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重读陶行知》有感

时间:2024-01-23 07:10:35
  • 相关推荐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重读陶行知》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

  陶行知先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也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教育财富。他认为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假期里我读了李镇西先生所著的《重读陶行知》,对于正处年轻教师行列的的我,有了莫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要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大众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真教师”。

  其次,教育归根到底是爱的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做到“三薪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困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教育的方法要注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不要教死书”、不要读死书,提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他还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会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去子”。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教育教学中,他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教和学的统一,成为一体,实现教学。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性学习,有主动的追求,要求教师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理念对我的启发极大。实则是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将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然后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运用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让我们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学习陶先生的伟大精神,总结并借鉴他的教育理论,为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而努力!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2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觉得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的、会做梦的教师。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宇里行间无不浸润着作者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八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

  德智体美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这是一本写给教育的书。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盏明灯,为我们教育导航。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篇中这样一段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给了我激励和希望。从作者的自我简介中知道,特殊的时代给了作者特殊的经历,他能从一个音通人成为一位教育家,这是他撞击成功的结果。

  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样去撞击成功呢?我应该怎么提高挑战自己?我正在思考着。这些都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它给了我启示,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标。我的目标是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给了我警示和迪。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在这样的学习与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师生一起成长,所以,我也一直问自己,在课堂上,我真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体现教育的平等与民主了吗?在课后,我注重教学的反思并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了吗?教育随笔我坚持写了吗?在这样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将自己定下的目标忘却一一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3

  作为文化名人,陶行知是举世公认的大教育家、大先生。其思想理念、教育方法一直以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学习、效仿的标准。怀有初心,追随大师,成为陶行知式的教育者,是我从教以来的崇高梦想。以前,只断断续续读过一些陶行知的文字或者别人介绍陶行知的文章,对陶行知的理解很零散很片面。现在,有幸认真阅读了李镇西的著作《重读陶行知》,算是对陶行知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我的灵魂深深地被震撼,思想再次受到洗礼,从教初心重新被唤醒。

  读了《重读陶行知》这本著作,我从陶行知身上读出了三个字------人,爱,真。

  首先是“人”。在教育思想上,陶行知把每一个受教育者当做“人”,有对独立思想、有健全人格和尊严的人来看待。在《活的教育》的演讲中,陶行知特别指出:“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做活的,莫要当做死的。”“我们教育儿童,第一步就要承认儿童是活的,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他还举例,比如儿童合群,有好奇心等待,教育都要符合儿童这些心理特点。不但如此,教育还要依据儿童不同的能力。同在一间教室教一群儿童,教师要按照各个儿童的能力去教授。

  在陶行知眼里,每一名受教育的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各有优缺点,各有自己的理解、接受能力。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堪称是一篇解放儿童的宣言书。从旗帜鲜明的标题就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主张:接触儿童的痛苦,让他们快乐。他认为:“儿童是应该快乐的,而现在中国的儿童非常痛苦。”成人不但要解放儿童,而且还要帮助儿童自己解放自己,和儿童一起把地狱敲碎,一起建立乐园。在七十多年前,陶行知就提出“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权”,特别是生命权。

  了解儿童的需要,这是给儿童以幸福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重在我们认为应该给儿童什么,而忽略了他们需要我们给他们什么。

  目前的教育现实是我们教师把握着话语权,总是一位地强调学习强调成绩,总是渲染夸大现实社会的丛林法则,压迫着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其结果往往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无趣和痛苦,更有甚者使个别学生产生悲观厌世心理。所以,把受教育者当“人”来看,当“活人”看,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和素质。

  其次是“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爱”字。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一文中,陶行知对师范生大声疾呼:“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块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对儿童的心灵世界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陶行知先生有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有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若要教育好学生,真心真意爱学生,把学生当做一般大的朋友,是我这名教师应该时时牢记的原则啊!

  第三是“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它也是陶行知一生的教育追求。

  晓庄学校建立第二年的时候,陶行知写了一篇文章总结上一年的收获。在文章结尾,先生这样深情地说:“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的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认为“心心相印”这四个字,一颗“心”属于教师,一颗“心”属于孩子。这两颗心只有相印了,教育才是真实的。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感受,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我们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中国人民和学生。真心爱学生,真心爱教育。这种“真”发自于内心,付诸于实践。

  “陶行知的每一个字,都闪着光,温暖而明亮,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还有我们的灵魂……”李镇西的《重读陶行知》一书让我们领会了“教育”二字的真谛,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也明显地看到自己作为教师的差距。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教师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随先贤的足迹,净化灵魂,坚定信念,笃志从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4

  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这本书,淡雅、简约的封面上,陶行知先生正以深沉的目光注视着你,似乎若有所思,又满含期待.......来不及细想,底封上“不读陶行知,何以为师”八个字赫然入目,不禁让身为教师的我面红耳热。对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我了解的只是一些故事或语录的碎片(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四颗糖”的故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著作确实从未读过。

