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25 06:55:59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在去年的一人一课教研活动中,我上的也是《军犬黑子》,试教时感觉还可以,可在自己班开课时,效果不好,于是,今年我又选择了这一课。我想请组里的老师帮忙,特别是想得到两位组长的指点,以改进这个教案。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们组的语文老师都来听了。听完后,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达成共识的是:教学思路不够清晰。于是,回到家里后,我坐下来把自己的思路捋了一遍,觉得自己的思路挺清晰的。我把训导员的情感变化和黑子的情感变化结合在一起了。教学时,我让训导员的话和黑子的表现交替着出现,引导孩子明白在训导员的一次次欺骗下,黑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从自信走向沮丧,直至完全迷失自我,从而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最后是张炜组长一语道破机关,揭开了我的迷惑。她说“教学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她还让我看了和这课匹配的第七单元的导语。导语中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的情感,几篇文章展示的都是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这个单元的文章时,要引导孩子揣摩作者是如何表达动物内心的情感的。对照自己的教学设计,静下心来想一想,发现我原来的教学凸显的是训导员如何伤害黑子,从而把聪明、忠诚、对训导员充满绝对信赖的黑子的情感变化淡化了。而且我一句一句抠着教,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另外,我原来的课堂小练笔是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写一写学完课文后自己最想对黑子或训导员说的话,这种写话练习较为理性,显得有些教条化,最重要的是和文本的表达方法没有结合。

  找到症结后,接下来就是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改进教学设计。在我修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组里的老师热情地为我提供了各种帮助,有老师为我提供类似文章的优秀教学案例,有老师帮我找幻灯片中的背景音乐……我们的张组长是不嫌麻烦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帮我抠,而且抠得很细,有时细到一句过渡语和一句评价语。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把“感受黑子的聪明、忠诚和对训导员的信赖”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表达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并在小练笔中迁移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的设计条理清晰了,目标明确了,重点也突出了,教学也轻松了。所以,在这里我想真心地谢谢我们组的语文老师。

  最后我想说的是:磨课很痛苦,磨课也很幸福!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了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在体会地球的“可爱”时,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通过完成表格式思考题,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读这段话,“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文章思路清晰,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难在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描写,想象索溪峪的野性风光。好在现在多媒体很发达,我只需要给学生找一些索溪峪的图片让他们欣赏就行了。而不少孩子竟然在家里就找到了很多图片,课堂上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欣赏。最后的工作就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课堂上,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读山的野。读水的野,读动物的野,读游人的野,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读出野性的味道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读比赛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你读,他读,同桌读,小组读,然后全班一起读,喜欢这段的就站起来读。孩子们兴趣盎然,读出了韵味,读出了个性,读出了特色。读得感兴趣了,再试着背一背。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出来,将一发不可收。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读课文,上课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想“看到题目,你猜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说:“看到题目,我想课文可能写的是昆虫的翅膀,或者是写鸟的翅膀之类的内容。”“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怎样的高尚品德?”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所以我让学生充分读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的孩子从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一句中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有的孩子从“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中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有的孩子从“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中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整堂课中,由于总是怕学生不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走,结果,一直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孩子们的积极性开始很高,后来慢慢减弱。在以后备课中,我一定要不断提醒自己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收获者是学生,也是老师。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彩色的翅膀》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基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连接语的提示下初步体会课文内容以后,再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作交流讨论也就达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正是这么想的':首先,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解决连接语中提出的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起初,我的预设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围绕这些句子谈出感受,读出味道。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们在交流小战士把昆虫带回宝石岛的原因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战士那爱海岛、爱祖国的深情。如果此时的我再拘泥于教案,又把学生牵到谈读后感上来,未免有环节迂回、降低学习效率之嫌。我灵机一动,顺势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谈到小战士爱海岛、爱祖国,那肯定有你们特别充足的理由,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孩子们马上在书上勾画起相关句子来。尤其在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时,让我感触颇深,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但愿不会漏下孩子们那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思维碰撞的火花。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6

  在选择课文的时候,因其课文结构清晰,语言描写生动优美而成为我执教的首选,因为在设计时我在总体思路上比较好把握,重难点容易确定,在加上我本身教学的风格是以朗读感悟见长。

  这篇文章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有序地描写出了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而在第一课时里,我主要安排了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自学生字新词和学文第二自然段三个内容,而其中重点是品读山野这一部分,感受山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学习作者展开丰富联想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

