地神奇啊!作者亨利·法布尔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当我读到“螳螂”这一章时,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人不能看外表。“螳螂的体形不大……它的双手微微向上抬,眼神里充满了哀伤,好象在祈祷着什么,所以称它为‘祈祷的昆虫’”读到这,我一直在想:“螳螂真可怜,一定是被其它昆虫欺负,又抢不到食物,才会这样的,如果我见到螳螂,一定要好好帮助它。”如果你也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而事实并非如此,螳螂的钳子上有许多小刺,几乎没有什么昆虫敢伤害它们,而且它们的眼神很恐怖,能让其它昆虫不战自败,它们甚至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吃,如果它们当了妈妈,一生下孩子就会离开,连理都不理,多么狠心呀!”天啊,它们连兄弟姐妹都吃,真是狠毒到了极点,我真是看错了它。外表温柔的它,内心却如此狠毒,这就是对“看人不能看外表”最好的解释。

  在如今的社会上,许多人外表美丽,而却是那种斤斤计较、对人不理不睬的人;而许多人虽然外表丑陋,但它们乐于助人,对人友好。所以说,外表的丑美并没有关系,只要你内心美,一切都会更“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培养优良的品德,做一个表里如一的好人!

  读《昆虫记》有感 篇13

  法布尔用他一生很多的时间观察千奇百怪的昆虫,收获非同小可,他利用智慧观察到了昆虫们的所有习性,并且不断思考,必要时总会将昆虫带到家里养,以便观察。辛勤的蜜蜂,威武的螳螂,唱歌的蝈蝈……它们都像你的亲密朋友一样,给你讲述它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寻常的故事。

  法布尔倾注一生在昆虫的观察与研究中,他怀着父母对子女一样的爱心,记录了昆虫的生命过程,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敬畏和赞美。整本书介绍了不一样昆虫的不一样习性和各自捕捉猎物的方法,愚笨的毛虫,漂亮的蛾,可怕的蜘蛛。其中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

  法布尔为了完成《昆虫记》几乎是牺牲了一切。他没有抓住一生中出现的许多机遇去巧取功利,过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却安于清苦,坐了一辈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我这张“板凳上”。最终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

  读《昆虫记》有感 篇14

  每当夏夜来临,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那有些凉意的晚风,乘凉的人们,西瓜和冰棍当然,还有那些虫叫声。

  但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那去读《昆虫记》吧!

  在草丛间,有着一个昆虫王国。而作者亨利·法布尔则把它们写的栩栩如生。例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两排锯齿后,生长一些大牙,一共三个,螳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杀戮者。它们爱吃活昆虫,它们会用软颈、大刀、锯齿捕杀猎物,甚至还会捕杀同类,这真是昆虫界闻所未闻的,但同时它们在捕杀之余,总会两手举起,仰望天空,如祈祷的女神。

  还有萤火虫在吃蜗牛时的细致描写,用它们的弯钩轻轻插入蜗牛体内,注入毒液,然后再把蜗牛液化,一般会有许多萤火虫来帮忙,作者称之为宾客,本来毫无人形的昆虫也仿佛成了人。但作者为什么描绘的如此生动细致活泼?那是因为作者的仔细观察,有时为了一种昆虫,他甚至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有时更长,而且还要反复观察,所以,描绘才会如此生动,这也在教会我们要仔细观察,也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还有作者的恒心和毅力,以及献身事业的崇高精神。一般人是很难一生保持同一个兴趣的,但法布尔却是毕生都在研究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例如,他不顾危险的捕捉黄蜂;耐心观察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为了研究大头黑步甲的假死,用天牛、抛光金龟等来辅助,经过很多实验,一次往往都是几十分钟,但他依旧没有放弃,这也是我惭愧的地方,毫无耐心,很不严谨,畏首畏尾,但法布尔让我决心改变,他终其一生只为研究昆虫,写下了《昆虫记》。

  还有法布尔对昆虫的关爱,书中许多地方都是拟人的手法,对于我来说,食粪虫、粪金龟等滚粪球的虫子是不愿多看的,更别提用拟人手法写了,但法布尔却细致观察,它们如何滚粪球,如何繁衍,用了许多拟人化的写法:幼虫大吃大喝,匠心独运等。这让我明白了:不要去轻易伤害任何动物,它们活着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我们要爱护它们。

  除此之外,法布尔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都值得我们学习:法布尔他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和效果;孔雀蛾的远距离的联络以及许多

  法布尔的文字带我走进了昆虫世界,爱上了昆虫世界,徜徉在昆虫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相关文章:

读昆虫记有感06-15

读《昆虫记》有感01-08

学生读《昆虫记》有感03-13

读昆虫记有感初中02-06

读《昆虫记》有感15篇06-24

读《昆虫记》有感(15篇)06-27

读昆虫记有感(15篇)06-29

读《昆虫记》有感(精选15篇)06-29

读昆虫记有感15篇06-29

读《昆虫记》有感精选15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