  李镇西老师这本著作包括序言和后记共分76篇文章。分门别类地诠释了大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文字简洁,语言朴实,实例新颖,一个个道理娓娓道来,如同和李老师促膝而谈,彰显了作者不凡的教育智慧。陶先生说:“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学生的标准。真,就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相信科学、坚持真理。教师的第一要务即是教人求真,不仅教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而且要教学生利用规律去改造自己,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善,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公而忘私,光明磊落,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美,就是教育学生要德才兼备,成为楷模。无论在什么地方,也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体现自己的美德,发挥自己的才干,让同行赞誉,让世人仰慕。活人,就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能随机应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人。死看书本、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学生,不是“活人”。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真善美育人,育真善美的人”呢?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知识升华为智慧。智慧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知识的提炼升华,是为己、为人、为社会、为祖国争取更好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谋略、思路、创意和本领。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转变课堂教学方法,轻知识传授,重思维品质、学习品质的培养,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念,鼓励学生融入生活、观察生活,促进创造精神的发展,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转化为自身生存的智慧。其次,教师要助力学生把美德转化为个人行为。教育要使孩子明白,面对具体问题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通过教育让学生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具有稳定性和自律性。目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除了思政课,其他科目教师也需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课堂之中。

  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真善美”的.的榜样,争做新时代“播育者”,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是对教师学识的要求,“身正”是对教师品格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悟到传播真理的力量,感受到散发的人格力量,收获迸射出的催人奋进的力量,引领自身成长。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我们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中国人民和学生。真心爱学生,真心爱教育。这种“真”发自于内心,付诸于实践。

  “陶行知的每一个字,都闪着光,温暖而明亮,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还有我们的灵魂……”李镇西的《重读陶行知》一书让我们领会了“教育”二字的真谛,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也明显地看到自己作为教师的差距。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教师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随先贤的足迹,净化灵魂,坚定信念,笃志从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5

  在读到《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这一篇时,我感触颇深。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

  陶行知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

  “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经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是我们心中的一泓清泉,它荡涤着人性的灵魂,让我们在鸟鸣的早晨,在雨后的黄昏,在宁谧的深夜去看它、品它。陶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今天的我们要努力把握时代规律,培养并发扬创新精神,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做一名让人民放心满意的教师!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6

  2022年的暑假,于我是充实的。假期我认真的读了前辈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这不仅仅是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笔记,更是他多年来学“陶”、思“陶”、践“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这本书为桥梁,我们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宝藏。

  什么是“活的教育”?一句我读出了陶行知先生和李镇西老师所期待的教育。2000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近年来实施的“双减”和课堂改革让我们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演讲中一个重要目的一句话“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孩子当做活的,莫要当做死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应该当导游,把学生带到知识的花园里,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美。从一个布道者的角色,变成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我希望在课堂上带着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身的美,希望学生把学习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学生于老师而言不是一台台学习的机器和装知识的容器。一刀切、满堂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不能用在活着的人身上。孔子早就说过:“因材施教”。如何做到活教,活学,师活,生活?也许在一线教学中可以试试“激趣”教育。

  为什么要进行“激趣”教育?

  1、兴趣能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种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作积极的'准备。学习兴趣是直接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如果学生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抵制疲劳,并不断获得心理愉悦。

  2、兴趣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适当地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转化为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而兴趣又可以驱使他们继续去学习、探究,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个性特点。可见,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何进行“激趣”教育呢?一些“小伎俩”一定可以帮到你。

  1、“明知故犯”让课堂充满挑战。课堂上可以故意在易错点犯一些小错误,学生会非常兴奋化身小老师,火眼金睛来帮你寻找错误、诲人不倦帮你纠正错误。如此,既可以使孩子们更加专心听讲,更加关注易错点,加深记忆,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能力。渐渐地课堂就在不断地发现、纠错、练习中进行。学生兴奋的参与获得自信,教师轻松地点拨尽在掌握,一个个难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抛砖引玉”激发无穷潜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任何一个孩子想要做好一件事时,会有多大的潜力。教师在上课时要学会抛砖引玉,要抛出自己浅显易懂的、可以迅速掌握的观点和句式来引导孩子效仿你,进而超越你。无论孩子是效仿还是超越,他们都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因为这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若是效仿,最起码他掌握了知识,获得了独立完成的能力;若是超越,那对于老师和孩子而言,无疑都是最好的结果。

  3、虚心请教获得满满成就感。我们要学会向学生去请教,若老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学生可能会很崇拜你,但也可能由于过于依赖老师而不动手、不动脑,事事靠老师。所以课堂上遇到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稍有困难的问题,老师可以试试装作不知道,把难题让给学生,让孩子们想办法解决并虚心向孩子们请教,这样他们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以后他们会提前预习课本或习题册上的知识,随时准备让老师向他请教,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当然这种培养需要一段时间,也需要老师从中正确引导。