  在重点段的教学设计上,我以“哪个方面的美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心问题提出,让学生自渎自悟。在学生感悟惊险的美、磅礴的美两个方面,我处理的方式是一样的,以学生自主品悟为主,而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个牵针引线的作用,煽动学生为惊险的美而感慨动魄、为磅礴的美而浩气长抒,同时能根据“一线天”、“百丈峡”、“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等字面来想象画面理解词语。在教学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一方面,我则没有像前面那样放手让学生交流感悟,而是又将学生的思维牵引到我的两个层面的阅读上来,一是通过理解随心所欲的含义,让学生探究这索溪峪的山怎样随心而长,各长成了哪几种样子,让学生读一读、数一数,结果是有往高处长的,有横着长的,有斜着长的,有三五成群长的,有两两相对长的,有独自一个长的,作者描写出的就有六种,而后面的省略号更是告诉我们,这山的形态是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第二个层面的阅读则是让学生品读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优美的语言文字把我们带进无限遐想之中,它们有的敢与白云嬉戏,有的将绿水作镜打扮自己,有的.相依相偎,有的如亭亭玉女。仿佛这些不再是毫无生气的静物,而是充满生机、有情有意的生灵。配以班德瑞优美的音乐朗读,当学生陶醉于这山的各种美中时,我马上将学生的思绪拉出来,用一问激出关键:欣赏了索溪峪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那你明白了吗,这山野究竟野在哪?这“野”字是什么意思?学生立刻会意到:“野”就是天然的美,野性的美,不经过人工雕琢的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一节课下来,整个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教学节奏也把握得教好,但其中也有不到之处:在指导朗读时,因学生的领悟不到位,我的引导有时十分牵强,使得学生感悟朗读还落实得不够。在教学最后一方面的美时,作者之所以用排比句式,为什么这样对应着写如果能点到会帮助学生领悟表达效果。最后自己设计了针对相关图片说出对应的山的描写,本意也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表达,但遭到老师们的争议,觉得这样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硬生生的将某种描写牵引到一个画面上,没有了想象的余地。

  总之,一节课下来,有回味之处,也颇感到不足,意犹未尽,但这正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学艺术这块瑰宝将深深吸引着我不断前行,不断反思,不断学习。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7

  在教学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一是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为了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这个环节。四人小组讨论后请学生谈谈体会。让他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有优点。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8

  通常情况下课前都要作预习,因此学生对课文并不陌生,且到了高年级,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并非难事。因此,到课堂上。如果教师仍然让学生读他已经熟知了的课文,能激起学生多大的阅读热情可想而知。

  我把课文的呈现形式作了改变,课文重又有了陌生感,加之配合画面和音乐。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这一点对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她,就是诞生在达芬奇笔下的──

  生:蒙娜丽莎。

  师:把她的名字读得好听一点──(生读)你们读出什么味道了么?

  生:我读出了对“蒙娜丽莎”的'敬仰。

  生:我读出了等待。

  师:确实,等待是一种向往,等待是一种心灵的期盼,等待就是为了这样的相遇。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的──“蒙娜丽莎之约”。(板书课题)

  师:快速地朗读课文,再读正确、读通顺,想一想:课文哪几段着重向我们描绘了这一幅世界名画。(生读)

  这样,能让孩子就着纽约大都会的图片轻轻地朗读课文前几自然段,更简易直接更有效扎实,学生被深深地吸引,在沉静中真正走近文字,走进阅读。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9

  23日早晨,回到熟悉的校园里,回到可爱的学生中,觉得已经离开这“梦开始的地方”许久许久了。我迫不及待地捧起孩子们刚交来的第七单元习作《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读着读着,我百感交集。这次习作里,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各类“英雄”无一例外地成为孩子们心中那个最敬佩的人。不仅仅是解放军官兵、武警战士、救援队员、警察、老师、医生,还有那灾难中自救互救的人们,甚至连为灾区人民捐款的乞丐都在孩子们心中变得高大伟岸。那一篇篇习作,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感动与崇敬。话语虽然秩嫩,却将孩子们真挚的情感喷薄而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群和平年代的孩子汲取到了中华民族不屈、无畏的精神,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群衣食无忧的孩子经历了一场真爱的洗礼,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的心灵得到迅速成长。我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浮现:温总理走进北川中学高三(一)班的临时教室,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一侧一笔一划竖着写下四个大字:“多难兴邦”。“多难兴邦”——意义是那样深远啊!

  回想起12日的那天中午14:28分,我正乘车赶往汽车站前往玉林,或许因为那时车子正在竹溪立交桥兜圈子,我未感到丝毫震感。可灾后这些感天动地的日子,让我的心灵一次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尽管在玉林培训,没有与孩子们共同历经灾难后发生那几日的心路,但此刻的我是那样激动。因为十天的培训给我许多全新的思想,让我不断反思,让我萌生许多梦想。因为汶川地震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民族的`力量,领悟到了什么是爱!