  4、多样评价让学生信心百倍:不要让掌声廉价,不要让掌声泛滥,让学生用心灵鼓掌。

  ①一味单调长时间地赏识学生,会让学生产生“赞美疲劳”,学生丧失了新鲜感,就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②坚持多元评价,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鼓励他们去攻克更艰巨的任务。

  ③坚持对学生评价的积极心理暗示原则;用描述式表扬取代评价式表扬;用努力取向的表扬取代能力取向的表扬。

  5、问题意识让学生勇于探索。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传递,教师不能做唯一的投篮者;教师要在学生自我感觉无疑时再产生新疑,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结束不能让学生带着句号走出教室,要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教室。

  教育针对的本就不是工厂机器,我们要与孩子们建立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关系。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老师在幸福和快乐中教学,让孩子在幸福快乐中成长。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7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于安徽歙县一个贫苦家庭中,共姐弟三人,他排行老二,父亲为他取名为陶文浚。十九年后,陶文浚进入金陵大学。在这里,他的眼界得到开阔,哲学上开始信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受此启发,于1911年将自己的姓名改为陶知行,但经过多次试验和实践,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对知行有了新的理解,他曾言:“适为其反”,于是毅然改名为陶行知。1915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师从杜威、孟禄、斯特雷耶,学成归国时立下了自己的终身志愿,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将一生奉献于中国教育事业,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中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为了更加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最近阅读了有关他的著作《陶行知谈教育》,希望从此中获得有关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此书开篇描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并阐述了教学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这对现在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是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思想。自己的方法找出来,利用别的相类的经验理想找新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而达到自得自动。

  读新教育的需要、释义、目的、方法、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新教材、新考成这几方面的内容,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新教育的需要须符合时代所需;新教育的目的须培养自动、自主和自主的共和国民;学生重在怎么去学;教员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课程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教材应灵活运用;考成应按目的,方才不会枉费精神和财力。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讲述了学生自治的需要、好处、自治不妥的危害、自治的范围、学生自治与学校的关系、自治的注意要点。充分说明了自治的重要性,自治的艺术性和实质性,这也为教师管理学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在活的教育中,重在体现一个“活”字,首先,承认活的教育。其次,寻找活的教育要些什么材料。第一,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第二,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第三,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然后,讲的是活的教育方法,设计教授法和依计划去找实现法。教育,当是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尊重,为生活而教育。

  教育与科学的方法,陶行知先生认为科学的教育方法分为五个步骤:第一觉得有困难;第二晓得困难所在;第三有什么方法解决困难;第四选择最为正确的方法;最后一步实验一番。教育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困难无所不在,面对困难不要畏惧、不要轻言放弃,多次尝试,定会成功。

  学生的精神,在陶行知看来有三点:第一,学生求学须具科学的.精神;第二,要改造社会必须具有委婉的精神;第三应付环境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作为教师亦作为学生我们要做到“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遇到问题,“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不可过于急进,务必从旁思考,妙用委婉的功夫,向前进,走到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学做一个人中陶行知认为完整的人需含三种要素: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身体好,可以在物质环境里站个稳固。独立的思想,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独立的职业,才能做一个生利的人,自然得到社会的报酬。做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有血有肉的完整人,而不是成为他人思想的搬运工。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另一观点,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作者通过科学发明的例子论证此观点,又从“墨辩”提出的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经其释义,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发生效力。从而证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以教人者教己”是陶行知以大量例证来表明一条哲理,“‘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陶行知指出教师的学习动力是“为教而学”,即为了更好地教授孩子而去学习,或者说为了教好孩子而驱动教师学习。他还强调师生要“共学”,即“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此亦告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边教边学,“以生为师”、“以生定教”;认识到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研究者;教师不是空谈家,而是实践家。“以教人者教己”是教师的最好修行,我们应以此为信条和准则,从而增强专业学习、理解学生和钻研教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坐能言,还可起而行。

  所谓“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的变化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师要将社会生活内容作为教育内容,学生要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在范围上的扩展,陶行知强调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自然界中去,即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陶行知强调这一过程要劳力劳心,通过“做”这一活动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教师要在教学中给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生物学知识更好地发挥实用性和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还提到了教育的新生、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现代教育之路、生活教育现代化和老法子的普及教育等等。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著;他怀抱崇高理想,他积极投身政治活动,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必将激励后辈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当以先生教育理论为指导,怀揣着对教育和学生的真挚的爱为基点,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价值体系观念,为实施素质教育而服务。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8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李镇西的《重读陶行知》,深深地被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折服。从书中可以真切看到一个集教育家的慈爱、学者的渊博、政治家的气魄、社会活动家的能量于一身的栩栩如生的陶行知。他是民主之魂,教育之光,他用生命实践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以满腔的激情,爱祖国,爱人民,爱孩子,爱事业。陶行知为了民主之中国投身教育,致力于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探索。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办学校、创刊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陶行知先生倡导“知行合一”,一辈子教人求真。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他说:“教师只能说真话,说假话是骗子。怎么能做教师呢?”

  陶行知先生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他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体现的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对“新教员”也提出了要求:“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要求老师要有信仰心,责任心,共和精神,开辟精神,实验精神。有了新教员还得有新课程,要符合每一个人的需要,有了新课程自然要有新教材,陶行知认为教材应该是活的`,不要用死书去教活泼的人,新教育的老师也应该和生活相联系,要考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陶行知的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公民教育,这就是他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快乐首先源于对教育本身的信仰,教育的幸福源于看着孩子成长“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李镇西的《重读陶行知》一书让我深刻的领会了“教育”二字的真谛,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也明显地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教师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随先贤的足迹,净化灵魂,坚定信念,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9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也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教育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洞穿历史的力量,经过近百年教育实践的考验,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引起了各方关注。除了政府层面主导的教育改革之外,一些机构和社会团体也纷纷组织力量推进教改,比如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朱永新领衔的“新教育实验”,李希贵领衔先的“新学校行动研究”……。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已经在倡导“新教育”,并针对当时的教育状况,对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今天,我们在践行“新教育”时,着重研究一下陶行知先生眼中的“新教育”,或许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新教育

  新教育总是相对当前的或者说过去的教育而言的。但“新教育”新在何处呢?陶行知认为,衡量你所从事的教育是否是新教育,有三个基本的标准:一是“自新”,即你不能总是将他人的、国外的东西拿来,要依据中国的国情,走出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二是“常新”,也就是说教育的改革和探索,不是偶尔做一次,而是每天都在做,日日新;三是“全新”,新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新,如果骨子里还是既有的教育传统,仅仅做一些表面的文章,是称不上新教育的。

  虽然这些说法是针对一百年前的教育,但对照今天的教育,在这三个方面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自新”方面,我们对国外的经验崇拜的较多,对自己经验的梳理和发扬还很不够,具有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经验还很鲜少;在“常新”方面,很多学校总体上是排斥的,习惯的做法是如此的根深蒂固,让大家相信我没有改变的必要;在“全新”方面,观念的、思想上的改变更是困难,很多学校始终相信分数和排名是硬道理,改革只不过是一些“应景”式的举措。

  陶行知倡导,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国民。在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精神其实非常可贵。在一个崇尚权威的环境里,很多时候往往“官大一级压死人”,很难做到坚守自己的信念、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立”就是能自衣自食,不依靠别人。看看今天越来越多的“啃老族”,就知道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了。“自动”就是自己主动的意思,强调待人处事不是在外界的逼迫下进行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意愿,是“天下之乐而乐之”的内在表现。

  新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良个人之天性,让其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的好公民;二是养成团队合作的好习惯,对他人的生活有感同身受的体认,不断提升在社会团体中生存的基本能力;三是传承优秀的文化,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并通过创造性的学习让大家都成为文化传递的使者;四是成就教师自己的事业,让教师自己感受到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愿意沉下心来将这件事情做好。

  陶行知一百年前关于新教育的论述,至今依然是我们努力去实现的教育使命。

  二、新学校

  在陶行知的心中,对理想的新学校是有明确的定位的:以生活为中心,不只是在书本上做功夫;师生共同生活,彼此感化;以健康为生活、为教育的出发点;不仅学校的教师要学而不厌,职员也应该学而不厌;学校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全校师生要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人人都应具有高尚的生活精神;学校欢迎人家参观和批评。

  现在的学校,是否在努力创设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学生整天都在忙着上课或者做作业,作业常常要做到半夜才能完成,哪有联系生活的时间?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努力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设法割断学生和生活的联系,比如不能用手机、不能上网等等,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教师和学生,最看重的可能就是书本和考试了。整天在教科书和教辅书上下功夫,只要能回答出教师针对这些书籍提出的问题或编制出的考题,就是成功者。

  1931年,陶行知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对教科书进行批评。他说,三十年前中国的教科书是以文字为中心,到现在中国的教科书还是以文字为中心,但却没有把最好的文字收进去,给学生的是一种零碎的知识,没有让学生读了之后就欲罢不能的感觉和体验。从他当年的批评到现在,时间又过去了80多年,但我们的教科书依然没有大的改观。陶行知说,好的教科书,首先要有引导人去做的力量。做了一个动作之后就想跟进下一个动作;其次是引导人们思想的力量,学了一个知识之后能想了又想;再次要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建立知识和经验之间的新联系,或创造了一种新经验。我们可以依此来衡量当下的教科书,有哪几本具备这样的效能呢?