  “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总理这样殷切的、充满力量的话语,不仅会给北川的学子们生命的动力,也将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按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进行叙述,情节曲折生动,富于变化。

  我首先介绍什么是民间故事,我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等。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尝试给相应的自然段编列小标题,同桌交流编列小标题情况。接着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突出重点段落。理清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在品读相关语句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这样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记忆更加深刻。

  在复述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将课文的小标题自由朗读一遍,再齐读一遍。分四人小组合作复述,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时,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再请3到4 个人小组复述课文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我给学生出了个小练笔:题目是《鹊桥相会》,请设想一下,如果牛郎与织女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并提醒大家,不要写成“牛郎说,织女说……”的对话记录,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当时这两个人内心会怎么想,把当时牛郎织女见面时的.神态、动作刻画出来,就更生动逼真了。学生边写,我边巡视,看到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思维,孩子们的想法让我看到了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最后,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人们耳闻目熟的民间故事,下次课在班上交流。

  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只是时间有些匆忙,学生编写小标题的时间没有给足。因此,学生概括的小标题不是很准确。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1

  《山中访友》一篇构思很美的文章。本文的叙述方式独具匠心,采用想象的手法与自然界的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等朋友们互诉心声,动情的叙述营造了一个活泼、跳跃的童话世界。文章灵气飞扬、新奇丰富而符合现代孩子的审美眼光,相信学生比我们更容易接受、吸收这种构思方式。

  果真课堂上孩子异常活跃,抓住孩子的灵性,释放在语文课堂将是一堂语文课最成功之处,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展示美。

  一、发现美

  1、导课时从孩子的朋友入手,然后我把学生的思维从自己的朋友引到人类的朋友引到地球的朋友,又总结出,要学会发现另类的朋友,再具体的问同学“如果你们去山上游玩,你会发现哪些另类的朋友呢?”

  2、这就是我情景模式导入的尝试,我觉得散文是轻松,活泼的文学,那么上散文课也应该是轻松活泼的。而且孩子们对于山是那么的熟悉,轻轻一点,便引来同学们多少的共鸣啊!

  3、然后我让学生上来把自己读中想象到的景物画出来,一时间教室就沸腾了。我于是就有选择的抽了一些同学上来,画老桥、树林、白云、流水、小鸟、悬崖、雷阵雨、小花、树叶等。没抽上来的同学参照书。在本上画。一堂课需要兴奋点,就像一盘菜需要味精,而有创新的那点内容就是兴奋点。学生找到了美。

  二、感受美

  散文当然少不了读,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能在读中吸引学生,于是我引导同学们,倾诉性的,深情的读,轻快活泼的读,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读。看着同学们投入的读,我非常明显的体会到了,让学生好读不如乐读的教学理念。读是感情最好的流露,是内心和课文最有效的交流。

  三、展示美

  1、仿写是本节课学生展示的第二个展示,孩子们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亲近。在作者的亲切的呼唤声中,在作者热情的赞美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应呢,试着猜想一下它们的内心世界,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吧。这里的设计开拓了学生思维,展示了他们的天性与灵性。

  2、批注是教学在本节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我教孩子批注,并在本课作了很细致的讲解。感觉收获较大。

  四、不足

  1、六年级了有一部分孩子调动不起来了,发言面在缩小心情不好。

  2、批注时有个别学生做得不好、

  3、读时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成功之处:在感受松鼠可爱的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从而准确地把握了文本,走进了作者,与作者进行了心灵的对话。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自我感觉不敢放手,不相信学生,讲的还是过多,过细,过详,以至于阅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没有太大的区别。

  改进措施: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让学生把平时学过的方法自觉的加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2

  一、 做平等的合作者

  课堂中,我不仅身体走下来了,心灵走下来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真正充当了一个平等的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共建了一个快乐、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

  二、做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的.场面。“老师,我想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第7、8自然段,可以吗?”在听到车美焕同学的请求的那一刹那间,我的心充盈着无比的喜悦,这不就是我一直渴求的让孩子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的一个漂亮的回答吗?我满心喜悦地答应了。“小车老师”流利地朗读着、从容地交流着自己的读书感悟,自信地接受着同学们的挑战,俨然一个“博学”的“小老师”。纪晓东、曲靖威等同学也不甘示弱,大胆地质疑……是的,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40分钟转瞬即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我的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我总觉得几天来自己一直陷入一场迷雾中。经过几位导师的讲评,我的这份感觉终于变得清晰起来。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3

  蔚百猛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群,人类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这是阅读课,我做了以下设计:

  1、激趣导入。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积累是很关键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平时对“鹿”和“狼”的了解,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为学习下文,改变对这两种动物的一般认识做好铺垫。

  2、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通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自学理解,明确造成凯巴伯森林几乎毁灭的根本原因.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默读自学,在文中勾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和“有这些措施导致的后果”。在学生小范围的`交流之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在文中进行标注,明确捕杀狼之后所造成的四个连续性的后果。在学生明确这些措施所导致的恶果之后,让学生给罗斯福说些忠告,告诉他错在哪,怎样做才能挽回损失。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罗斯福总统决策的错误之根本,再由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怎样保护生活环境。