  陶行知认为,“我国学校的弊端,不但在于社会相隔绝,而且在学校里面,全由教师做主,并不使学生参与。”这样的弊端到今天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学生走进一所学校,首先接受的就是学校和教师规定的各种规范,不管你是否愿意,到了这里就必须听我的。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就不会认为这个学校是他的。陶行知说:“使每一个学生、每个教师都晓得这个学校是我的学校,肯与学校共甘苦,那才是真学校。”

  曾经有一次,我带着一个学生团到韩国去访问。为了展示学校的风采,特地带去了一个展板,里面全是学校先进的`设备和设施。韩方也做了一个展板,里面全是学生的活动。两个展板放在一起,让我直感到汗颜,所谓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挂在嘴上,并没有真心将学生放在心上。陶行知说:“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活力丰富不丰富。”这100年前的教育之声,在今天依然是那样的震耳聩聋。

  在陶行知看来,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家长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来入校求学。我想,这就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是新学校的重要指标。

  三、新学生

  “学生”二字,我们每天挂在嘴上,其含义是什么?陶行知说:“学”字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思,是生活或者生存。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

  一个新学生,是明白自己整个的生活都是学习过程的学生。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里,还是课外参与的各种活动,或者回到家里的生活,都是在学习。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着力将自己引向最高尚、最完备、最有精神地位的学生,就是陶行知眼中的新学生。

  陶行知认为,新学生应当具备如下三个要素:要有健康的身体;要有独立的思想;要有独立的职业意识。新学生自己明白,身体是一切活动的保障,更是学习的基础,他们将强身健体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主动地、坚持不懈地加以落实;新学生注重倾听、善于思考,不人云亦云,具备依据事实作出判断的素养;新学生注重职业认知和体验,在多样化的实践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依据自己的考分来决定学习什么。

  陶行知指出,在学校里培养学生自治,是让学生成为“新学生”的关键。学生自治有三个要点:一是班级、学校全体学生的参与,有团体的意思;二是自己管理自己,有自己立法、执法、司法的意思。学生共同所立的法,比学校里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三是模仿社会化的环境,有练习自治的意思。将这三个要点合在一起就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

  陶行知强调,要将学生自治作为一件大事来做,当个学问去研究,当个美术去欣赏。当件大事做,方才可以成功;当个学问研究,方才可以进步;自治是一种人生的美术,凡美术都有使人欣赏爱慕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够减少自我为中心,多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新教师

  陶行知说:新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对于教育,第一要有信仰心;第二要有责任心;第三要有同理心;第四要有开辟精神;第五要有试验精神。

  有信仰心,是一个教师能成为好教师的关键。陶行知以“男师范生应以教育为之妻,女师范生应以教育为之夫”来鼓励大家树立坚定教育的信念。他还说,教师要树立“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的坚定志向。教育的乐趣就在于“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日视后进,骎骎日上皆我所造就着”。这也是他一生奉献教育的真实写照。

  陶行知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望远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这些机会都是给学生的,要通过学问上的熏染和督促的力量,为学生创设激发兴趣、开启智慧的主动探索之旅。

  教师要具备“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天地,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要学生做的事情,教职员躬身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身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身共守。师生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学校蓬勃的朝气也共同发扬到什么程度,这是丝毫不可以假借的。教师若不肯向学生虚心请教,便不会知道他的环境,不会知道他的能力,不会知道他的需要,那么,教师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融,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应“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

  陶行知说,一流的教育家,必定具备“两种要素”之一: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另一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新精神。具备创新精神的人,不喜欢墨守成规,善于在对日常教育工作的追文中发现完善教育的新契机,并勇于实践和探索;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具备开辟精神的人,善于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辐射给他人或其他地区,让大家一起来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天,都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陶行知认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好学的教师、同学;二是可学的工具;三是必学的督促。三者之中,第一个条件尤其重要。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自己对此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0

  今日之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今日之学困生亦可成为将来之优秀公民。学习活动中,因各种因素总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学困生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也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高效的教学引导可以帮助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坚实的知识基础、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自豪的中国未来的建设者。那么,如何呵护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呢?

  首先,以平等、公正的态度一视同仁地对待学困生,赋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为公”,就是人人都能享受粗茶淡饭的教育,无视家庭背景,没有地域差别,无祝财富差别,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同样的教育,每一朵祖国的花朵都能沐浴同样的阳光雨露。一般来说,大部分学困生表现为与人疏远,不愿接近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总认为别人看不起,卑视自己,久而久之易被不良现象所引诱、利用。对待他们时,和其他同学一样一视同仁,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打破他们的自我封闭防线,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继之以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还需要努力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寻找引导他们的切入点,教育他们。虽然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多数的学困生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都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好教育的切入点,给学生具体的爱、理智的爱、高尚的教育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诱发他们追求知识的好奇心,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

  其次,创造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和快乐,让他们在积极、主动、奋发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学业上的沉重负担、家长的殷切期望、教师的严格要求、同学间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学困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容易导致其厌学情绪和抵触行为,长此以往会造成他们学习兴趣低下,不肯用功或根本不想学等情况。陶行知先生说,鱼在岸上,你若把它陡然放下水去,它的尾和鳍,都能得其行哉,行动不已。鸟关在笼里,你若把它放到树林里去,它一定会尽其所能,前进不已。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再比如花草到了春天受了春光、太阳光的同化和雨露的滋养,于是生长日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畅游,必定可以发挥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经常性反思对学困生的任务与要求是否适当,及时调整思路,促使其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后再想办法作进一步发展,循序渐进,有步骤、分层次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进度,步步为营,收获成效。在班级树立正确的评比观念,实施分层次评价,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空间,让每个学困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使每名学困生在积极、主动、奋发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最后,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关爱和激励相结合,弱化学习压力,树立适度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推进学困生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当做活的,莫要当死的。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模式教学、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由于差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从差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对于较难的问题,在理解上降低了层次,只要求能够正确运用就行了。每个学生的成长都凝聚着教师无私的爱,学困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希望拥有友谊和温暖。这时,要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爱,真诚地指出其不足和缺点,多教给他们实用的学习方法,提出合理可行的改正措施,并激励他们学习先进、敢超优秀、刻苦努力、积极奋发,以实际行动去改变生活和学习状态,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快乐。

  陶行知说:“小学校里学生小,房子小,薪水少,功课多,辛苦得很,哪有快乐?其实,看小学生天天生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的由萌芽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看到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收获的是为师者的无尽快乐,那么,看到学困生,不,他们不再是学困生了,看到他们具备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超强的学习能力和交际水平时,那神情中对曾经岁月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憧憬自信斗志满满,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收获的快乐和自豪不是更多吗?呵护学困生,同塑自豪岁月!看他开花看他成熟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1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我们阅读了《重读陶行知》,书中许多章节都给了我一些启示,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孩子的错误算不算“错误”》这一篇。

  李镇西老师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无论是陶行知,还是苏霍姆林斯基,两位杰出的教育家都没有否认我们今天所说的“差生”的存在,他们对我们最可贵的指导,就是正视“差生”的存在,分析存在的原因,并研究在实践中如何转化这些“差生”。仔细考虑“差生”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解决。读了这一章节后,我静心反思了一下自己在教学中面对“差生”的处理办法似乎有些简单了,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几位老师商量了一下,对于我们所带班级的“差生”进行了家访。

  20xx年7月11日我们开车大约1小时来到了我们班一位男孩的家里,这个孩子这一学期以来让所有代课老师都感到头疼,早恋、逃学,经常不写作业。和他的爷爷、奶奶交流后我们才知道: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由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我这时才明白,孩子之所以难管教,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于孩子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是家访,我们竟然不知情,反思一下,作为孩子的老师,我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很不够,每当孩子犯了错之后,我只是严厉的批评,对孩子缺乏耐心,并没有去了解孩子犯错误的原因。“要想完成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是陶行知当年对晓庄师范全体师生说的一番话,今天读来,感觉这是陶行知对中国的'每一位教师的殷切叮咛。对于我们班的留守儿童,我们几位老师利用假期一一做了家访,特别是不听爷爷、奶奶话的几位孩子,除了和孩子谈心,进行思想教育之外,对于孩子的假期作业,我要求他们标注上日期,每天发给我。孩子作业里出现的错误,我也一一订正,如果有孩子不能坚持,哪天没有发作业,我会打电话督促他(她)们完成作业。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师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从而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育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必须带着思想也带着感情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只有当师生彼此心灵相通,彼此能够感受到对方的脉搏、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时,教育才能真正发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只见“分”(考试)不见“心”(精神)。如果目中无人、心中无爱,即使校园的大楼再豪华,墙上的理念再先进,学校有再多的光环,校长有再多的头衔……也不是陶行知所说的“真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希望它今后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重读陶行知》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不断前行。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2

  作为教师,对陶行知老先生的大名早已熟知,但细细了解领会他的经典教育理论,还是第一次。这个假期,通读李镇西先生的《重读陶行知》,章节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得以走近陶行知先生,领会他的教育经典理论,也深深被陶老先生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陶行知先生提出:“学校教育中,熏染比督促更为重要。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刻板、严厉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一个不学无术的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不要做这样的老师!”这是读了这本书之后发出的呐喊。怎样做一名学习型老师呢?我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定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二、要终身学习,积累知识储备。

  在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的来源很多,知识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教师的知识如果储备不足,教学中必定捉襟见肘;反之,如果教师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学者的风范,课上举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课堂将是学生有效充电的场所。正如书中李镇西老师说到的:教师只要有真学问,那他无论怎么教,甚至哪怕他“满堂灌”,都叫“素质教育”,都叫“新课改”!