  不足:课上我还是有些急燥,教师的语言太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言的机会。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4

  本文讲述了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身患绝症,医生断定他只能再活两年半。年轻的霍金没有向命运屈服,靠着顽强的意志同病魔作斗争并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不仅使生命得到了延续(“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而且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的事。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的,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课文结构紧凑,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文中词句浅显易懂,运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特点突出。

  略读课文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积极地提出问题,同时还要组织好“学生自能读书”的学习方式,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做到互相交流、共同探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环境中理解课文。但由于本文所涉及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文中主人公霍金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为此,在教学中难免犯难: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课文?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引进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这节课我做到了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利用霍金来北京访问的图片渲染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针对图片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学生这时提的问题都是比较浅层次的,但学生情满而自溢,充满了阅读的需求,我紧紧地抓住这一时刻,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通过这个环节,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自读过程中解开疑惑,充分了解课文内容。

  2、根据学生的质疑,设计了变序教学。

  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学生对课题的质疑 “谁向命运挑战?是什么样的命运?怎样向命运挑战?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进行穿插教学。首先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霍金有什么样的命运,面对命运他是怎么想的。这样他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要让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辉煌。紧接着,学习最后一自然段:他给生命留下了怎样的辉煌?最后顺理成章,重点来体会他是怎样做的,也就可以回答学生“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问题了。整个课堂教学顺序变了,但思路却是井井有条,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牵着学生走,又有效地达到了课堂教学效果。

  3、结合课内课外,拓展知识领域。

  新课程一个很新的理念是综合性学习,而综合性学习表征之一强调课内与课外的互补,也就是受益于课内,发展于课外,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没有局限于文本中知识,而是借助文本联系到课外,让学生自己查阅霍金的资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通过课外的知识的拓展,又很好地服务了本课的教学,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当学生对霍金有了充分了解的时候,再拓展到学生说说所了解的和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人物的故事,并推荐一些关于这类人物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

  4、挖掘文本内涵,生成独特感受。

  文本的意义在于价值性的解读,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生成独特的感受。因此,教师有力地抓住了深刻内涵的语句(所想、所做、所说),让学生反复的阅读、思考、辨析。例如, 我通过让学生分析、朗读“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一比喻句,引导学生体会命运对霍金的残酷。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这样的引导就充分挖掘了文本的内涵,让学生感悟到霍金有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和命运挑战的精神”,进而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也要敢于面对命运挑战。文本情与读者情融为一体,这就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5、抓住朗读训练,读出真实体验。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读中训练语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涵,但读不是泛泛的读,要读的有层次,读的有重点,读的有针对。所以,在朗读的训练中,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着教学过程,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是主导。所以学生的情感往往要教师的激励和启发,例如“霍金就是这样一位和命运挑战的人,这正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所说的是因为他一种精神,这就是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和命运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会有新的收获”。 又如“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神秘莫测的黑洞。怎样读才能读出他放飞的思维呢?”这样的引导,这样的朗读,学生自然会生成自己的体验。

  但是,作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我自感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不敢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尽管我有意识地避开这种局面,然而仍旧躲避不了一个自己课堂教学设计中为自己设下的“框框”,一味地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忘乎所以”,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充斥着课堂,使课堂教学显得相当被动;我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在文中找出词句,并加强理解,但在自读自悟方面,仍旧逃脱不了“包办”的弊端,不敢大胆地相信学生的能力,生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放与不放、放多少”方面再三踌躇,大大地影响地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效率。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5

  《给诗加“腰”》的阅读材料让我们学习了诗人用词的精妙,读这样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想到王安石的“绿”和贾岛的“推敲”故事,感受着诗眼的诞生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诗中的“秋”》告诉我们读诗有些好办法:①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意境;②从诗句中展开想象;③不同的诗加以比较。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们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3、活动展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当一回小诗人

  “同学们,我们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诗论》中写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努力吧同学们,更好的诗歌也许会在你的笔下产生!”

  假如

  作者:黄清和

  假如

  我是一只小鸟

  在蔚蓝的天空中

  自由的飞翔

  快乐地唱响悦耳的赞歌

  假如

  我是一朵春天的小花

  我会释放出迷人的芳香

  送给世界

  送给人们

  送给辛勤的蜜蜂、蝴蝶

  ……

  假如

  我是一条小溪

  我要滋润万物

  让禾苗吮吸我甘甜的乳汁

  让花朵绽放艳丽的色彩

  假如

  我是一片从林

  我要遮住火辣辣的太阳

  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

  让小鸟在树上筑巢

  让蚂蚁在树下安家

  让……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08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3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28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6-1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5-22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1-08

语文上册园地四教学反思08-27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03-30

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学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