  三、要不断地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理念,认为先生: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的今天,一个好的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满腹的学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应该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是也。学会学习是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

  四、学习做一个“懂”学生,受学生尊敬的老师。

  学生是我们一生要不断学习的对象。学生是有思想有感受的人,学习爱学生是每一位老师成长的必修课。爱学生要真正懂得学生的需求,不能打着爱的旗号入侵学生的心灵。我们要学习读懂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而不是用自己的感觉来评价学生。当学生有缺点时,除了批评,我们要学习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而不是充当“刽子手”。我们应当积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学习新鲜事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学生平等交往,让自己拥有发现学生喜怒哀乐的眼睛。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陶先生的的教育思想将永远激励我成长,而相信我也能通过自己的教育影响另一群孩子们。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3

  今年暑期认真阅读了李镇西先生的《重读陶行知》一书,书中的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是最好的“学”,“做有思想的行动者”都让我感受颇深,最能触动我的一节是陶行知是如何对待“难管的小孩”的?常言道:“初中学生三分教,七分管”。在今年初一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生的难管,为此我们几位搭班老师常在一块交流管理学生的困惑和方法,但收效甚微。今年暑期有幸阅读了李镇西先生的《重读陶行知》一书,收获很大,对于班级学生的管理有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

  今年所带七(3)班中有三名学生比较难管。A学生上课从不听讲,数学课上在本子上写一些谁也看不懂的符号,有时上课时莫名其妙的绕教室转几圈,大喊几声在墙上乱砸一通又回到自己座位上,你讲的道理纯粹是对牛弹琴;B学生上课多数情况发呆,不发呆时要么就前后左右转头说话,要么就欺负别的同学,正式作业组长多次催要就是不交,老师一过问就有多种理由等着你;C学生精力旺盛爱骂同学就是不学习,父母对其单独辅导功课也不听,午自习前同学们在教室写作业时他从不见人影。以上三位学生多次教育无果我几乎都要放弃,但读了《重读陶行知》一书我又有了信心。

  本书中提及难管学生的转化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我们不应该轻言放弃。陶行知先生在《儿童保育问题》把解决难管孩子的问题分为七种情况,李镇西先生又归纳提炼为以下七种情况:

  第一相信孩子。这是引导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条件。不管这位学生平时看起来对么的毫不在乎,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渴望成为一名好学生。

  第二分析原因。只有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第三转移精力。对于精力充沛的学生,可以让他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发泄其多余的精力,对于孩子的爱好提供专注其中的机会,慢慢让孩子学会专注学习。

  第四反思方法。就是要求老师找自己的原因。老师有意无意地对孩子歧视,老师的急躁和简单粗暴,都可能使孩子自暴自弃。

  第五集体惩罚。无论是褒奖或谴责老师不要以自己的名义发出,应巧妙的转化为集体的褒奖或谴责。

  第六专家医治。有一些孩子的问题是生理疾病引起的,这种问题我们老师就无能为力,只能借助于医生或心理专家医治。

  第七同情照顾。千万不要和孩子对立,更不要起冲突。需要真诚的呵护与理解,这样才会与孩子拉近距离,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暑期的大家访无疑对我们教育学生有很大助力。通过家访,我们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知道了学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对我们今后管理学生更加有利。通过家访我了解学生A确实存在疾病,家长正在积极给孩子治疗;学生B小时候由奶奶单独带大,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父母对孩子缺乏监管,以至于最后谁的话都不听;学生C父母在家里爱互骂,孩子在家耳闻目睹,在班上动不动就骂班干部。对这三名学生我准备采用上面的有效方法后面逐步实施。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已经成了教育经典。泰戈尔的诗“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诠释了最好的教育。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育学生中赋予爱心,有责任心的多想办法,有耐心的帮助学生,班级的难管学生会越来越少,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4

  打开《重读陶行知》,习惯性先翻看目录的时候,就被这个标题吸引了,于是选择直接引用为了文章的标题。作为一线教师,很惭愧,对于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的了解,仅局限于只言片语,很幸运,在这个暑假,能够跟随李镇西先生重读陶行知,深入的了解陶行知先生,了解这位大先生的教育之光。

  李镇西先生说:“只要您还想当一个有良知、有爱心、有胸襟、有智慧的中国教师,恳请您捧读陶行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陶行知的每一个字,都闪着光,温暖而明亮,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还有我们的灵魂……”作为教师,必然是有良知的,这不仅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底线,更是作为一个人的底线,但我们不只是要自己做有良知的人,更要我们教育过的孩子也是有良知的人,这就需要更多的爱心、胸襟和智慧。

  一、爱心陪伴,童心同长。

  李镇西先生对陶行知先生的伟大爱心有新的理解,认为先生在有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的同时,又有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面对的还是一群孩子们,面对他们“幼稚”的行为,“幼稚”的语言,我们要和他们一样拥有童心,使自己具备“儿童的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热爱,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才能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课堂上,我们要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给他们,课间,我们要用同龄人的思维与情感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上学期,刚上初一的一个小男生,下课总喜欢向我展示他的绘画作品,向我描述他课后阅读的内容,虽然我都会予他肯定,但因为他的历史成绩一般,所以谈话的最后总会不自觉的落脚到历史知识上、历史成绩上,很显然,这和他的兴趣点有点违背,慢慢的,他找我的次数越来越少,虽然他的历史成绩在进步,他的课堂表现也越来越好,但在课后再也看不到他欢呼雀跃着带着他的作品奔向我的样子,说实话,我很失落,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状态。当老师久了,和孩子们的谈话内容总会不自觉的转向成绩,这没错,但除了成绩,孩子们还有很多其他的闪光点期待我们的发现和肯定,在课堂之外,或许我们应该有成绩之外的其他很多的谈话内容,在课堂之外,师生之间的谈话也可以是神采奕奕的状态,这时的我们,应该也是一群孩子,和另一群孩子谈论着孩子们的事,感受着孩子们的欢乐。

  二、打开胸襟,包容接纳。

  孩子始终是孩子,有孩子气的语言,有孩子气的行为,甚至有些孩子的有些语言和行为真的很气人、很伤人。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任务除了积极发扬每个儿童固有的优点之外,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每次在课堂上被犯错误的孩子气着的时候,去找班主任了解了解孩子的情况,又总会莫名的觉得心疼,因为很多孩子犯错误的频繁犯错误的原因,“根本上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不良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缺乏规矩意识、缺乏对人基本的尊重、缺少同理心等等,他们觉得出格的行为或语言可以引发更多的关注,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纵容,但在不纵容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包容和耐心,让缺爱的孩子感受的到关注、感受的到爱意、感受的到尊重,一个被关注的、被尊重的、被爱着的孩子,一定会慢慢被转化的。

  三、选择相信,用智转变。

  李镇西先生说:“不承认‘差生'存在的老师,或许有真诚的爱心;承认‘差生'并研究和转化‘差生'的老师,不但同样有真诚的爱心,而且还有丰富的智慧。”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老师都还一直在路上,李镇西先生将陶行知先生的方法归纳出了七条原则,或许会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正途,一是相信孩子,二是分析原因,三是转移精力,四反思方法,五是集体惩罚,六是专家医治,七是同情照顾。相信孩子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相信孩子太重要了,每次在被气到七窍生烟的时候都会有再也不管了的冲动,但平静下来时,又会不断的告诉自己,他们只是孩子而已,要坚信“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蛋”只有坚定了这个信念,接下来的六步才有意义。反思自己提升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我们经历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们面对的是无数,而学生面对的却是唯一,我们要时刻反思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是否无意的伤到了某些孩子,反思我们“齐步走”的教学方式,是否让某些孩子自我放弃了,反思我们是否能关注到真正需要关注的那些孩子,李镇西先生说:“所谓的‘教育公平',有时候恰恰是‘差别化对待'。”

  三寸讲台,方寸之间,擎着爱与责任,花开花谢,四季轮回,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留下我们原地坚守,坚守着胸中的梦,守护者心中的情,戒除浮躁,静下心,沉下气,放慢脚步,跟随着学生成长的节奏和步伐,用耐心和爱心看他开花,看他成熟。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15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而读李镇西老师所写的《重读陶行知》,恰似一泓清泉,沁人心脾。书中关于德育工作者应该是怎样的人的讨论,让我感触颇深。作为多年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一直是让我颇费精力且收效甚微的事,对于怎样做好德育工作,我虽有摸索,但并未能研究透彻,形成方法理论。李镇西老师的话语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让我豁然开朗。

  以前做班主任时,我总是在宽与严之间踌躇,管的宽了学生自由散漫,管的严了学生敬畏疏远,难以把握尺度。陶行知先生则明确的'提出,“训育问题不是笼统的宽严问题。”“要打破宽严的观念,要在宽严以外去谋解决。”陶行知先生明确批评简单地用“宽严”来管理学生。他认为,“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我们要在‘事’上去指导学生修养他们的品格”。也就是说,德育工作者要做的当然包括在行为上按文明规范和相关规则要求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以品格上的指导。一句话,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惩罚错误行为的发生,而是指导品格修养的形成。

  那么,如何去指导学生品格修养的形成呢?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德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是学生平等的朋友,陶行知先生讲,“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因为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而这情感主要来自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学生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产生共鸣,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而不是做高高在上的“道德皇上”,让学生敬而畏之,畏而远之。

  陶行知先生还说:“品行养成之要素是在一举一动前所下的判断。我们问题中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于一举一动前能下最明白的判断。”班主任不能只成为“查房间、管请假、记大过、发奖品”的人,而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明确自己行为的对错,由此再决定自己是否做出下一步的行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成为自己行为的判官,而不是犯了错误之后由老师来裁决并惩罚。这才是德育老师最根本的育人任务。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李镇西老师和陶行知先生的话语无不蕴含着教育工作中的大智慧、大道理。将两位教育家的德育理念贯彻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我想我的班主任工作将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读《重读陶行知》有感】相关文章: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10-27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09-26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02-20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02-26

陶行知教育读后感02-27

《陶行知教育》读后感03-02

《陶行知》读后感范文09-04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2-19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01-13

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03-21